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联合中药清开灵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体会

罗红霉素联合中药清开灵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体会

一、罗红霉素与中药清开灵合用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何周清[1](2018)在《加味凉膈散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方法:本研究严格执行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收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病例64例。随机将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氨苄西林胶囊,治疗组口服加味凉膈散,两组均辅以西医常规对症处理,治疗7天后观察治疗结果,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总疗效分析:两组总疗效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在主要症状积分(咽痛、扁桃体肿大及充血、扁桃体化脓)、次要症状积分以及总积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对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型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均有改善作用。3.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在改善咽痛、扁桃体肿大及充血等主要症状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均能消除扁桃体脓点,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比较两组脓点消失时间,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消除扁桃体脓点时间上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在次症总积分及总积分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法在改善次症症候以及综合症候上优于对照组。结论:1.加味凉膈散在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型上疗效确切,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2.加味凉膈散在改善咽痛、扁桃体肿大及充血和消除扁桃体脓点时间上优于对照组。3.在改善次症症候以及综合症候上,本治疗方法优于对照组。

柳红良,赵志付[2](2016)在《误用寒凉引起慢性扁桃腺肿大的理论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扁桃腺肿大是上呼吸道系统的多发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日渐增高,其中滥用、过用抗生素及大量清热解毒药是常见诱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中医角度探讨抗生素及清开灵等中成药的寒凉属性,进而从温病卫气分证的治疗原则探讨误用寒凉引起慢性扁桃体肿大的发病机制。治疗当采用辛凉甘润之法,选用麻杏石甘汤和排脓汤加减,并附临床典型案例加以论证。

石玥[3](2014)在《辛凉解表剂之“解表”质疑》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解表法的丰富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了吴鞠通,大倡辛凉之说,在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制银翘散,后世由此将银翘散视为治疗“风热表证”的“辛凉解表剂”代表方。然而,长期以来,“辛凉解表剂”是否“解表”,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大争议。本文以“辛凉解表剂”两首经典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的分析为主,进一步对“风热表证”的病机实质、“辛凉解表法”的真正内涵以及“辛凉解表剂”的临床运用思路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文主要分四个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首先,通过梳理《伤寒论》中表证相关条文,深入阐述表里同病及表里先后缓急治疗原则,为辨辛凉解表剂解表还是清里之争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重点论述表证、风热表证及辛凉解表剂的理论矛盾探讨。表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束缚卫气所导致的临床证候,“恶寒”为其特征性表现。热邪不可能束缚卫气,“风热表证”不宜与“风寒表证”相并列。传统上认为由风热外邪所导致的风热表证,并非单纯的表证,其病机应该理解为:热邪犯肺为主,兼有寒邪束表(即肺热证兼有表寒证)。辛凉解表应理解为,以清解肺热为主,兼以散寒解表。再次,从量化的角度加以佐证,将银翘散、桑菊饮两首代表方的现代临床应用文献部分进行Access2007数据库分析。研究对象为1959年3月至2014年3月,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补充检索到的文献共计668篇,除去实验研究、实验观察、无病例及重复的文献499篇,共统计169篇文献(银翘散137篇,桑菊饮32篇)纳入研究。以文献所提供病案中的症状、病机、药物为基础,建立数据库的表和查询,以此为基础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后世运用两方治疗疾病的种类、疾病的病机、舌苔脉象、主要症状以及辨治疾病的应用规律。通过研究发现两方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在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耳鼻喉科及皮肤科中的研究内容丰富,具有广大的运用前景,所治病证热证居多,治疗以清解肺热为主,兼有表寒之症时,多配伍荆芥、豆豉、防风等辛温之药。最后,谨慎提出辛凉解表剂在《方剂学》中的重新归属:建议将《方剂学》“解表剂”章“辛凉解表”一节有关方剂进行重新归类:银翘散、麻杏甘石汤、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等方归入“表里双解剂”章的“解表清里”一节;将桑菊饮归入“清热剂”章的“清脏腑热”一节。

吴嘉瑞[4](2007)在《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及其严重不良反应造成的显着危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国内医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由于高质量中药注射剂安全信息平台的阙如等问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文献研究水平始终处于瓶颈。正是基于对这样现状的思辨,本论文选择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为切入点,应用文献学、统计学、数据库技术等方法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一、文献综述本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系统论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中药安全性问题;②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问题;③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及其方法。以上这些论述为论文的整体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二、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建立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应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数据库包涵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信息(其中详细个案病例2333例,群案病例3091例,合计5424例),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信息(包括116种中药注射剂和34种中药来源的化学注射剂信息),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信息(包括164种组方药物的药性、功效、传统警戒论述、现代研究等信息)和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信息。三、基于数据库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研究本部分研究中,我们依托数据库平台,应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总体信息和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重点品种(包括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和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过敏史、剂型、用药剂量、配液情况、合并用药、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病案来源地等流行病学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与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药品剂型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四、基于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对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历史源流和学术思想内涵进行考证和阐释。进而对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的警戒论述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中查阅古今本草医籍原着50余部。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依据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配伍禁忌理论,对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安全使用提出新的见解。本研究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成果方面:基于ACCESS数据库平台,构建了既具有中医药特色又具备注射剂特点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信息的查询和分析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平台。2.方法学方面:依托数据库平台,应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和Apriori关联算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案信息进行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对中药注射剂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针对性分析。3.学术思想方面:系统考证了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历史源流并明确阐释了其学术思想内涵。并以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的传统药物警戒论述为依据,对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安全使用提出新的见解。

叶声[5](2007)在《中医药抗感染治疗临床研究的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讨论中药的抗菌作用,从祛邪和扶正两方面进行探讨。祛邪包括其对病原菌抑杀的作用,抗炎作用,抗内毒素作用,解热作用,抗病菌耐药作用;扶正包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保护机体组织器官。另外,还包括对中药的体外实验和中西药的联合应用现状及研究思路的评述。临床研究部分,收集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份住院病人中的3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对其进行中药注射液疗效的分析,以及感染性疾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归纳。我们从感染系统、发病年龄、性别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论述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隋况及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在中医学方面,采用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对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阐述。最后对联用中药注射液和单用抗生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显效率分别为86.9%和75.0%,通过统计分析有显着差异(P<0.05),发现中西药联用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通过以上探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方面的前景。

张红[6](2007)在《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在导师王秀霞教授诊治解脲支原体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基础上,运用自主研发的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的临床及相应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系统的提出了本病的中医病名、致病机理,并以此提出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科学依据。临床研究采用随机阳性对照药研究,结果显示:痊愈率50%:显效70%;总有效率为80%。与对照药曼舒林(环丙杀星栓)的疗效相一致。实验研究初步证实黄连总生物碱对uu体外抑制的最低浓度(MIC)为0.2—1.6mg/ml,MIC50(能抑制50%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4mg/ml,MIC90(能抑制90%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6mg/ml。首次运用Balb/c小鼠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感染动物模型探讨中药的药效,并证实了黄连总生物碱能抑制uu对离体兔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同时能减少uu对细胞的受损程度。并有抑制解脲支原体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能保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为今后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奠定了填补中药新药外治本病空白的坚实基础,有学术价值、社会和经济意义。

龚晶[7](2002)在《罗红霉素与中药清开灵合用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体会》文中认为

二、罗红霉素与中药清开灵合用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红霉素与中药清开灵合用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凉膈散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乳蛾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治则治法
    2. 西医对乳蛾的研究进展
        2.1 病因
        2.2 发病机制
        2.3 并发症
        2.4 治疗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分组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临床观察及疗效评定
        2.3 疗效判断及评分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 脱落情况比较
    2. 一般资料比较
        2.1 性别及年龄比较
        2.2 治疗前病情轻重比较
        2.3 治疗前主症各项评分比较
        2.4 治疗前次症总评分比较
        2.5 治疗前总评分比较
    3. 疗效比较
        3.1 治疗后组内主症各项评分比较
        3.2 治疗后组间主症各项评分比较
        3.3 治疗后主症、次症及总积分比较(组间及组内)
        3.4 治疗后总疗效比较
    4. 实验室指标比较
        4.1 白细胞计数比较
    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立法依据
    2. 对照组选药依据
    3. 立方依据
    4. 组方分析
        4.1 处方药物组成
        4.2 处方解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3 加味凉膈散中药物功效及作用机制
    5. 结果分析
        5.1 一般资料分析
        5.2 总疗效分析
        5.3 治疗后组内比较
        5.4 治疗后组间比较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误用寒凉引起慢性扁桃腺肿大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滥用、过用寒凉的临床现象
    1.滥用、过用抗生素
    2.滥用大量清热解毒药
温病卫气分证的治疗原则
探讨误用寒凉引起慢性扁桃腺肿大的发病机制
    1.抗生素的中医药属性
    2.清开灵的温病属性
    3.从温病卫气分证治疗原则中探讨误治机制
遣方用药
验案举隅

(3)辛凉解表剂之“解表”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外感病是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疾病
    1.2 外感病初期正确诊治的重要意义
        1.2.1 中国古代医籍对外感病初期诊治的论述
        1.2.2 现代医学中对外感病初期诊治的论述
    1.3 外感病初期中医诊疗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伤寒论表里相关论述
    2.1 《伤寒论》相关内容
    2.2 临床应用
    2.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表证相关概念
    3.1 恶寒——表证的特征性表现
    3.2 表证定义及其兼夹证
    3.3 风热表证的理论矛盾
第四章 辛凉解表剂之溯源
    4.1 汉代以前
    4.2 宋金元时期
    4.3 明清时期
    4.4 清之后
第五章 辛凉解表之“解表”
    5.1 吴鞠通对温病初期恶寒与否的认识
    5.2 风热表证及辛凉解表的理论矛盾根源
    5.3 治法:辛凉与清热
    5.4 辛凉解表之代表方剂
        5.4.1 银翘散
        5.4.2 桑菊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银翘散:解表与清里之辨
    6.1 银翘散临床应用研究
        6.1.1 感染性疾病
        6.1.1.1 呼吸道感染
        6.1.1.2 肺炎
        6.1.1.3 感染性发热
        6.1.1.4 病毒性心肌炎
        6.1.1.5 亚急性甲状腺炎
        6.1.2 传染性疾病
        6.1.2.1 流感
        6.1.2.2 儿科传染病
        6.1.2.3 病毒性肝炎
        6.1.3 耳鼻喉科
        6.1.4 皮肤科
        6.1.5 肾病
        6.1.6 儿科其他报道及妇科
        6.1.7 眼科
        6.1.8 面部神经病变
        6.1.9 其他
        参考文献
    6.2 银翘散现代文献病例要素提取
        6.2.1 研究对象
        6.2.1.1 资料来源
        6.2.1.2 检索策略
        6.2.1.3 文献纳入标准
        6.2.1.4 文献排除标准
        6.2.1.5 文献筛选方法
        6.2.2 研究方法
        6.2.3 研究内容
        6.2.4 查询结果
第七章 桑菊饮:解表与清里之争
    7.1 桑菊饮临床应用研究
        7.1.1 呼吸科
        7.1.2 感染性疾病
        7.1.3 耳鼻喉科
        7.1.4 眼科
        7.1.5 皮肤科
        7.1.6 妇科
        7.1.7 儿科
        7.1.8 其他
        参考文献
    7.2 桑菊饮现代文献病例要素提取
        7.2.1 研究对象
        7.2.1.1 资料来源
        7.2.1.2 检索策略
        7.2.1.3 文献纳入标准
        7.2.1.4 文献排除标准
        7.2.1.5 文献筛选方法
        7.2.2 研究方法
        7.2.3 研究内容
        7.2.4 查询结果
八、现代文献提取结果讨论
    8.1 病机频次分析
    8.2 症状分析
    8.3 脉象分析
    8.4 舌象分析
    8.5 所治疾病分类
九、补充及结论
    9.1 麻杏石甘汤
    9.2 柴葛解肌汤
    9.3 升麻葛根汤
    9.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药安全性问题概述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问题概述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及其方法概述
第二章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建立
    第一节 数据库整体构建思路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个案报告数据库的建立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群案报告数据库的建立
    第四节 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第五节 中药注射剂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第六节 中药来源的化学注射剂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第七节 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数据库的建立
     本章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数据库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研究
    第一节 数据库中不良反应信息总体分析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重点品种的不良反应特点研究
        研究一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研究二 清开灵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研究三 穿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研究四 鱼腥草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专项文献研究
    本章研究的总结和讨论
第四章 基于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传统警戒论述的整理研究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警戒表述的探索性研究
     本章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作者简介

(5)中医药抗感染治疗临床研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中药抗感染作用机制
临床回顾性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诊断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
    研究结果
讨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 患者一般清况登记表
附录2 四诊信息表
附录3 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调查表
附录4 疗效判定表

(6)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综述
    一、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的现代研究现状
    二、中医学对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的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实验研究
    一、黄连总生物碱体外抑制解服支原体的药效学观察
    二、Ba1b/c小鼠生殖道uu的感染及黄连总生物碱干预试验的观察
    三、黄连总生物碱抑制uu对离体兔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四、黄连总生物碱抑制uu的细胞毒作用及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五、黄连总生物碱抑制uu对细胞的凋亡作用
讨论
    一、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的中医理论探讨
    二、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的临床研究
    三、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解脉支原体感 染的作用机制研究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罗红霉素与中药清开灵合用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凉膈散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型的临床观察[D]. 何周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误用寒凉引起慢性扁桃腺肿大的理论探讨[J]. 柳红良,赵志付.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5)
  • [3]辛凉解表剂之“解表”质疑[D]. 石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4]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D]. 吴嘉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5]中医药抗感染治疗临床研究的初步探讨[D]. 叶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3)
  • [6]黄连总生物碱泡腾片治疗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作用机理研究[D]. 张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7(04)
  • [7]罗红霉素与中药清开灵合用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体会[J]. 龚晶. 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2(S1)

标签:;  ;  ;  ;  ;  

罗红霉素联合中药清开灵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