一、麻疯树叶提取物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郎利娟[1](2021)在《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硕士期间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对364种滇西植物进行了体外降脂活性的筛选;第二章为丽江山荆子(Malus rockii)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研究;第三章论述了丽江山荆子主成分的体内降脂活性研究;第四章综述了苹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目的:寻找植物来源的新型降脂天然产物或先导成分,研究其相关降脂作用机制,从而为开发滇西地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不同比例的油酸和棕榈酸钠诱导Hep G2细胞产生脂质堆积,建立体外高脂模型,对采自滇西地区的植物样品以及从丽江山荆子中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降脂活性测定,油红对细胞内的脂质进行染色,酶标仪检测油红的OD值,最后通过降脂率来评价供试品的降脂活性;利用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丽江山荆子的枝叶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高脂饲料喂养金黄地鼠建立高脂模型,最后进行地鼠相关血脂指标的测定,以此来评价丽江山荆子主成分根皮苷的体内降脂活性及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1、共筛选了364个植物样品,其中有43个植物样品的降脂率大于15%,占总供试样品的11.8%;降脂率大于10%的植物样品有105个,占总供试样品的28.8%;其中0049AE、0054BE、0315CE降脂率均大于20%,分别为(20.46±7.72)%、(20.15±11.32)%、(30.07±6.74)%。2、从丽江山荆子枝叶95%乙醇提取物的Fr.A段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Fr.E段、Fr.F段分离得到了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根皮苷(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木栓酮(3)、表木栓醇(4)、羽扇豆醇(5)、3β-hydroxyglutin-5-ene(6)、β-谷甾醇(7)、卡枯醇(8)、十八醇(9)。体外降脂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终浓度为100、200、300、400μM时有一定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分别为(2.76±3.64)%、(9.64±6.26)%、(3.89±3.02)%、(5.75±4.70)%,其中终浓度为200μM时,降脂率最高。化合物5终浓度为200μM时有较弱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为(2.19±3.87)%;化合物2~4、6~9浓度为200μM时均无体外降脂活性。3、丽江山荆子的主成分根皮苷能显着降低血清中TC、TG、LDL-C、HDL-C浓度,对肝脏中的TC、TG、LDL-C、HDL-C无明显降低作用;脏器指数及脏器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根皮苷对各脏器无毒性作用,200、50 mg/kg根皮苷组均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地鼠肝脏脂肪病变,对地鼠各脏器及血液学各项指标的安全性高于洛伐他汀;经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析,发现根皮苷与人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进一步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根皮苷能显着增加高脂血症地鼠肝脏CYP7A1蛋白的相对表达。结论:1、供试364个植物样品中共有105个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均大于10%,其中编号为0315CE的供试品降脂活性最好。2、从丽江山荆子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包括5个三萜类,1个二氢查尔酮类,1个豆甾醇类,两个其他类,其主成分为根皮苷。化合物2、4、6、8为首次从苹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的体外降脂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终浓度为200μM时,降脂活性最高。化合物5终浓度为200μM时有较弱的体外降脂活性,其余化合物终浓度为200μM时均无体外降脂活性。3、丽江山荆子的主成分根皮苷的抗高脂血症作用的总体表现可能优于洛伐他汀,其作用靶点可能为CYP7A1。
王利利,张凯睿,范云鹏,刘迎秋,麻武仁,张为民,宋晓平[2](2020)在《杂种鹅掌楸叶提取物的抗菌作用》文中认为为了探讨杂种鹅掌楸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乙醇回流提取制得鹅掌楸醇提物,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得到鹅掌楸叶醇提物的不同部位,并通过琼脂平板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杂种鹅掌楸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氯仿部位作用最强,抑菌圈分别为18.0、16.0及17.0 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625、0.312 5及0.6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312 5及1.25 mg/mL。各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无抗菌作用,正丁醇、水部位提取物对测试的4种菌均无抗菌作用。研究表明杂种鹅掌楸叶提取物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其中氯仿部位提取物有较强抗菌作用。
王利利[3](2020)在《杂种鹅掌楸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过度应用,造成细菌耐药性广泛产生,从传统中药中寻找新抗菌药物受到普遍关注。鹅掌楸属(Liriodendron)是木兰科植物,现存2个种,分别为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和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1963年,我国林学育种学家叶培忠首次选育出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tulipifera。研究证明,鹅掌楸属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类、倍半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疟疾、抗氧化等作用。本试验对杂种鹅掌楸叶进行了抗菌活性部位的筛选、抗菌活性部位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单体化合物的抗菌作用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杂种鹅掌楸抗菌活性部位的筛选采用试管预试法对杂种鹅掌楸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通过乙醇回流提取制备杂种鹅掌楸醇提物,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制备杂种鹅掌楸醇提物的不同部位,并通过琼脂平板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杂种鹅掌楸中含生物碱、香豆素、内酯、多糖、黄酮类、有机酸以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杂种鹅掌楸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氯仿部位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0、16.0和17.0mm,为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625、0.3125和0.3125mg/m 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3125和1.25mg/m L;各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以及正丁醇、水部位提取物无抗菌作用。说明杂种鹅掌楸抗菌活性成分属于极性较小的化合物。(2)杂种鹅掌楸抗菌活性部位成分的分离鉴定杂种鹅掌楸氯仿部位提取物,依次用不同比例的二氯甲烷-乙醇梯度洗脱进行分离,并进行多次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法,共得到3种单体化合物,经理化性质、13C-NMR、1H-NMR和质谱图测定分析,鉴定结构为: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7-hydroxy-6-methoxycoumarin)、紫丁香苷(syringin)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其中紫丁香苷含量较高。(3)杂种鹅掌楸活性部位分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采用琼脂平板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标准株及临床分离株为供试菌,对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紫丁香苷、β-谷甾醇进行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紫丁香苷抗菌活性较好,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标准株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3、9.3、10.7和11.3mm,为低、中度敏感,MIC在0.25~1.0mg/m L之间,MBC在0.5~2.0mg/m L之间。
张子越[4](2020)在《马齿苋水煎液体外抑制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在动物细菌性疫病的预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在畜牧业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的大量应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增加,细菌性疾病越来越难以治疗。除此之外,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的残留问题,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动物疫病防治中具有绿色环保、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马齿苋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溃疡、抗炎、抗氧化和促进伤口愈合等良好的药理活性,但其作用机制及相应的活性成分尚不明确。本试验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系统性阐述了马齿苋的药理活性及作用靶标,并针对其有效治疗细菌性腹泻和痢疾的功效,进行了体外和细胞水平的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共筛选获得马齿苋的标志性成分花生四稀酸、β-谷甾醇、山柰酚、木犀草素、异甜菜素、槲皮素等10个,对应靶标187个,核心靶标62个,经KEGG富集分析发现核心靶标与结肠炎、病毒感染、癌症等通路密切相关,其中与治疗结肠炎相关的通路为ABCC4、ABCG2、ACAT1、ALOX5、CYP3A4、IFNG、IKKA、MPO、NOS2、NQO1、PPARG、PTGS1、PTGS2、TNF、XDH等。鉴于以上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本研究针对可以引起结肠炎的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进行了马齿苋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抑菌机制的探究。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与水超声、甲醇超声和乙醇超声获得的马齿苋提取液相比,马齿苋水煎液的抑菌效果最佳,MIC为125 mg/mL。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水煎液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正常的生长、破坏其菌体形态;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导致培养液中AKP、核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抑制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某些菌体蛋白的表达,且马齿苋水煎液对细菌的以上影响与其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T-PCR结果表明,MIC浓度作用12 h对痢疾杆菌的毒力基因IpaB和VirB转录水平抑制作用更明显,1/2 MIC浓度作用6 h时抑制作用更明显。采用痢疾杆菌侵染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构建结肠炎症模型,发现12.5mg/mL的马齿苋水煎液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因子TNF-a和IL-6的表达,缓解痢疾杆菌对细胞活性造成的损伤。
邱亦亦[5](2020)在《昆仑雪菊油树脂的提取、纳米乳液制备及其抑菌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昆仑雪菊系菊科(Compositae)金鸡菊属(Coreopsis)一类具有独特功效的稀有高寒植物,富含各种活性的天然产物,其提取物展现出包括抗氧化、抗菌、降血压、降血糖及降脂在内的系列优异的生物学活性。目前,对昆仑雪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和多糖类物质,而对于昆仑雪菊挥发油特别是油树脂的研究相对较少,这极大限制了昆仑雪菊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基于此,本学位论文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昆仑雪菊的油树脂(CTO)成分,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萃取条件,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针对昆仑雪菊油树脂易挥发、水溶性差等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其乳化包埋研究,构建了昆仑雪菊油树脂纳米乳液体系(CTO-NE),评价了该乳化体系对常见四种致病微生物的抑菌能力,初步探究了其抗菌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昆仑雪菊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昆仑雪菊油树脂,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萃取条件。通过GC-MS分析萃取得到油树脂的化学成分,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昆仑雪菊油树脂的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7.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3 h,该条件下油树脂得率达到3.171±0.019%。和传统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精油相比,超临界萃取得到的昆仑雪菊油树脂成分更加丰富,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挥发性与非挥发性组分含量均较高。(2)采用PIT法构建了昆仑雪菊油树脂纳米乳液体系,研究不同乳化剂、HLB以及含水量对乳液体系的影响,评价乳液的储藏性能。得到以下结论:以Span80/Tween80为混合乳化剂,在HLB=13时,按CTO:乙醇:乳化剂=1:1:3的比例能够制备相应的CTO-NE系列。该条件下形成的含水量95%的纳米乳液粒径为94.0±9.0 nm,?-电位为-42.3±4.6 m V,PDI值0.185±0.018。改变乳液含水量并进行研究,发现含水量为5%-15%时,乳液为W/O型微乳体系;含水量为20%-35%时,乳液转变为双连续型;当含水量达到40%-95%,乳液由双连续结构转变为O/W型。CTO-NE系列具有良好的储藏性能,常温储藏3周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3)通过抑菌圈实验、MIC测定及微生物致死动力学实验研究乳液体系对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以及酵母型真菌的抑菌活性,并初步探究其抑菌机理。得到实验结果如下:乳化包埋显着加强了CTO的抑菌活性,相比单纯的CTO,CTO-NE处理组抑菌圈更大。CTO和CTO-NE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酵母型真菌的抑制效果好于革兰氏阴性细菌。所试验菌株的敏感性排序为: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随着含水量的上升,纳米乳液的抑菌能力逐渐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CTO-NE可能通过降低细菌和真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破坏细菌和真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完整性,导致胞内容物外泄等发挥抑菌活性。
张谦[6](2019)在《加味白头翁散益生菌发酵产物的制备及其对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文中提出肉鸡大肠杆菌病是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防治大肠杆菌病主要依靠抗菌药物,而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耐药菌出现,不仅会降低养鸡业的效益,也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中草药作为天然的原生态药物,在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临床使用中存在药效不理想、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对偏低等问题,限制了中草药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报道,采用经过优选的益生菌发酵中草,可明显提高中草药药效。为提高经典复方白头翁散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对加味白头翁散发酵,并对发酵产物在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中药生物转化益生菌的鉴定及其产酶特性分析为使加味白头翁散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采用表型特征法和分子遗传学法对一株与多种中草药具协同作用的益生菌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等胞外酶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表型特征及16S rDNA遗传特性显示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在不同底物诱导下,可产生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淀粉酶、脂肪酶等胞外酶。2.加味白头翁散的发酵及发酵产物对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为提高加味白头翁散的有效成分含量及生物学活性,本试验以益生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对白头翁、黄芪、黄柏、黄连、秦皮五味药组方的加味白头翁散进行发酵,并检测加味白头翁散发酵前后有效成分的差异、检测发酵产物的体外抑菌效果以及对肉仔鸡大肠杆菌感染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ML DE·2015016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对肉仔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ML DE·2015016也有预防与治疗作用,保护效果与其他试验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证实,加味白头翁散经发酵后对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感染的效果较好。3.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确切作用,本研究对感染仔鸡用药前后进行免疫学指标检测和评价。将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饲喂肉仔鸡,同时设未发酵加味白头翁散组、益生菌剂组、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仔鸡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红细胞补体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花环率;血清IgG、IgA和IgM含量、血清IL-2、IL-6、IL-12、TNF-α和IFN-γ等含量;以及血清T-AOC、GSH-PX、SOD、GSH、CAT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明显提升大肠杆菌感染的肉仔鸡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2)能提高肉仔鸡血液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提高红细胞的补体结合能力;3)能显着提高血清IgG(P<0.05)含量;极显着提高IgA、IgM、IL-2、IL-6、IL-12、TNF-α、IFN-γ含量(P<0.01);4)T-AOC、GSH-PX、SOD、GSH、CAT等抗氧化指标均极显着提高(P<0.01),血清中MDA极显着降低(P<0.01)。因此,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显着提高了肉仔鸡抗大肠杆菌感染的能力、总抗氧化能力。4.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大肠杆菌感染肉仔鸡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为探讨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肉仔鸡盲肠微生物的组成、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以及样本聚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组Alpha、Beta多样性指数显着升高(P<0.05)。在门水平上,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组与其他组相比,除了具有主要的除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外,还增加了互养菌门、软壁菌门、疣微菌门等,而且厚壁菌门比例也增加。在属水平上提高了肉仔鸡盲肠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可改善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修复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微生态失衡,在维护肠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在肉仔鸡无抗养殖中的应用为评价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开展了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在0-5周龄肉鸡饲喂实验。结果表明,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可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提高ROSS 308肉鸡生产性能、降低死淘率。本研究证实加味白头翁散经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可改变部分中药成分及含量,对仔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提高肉仔鸡淋巴器官指数及天然免疫力,并促进肉仔鸡盲肠菌群微生物种类增加,提高菌群多样性,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抗病力有明显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李长乐[7](2018)在《鲜切荸荠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及其体外生物活性动态研究》文中提出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经鲜切处理后,切割表面短期内会变黄,发生黄化现象。已有研究表明引起黄化的主要原因是鲜切荸荠表面组织生成黄酮类物质所致。以此为基础,本研究以鲜切荸荠为试材,首先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黄化鲜切荸荠表面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随后通过对鲜切荸荠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抑菌性、降糖活性动态变化研究,以明确鲜切荸荠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黄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的变化情况,并最终确定鲜切荸荠黄化与生物学活性的关系,为鲜切荸荠有效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和荸荠相关保健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鲜切荸荠黄化组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30:1(mL/g),提取温度61 ℃,提取时间16 min。该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0.54 mg/g。通过对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在整个贮藏期间,总黄酮含量与b*值变化相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b*值达到最大时含量最高;与此相对应,鲜切荸荠组织中主要黄酮类物质,包括柚皮素、圣草酚和槲皮素表现出与总黄酮相似的变化趋势,并同样在鲜切荸荠达到最大黄化程度时达到最大值高峰;杨梅酮在中期出现,并同样呈现出与总黄酮相似的变化趋势。统计分析表明,b*值和总黄酮(r=0.946**)及柚皮素(r=0.915**)、槲皮素(r=0.935**)之间均存在极显着相关性,b*值和圣草酚(r=0.849*)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荸荠黄酮提取液DPPH·、ABTS+·和·OH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及总还原能力均显着增强(P<0.05)。其中,DPPH·、ABTS+·、·OH清除率和FRAP均呈先增后减趋势,而总还原能力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黄化程度最大(b*值最大)时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最强。表明鲜切荸荠黄化有助于增强组织抗氧化性,并且黄化程度越深,抗氧化性越强。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研究表明,鲜切荸荠黄酮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明显抑制效果,而对单增李氏特菌无抑制效果。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鲜切荸荠黄酮提取液抑菌效果变化趋势同样与b*值变化相似。并同样在黄化程度最高时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出现最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对黄化程度最大时黄酮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研究,发现此时鲜切荸荠黄酮提取液对上述4种菌的MIC分别达到2.5、10、2.5和5 mg/mL。表明黄化后的鲜切荸荠具有抑菌效果,且黄化程度越深,抑菌效果越好。通过体外降糖试验研究表明,鲜切荸荠黄酮提取液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整个贮藏期间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b*值最大值时其酶抑制率最高。表明黄化的鲜切荸荠具有一定的降糖能力,并在黄化程度最高时降糖效果。进一步对黄化程度最高时的鲜切荸荠黄酮提取液的抑制类型研究发现,鲜切荸荠黄酮提取液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均属于典型的竞争性抑制类型。
郑丽屏[8](2018)在《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植物内生菌是在健康植物组织和器官内、与之共生的一类微生物,内生菌不仅能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还能提高宿主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内生菌独特的生境以及和宿主亲密的互共生关系,造就了它们丰富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在医药和害病虫生物防治领域上的应用已显示出良好前景。作为特境微生物的一种,内生菌已成为天然活性产物的新型资源。桑树(Morus alba L.)是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药用植物,桑树内生菌的存在已引起关注,鉴于桑树在提供家蚕饲料、桑果和药材之功用,桑树内生菌在绿色农药和医药领域上的开发特别引人瞩目。本文对桑树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及多样性分析,筛选出具有化感效应(除草、抑藻和抗菌)、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桑树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和活性代谢物质分析,探讨了内生真菌作用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本文首次结合组织块培养分离法和宏基因组r DNA序列分析法对桑树内生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组织块分离法共分离得到桑树内生菌132株,其中内生真菌106株、内生细菌23株、内生放线菌3株,内生菌数量分布情况根部>茎部>叶部,不同季节内生菌的数量基本都遵循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桑树86株内生真菌分属5个目、18个属。在目的分类水平上桑树内生菌以半知菌中的丝孢目(Moniliales)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的28.3%;在科分类水平上以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暗色孢科(Dematiaceae)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2.64%和16.04%;以镰孢霉属(24株,占22.64%)和链格孢属(16株,占15.1%)为桑树内生真菌中的优势菌群。镰孢霉属(Fusarium sp.)是根部的优势种群,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在茎、叶中均为优势种群。基于宏基因组的内生细菌16S r DNA和18S r DNA的多样性分析表明:桑树内生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大于4,菌群丰度指数(Chao)大于12800,提示桑树中内生菌多样而且丰富。桑树内生细菌优势种群为:薄层菌属Hymenobacter(5.65%)、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4.61%)、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3.55%)、拟杆菌属Bacteroides(2.42%)、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2.05%)等。不可培养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Knufia属(20.75%)、刺盾炱菌属Cantharellula(4.99%)、竹鞘多腔菌属Myriangium(2.30%)、翅孢壳属Emericellopsis(1.97%)等。研究结果表明桑树内生菌遗传多样性丰富,是潜在的生物活性资源宝库。本实验筛选了106株桑树内生真菌发酵滤液对黄瓜、生菜、高羊茅、稗草等7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到对种子萌发有显着影响的SZ-21、SZ-42、SZ-55、SZ-60、SZ-83、SZ-102(菌株编号)的6种菌株发酵液。其中菌株SZ-21的发酵滤液显着抑制生菜、黑麦草和稗草种子的萌发,对稗草地上部和根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3.85%和71.87%,而且对多数蔬菜和草坪植物幼苗生长无显着抑制作用,提示该菌有较好的除草活性。SZ-21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稀释倍数?5)显着降低稗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19.82%、23.69%和90.37%),并抑制了稗草根和茎的生长(抑制率81.79%和34.85%)。SZ-21菌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可降低稗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46.38%、21.43%和78.84%),抑制稗草幼苗根和茎的生长(抑制率87.64%和75.37%),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作用弱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为该菌的化感物质。结合该菌的生长和显微形态以及r DNAITS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进一步考察了桑树内生真菌对3种淡水蓝藻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和假鱼腥藻的生长抑制,筛选到具有显着抑制作用的SZ-5、SZ-11、SZ-18、SZ-21、SZ-24、SZ-67和SZ-69菌株,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对三种藻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研究表明SZ-21可能通过菌丝直接接触的方式抑制藻水华微囊藻的生长,以蛋白类成分抑制铜绿微囊藻。SZ-21菌代谢物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抑藻效果明显(抑藻率62.2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在培养前期作用稍弱,但在第8天抑藻率也达52.83%。桑树内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p.SZ-21具有开发成除草和抑藻的微生物制剂的潜在可能。本研究以桑树和其他作物、人类病原菌为靶标,应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拮抗筛选,并对内生真菌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进一步筛选,发现SZ-30、SZ-48和SZ-74的菌株显示较广泛的抗真菌作用,抑菌率为20-80%。特别是菌株SZ-48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高于50%,SZ-48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香石竹镰刀菌和露湿漆斑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5-1.0 mg/m L,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潜力。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分析表明:SZ-48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含有23种化合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leucylprolyl)]和环(苯丙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penprolyl)]占51.31%,其次是3-苯甲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还有正三十四烷、正四十烷、正四十四烷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麦芽醇。Cyclo(Leu-Pro)、cyclo(Phe-Pro)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为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物。我们以桑树露湿漆斑菌为病原菌,探讨了内生菌SZ-48的抑菌机制,发现SZ-48提取物可抑制露湿漆斑菌孢子萌发和孢子芽管生长。在内生真菌代谢物的诱导下,病原菌可产生活性氧积累,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伤害、生长受抑或死亡。结合该菌的生长和显微形态以及r DNA ITS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桑树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SZ-48。本研究还从桑树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的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SZ-2。应用胰蛋白酶法和Sevag联用纯化多糖(EPS),产率为6.96%,多糖含量为92.4%。进一步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DEAE-52柱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400柱层析,得到均一的胞外多糖EPS2和EPS3,其分子量分别为5.8×104 Da和1.5×105Da,分别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及葡萄糖醛酸组成,组成比约为8.5:9.2:1.1:1:1.3和12:16:1:2.4:0.5。EPS2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在浓度为1-4 mg/m L时,其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DPPH清除率可达38.2-60.3%、68.2-85.2%和10.7-49.6%。在Fenton反应导致的DNA链断裂实验中,EPS2具有较显着地降低·OH对DNA的损伤的能力。在H2O2-PC12细胞模型中,EPS2可缓解H2O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150 mol/L的H2O2处理PC12细胞1 h后,细胞存活率为30.5%。多糖浓度在2-10 mg/m L时,EPS2可使细胞存活率提高到61.2%以上。EPS2可以显着减少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具有抗脂质氧化作用。EPS2处理还通过保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酶的活性,催化分解H2O2,缓解H2O2的损伤。另一方面,菌丝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量效关系。菌丝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6.98 mg/m L,对α-葡萄糖苷酶呈现出典型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内生链格孢菌胞外多糖具有开发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潜力,可为合理利用桑树资源开发降血糖天然多糖类药物提供新型资源。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丰富多样的桑树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为探讨和开发桑树内生真菌资源提供了种质材料。化感(除草和抑藻)作用、抗菌、抗氧化等活性研究为内生菌活性筛选提供了方法参考;内生菌分子鉴定和GC-MS分析工作为内生菌物种和生物活性物质鉴定提供了分析手段。本实验结果为深入理解桑树内生菌化感作用、抗菌和抗氧化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开发桑园绿色除草剂和抗菌剂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内生菌抑藻剂、抗氧化剂和开发降血糖微生物多糖类药物提供了新型资源,也为桑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颖的途径。
李超[9](2017)在《10种植物源活性物质对4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筛选》文中提出植物源杀菌剂具有选择性高、不污染环境、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低毒、低残留、使用时间长及种类多样等优点,成为新型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为了获得对植物细菌病害有广泛抑菌谱的植物源物质,本研究采用已有报道的10种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源物质对魔芋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核桃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rora)4种病原细菌进行室内抑菌活性筛选,并通过MIC测定及魔芋软腐病的大田药效试验进行活性验证。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琼脂打孔扩散法测定了10种植物源物质对四种供试病原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对魔芋软腐病的抑菌作用较好的有血根碱、大黄素、狼毒素,在浓度为1000μg·mL-1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3 mm、17.3 mm和11.9 mm,均优于或相当于链霉素2000μg·mL-1的效果(抑菌直径为12 mm);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抑制作用最好的是狼毒素和大黄素,在浓度为1000μg·mL-1时,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3.3 mm、12.2 mm,均大于链霉素的抑菌圈直径12 mm;对核桃黑斑抑菌效果最好的是蛇床子素,在浓度为1000μg·mL-1时,抑菌圈直径为11 mm,与处理链霉素的效果相当;而10种植物源物质对白菜软腐病菌的抑菌抑菌效果均比较低。(2)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菌作用较好的植物源物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大黄素和血根碱对魔芋软腐病菌的MIC值分别为7.8μg·mL-1、15.6μg·mL-1,均显着低于链霉素的MIC值31.3μg·mL-1;大黄素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MIC值与链霉素的相同都为3.9μg·mL-1,狼毒素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MIC值为15.6μg·mL-1;均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活性。(3)魔芋软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灌根+喷雾处理下,施药浓度为10μg·mL-1的大黄素和19μg·mL-1的血根碱的防效最高,分别为79.77%、71.55%;其次是3000μg·mL-1的小檗碱和5μg·mL-1的血根碱+狼毒素分别为66.13%、60.58%,均比浓度为288μg·mL-1的对照药剂链霉素防效57.54%高,表现出很好的防治作用。单独灌根处理下,血根碱+狼毒素施药浓度在5μg·mL-1时和血根碱在施药浓度为19μg·mL-1时,防效最高分别为77.76%、75.75%;其次是施药浓度为3000μg·mL-1的小檗碱和5μg·mL-1的大黄素,防治效果都达到了64.10%、63.79%,均比浓度为288μg·mL-1的对照药剂链霉素的60.58%高,表现出对魔芋软腐病菌很好的防治作用。综上:本研究主要通过对4种供试细菌的抑菌筛选,得到3种抑菌谱广泛的植物源物质,通过MIC的测定及田间试验的进一步验证,确定3种植物源物质对病原细菌的抑菌作用显着,为植物源杀细菌剂的研究提供依据。
刘帝灵[10](2017)在《茶树油与KBN触变凝胶剂的体外协同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KBN(抗白色念珠菌,简称抗白念)触变凝胶剂处方为治疗VVC(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经验方,该制剂由黄连、三白草、大青叶、鸡冠花、丁香、冰片等药材提取物与辅料艾维素制成,是本课题组持续研究的抗真菌中药新制剂,具有载药量大、抑菌效果佳等比较优势。该制剂的组方药味均被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己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收载,因此可便利地向护理液、沐浴露、洗手液等抗菌消炎健康日化产品延伸。茶树油为优良的天然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消炎止痛、止咳化痰、杀螨虫及调节免疫力等药理活性。鉴于茶树油较强的药理活性,其被广泛应用于预防治疗等生活领域。本文探讨KBN触变凝胶剂与茶树油是否具有协同抗菌作用,以期后续为真菌、细菌易感人群,开发妆字号、消字号等日化健康产品提供药效研究基础。方法:1.茶树油与KBN触变凝胶剂体外联合抗白色念珠菌的配伍比例优选。分别采用琼脂稀释法、微量稀释法测定茶树油与KBN制剂体外联合抗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评价两药的联合抗菌(抑菌、杀菌)药效,并优选两者最佳抗菌配伍比例。2.含不同茶树油的KBN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分别采用琼脂稀释法、微量稀释法测定含不同茶树油的KBN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MIC、MBC,考察KBN制剂中的茶树油含量对其体外抗菌作用的影响,亦期望进一步验证两者的最佳协同抗菌配伍比例。3.2.91%茶树油—KBN制剂体外动态抗白色念珠菌作用的研究。根据茶树油与KBN制剂体外协同杀菌的最佳配伍比例,采用菌落计数法考察2.91%茶树油—KBN制剂的体外动态抗真菌活性,以期获得药物浓度—时间—杀菌率的三者关系。4.5.66%茶树油—KBN制剂体外广谱抗菌效应探讨。根据茶树油与KBN制剂体外协同抑菌的最佳配伍比例,分别采用琼脂稀释法、微量稀释法测定及比较5.66%茶树油—KBN触变凝胶剂及其两药单用时体外抗7种试验菌的MIC、MBC。5.茶树油与KBN触变凝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的电镜研究。白色念珠菌分别经茶树油、KBN制剂、2.91%茶树油—KBN制剂、香莲外洗液2倍MBC药物浓度处理后,分别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超微结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菌作用机理。结果:1.单用时,茶树油与KBN制剂的MIC分别为1.91mg/mL、13.03mg/mL,MBC分别为7.641mg/mL、104.25mg/mL;最佳协同抑菌(茶树油与KBN制剂质量比为6:100)、杀菌(茶树油与KBN制剂质量比为3:100)配伍比例时,FIC(联合抑菌分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FBC(联合杀菌分数)分别为 0.5、0.25,茶树油与 KBN 制剂的 MIC 分别为 0.48mg/mL、3.26mg/mL,MBC 分别为 0.96mg/mL、13.03mmg/mL;香莲外洗液 MIC、MBC 分别为 31.25mg/mL、62.50mg/mL。2.含0.10%~9.09%茶树油的KBN触变凝胶剂,其MIC和MBC范围分别为1.63~13.03mg/mL、3.26~52.13mg/mL。同时2.91%茶树油—KBN制剂的杀菌效果、5.66%茶树油—KBN制剂的抑菌效果分别与前期两药最佳抗菌配伍比例的杀菌、抑菌效果—致。3.2.91%茶树油—KBN制剂浓度为52mg/mL,其3min杀菌效果优于单独用药组及香莲外洗液;5min除KBN制剂单用组外,各药物组杀菌效果相当;6h以上,各药物组具有完全杀菌作用。而3%茶树油—KBN制剂浓度为26mg/mL,其3min、5mmin杀菌效果与茶树油单用组相当,且优于香莲外洗液;6h、8h以上,各药物组杀菌作用近似。4.茶树油、KBN制剂、5.66%茶树油—KBN制剂、香莲外洗液的药效浓度分别为7.64mg/mL、104.25mg/mL、26.06mg/mL、125.00mg/ml 时,均对 7 种试验菌有抑菌作用;除茶树油组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无杀菌作用外,各药物组亦均对7种试验菌有杀菌作用。根据茶树油与KBN制剂FIC指数可知,5.66%茶树油—KBN制剂对多数试验菌抗菌呈协同或相加作用,具有—定的广谱抗菌作用。5.正常对照组白色念珠菌近似圆形,细胞膜、细胞壁结构完整明显;阳性对照组白色念珠菌呈“空壳”状,细胞膜、细胞壁等结构破损而不完整;实验组白色念珠菌细胞膜严重缺失,且遭到连续性破坏,细胞壁结构疏松,且有裂口,胞浆内容物外漏。结论:茶树油与KBN触变凝胶剂具有体外协同抗真菌作用,可考虑将2.91%茶树油—KBN制剂(最佳协同杀菌配伍比例)浓度为26.06mg/ml,作为VVC易感人群沐浴露,或需药物在局部长时间滞留的凝胶剂、栓剂等日化产品剂量浓度的开发;可考虑将5.66%茶树油—KBN制剂(最佳抑菌配伍比例)浓度为26.06mg/mL,作为广谱抗菌日化产品剂量浓度的开发;两药协同抗菌作用,可能通过改变菌体内部超微结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而实现。上述研究,将国外天然植物药研究成果与中医药的理论、经验相结合,充分体现两药联合抗菌的特色和优势,为后续妆字号、消字号等日化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功效诉求的实现效果更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麻疯树叶提取物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麻疯树叶提取物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丽江山荆子枝叶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第一章 364 种滇西植物体外降脂活性筛选 |
前言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供试物样品的配制 |
2.2 Hep G2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体外高脂模型的建立 |
2.3 供试植物样品体外降脂活性测试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浓度诱导剂的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
3.2 高脂模型方法建立 |
3.3 供试植物样品体外降脂活性筛选结果 |
4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丽江山荆子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研究 |
前言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提取和分离 |
2.2 HPLC 法测定丽江山荆子不同部位的根皮苷含量 |
2.3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及根皮苷细胞毒性测定 |
2.4 化合物降脂活性测定 |
3 实验结果 |
3.1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
3.2 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3.3 丽江山荆子不同部位的根皮苷含量 |
3.4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及丽江山荆子主成分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
3.5 化合物降脂活性测定 |
4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丽江山荆子主成分体内降脂活性研究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喂养饲料 |
1.5 供试品 |
2 实验方法 |
2.1 金黄地鼠高脂模型的诱导、分组及给药 |
2.2 实验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金黄地鼠体重变化 |
3.2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血脂浓度的影响 |
3.3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肝脏脂质浓度的影响 |
3.4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仓鼠粪便脂质浓度的影响 |
3.5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3.6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
3.7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3.8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模拟对接结果 |
3.9 Western Blot结果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苹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前言 |
1.化学成分 |
1.1 黄酮类 |
1.2 三萜类 |
1.3 酚类 |
1.4 甾体类 |
1.5 骈双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类 |
1.6 脂肪酸类 |
1.7 单糖 |
1.8 二萜类 |
1.9 其他 |
2.药理活性 |
2.1 抗氧化作用 |
2.2 癌细胞毒性及抗肿瘤作用 |
2.3 抗菌作用 |
2.4 降糖、降脂作用 |
2.5 促进免疫调节 |
2.6 对肝脏保护作用 |
2.7 抗炎作用 |
2.8 美白作用 |
2.9 抗衰老作用 |
2.10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
2.11 抗辐射作用 |
2.12 促凝作用 |
2.13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 |
2.14 急性毒性 |
2.15 促排铅作用 |
2.16 抗病毒作用 |
2.17 对乙醇所致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
2.18 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
2.19 延长秀丽线虫寿命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杂种鹅掌楸叶提取物的抗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药物 |
1.1.2 试验菌株 |
1.1.3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提取物的制备 |
1.2.2 体外抗菌试验 |
2 结果 |
2.1 杂种鹅掌楸体外抑菌圈直径测定 |
2.2 鹅掌楸各部位提取物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
3 讨论 |
(3)杂种鹅掌楸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鹅掌楸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1 生物碱类 |
1.1.2 苯丙素类 |
1.1.3 萜类 |
1.1.4 甾体类 |
1.1.5 黄酮类 |
1.1.6 其它 |
1.2 鹅掌楸的药理作用 |
1.2.1 抗菌作用 |
1.2.2 抗疟疾作用 |
1.2.3 抗氧化作用 |
1.2.4 抗肿瘤作用 |
1.2.5 神经系统作用 |
1.2.6 天然色素 |
1.2.7 拒食作用 |
1.2.8 其他作用 |
1.3 天然药物抗菌研究进展 |
1.3.1 中药复方抗菌作用 |
1.3.2 单味中药的抗菌作用 |
1.3.3 中药的有效抗菌成分 |
1.4 分离纯化 |
1.4.1 系统溶剂分离法 |
1.4.2 色谱法 |
1.4.3 结晶与重结晶 |
1.4.4 其他新技术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杂种鹅掌楸抗菌活性部位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杂种鹅掌楸化学成分预试验 |
2.2.2 杂种鹅掌楸抗菌活性部位的筛选 |
2.3 讨论 |
2.3.1 杂种鹅掌楸化学成分预试验 |
2.3.2 杂种鹅掌楸抗菌活性部位的筛选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杂种鹅掌楸抗菌活性部位成分的分离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鹅掌楸氯仿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
3.2.2 鹅掌楸氯仿部位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
3.2.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杂种鹅掌楸活性部位分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杂种鹅掌楸单体化合物的抗菌作用 |
4.2.2 杂种鹅掌楸单体化合物的最小抑菌和杀菌浓度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马齿苋水煎液体外抑制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痢疾杆菌的研究概况 |
1.1.1 痢疾杆菌的生物学特点 |
1.1.2 痢疾杆菌的致病性 |
1.1.3 痢疾杆菌的抵抗力 |
1.1.4 痢疾杆菌的检测方法 |
1.2 马齿苋研究现状 |
1.2.1 马齿苋的化学成分 |
1.2.2 马齿苋的药理作用 |
1.3 中药抑菌作用及抑菌机制 |
1.3.1 中药的抑菌作用 |
1.3.2 中药的抑菌机制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植物材料 |
2.1.3 细胞 |
2.1.4 主要仪器与耗材 |
2.1.5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1.6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网络药理学分析 |
2.2.2 马齿苋的体外抑菌作用及抑菌机制 |
2.2.3 马齿苋水煎液抑制痢疾杆菌对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的侵染 |
2.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 |
3.1.1 含马齿苋方剂及主治分析 |
3.1.2 马齿苋活性成分的筛选 |
3.1.3 马齿苋活性成分-靶标网络的构建 |
3.1.4 成分靶标间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
3.1.5 核心靶标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3.1.6 马齿苋缓解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
3.2 马齿苋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3.2.1 马齿苋提取方法筛选结果 |
3.2.2 马齿苋水煎液对细菌的抑菌效果 |
3.2.3 马齿苋水煎液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
3.2.4 菌体形态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3.2.5 马齿苋水煎液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3.2.6 马齿苋水煎液对细菌细胞壁的影响 |
3.2.7 马齿苋水煎液对细胞膜的影响 |
3.2.8 马齿苋水煎液对细菌菌体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2.9 马齿苋水煎液对痢疾杆菌毒力基因的影响 |
3.3 马齿苋水煎液抑制痢疾杆菌侵染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 (NCM460) 的试验结果 |
3.3.1 马齿苋水煎液抑制痢疾杆菌侵染NCM460 细胞的最佳浓度 |
3.3.2 马齿苋水煎液对NCM460 细胞抗痢疾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
3.3.3 NCM460 细胞中炎症因子的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网络药理学分析马齿苋缓解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
4.2 马齿苋水煎液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
4.3 马齿苋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4.4 马齿苋对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影响 |
4.5 马齿苋对细菌菌体蛋白的影响 |
4.6 马齿苋对痢疾杆菌毒力基因的影响 |
4.7 马齿苋水煎液对抑制痢疾杆菌侵染NCM460 细胞的作用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昆仑雪菊油树脂的提取、纳米乳液制备及其抑菌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写与术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昆仑雪菊及其研究进展 |
1.1.2 昆仑雪菊主要成分研究进展 |
1.1.3 昆仑雪菊的主要功效 |
1.2 植物油脂的主要提取工艺 |
1.2.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 |
1.2.2 其它常见提取方法 |
1.3 植物精油、油树脂的抑菌活性及其乳化包埋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精油、油树脂的抑菌活性 |
1.3.2 植物精油、油树脂的抑菌机理研究概况 |
1.3.3 植物油脂的包埋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4.2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昆仑雪菊油树脂的萃取、分析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1 主要材料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昆仑雪菊油树脂的超临界萃取 |
2.2.4 昆仑雪菊精油的水蒸气提取 |
2.2.5 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的优化 |
2.2.6 GC-MS测定昆仑雪菊油树脂及精油主要成分 |
2.2.7 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萃取条件对昆仑雪菊油树脂得率的影响 |
2.3.2 响应面实验优化 |
2.3.3 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
2.3.4 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响应面分析 |
2.3.5 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及验证 |
2.3.6 昆仑雪菊油树脂及精油成分分析与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昆仑雪菊油树脂纳米乳液制备研究 |
3.1 前言 |
3.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材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 |
3.3.1 CTO乳化工艺 |
3.3.2 不同HLB的筛选 |
3.3.3 乳化剂及助乳化剂比例筛选 |
3.3.4 形态观察 |
3.3.5 乳液差示热量扫描 |
3.3.6 乳液黏度测定 |
3.3.7 储藏性能评价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化剂的选择 |
3.4.2 不同HLB值乳液的浊度变化 |
3.4.3 HLB值对纳米乳液粒径、PDI的影响 |
3.4.5 乳液微观形貌观察 |
3.4.6 不同含水量差示热量扫描分析 |
3.4.7 流变法鉴定乳液构型 |
3.4.8 储藏稳定性与粒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仑雪菊油树脂及其纳米乳液的抑菌活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仪器与设备 |
4.2.1 实验菌株 |
4.2.2 主要材料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 |
4.3.1 菌种的培养与保藏 |
4.3.2 CTO-NE对四种菌的MIC测定 |
4.3.3 CTO及 CTO-NE抑菌圈测定 |
4.3.4 CTO-NE的抑菌动力学实验 |
4.3.5 CTO-NE系列对微生物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3.6 电镜观察 |
4.3.7 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昆仑雪菊油树脂及其纳米乳液的抑菌活性研究 |
4.4.2 CTO-NE对实验菌株的MIC值分析 |
4.4.3 CTO-NE系列的杀菌动力学曲线 |
4.4.4 扫描电镜观察 |
4.4.5 透射电镜观察 |
4.4.6 CTO-NE对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研究成果 |
(6)加味白头翁散益生菌发酵产物的制备及其对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
1.1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
1.1.1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
1.1.2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血清型分布 |
1.2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
1.2.1 产酶耐药 |
1.2.2 靶位结构改变 |
1.2.3 主动外排系统 |
1.2.4 外膜通透性降低 |
1.2.5 形成生物被膜 |
1.3 中药消除鸡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机理 |
1.3.1 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质粒 |
1.3.2 中药防止生物被膜的形成 |
1.3.3 抑制主动外排泵 |
1.3.4 抑制β-内酰胺酶 |
1.4 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应用 |
第2章 中药发酵研究进展 |
2.1 中草药发酵机理及优势 |
2.1.1 降解中草药传质屏障,提高有效组分的含量 |
2.1.2 消除或减少中草药毒性成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2.1.3 改变中药药效物质的显效形式,加强血药浓度的叠加作用 |
2.1.4 提高微生物代谢功能,产生新的活性物质 |
2.1.5 发酵中草药药渣,提高药源利用 |
2.2 益生菌发酵中草药研究进展 |
2.2.1 中草药对益生菌的促生长作用 |
2.2.2 益生菌对中草药代谢、吸收的影响 |
2.3 益生菌发酵中草药在养禽业中的应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一株中药生物转化益生菌的鉴定及其产酶特性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2 结果 |
1.2.1 CCTCC M2011286 形态及生化特征鉴定 |
1.2.2 CCTCC M2011286 基因测序鉴定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加味白头翁散的发酵及发酵产物对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前后成分的检测结果 |
2.2.2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的体外抑菌结果 |
2.2.3 肉仔鸡大肠杆菌感染模型建立 |
2.2.4 肉仔鸡攻毒保护试验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肉仔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3.2.2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肉仔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 |
3.2.3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肉仔鸡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
3.2.4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2.5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肉仔鸡免疫血清指标的影响 |
3.2.6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肉仔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大肠杆菌感染肉仔鸡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
4.2.2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高通量测序分析 |
4.3 结果 |
4.3.1 肉仔鸡盲肠内容物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结果 |
4.3.2 肉仔鸡盲肠内容物微生物16SrDNA V3-V4 可变区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在肉仔鸡无抗养殖中的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加味白头翁散发酵产物对ROSS308 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鲜切荸荠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及其体外生物活性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鲜切荸荠黄化研究现状 |
1.2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
1.2.1 溶剂提取法 |
1.2.2 微波萃取法 |
1.2.3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
1.2.4 超声辅助提取法 |
1.2.5 酶解提取法 |
1.3 黄酮类物质的生物活性研究 |
1.3.1 抗氧化作用 |
1.3.2 抑菌作用 |
1.3.3 降糖作用 |
1.3.4 其他作用 |
1.4 常用的体外生物活性检测方法 |
1.4.1 抗氧化 |
1.4.2 抑菌 |
1.4.3 降血糖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主要化学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及处理 |
2.2.2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鲜切荸荠表面黄化组织中黄酮类物质工艺研究 |
2.2.3 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动态研究 |
2.2.4 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的体外生物活性动态研究..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鲜切荸荠黄化表面黄酮类物质工艺研究 |
3.1.1 单因素试验 |
3.1.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3.2 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
3.2.1 色泽变化 |
3.2.2 总黄酮含量 |
3.2.3 主要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
3.3 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的体外生物活性动态研究 |
3.3.1 抗氧化活性 |
3.3.2 抑菌活性 |
3.3.3 降糖活性 |
4 讨论 |
4.1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工艺 |
4.2 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主要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
4.3 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抗氧化活性变化 |
4.4 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抑菌活性变化 |
4.5 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降糖活性变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附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桑科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2.桑科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
3.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桑树内生菌的分离与多样性分析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桑树内生真菌的化感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对稗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节 桑树内生真菌对蓝藻生长的影响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桑树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研究 |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抗菌活性菌株筛选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二节 抗菌菌株SZ-48 鉴定、代谢物GC-MS分析及抗菌机制初步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桑树内生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
第一节 桑树内生真菌SZ-2菌株鉴定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二节 桑树内生真菌SZ-2的胞外多糖分离与纯化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三节 桑树内生链格孢(Alternaria sp. SZ-2)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第四节 内生链格孢(Alternaria sp. SZ-2)菌丝多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基金资助 |
致谢 |
(9)10种植物源活性物质对4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源杀菌剂的概况 |
1.1.2 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应用 |
1.2 植物源杀细菌剂的研究概况 |
1.2.1 具有杀细菌活性的植物源物质筛选 |
1.2.2 植物中杀细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
1.2.3 植物源杀细菌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
1.3 四种经济作物细菌病害发生与防治现状 |
1.3.1 魔芋软腐病发生与防治现状 |
1.3.2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与防治现状 |
1.3.3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生与防治现状 |
1.3.4 白菜软腐病发生与防治现状 |
1.4 选题依据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供试植物源物质及试剂 |
2.1.3 供试仪器与耗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琼脂打孔扩散法筛选对病原菌活性较好的药剂 |
2.2.2 最低有效抑制浓度(MIC)的测定方法 |
2.2.3 对魔芋软腐病的大田药效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10种植物源物质的室内抑菌活性筛选 |
3.1.1 魔芋软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筛选 |
3.1.2 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筛选 |
3.1.3 核桃黑斑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筛选 |
3.1.4 白菜软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筛选 |
3.2 抑菌作用较好的植物源物质的MIC测定 |
3.2.1 4 种植物源物质对魔芋软腐病菌的MIC测定结果 |
3.2.2 6 种植物源物质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MIC测定结果 |
3.2.3 3 种植物源物质对核桃黑斑病菌的MIC测定结果 |
3.3 4 种植物源农药对魔芋软腐病的大田药效试验结果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4.1 大黄素、血根碱、狼毒素具有开发为杀菌剂的潜力 |
4.2 植物源杀细菌剂的开发应用前景 |
4.3 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茶树油与KBN触变凝胶剂的体外协同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KBN触变凝胶剂处方药味抗菌研究 |
1.2 常见真菌感染病的研究 |
1.2.1 VVC的研究 |
1.2.2 皮肤浅部真菌、细菌病 |
1.3 茶树油的研究进展 |
1.3.1 茶树油的简介 |
1.3.2 茶树油的发现历史 |
1.3.3 茶树油的化学性质及组成 |
1.3.4 茶树油的抗菌活性 |
1.3.5 茶树油与其它药物的联合抗菌作用 |
1.3.6 茶树油的其它药理活性 |
1.3.7 茶树油的应用 |
1.4 抗菌作用机制 |
1.4.1 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
1.4.2 药物对细胞膜的影响 |
1.4.3 药物对细胞壁的影响 |
1.5 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的研究 |
1.5.1 NCCLS标准化方案 |
1.5.2 液基法 |
1.5.3 固基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茶树油与KBN触变凝胶剂体外联合抗白色念珠菌的配伍比例优选 |
1.1 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1.1.1 实验材料 |
1.1.2 方法 |
1.1.3 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图的测定结果 |
1.1.4 讨论 |
1.2 茶树油、KBN触变凝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协同抑菌效应探讨 |
1.2.1 实验材料 |
1.2.2 方法 |
1.2.3 实验结果 |
1.2.4 讨论 |
1.3 茶树油、KBN触变凝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协同杀菌效应探讨 |
1.3.1 实验材料 |
1.3.2 方法 |
1.3.3 实验结果 |
1.3.4 讨论 |
第二章 含不同茶树油的KBN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 |
2.1 含不同茶树油的KBN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MIC测定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1.4 讨论 |
2.2 含不同茶树油的KBN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MBC测定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讨论 |
第三章 茶树油-KBN制剂体外动态抗白色念珠菌作用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器材 |
3.1.2 试剂 |
3.1.3 实验用药 |
3.1.4 菌株 |
3.2 方法 |
3.2.1 供试菌液的制备 |
3.2.2 茶树油母液的配制 |
3.2.3 2.91%茶树油—KBN制剂的配制 |
3.2.4 药物空白基质的配制 |
3.2.5 药物联合动态抗VVC活性测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各工作体系不同时间点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效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5.66%茶树油一KBN触变凝胶剂体外广谱抗菌效应探讨 |
4.1 5.66%茶树油一KBN触变凝胶剂体外广谱抗菌的MIC测定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方法 |
4.1.3 实验结果 |
4.1.4 讨论 |
4.2 5. 66%茶树油一KBN触变凝胶剂体外广谱抗菌的MBC测定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2.4 讨论 |
第五章 茶树油与KBN触变凝胶剂体外抗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的电镜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器材 |
5.1.2 试剂 |
5.1.3 实验用药 |
5.1.4 菌株 |
5.2 方法 |
5.2.1 透视电镜样品制备 |
5.3 结果 |
5.3.1 药物对白色念珠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
5.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四、麻疯树叶提取物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D]. 郎利娟. 大理大学, 2021(09)
- [2]杂种鹅掌楸叶提取物的抗菌作用[J]. 王利利,张凯睿,范云鹏,刘迎秋,麻武仁,张为民,宋晓平. 畜牧与兽医, 2020(07)
- [3]杂种鹅掌楸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D]. 王利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马齿苋水煎液体外抑制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 张子越.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5]昆仑雪菊油树脂的提取、纳米乳液制备及其抑菌活性评价[D]. 邱亦亦. 浙江大学, 2020
- [6]加味白头翁散益生菌发酵产物的制备及其对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D]. 张谦. 吉林大学, 2019(02)
- [7]鲜切荸荠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及其体外生物活性动态研究[D]. 李长乐. 海南大学, 2018(08)
- [8]桑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感、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郑丽屏. 苏州大学, 2018(06)
- [9]10种植物源活性物质对4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筛选[D]. 李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10]茶树油与KBN触变凝胶剂的体外协同抗菌活性研究[D]. 刘帝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