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朱世瑞,许玉珉,马云枝,兰瑞,张铭,菅艳萍,康超如,汤银芳[1](2021)在《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康复病区及脑病二区住院治疗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分期针刺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钱璟[2](2021)在《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与常规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治疗该病新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山西省针灸医院康复科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住院患者分普通针刺组和解痉纠偏组,每组33例。普通针刺组选用常规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解痉纠偏组选用解痉纠偏针法结合康复治疗。治疗6周后,通过比较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其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平衡障碍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康复科的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在性别方面、年龄方面、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2)按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医治前,将选取的2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0.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之前(P<0.05),且解痉纠偏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普通针刺组(P<0.05)。(3)按下肢Fugl-meyer评分比较:进行医治前,将选取的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P=0.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高于之前(P<0.05),且解痉纠偏组Fugl-meyer评分高于普通针刺组(P<0.05)。(4)按改良Barthel评分比较:医治前,将选取的2组患者Barthel评分比较,P=0.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高于之前(P<0.05),且解痉纠偏组Barthel评分高于普通针刺组(P<0.05)。(5)疗效分析比较:医治前后,解痉纠偏组患者总有效率各自分别为96.9%、普通针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3%,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且解痉纠偏组有效率大于普通针刺组。结论(1)普通针刺组采取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以及解痉纠偏组采取解痉纠偏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医治均能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2)解痉纠偏针法配合康复训练医治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效果优于采取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
刘传淮[3](2021)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采用超声观察偏瘫患者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及其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偏瘫患者腹肌募集能力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1)招募中风后左侧偏瘫患者30例、右侧3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超声测量两侧Tra、IO、EO在收缩过程的厚度变化以量化肌肉募集能力,对比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2)选取96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评价双侧Tra、IO、EO的募集能力,采用PASS、BBS、ADL量表评估姿势控制、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3)将96例脑卒中随机为对照组、浅剌组、深刺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浅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IO肌腹;深刺组则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Tra肌腹。以腹肌募集能力与PASS、BBS、FAC评分为评价指标,在治疗前、3周后进行评价,三部分实验均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静息状态下偏瘫患者的患侧EO比健侧明显较厚(P<0.05),对照组双侧Tra比偏瘫患者明显较薄(P<0.05);在运动过程中对照组两侧Tra、IO及EO的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偏瘫患者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均有显着差异(P<0.05)。(2)PASS、BBS及ADL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PASS量表中的姿势维持评分与健、患两侧的Tra与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姿势变换评分与完成ADIM时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与完成AC时健、患侧的Tra和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3)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完成AC时深刺组健患两侧和浅刺组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健患两侧Tra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患侧Tra收缩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和AC时患侧的I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浅刺组两侧I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I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EO的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P<0.05),完成AC时三组健侧的E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深刺组、浅刺组两侧E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完成ADIM时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EO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成AC时深刺组患侧E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例的PASS、BBS、FAC评分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组病例在治疗后PASS、BBS、ADL评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三组PASS量表中两部分得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刺组在治疗后姿势维持得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深刺组、浅刺组在治疗后姿势变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健康人群两侧的腹部肌肉运动时总体变化趋势都是增厚(收缩比例>1),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完成收缩动作时,健、患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有着明显差异,健侧与正常人收缩比例相似,但患侧明显较差,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逆收缩(收缩比例<1)。(2)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受嗜烟史、嗜酒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心血管病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因素影响;卒中患者患侧腹部肌群收缩比例受嗜烟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等因素影响。PASS、BBS、ADL量表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患侧Tra、IO收缩比例越高,EO的代偿性收缩越低,量表得分越高。(3)深刺带脉穴能有效提高卒中偏瘫患者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Tra、IO、EO的厚度与收缩比例趋于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静态和动态稳定)、平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浅刺带脉穴能提高患者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的IO、EO的收缩收缩比例相对平衡,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动态平衡能力。
胡赫其[4](2021)在《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并评价针刺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下肢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聚焦针刺对比/联合康复物理疗法的效能差异。方法:本研究病人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临床部病房,纳入时间为2020.3~2021.1,共纳入6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20例。三组均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试验组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1组予“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对照2组予假针刺联合康复,所有治疗3次/周,治疗6周,共18次。在治疗前、治疗3周及6周对患者进行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Lower extremity,sFMA-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并计算有效率,最后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Graph Pad 8.0软件作图,并进行结果评价。结果:共纳入病例60例,脱落0例,最终完成60例。1基线资料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肌力、sFMA-L评分、NIHSS评分、M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2.1有效率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有效率分别为90%、95%、75%。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试验组与对照1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2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组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2量表评分(1)sFMA-L评分比较:“组别*时间”对评分的交互作用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1)时间因素(组内比较):三组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评分总体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各组3周与治疗前,6周与治疗前,6周与3周的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别因素(组间比较):治疗3周,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1组但高于对照2组,三组总体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除试验组与对照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组间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6周,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1组但高于对照2组,三组总体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除试验组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2)NIHSS评分比较:“组别*时间”对评分的交互作用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1)时间因素(组内比较):三组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评分总体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各组3周与治疗前,6周与治疗前,6周与3周的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别因素(组间比较):治疗3周,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1组但低于对照2组,三组评分总体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除试验组与对照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6周,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1组但低于对照2组,三组评分总体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3)MBI评分比较:“组别*时间”对评分的交互作用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1)时间因素(组内比较):三组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评分总体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各组3周与治疗前,6周与治疗前,6周与3周的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别因素(组间比较):治疗3周,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1组但高于对照2组,三组评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周,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1组但高于对照2组,三组评分总体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试验组与对照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1单一针刺、针刺联合康复、单一康复均能有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其中针刺优于康复,但与针康联合疗法疗效相当;2单一针刺、针刺联合康复、单一康复均能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中针刺优于康复,但与针康联合疗法改善程度相当。
加健[5](2021)在《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脑-肢协同调控模式,探讨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F-r 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以期为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提供一种新的优化联合干预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09月-2021年02月于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花园山院区住院的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48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LF-r TMS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太极推拿治疗,两组均每周6次治疗,干预4周共24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E)、改良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握力值、皮质潜伏期(CL)、波幅(AMP)变化。结果1.纳入病例的基本信息分析本研究纳入病例48例,其中6例脱落,最终完成本试验共42例,其中对照组21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7.16±2.61)岁,平均病程(2.46±1.68)月,左侧肢体瘫痪15例,右侧肢体瘫痪6例,平均NHISS评分(7.13±1.62)分;治疗组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8.35±3.07)岁,平均病程(3.25±1.56)月,左侧肢体瘫痪11例,右侧肢体瘫痪10例,平均NHISS评分(6.84±12.08)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偏瘫侧、NIHSS评分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受试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结局指标的统计结果(1)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18.37±4.73,19.00±4.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改善(13.83±4.65,10.77±4.29),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FMA-UE评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FMA-UE评分(15.60±6.08,16.13±6.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FMA-UE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4.00±8.23,31.42±7.14),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MBI评分(30.51±13.65,29.56±13.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M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41.31±15.54,52.03±13.24),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握力值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握力值(4.25±3.51,4.63±3.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握力值较治疗前改善(5.51±3.02,7.63±3.56),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CL值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CL值(23.91±3.05,25.71±2.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CL值较治疗前改善(22.20±2.39,23.96±2.8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后AMP值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AMP值(63.43±19.61,61.33±16.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AMP值较治疗前改善(74.60±15.84,86.15±17.36),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单纯LF-r TMS治疗和太极推拿联合LF-r TMS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FMA-UE评分、MBI评分、握力、CL及AMP,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太极推拿联合LF-r TMS治疗疗效优于单纯LF-r TMS治疗,提示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该联合康复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吴艳丽[6](2021)在《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了解姿势控制和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方法:以脑卒中后15天-6个月的恢复期并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住院时间为2019年至2020年期间且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在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1例、终止1例,最终纳入患者观察组为30例、对照组为29例。观察组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加上穴位按摩。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1)治疗前从两组患者的可行性方面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一般资料分析如性别、年龄、病程和卒中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有效率方面:采用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加穴位按摩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且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从SSA评分比较:观察组、对照组组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后患者SSA评分均有显着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4)从饮水实验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二者P值都小于0.05,说明两组的治疗都有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统计学有意义,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5)从是否有误吸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6)关于两组并发症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从有无发热和营养障碍方面比较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程度,使患者的吞咽功能进一步的恢复,误吸、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减少,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要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结合穴位按摩的方式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马晴[7](2021)在《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辽宁中医康复中心脑病康复二科中66例患者,均为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且符合试验要求,随机分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抗痉挛康复治疗;试验组33例,采用眼针康复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治疗2周。评价治疗前后患侧上肢痉挛程度、肘关节主动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程度以及疗法安全性,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模拟视觉评分(VAS)、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23.0对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比较患者一般资料,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Barthel指数(BI)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Barthel指数(BI)均有显着差异(P﹤0.05)。4.试验组在改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Barthel指数(BI)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5.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8%、75.76%,差异显着(P﹤0.05)。结论:1.眼针康复疗法和常规康复训练对于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均有效。2.眼针康复疗法和常规康复训练均能减轻疼痛、增大肘关节主动活动度,提高日常活动能力。3.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4.眼针康复疗法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李宇霄[8](2021)在《头体针结合治疗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Meta分析来分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头体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旨在探索临床行之有效的中医针刺康复方案。方法研究一: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收集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并核对结果,采用Risk of Bias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研究二:纳入为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者,符合入组标准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头体针联合治疗,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个时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偏瘫下肢的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临床痉挛指数评分(CS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简化Fugly-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L)、功能性步行功能分级(FAC)、Tinettigait assessment(TGA)、改良Barthe1指数(MBI),以评估头体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痉挛程度、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步行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疗效。结果研究一:经严格筛选后纳入17篇文献,纳入受试者1279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有效率[rr:0.16,95%CI:(0.12,0.21),P<0.00001];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MD:9.35,95%CI:(6.65,12.05),P<0.00001];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MD:12.99,95%CI:(7.21,18.77),P<0.0001];改善患者偏瘫侧下肢痉挛程度[MD:-0.62,95%CI:(-0.93,-0.31),P<0.0001]。研究二:本研究共纳入49例患者,对照组为回顾性病例,既往于就诊东方医院康复科,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共30例,治疗组1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下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神经功能:治疗4周后,两组NDS评分交治疗前相比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DS评分无显着下降(P<0.05)。2.肢体痉挛程度:治疗4周后,两组CSI总分与治疗前相比显着下降(P<0.05),肌张力与治疗前相比显着下降(P<0.05),腱反射、阵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SI总分降低(P<0.05),治疗组肌张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着下降(P<0.05),腱反射、阵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日常活动能力:治疗4周后,两组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MBI评分无显着提高(P>0.05)。4.肢体运动功能:治疗4周后,两组FMA-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FMA-L评分无显着提高(P>0.05)。5.步行能力:治疗4周后,两组FAC分级与治疗前相比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FAC分级显着提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TG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GA评分显着提高(P<0.05),在步态与平衡功能上显着改变(P<0.05)。6.治疗有效率:以MAS分级为标准,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1.5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结论1.头体针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与单纯康复训练相当。2.头体针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痉挛程度,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主要体现在降低肌张力方面,而对腱反射、阵挛无显着。3.头体针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步态,提高步行能力,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主要体现在步态和平衡功能上。
李红培[9](2021)在《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痉挛性偏瘫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上肢痉挛的康复是其中的治疗难点和重点,及时解除痉挛,恢复上肢功能是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的关键。西医康复手段疗效较单一有限,且治疗费用相对高昂,不仅会削弱患者治疗意愿,还会影响病情预后。而中医针灸“简、便、验、廉”,已为更多人所选择,其中体针“调形”治疗已十分成熟,头针则可从“脑”调神以治形,然现有的文献中鲜有关于头体针并用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Meta分析入手,评价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及优势所在,为针灸治疗本病的可行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肢偏瘫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评估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本病针灸治疗方案的制定开辟新思路。方法Meta分析:根据相关检索词于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分别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1日的所有与“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独立研究者严格按照流程和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然后交叉核对,如有异议则由第三位独立研究者进行评判,最后提取所有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时间、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持续时间、结局指标、脱落情况、不良反应等数据。参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临床研究:干预措施为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常规康复、针刺(头穴为顶中线、瘫痪对侧顶颞前斜线,针刺时活动肢体;体穴为患侧肩髃、曲池、尺泽、内关、外关、合谷,阳经穴行提插补法,阴经穴行提插泻法),干预周期为一个月,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Meta分析:最终纳入8篇文献(11组随机对照数据),共793例样本量(观察组394例,对照组399例)。Meta分析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偏瘫痉挛程度方面: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runnstrom分期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3)上肢运动功能方面:自治疗第4周起,观察组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综合评定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生活质量方面:自治疗第2周起,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独立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神经功能方面: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研究: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共收集到19例脑梗死后合并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予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干预1个月,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无病例脱落和剔除,结果示: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上肢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干预前显着降低,(上肢、手)Brunnstrom分期评分、简化Fugl 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精细运动、粗大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显着升高(P<0.05)。结论Meta分析表明,与常规康复手段相比,针灸在帮助患者尽早打破异常运动模式、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临床观察证明,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确有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
李朝政[10](2020)在《基于“络病”理论埋线为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采用基于“络病”理论以埋线为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以西医基础治疗为对照组,科学评价基于“络病”理论以刺络及埋线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此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瑞康医院征集60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日常护理及西医基础治疗,西医基础治疗:予调整血压、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治疗组在日常护理及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埋线配合刺络泻血治疗(先刺络泻血后埋线),刺络泻血: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在患者双侧十二井穴及肘膝部关节处异常血络反应点1-3个,第一次取患侧井穴,第二次取健侧井穴,消毒完之后用注射针头(规格:0.6mm×28mm)快速刺入3mm,每个部位挤压泻血5滴。对于肘膝部阿是穴的泻血方法:取肘膝部见青紫、暴露的异常血络,在血络的远心端常规消毒后,用注射针头快速刺入3mm,每个部位挤压泻血5滴。泻血完毕后擦净血迹并消毒针孔;刺络完毕后在双侧丰隆、飞扬,患侧手足阳明经穴:合谷、曲池、肩髃、伏兔、足三里、以及心俞、肝俞、肾俞为主穴进行埋线治疗,再根据临床辨证分型进行配穴。治疗组每日常规服用西药,每周泻血后行埋线治疗一次,4次为1个疗程(共4周)。对照组仅每日常规服用西药,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在停止治疗后满3个月随访评定疗效。收集数据后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3.3%,两者存在显着差异(P<0.05);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两者存在显着差异(P<0.05)。(3)随访:治疗组随访的评分与治疗后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随访的评分与治疗后评分对比,两者存在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随访评分与对照组随访评分对比,两者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均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有效方案。(2)治疗组不管是近期疗效还是三个月后随访疗效都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要好。(3)运用刺络及埋线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可减少患者的就诊频率,节省治疗费用,而且创伤小,疗效稳定,用于治疗偏瘫患者值得推广。
二、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5.1 临床疗效? |
1.5.2 运动功能? |
1.5.3 神经功能? |
1.5.4 生活质量?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
2.2?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见表2。 |
2.3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见表3。 |
2.4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4。 |
3 讨论 |
(2)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疗效观察 |
讨论 |
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Berg 平衡量表 |
附录 B 简化下肢 FMA 运动功能评分法 |
附录 C Barthel 指数评分 |
综述 脑卒中偏瘫痉挛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两侧腹部核心肌群收缩对称性的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脑卒中偏瘫患者 |
2.2 健康对照组 |
2.3 脑卒中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偏瘫患者) |
3.2 纳入标准(对照组) |
3.3 排除标准(偏瘫患者) |
3.4 排除标准(对照组) |
4 超声检查方法与募集能力指标 |
4.1 检测仪器与观察指标 |
4.2 检测肌肉 |
4.3 检测操作 |
4.4 检测动作 |
4.5 注意事项 |
5 统计学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资料比较 |
7.2 各组受试者肌骨超声结果 |
8 讨论 |
8.1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肌肉厚度的差异 |
8.2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收缩比例的差异 |
第二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研究工具 |
3.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3.2 肌骨超声检测 |
3.3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 |
3.4 Berg平衡量表 |
3.5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
4 研究过程 |
4.1 资料收集 |
4.2 统计方法 |
4.3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姿势控制能力相关量表评分情况 |
5.3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情况 |
5.4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
5.5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5.6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
5.7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5.8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6 分析与讨论 |
6.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分析 |
6.2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6.3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现状 |
6.4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的影响因素 |
6.5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现状 |
6.6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 |
6.7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 |
第三部分 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与盲法 |
2.3 针刺用品 |
2.4 研究方法 |
2.5 疗效评价 |
2.6 质量控制 |
2.7 数据分析 |
2.8 技术路线图 |
3 医学伦理问题 |
4 研究结果 |
4.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及脱落病例 |
4.2 基线比较 |
4.3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课题设计分析 |
5.1.1 中医对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障碍的认识 |
5.1.2 康复医学对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认识 |
5.1.3 带脉穴选穴理论支持 |
5.1.4 针刺深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与安全性 |
5.1.5 腹部肌群测量动作的选择与依据 |
5.1.6 肌骨超声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
5.1.7 量表的选择与依据 |
5.2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
5.2.1 基线情况分析 |
5.2.2 静息状态下腹部肌群厚度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3 完成ADIM和 AC时腹肌收缩比例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脑卒中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5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6 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7 针刺带脉穴的安全深度分析 |
6 课题创新点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传统中医对卒中后运动障碍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卒中后运动障碍的认识 |
3 “醒脑开窍”针刺法理论及选穴依据 |
4 干预措施的选取 |
5 疗效评价指标选择 |
6 结果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西医外治法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传统中医疗法 |
2 现代康复疗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标准 |
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备和研究耗材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病例分组 |
2.4 数据记录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结局指标比较 |
3.3 不良事件记录和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风后偏瘫的中医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
3 TMS评估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价值 |
4 太极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理论探讨 |
4.1 太极推拿操作的理论依据 |
4.2 太极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机理 |
5 r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理论探讨 |
5.1 神经突触的可塑性 |
5.2 半球间竞争模型 |
5.3 rTMS治疗参数的选择 |
6 脑-肢协同调控模式对脑卒中后康复的新认识 |
7 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西医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 中医症状积分 |
附件3 FMA-UE评分 |
附件4 MBI评分 |
致谢 |
(6)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入选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见表1 |
1.6 病例脱落标准:见表2 |
1.7 病例终止标准:见表3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神经内科基础治疗 |
2.2.2 分组治疗及疗程 |
2.2.3 康复治疗方法 |
2.3 吞咽障碍评定方法 |
2.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1.1 对照组和观察组性别比较 |
3.1.2 对照组和观察组年龄、病程比较 |
3.1.3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卒中类型比较 |
3.2 治疗结果分析 |
3.2.1 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比较 |
3.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SSA评定比较 |
3.2.3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饮水实验评定比较 |
3.2.4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是否有误吸的比较 |
3.2.5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关于有无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的比较 |
3.3 安全性分析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
1.1 脑卒中的西医认识 |
1.2 脑卒中的中医认识 |
1.3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
1.4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评估 |
1.5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 |
1.5.1 针灸治疗 |
1.5.2 穴位按摩治疗 |
1.5.3 中药治疗 |
1.5.4 常规康复训练 |
1.5.5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
1.5.6 冰刺激治疗 |
1.5.7 呼吸训练治疗 |
1.5.8 bobath治疗 |
1.5.9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 |
1.5.10 其他治疗方式 |
2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2.1 卒中后偏瘫 |
2.2 卒中后失眠 |
2.3 卒中后便秘 |
2.4 卒中后抑郁 |
2.5 卒中后尿潴留 |
2.6 肩手综合征 |
2.7 卒中相关性肺炎 |
3 姿势控制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4 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姿势控制概述 |
1.1 姿势控制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
2 穴位按摩概述 |
2.1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穴位的选择及作用机制 |
3 各评定方法对本课题的意义 |
4 本课题的疗效评价 |
4.1 两组可比性分析 |
4.2 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分析 |
4.3 两组SSA评分结果分析 |
4.4 两组饮水实验结果分析 |
4.5 两组误吸结果分析 |
4.6 两组发热、营养障碍等并发症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祖国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头体针结合治疗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西医认识 |
2.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西医治疗现状 |
2.1 药物治疗 |
2.2 非药物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现状 |
1.1 中药内服 |
1.2 中药外用 |
1.3 针刺疗法 |
1.4 灸法 |
1.5 推拿手法 |
参考文献 |
引言 |
第二部分 |
研究一 针刺治疗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类型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干预措施 |
1.4 主要结局指标 |
1.5 文献排除标准 |
1.6 文献检索 |
1.7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8 偏倚风险评价 |
1.9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2.3 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不良反应 |
2.6 发表偏倚 |
2.7 敏感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局限性 |
3.2 展望 |
4. 结论 |
研究二 头体针联合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
1. 研究方案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治疗方案 |
1.7 观察与评价指标 |
1.8 数据整理与统计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疗效指标统计分析 |
3. 讨论 |
3.1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病因病机学认识 |
3.2 立题依据 |
3.3 选穴依据 |
3.4 结果分析 |
3.5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和成果 |
(9)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研究进展 |
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文献基本特征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偏倚性分析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依从性评价 |
3 讨论与结论 |
4 不足与展望 |
第二章 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
1 病例采集 |
2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疗效判定标准 |
6 统计学分析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情况 |
7.2 干预前后量表评分比较 |
7.3 临床疗效 |
8 讨论与结论 |
8.1 立题依据 |
8.2 干预策略 |
8.3 评价手段选择 |
8.4 结论 |
8.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基于“络病”理论埋线为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研究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方法 |
1.6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 讨论 |
2.1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认识 |
2.2 中医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认识 |
2.4 选题依据 |
3 临床疗效分析 |
3.1 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
3.2 三个月后随访疗效比较 |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综述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研究[J]. 朱世瑞,许玉珉,马云枝,兰瑞,张铭,菅艳萍,康超如,汤银芳. 吉林中医药, 2021
- [2]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D]. 钱璟.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D]. 刘传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D]. 胡赫其.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太极推拿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加健.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姿势控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吴艳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评价[D]. 马晴.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头体针结合治疗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D]. 李宇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9]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D]. 李红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10]基于“络病”理论埋线为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研究[D]. 李朝政.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脑卒中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论文; 偏瘫论文; 平衡针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