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东学术文化陈列”亮相宁波白云庄(论文文献综述)
伍强胜[1](2020)在《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万斯同生值明清更替之际,异族入主中原之时。其家族原为明季甬上望族。明初袁忠彻早在其发轫之初,便预言万氏家族“优于文学,代有异人”。但是王朝的更替击碎了年轻的万斯同“学而优则仕”的美好蓝图。万氏一门深受心学影响。万斯同的高祖万表是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浙中王门的代表人物;父亲万泰是心学殿军刘宗周的学生。在极端被挤压的缝隙中,万斯同将家学(蕺山之学)传承下来。其父去世之后,遵照其父生前安排,万斯同续师事刘宗周的高弟黄宗羲。期间,万斯同与明清之际浙东另一位思想家潘平格相遇,被潘说折服。20余年之后又与颜李学派代表人物李塨相遇,两人思想契合。万斯同哲学思想前后经历了三变。“万斯同哲学思想三变及交游考”一节对此作了细致的考察,揭开了“三变”的详细过程。成熟时期万斯同的哲学思想大致包括本体论、格物论、道统论、历史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理想国等七个部分。万斯同认为世界的本体为道。道是指普遍规律。万斯同哲学体系的范畴“道”与另一范畴“理”表现为一本万殊的关系。万斯同提出“太极判而两仪形,阴阳运而万物生”“律吕天地自然之数”等命题。其中,“太极判而两仪形,阴阳运而万物生”,坚持了“气生万物”的观点。“律吕天地自然之数”的命题不仅揭示了世界的质量存在方式即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王朝“三始九极”的规律,且因为音乐的介入有了更深一层的美学意蕴,为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生活提供了思想资源。万斯同作出“体而任之,措而施之,存乎其人”的重要判断。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凸显,人作为思维主体、实践主体的含义得到揭示。主体人被定格为思维的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定位为体认、措施即认识与被认识、实践与被实践的关系。万斯同确认道是外在的客观存在,然而道又是通过文本得到揭示并记载下来的。文本的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是客观的。万斯同提出圣人与道的作用合二为一。同时,在万斯同哲学体系中体用、理一分殊的思维方式,本体论无、有两条路径的传统继续保存和贯彻,说明中国哲学是其自身思维特质在中国特定条件下,在中国特定的文化土壤中生发出来的硕果。万斯同将动静互根之说有意识地引入现实生活,对于世间及其事物的“损益”的认识,关于“盛极则衰”的观点揭示了世界发展的内在规律。万氏格物论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厘正了格物就是学习“六艺”的观点;二是对历代经典“格物”论进行了阐述与评价,包括扦格外诱说(司马光)、穷理说(朱熹)、正事说(王阳明)、格通人我说(潘平格)等等,一一驳正,既划清了“六艺”说的界限,又可以相互参照、比较;三是探究了万斯同从“格通人我”到“学习《周礼》三物”的转变。格物就是学习“六艺”,进而认识世界并指导实践,显现出万斯同格物论重视理论知识的特征。万氏“道统”论遵循“立道统、辟佛老”的基本结构。其“立道统”重新梳理了以孔子为源头的不间断的学术脉络,还原了孔孟之道“心性之学加经世之学”的本来面目,从中折射出万斯同在异族入侵的条件下,自觉地担当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辟佛老”部分,万斯同将朱熹易学哲学体系的道教成分一一加以剥离,对朱子学说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将朱熹排除的永嘉、永康学派拉进其道统新体系中。万斯同站在孔孟之道的立场,揭示了佛教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危害,从本体论、人性论、因果论等等角度对佛教进行了批判,提出弘扬孔孟之道是打击佛教传播蔓延的最有力的武器,解答了生民信从佛教的根本原因即经济原因,体现了万斯同对生民的生存状态的关照。万斯同将王朝的治乱兴衰视为现实的历史进程,一个“损益”的循环过程。万氏提出决定王朝命运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天命和人事。他具体分析了导致明王朝覆灭的经济、政治、军事三大人事因素,指出“人事”的核心是君王之德,万斯同强调帝王应遵循“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原则,引领国家前行,此亦万斯同“乾坤生六子”本体论观点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当不能用人事来解释治乱兴衰时,万斯同才会借用天命解释王朝的兴衰成败。“数”是决定王朝兴衰的神秘因素,而“灾异”“星象”等是判断历史治乱兴衰的晴雨表。万斯同认为维持君、臣、民关系良好运作的是礼、礼制,驾驭官僚体系需德法兼顾,国家需要大力培养士阶层拓宽礼的承载。在谏议问题上,万斯同认为暴君、骄主之过失是封建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积聚,积重难返的结果,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万斯同“两让”的建议说明明王朝有健全的谏议制度,但是实际上形同虚设。在君子、小人之辨问题上,万斯同认为古今小人丑恶面目相同,悖仁义,搞阴谋、排除异己,故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否则,王朝必将自政治生态遭破坏始,至亡朝亡国而终。万斯同并不单方面袒护君子,认为现实中不论君子、小人均呈结派之必然之势,因此,凡拉帮结派者即连根拔除。万氏人生哲学的主题是对安身立命之道的构建。万斯同认为安身立命的关键在于诗书礼乐即学道、传道、载道;万斯同将自己的人生与学道、传道、布道合二为一,突出践行,特别强调立身在于精神层面的富足。万斯同之安身立命之道把握住了“孔颜乐处”的精神实质,将与海内文士共“乐”书中作为徜徉“诗书礼乐”世界的重要补充和重要环节。万斯同认为立身需谨慎,切忌一招不慎而声名俱裂,万斯同告诫择术用世者应当审清时务,不抱侥幸心理,始终坚持站在“道”的一边是人生立于不败的关键所在。在异族占领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万斯同认为名节、气节、民族大义高于一切。在绝不仕清的前提下,万斯同将“诗书礼乐”本身作为自己最终的精神家园。万氏之理想国即“一代之规模”继承了自孔子以降关于“有道之世”的学说,贯彻了历代先贤关于“等差有序、仁和中让、道德境界、君王圣明”的理念。坚持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先知后行即理论对践行的指导作用。万斯同理想国从士风的营造及三代法治的延续、士人队伍的壮大和君相之失的规避、典章制度的完善与国家运作效率的提高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各种典制规章的来龙去脉,分析其各自起作用的条件。定其是,去其非,提炼出了具体的命题、相应的具体方案,体现了万斯同对生民的关怀,对未来社会、国家的憧憬。诚然,关于理想国,有些方面比如“田赋之辨”在万斯同起初的笔下即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是为缺憾。但是万斯同于此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可抹杀,他的”没有答案“是否预示着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万斯同关于历史的研究和历史归宿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周晨阳[2](2020)在《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文中提出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和文人墨客对于儒学、理学等思想学说的认可、推崇及褒扬。它物化地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复合载体。随着朝代的更替,书院的主要职能略有差异:唐代初诞生时以藏书为主;宋元时期主要是集会和讲学,兼具藏书与祭祀功能;明清则以讲学和科举并重。浙江是书院大省,历来书院的建设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明清之际,浙江的书院林立,办学规模和数量曾一度达到鼎盛,学者辈出,其中以浙东绍甬地区尤为繁盛。绍甬地区是指地处长江流域、地理位置相邻的绍兴和宁波地区。两地文化背景相近,在历史上的地位、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大体相似,两地间人员往来,物质交换频繁,文化交流活跃,相互影响甚大,因此绍甬地区书院存在着共同的特征。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遗存数量较多,为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从书院历史、分布、选址、建筑布局、功能组成、单体空间形态、艺术装饰、景观营造等方面,对该地区现存的明清时期书院建筑案例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探讨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的基本特征。全文66538字,图表152幅(图123幅,表24幅,附录5个)。
徐炯明[3](2020)在《试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模式的创新——以宁波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持续推进,如何管好用好历史文物,是当前我们需要考虑和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为使文物古迹能给城市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服务于政府的行政效能和保护成果,服务于城市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我们应当做出自己的思考和贡献。
叶人君,方鹏桥[4](2019)在《白云庄:传承浙东文化》文中指出"悠悠文脉传,澹澹高风远"。白云庄是中国十七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所创"甬上证人书院"的讲学处,是浙东学派的发祥地,也是浙东学术文化的圣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庄创建于明未清初,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西郊管江岸,小桥、流水、人家,风光如画,古建筑青砖黑墙、古朴庄重,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祠庄,后因其子万斯选着有《白云集》,世称"白云先生",白云庄因此而得名。白云庄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西朝东,前后二
付智强,李明[5](2018)在《宁波白云庄保护开发问题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白云庄位于宁波城西管江岸,原依万氏后人万邦孚生圹所建,为明代户部主事万泰的祠庄。同时,它是黄宗羲在甬讲学处即"甬上证人书院"所在,曾一度文人聚集,繁盛一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白云庄的历史地位如此重要,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向往留恋,但是目前的开发利用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新审视白云庄的价值,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通过多种途径激发白云庄内在的活
沈荣[6](2018)在《“城市双修”理念下提升宁波城市建设品质的实施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它既是物质空间环境的修复和修补,也是社会文化等软环境的修复和修补。本文站在城市"双修"的视角,提出通过修复甬城水系,强化文化体验;修复古城肌理,传承城市文脉;修复工业遗产,使之活化利用;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国际着名度;修补城市情感空间,精心培育城市精神等五大实施路径,全面展现宁波江南水乡、东方大港、文献名邦、商埠名城的城市形象,从而把宁波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东方文明之都。
王婧[7](2017)在《宁波甬上证人书院建筑艺术探析》文中认为书院是古代儒家士人聚集、讲学、藏书、习艺、游息之所,也是我国古代社会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浙江地区历来文风昌盛,在中国书院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其中以浙东宁波地区尤为繁盛。本文试以宁波甬上证人书院为研究对象,先整体后局部、宏观到微观,根据大量的调研数据及实证考察客观分析甬上证人书院建筑艺术,以抛砖引玉,查缺补漏。由于大多传统书院遗存不完整,或书院遗存规模较小,对书院建筑艺术的研究多以某一区域内的多个书院为研究对象,未能就某一单体书院进行深掘的研究。笔者试图利用甬上证人书院这一现存建筑,从伦理观、艺术观、构造技术等方面来分析其建筑艺术,为了解宁波书院建筑文化景观提供一个典范。甬上证人书院是浙江着名书院之一,宁波书院之首,在浙江书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历经百年风雨,甬上证人书院到今天,仍作为传播浙东学术功能的教育基地存在着。书院较完整的保留了明末初建时的建筑空间布局,是作为研究我国传统教育建筑文化不可多得的,“活”的书院。通过对其建筑遗存空间艺术、细部装饰艺术、构造艺术进行详细剖析,以明了中国传统书院的建筑文化,为浙江书院建筑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文献。具体而言,先通过实地调研、测绘的研究方法了解本书院项目全貌;其次搜集各种书院建筑艺术相关文献,采用与其他书院建筑对比的方法整理出甬上证人书院建筑文化的普遍性及特殊性,再进一步研究这些建筑文化在书院建筑空间、建筑形制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以研究不同时期建筑的构造技术和装修工艺的特征,作为书院建筑群落形成的技术支撑。
岳倩[8](2016)在《东海海鲜诗整理及在舟山美食文化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在最新的市政规划(《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城市)总体规(2012-2030)》)中舟山被定位为海洋经济先导区,国际性的港口与海岛旅游城市。而舟山得天独厚的海鲜资源为舟山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进方向。中国古代海鲜诗歌,以东海区最为丰富多彩。历史上由于东海区开发较早,渔业生产旺盛,加之沿海经济、文化、学术发达,东海海鲜成为本贯与外地诗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历代诗人对东海海鲜的书写,涉及到海鲜品种、生物习性、外形特征以及食用方法、味觉感受等多方面,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日常情感与生活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与史料价值,这些方面的价值对于舟山海鲜的推广发展有着极有力的驱动。论文立足于海鲜诗歌的整理与研究,由海鲜饮食文化价值着手分析,阐释了古代东海海鲜诗歌在当代应用于海鲜文化价值的可行之处。论文主要论述了东海海鲜诗歌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价值研究,阐释了海鲜诗歌对于当代舟山海鲜美食文化价值提升可产生的作用,主要从诗歌价值与应用方面进行探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包括文献整理、理论介绍等内容,主要阐述整篇论文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对于东海海鲜诗歌及海鲜饮食文化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对于海鲜诗歌应用于当代文化的关系进行一定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是东海海鲜诗歌的整理与分析,主要从诗词内容来梳理东海海鲜诗歌,对其艺术手法等进行相应分析;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诗歌内容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东海海鲜诗歌的价值进行探究,主要从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饮食文化价值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第五部分对舟山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从海鲜饮食文化的知名度、餐饮行业文化的内涵以及舟山美食的品牌化三个部分研究分析古代东海海鲜诗歌在舟山发展中的应用。
张夏菲[9](2016)在《浙江书院现状调查及景观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院从唐代诞生起,逐渐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浙江是中国的书院大省,在清代全盛时期有多达700多座书院,而现存的仅30余座。随着教育形式的更替,传统书院的教育功能已非主流,但书院对于研究国学、“浙学”仍具重要价值,而浙江书院注重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关系、园林形式与文化的结合,更是富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浙江书院历代发展以及留存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对留存书院进行分类,选取典型书院进行景观营造手法分析,并对浙江书院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及建议如下:(1)浙江书院的历史演绎。重点梳理从唐代到清代的浙江书院变迁,有史料记载的各朝新建书院数量为唐代5座,宋代156座,元代49座,明代199座,清代395座。另据可查证资料,统计出能确定建造地点的浙江书院共计672座,其中浙北172座,浙东265座,浙西123座,浙南112座。结合浙江各地经济文化水平,认为影响书院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自然禀赋、政治环境、经济条件、教育背景、学术思想以及宗教发展。(2)浙江留存书院现状分析。根据文献资料及实地走访,对现今留存的浙江书院30余座(其中浙北9座、浙东8座、浙西8座、浙南6座)进行分析,根据目前书院留存现状境遇,提出将其分为大型景区型、小型景点型、依附城市型、散落乡野型四种类型。(3)当代浙江书院景观环境研究。以每种类型的两到三座代表性书院进行分析,并以万松书院作为典型案例展开研究,对其进行实地调查测绘,收集基本数据,整理归纳成表及绘制成图,深入研究,分析其文化背景、总体布局、建筑与外环境的关系以及意境的营造,籍以总结归纳浙江书院景观营造特点。(4)浙江书院景观营造手法及地域特色探讨。根据实测与分析,提出浙江书院景观营造的六个造景特色,即基址选择因地制宜、空间布局礼乐相成、建筑配置强调功能、建筑环境种类丰富、环境营造注重意境、植物造景别具特色等。并进一步将浙江书院与湖南、巴蜀、关中、皖南等省外书院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浙江书院具有中国书院一般特点的基础上,又被建筑风格、植物种类赋予浙江地域特色。(5)浙江书院发展及保护意见。提出书院在当代具有历史、文化、景观三大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型景区型书院全面发展、小型景点型书院强调景观价值、依附城市型书院凸显教育价值、散落乡野型书院注重保护等建议。
万之[10](2012)在《寻迹白云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拐过那个散发出古意的照壁,世界突然安静了。环城西路上的滚滚车流声和城市派生出来的喧嚣,一下被屏蔽了。眼前是一片葱茏的树林,一条幽幽的小径伸向林子深处,依稀可见林中有人在徜徉。午后的秋阳铺展开来,一下就把我拉入它温暖的怀抱,心情豁然舒展开来。信步,沿着小径前行,越往前越见幽静。前方,一条小河,一弯碧水把对岸的一个深宅大院圈拥在怀里。然而,满院翠色关不住,点点绿意出墙来。这就是我要寻迹的白云庄。白云庄位于宁波城西管江岸,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坟庄和别业,葬有万泰的父亲——曾任明左军都督府佥事的
二、“浙东学术文化陈列”亮相宁波白云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东学术文化陈列”亮相宁波白云庄(论文提纲范文)
(1)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 目前的研究状况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难点、重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满清的血腥镇压及怀柔政策 |
二、道学衰落及士人的反思 |
三、西学东渐及实学兴起 |
第二节 家学渊源 |
一、“忠孝”家族之定位 |
二、家传儒术之着世 |
三、民族气节之坚守 |
第三节 哲学思想之三变及交游考 |
一、万斯同与黄宗羲 |
二、万斯同与潘平格 |
三、万斯同与李塨 |
第二章 本体论 |
第一节 狭义宇宙论 |
一、阴阳运而万物生 |
二、五行之动迭相竭 |
三、律吕天地自然之数 |
四、一损一益阴阳进退之经 |
第二节 狭义本体论 |
一、道塞上下贯古今 |
二、六经者圣人载道之区 |
三、天地间道自若 |
四、《易》理至精 |
第三章 格物论 |
第一节 格物论概述 |
一、“格物”即习“六艺” |
二、历来纷纷之论不得要旨 |
三、六艺以致其用 |
四、学习三物则穷理在其中 |
第二节 “格物”论上的重大转变 |
一、潘平格对朱王二家“格物”论的批判 |
二、潘万二氏“格物”论的比较 |
第四章 道统论 |
第一节 道统论概述 |
一、孔子而下之文脉 |
二、孔孟之道的应有之义 |
三、与《明儒学案》之比较 |
第二节 对朱熹易学道教成分的剥离 |
一、《易》本人事而作 |
二、《周易本义》卷首九图可永作废 |
三、揲蓍法之疑惑 |
四、与朱熹易象观的差异 |
第三节 对佛教的批判 |
一、佛教为蛮夷之教 |
二、从本体论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
三、从人性的角度对佛性论的批判 |
四、从伦理的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
五、从因果论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
第五章 历史哲学 |
第一节 治乱兴亡是现实的历史进程 |
一、明王朝治乱兴衰的现实历史进程 |
二、明王朝灭亡原因的追溯 |
第二节 天命史观 |
一、“数”思想 |
二、灾异思想 |
第三节 帝王史观 |
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第六章 政治哲学 |
第一节 君臣民关系论 |
一、安上全下莫善于礼 |
二、有国家者以养贤为急务 |
三、驭吏之方亦在此 |
第二节 谏议论 |
一、止辇转圜之事未之概闻 |
二、暴君骄主之过由来者渐 |
第三节 君子小人之辨 |
一、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
二、君子小人面目 |
第七章 人生哲学 |
第一节 立身者在乎“诗书礼乐” |
一、立身者不在乎显达 |
二、凡人世可喜可欲之事吾皆无之 |
第二节 缔交海内文士为可“乐” |
一、披析疑义殊有足乐 |
二、“孔颜乐处”的榜样与启示 |
第三节 士大夫立身一差即万事瓦裂 |
一、择术用世者宜知所审 |
二、一招不慎声名俱裂 |
第八章 理想国 |
第一节 士风的营造及三代法治的延续 |
一、选举之辩 |
二、三代之法辩 |
第二节 士人队伍的壮大和君相之失的规避 |
一、君主之辩 |
二、首辅之辩 |
三、胥吏之辩 |
四、阉祸之辩 |
第三节 典章制度的完善与国家运作效率的提高 |
一、封建制之辩 |
二、田赋之辩 |
三、兵制之辩 |
四、建都之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3.1 主要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
2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概况 |
2.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历史沿革 |
2.1.1 唐代——初兴与肇始 |
2.1.2 宋代、元代——发展与完善 |
2.1.3 明代——繁荣与积淀 |
2.1.4 清代——普及与转型 |
2.2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历史分布和遗存现状 |
2.3.1 历史分布 |
2.3.2 遗存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选址与布局 |
3.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类型 |
3.1.1 山林书院——寻求隐逸,潜心修学 |
3.1.2 乡村书院——耕读文化,服务乡民子弟 |
3.1.3 城镇书院——靠近政教中心 |
3.2 绍甬地区书院建筑的选址特征 |
3.2.1 依山傍水 |
3.2.2 藏于市井 |
3.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选址的影响因素 |
3.3.1 自然环境因素 |
3.3.2 堪舆观念因素 |
3.3.3 经济因素 |
3.3.4 文化因素 |
3.4 书院建筑功能组成 |
3.4.1 前导区——甬道、门坊 |
3.4.2 讲学区——讲堂 |
3.4.3 尊礼区——祭祠 |
3.4.4 藏书区——藏书阁(楼) |
3.4.5 生活区——师生斋舍 |
3.4.6 游憩区——园林 |
3.5 书院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
3.5.1 规整式布局 |
3.5.2 自由式布局 |
3.6 影响书院空间布局因素 |
3.6.1 地形因素 |
3.6.2 文化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空间形态与单体营造 |
4.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空间形态 |
4.1.1 空间形态与营造特点 |
4.1.2 空间处理手法 |
4.2 书院主要建筑单体营造分析 |
4.2.1 讲堂 |
4.2.2 祭祠 |
4.2.3 藏书楼 |
4.2.4 斋舍 |
4.3 书院主要建筑元素的形式与特征 |
4.3.1 院墙门 |
4.3.2 墙窗 |
4.3.3 屋顶 |
4.4 绍甬地区书院建筑形制与当地传统民居的联系 |
4.4.1 择址观 |
4.4.2 布局形式 |
4.4.3 建筑营造方式 |
4.5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与其他地区书院比较分析 |
4.5.1 与岳麓书院布局特点的比较分析 |
4.5.2 与省内其他地区书院的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艺术装饰与景观营造 |
5.1 书院建筑的艺术装饰 |
5.1.1 图案装饰 |
5.1.2 文字装饰 |
5.2 书院景观营造 |
5.2.1 自然之趣 |
5.2.2 人工之巧 |
5.2.3 文化之雅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两宋时期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创建情况统计 |
附录二:明代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造情况统计 |
附录三:清代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造情况统计 |
附录四: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遗存状况 |
附录五:部分遗存书院测绘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试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模式的创新——以宁波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管理模式与运作方式 |
2 陈展思路与优势分析 |
3 达成目标与经费测算 |
4 企业招聘与管理计费 |
(5)宁波白云庄保护开发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白云庄保护情况概述 |
白云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白云庄保护性开发的建议 |
(6)“城市双修”理念下提升宁波城市建设品质的实施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修复甬城水系, 强化文化体验 |
(一) 保护“三江成网、六塘织造”的甬城水系格局, 进行自然环境的人文与生态重构 |
1. 保护自然山水生态格局, 修补破损自然景观区。 |
2. |
3. 修复塘河水系景观, 重塑塘河水系文化。 |
4. 做好大运河宁波段 (浙东运河) 的保护和开发, 提升宁波运河文化品位和生态品质。 |
(二) 强化文化体验修补, 唤醒宁波人水乡情怀 |
二、修复古城肌理, 传承城市文脉 |
(一) 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体保护与修复 |
(二) 对古城历史文化碎片进行挖掘和重塑 |
1. 开展古城门遗址保护开发, 重构古城完整空间感。 |
2. 修补特色景观廊道, 推进老城历史展示。 |
3. 构建“大运河—海丝路”遗址文化观光走廊。 |
三、修复工业遗产, 使之活化利用 |
(一) 把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列入城市总体规划 |
(二) 让工业遗产积极融入城市肌理, 与城市发展空间相平衡 |
(三) 立足工业遗产,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
四、塑造城市形象, 提升国际着名度 |
(一) 充分挖掘宁波城市文明的独特性 |
(二) 打造东方特色的海丝文化 |
1. 保护海洋文化遗迹。 |
2. 保护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
3. 推动海丝文化产业发展。 |
(三) 实施国际化传播战略, 展示东方文明之都的文化品质魅力 |
1. 在城市重要节点高品质规划、创新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代表宁波形象的新地标。 |
2. 挖掘宁波特色文化元素, 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 |
3. 做好城市形象宣传, 提高国际知名度。 |
五、修补城市情感空间, 精心培育城市精神 |
(7)宁波甬上证人书院建筑艺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创新点、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1.4.3 关键问题 |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6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的思路 |
1.6.2 研究的方法 |
2.甬上证人书院概况 |
2.1 书院的生成土壤及其历史成因 |
2.1.1 宁波的文化地理概况 |
2.1.2 宁波古代私学的历史面貌 |
2.1.3 甬上证人书院的教育思想倾向 |
2.2 甬上证人书院的文化类型与动态变迁 |
2.2.0 甬上证人书院的文化类型 |
2.2.1 书院建筑的历史变迁与动态嬗变 |
2.2.2 书院建筑的群落建造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3.甬上证人书院建筑文化探源 |
3.1 书院建筑的社会伦理价值体系 |
3.1.1 书院建筑伦理下的选址文化 |
3.1.2“礼”制的伦理空间 |
3.1.3“乐”制下的群体布局规划 |
3.2 甬上证人书院建筑园林的文化意境追求 |
3.2.1 寄情于景的园林造景 |
3.2.2 抒情言志的园艺借喻 |
3.3 文人志趣与世俗文化的融合 |
3.3.1“教游合一”的书院理念 |
3.3.2“宗学兼备”的民居特色 |
3.4 本章小结 |
4.甬上证人书院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
4.1 社会伦理价值体系在建筑空间中的体现 |
4.1.1 选址及其环境特色 |
4.1.2 建筑群体的功能分区 |
4.1.3“礼”制下的空间序列 |
4.1.4“乐”制下的空间布局 |
4.2 书院园林空间意境的营造 |
4.2.1 外部园林空间意境的营造 |
4.2.2 内部庭院空间意境的营造 |
4.2.3 植物景观配置与书院文化意境 |
4.3 文人志趣与世俗文化的空间表达 |
4.3.1 文人空间的营造手法 |
4.3.2 建筑装饰艺术的教化功能 |
4.3.3“宗学”文化特色在空间中的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5.甬上证人书院单体建筑形态分析 |
5.1 书院主要单体建筑 |
5.1.1 讲堂 |
5.1.2 万氏家史 |
5.1.3 万氏原祠 |
5.2 门 |
5.2.1 人字坡正门 |
5.2.2 牌楼式大门 |
5.3 本章小结 |
6.甬上证人书院建筑的构造与装修艺术 |
6.1 书院硬山建筑的大木作构架 |
6.1.1 书院木构架类型分析 |
6.1.2 木构架主要构件分析 |
6.2 屋顶结构及营造技术 |
6.2.1 屋面提栈技术 |
6.2.2 屋面瓦作类型及营造技术 |
6.2.3 书院屋脊营造特点 |
6.3 书院建筑的山面 |
6.3.1 山墙的形式 |
6.3.2 山墙的构筑材料分析 |
6.3.3 山墙构件 |
6.4 地面铺装 |
6.4.1 室内地坪 |
6.4.2 室外地坪 |
6.4.3 天井地坪 |
6.5 书院建筑装修与装饰工艺 |
6.5.1 装修作 |
6.5.2 装饰材料与工艺 |
6.6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东海海鲜诗整理及在舟山美食文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3.1 海鲜诗歌的整理有利于保存饮食史料 |
1.1.3.2 海鲜诗歌的应用有利于提升饮食文化 |
1.1.3.3 海鲜诗歌的发展有利于塑造饮食文化品牌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量化分析法 |
1.4.3 田野调查法 |
第二章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中国古代诗歌的概念与内涵 |
2.2 古代东海海鲜诗的概念与内涵 |
2.3 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
2.4 海鲜饮食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
2.5 东海海鲜诗与舟山海鲜美食文化发展的关系 |
第三章 东海海鲜诗歌的基本内容 |
3.1 诗人整理研究 |
3.1.1 东海海鲜诗作者籍贯分布情况 |
3.1.2 东海海鲜诗作者朝代分布及各朝诗作数量情况 |
3.1.3 东海海鲜诗重要诗人分析 |
3.2 诗歌内容分析 |
3.2.1 贝壳类 |
3.2.2 腔肠、棘皮类 |
3.2.3 节肢类 |
3.2.4 鱼类 |
3.2.5 藻类 |
第四章 东海海海鲜诗歌的价值分析 |
4.1 文学价值 |
4.1.1 诗歌意象空间的扩大 |
4.1.2 地域人物形象的增加 |
4.1.3 文学审美体验的拓展 |
4.1.4 与其他地域诗歌的区别 |
4.2 渔人日常历史价值 |
4.2.1 海鲜原产地的历史情况 |
4.2.2 海鲜养殖捕捞的历史细节 |
4.2.3 相关历史风土人情 |
4.3 饮食文化史料价值 |
4.3.1 储藏方法 |
4.3.2 烹饪方法 |
4.3.3 烹调作料 |
4.3.4 食用功效 |
第五章 东海海鲜诗歌在当代舟山美食文化中的应用 |
5.1 舟山美食文化发展现状 |
5.1.1 海鲜文化知名度不够 |
5.1.1.1 城市宣传不到位 |
5.1.1.2 海鲜文化推广力度不足 |
5.1.2 饮食文化发展不力 |
5.1.2.1 驰名海鲜数量不足 |
5.1.2.2 美食文化氛围不足 |
5.1.2.3 夜排档文化缺失 |
5.1.3 美食旅游亟待开发 |
5.1.3.1“美食文化节”文化欠缺 |
5.1.3.2“土特产”鲜有文化特色 |
5.2 东海海鲜诗在舟山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
5.2.1 挖掘海鲜诗对城市品质加强的促进作用 |
5.2.1.1 健全城市传媒及标识 |
5.2.1.2 发展舟山海鲜博物馆 |
5.2.2 发挥海鲜诗对餐饮文化内涵提升的发展作用 |
5.2.2.1 发掘新的海鲜“明星” |
5.2.2.2 提升美食文化氛围 |
5.2.2.3 健全夜排档海鲜一条街 |
5.2.3 强化东海海鲜诗对品牌推广的促进作用 |
5.2.3.1 完善舟山“美食文化节” |
5.2.3.2 健全土特产的包装销售 |
5.2.3.3 开发体验式旅游及海鲜周边产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9)浙江书院现状调查及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阐释 |
1.2.1 书院 |
1.2.2 书院园林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书院历史文化概况研究 |
1.3.2 书院建筑研究概况 |
1.3.3 书院园林研究概况 |
1.3.4 万松书院研究概况 |
1.3.5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浙江书院的历史演绎及分析 |
2.1 浙江省概貌 |
2.1.1 地理历史 |
2.1.2 文化概述 |
2.1.3 文化区划分及概况 |
2.2 浙江书院的历代演绎 |
2.2.1 发展概述 |
2.2.2 历代浙江各地书院数量统计 |
2.2.3 浙江书院办学性质分析 |
2.2.4 浙江书院历史演替分析 |
2.3 影响浙江书院发展的因素分析 |
2.3.1 自然禀赋——奠定书院价值 |
2.3.2 政治环境——影响书院建设 |
2.3.3 经济条件——保障书院发展 |
2.3.4 教育背景——刺激书院繁荣 |
2.3.5 学术思想——决定书院兴盛 |
2.3.6 宗教发展——提升书院文化 |
3 浙江留存书院现状研究 |
3.1 当代留存书院的现状及分布 |
3.2 当代留存书院的类型 |
3.2.1 分类标准 |
3.2.2 大型景区型书院 |
3.2.3 小型景点型书院 |
3.2.4 依附城市型书院 |
3.2.5 散落乡野型书院 |
3.2.6 当代书院分类一览 |
4 四大类书院景观环境研究 |
4.1 大型景区型书院 |
4.1.1 金庸书院 |
4.1.2 万松书院 |
4.2 小型景点型书院 |
4.2.1 五峰书院 |
4.2.2 敬一书院 |
4.3 依附城市型书院 |
4.3.1 蕺山书院 |
4.3.2 甬上证人书院 |
4.3.3 龙山书院(中天阁) |
4.4 散落乡野型书院 |
4.4.1 鹿田书院 |
4.4.2 石洞书院 |
4.4.3 瀛山书院 |
5 典型案例——万松书院景观营造分析 |
5.1 现状及文化背景 |
5.1.1 万松书院概况 |
5.1.2 地理区位优势 |
5.1.3 文化背景 |
5.1.4 新时期的建设 |
5.2 总体空间布局 |
5.2.1 平面布局 |
5.2.2 竖向布局 |
5.2.3 空间序列的组织 |
5.3 建筑空间营造 |
5.3.1 主要建筑及小品 |
5.3.2 建筑风格探寻 |
5.3.3 建筑外部空间营造 |
5.4 文化内涵的表现 |
5.4.1 空间格局奠定基础 |
5.4.2 楹联牌匾画龙点睛 |
5.4.3 植物景观烘托氛围 |
5.5 存在问题及建议 |
5.5.1 局部植物有失妥当 |
5.5.2 石林景观不得彰显 |
5.5.3 “梁祝”景点稍显牵强 |
6 浙江书院景观特色营造 |
6.1 景观营造手法 |
6.1.1 基址选择尽得山水 |
6.1.2 空间布局礼乐相成 |
6.1.3 建筑配置强调功能 |
6.1.4 建筑环境种类丰富 |
6.1.5 环境营造注重意境 |
6.1.6 植物造景别具特色 |
6.2 浙江书院特色探讨 |
6.2.1 与外省书院比较 |
6.2.2 浙江书院景观特色 |
7 结语与展望 |
7.1 浙江书院当代价值思考 |
7.1.1 教育形式——书院的历史价值 |
7.1.2 学术思想——书院的文化价值 |
7.1.3 书院园林——书院的景观价值 |
7.2 浙江书院发展建议 |
7.2.1 大型景区型书院塑造精品,全面发展 |
7.2.2 小型景点型书院注重维护,强调景观 |
7.2.3 依附城市型书院增加功能,教育为先 |
7.2.4 散落乡野型书院恢复保护,传承特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浙东学术文化陈列”亮相宁波白云庄(论文参考文献)
- [1]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D]. 伍强胜. 东南大学, 2020(01)
- [2]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D]. 周晨阳.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3]试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模式的创新——以宁波城区为例[J]. 徐炯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8)
- [4]白云庄:传承浙东文化[J]. 叶人君,方鹏桥.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9(04)
- [5]宁波白云庄保护开发问题探析[J]. 付智强,李明. 宁波通讯, 2018(23)
- [6]“城市双修”理念下提升宁波城市建设品质的实施路径探析[J]. 沈荣.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8(01)
- [7]宁波甬上证人书院建筑艺术探析[D]. 王婧.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7)
- [8]东海海鲜诗整理及在舟山美食文化中的应用[D]. 岳倩. 浙江海洋大学, 2016(03)
- [9]浙江书院现状调查及景观营造研究[D]. 张夏菲. 浙江大学, 2016(09)
- [10]寻迹白云庄[J]. 万之. 城乡建设,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