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糠半纤维素降胆固醇机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亚文[1](2021)在《米糠的微细化、性质及其在糙米发糕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糙米营养丰富,但食用口感较差,改进糙米的加工方法可提高糙米食品品质。本文将糙米的米糠和白米分开处理,对米糠采用挤压膨化和球磨法微细化,另将白米适当粉碎,再把两者混合制得重组糙米粉,加工成糙米发糕。主要研究了经挤压膨化和球磨后的米糠微粉的物理性质、营养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并比较了重组糙米粉与整粒粉碎糙米粉、大米粉在糊化性质、热力学性质方面的差异,以及制得的米发糕品质的差异。首先,通过单一球磨、挤压膨化-球磨得到不同的米糠微粉。结果表明,球磨能有效减小米糠粒度,得到粒度为D50=18.90μm的米糠微粉。挤压膨化处理可缩短米糠的球磨粉碎时间,当米糠粉碎粒度接近D50=18.90μm时,球磨时间缩短75%。分析了不同粒度的米糠微粉的粉体特性、水合特性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单一球磨时,随着粒度的减小,米糠微粉的堆积密度、振实密度增大,休止角、滑动角先增大后减小,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先减小后增大,水溶性指数增大,且与粒径为D50=203.33μm米糠样品相比,粒径为18.90μm米糠样品的膨胀力提高了37.36%。与对照组干燥-球磨米糠微粉相比,挤压膨化-球磨米糠微粉堆积密度减小,振实密度增大,休止角、滑动角无明显变化,水溶性指数减小,且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提高了26.98%和94.93%。先进行温和的挤压处理(出口温度90℃,物料水分含量40%)再进行球磨,更能使米糠微粉的持水力、膨胀力、水溶性指数提高。其次,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得米糠微粉的抗氧化性、总酚、总黄酮、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等营养性质。结果表明:单一球磨时,随着粒度的减小,米糠微粉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减小,且与粒径为D50=203.33μm米糠样品相比,粒径为18.90μm米糠样品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降低了13.31%和11.96%,球磨有利于米糠总酚、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等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使测得的总酚含量提高了11.01%,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含量分别增加了23.68%和6.06%,且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减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大了35.82%。与对照组干燥-球磨米糠微粉相比,挤压膨化-球磨米糠微粉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更小,分别降低了30.77%和24.74%,挤压膨化有利于米糠总酚、总黄酮、γ-谷维素等有效成分的释放,从而使测得的总酚、总黄酮、γ-谷维素含量增加,且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减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大,总膳食纤维含量无明显变化。球磨之前适当的挤压预处理(出口温度120℃,物料水分含量25%)可以使米糠微粉抗氧化性提高,总酚、γ-谷维素更易释放,而剧烈的挤压处理(出口温度160℃,物料水分含量18%)更有利于米糠微粉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接着,探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获得的米糠微粉颗粒的孔径分布、SEM、FTIR、XRD等微观性质。结果表明:单一球磨时,随着粒度的减小,米糠微粉的总孔体积先减小后无明显变化,孔隙率、平均孔径减小,总孔面积增大,米糠结构逐渐由大块状变成小颗粒状,亲水基团O-H暴露得更多,纤维素、淀粉的晶体结构被破坏,这可能是造成米糠微粉粉体特性、水合特性、营养性质变化的原因。与对照组干燥-球磨米糠微粉相比,挤压膨化-球磨米糠微粉的总孔体积和总孔面积增大,平均孔径减小,米糠微粒结构更松散,氢键作用增强,并有淀粉-脂质复合物生成。最后,探究了不同重组糙米粉、整粒粉碎糙米粉、大米粉的糊化性质、热力学性质差异,以及所制得的米发糕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与整粒粉碎糙米粉相比,挤压膨化-球磨米糠微粉所制得的重组糙米粉最终黏度、谷值黏度提高,崩解值下降,其做成的糙米发糕比容增大了21.71%,弹性、回复性增强,硬度下降,感官评定总分更高。综上所述,挤压膨化和球磨处理可有效减小米糠粒度,改善米糠粉体特性、水合特性等物理性质,以及促进总酚、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等营养成分的溶出。所得米糠微粉与白米粉混合成的重组糙米粉的耐热耐剪切作用增强,所制糙米发糕的比容、质构特性、感官品质更好。
王凌翌[2](2020)在《联合酶法制备豆渣蛋白肽和膳食纤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豆渣是加工大豆制品时产生的副产物,因豆渣含水量高不易保存,长期以来大部分豆渣均被用作牲畜饲料,附加价值较低,许多豆渣未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实际上,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是一种可用于提取蛋白肽和膳食纤维的廉价资源。目前,有关于豆渣的研究利用都只对其单一组分即蛋白肽或膳食纤维进行提取研究,鲜有在同一试验中将豆渣蛋白肽和膳食纤维进行依次提取研究。本文以豆渣为原料,分别从其中提取了蛋白肽和膳食纤维(DF),使得豆渣中营养成分得以全面开发,解决废弃豆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豆渣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制备豆渣蛋白肽,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豆渣蛋白肽得率为指标,并利用水解度(DH)记录其水解进程,得到碱性蛋白酶酶解的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50℃,p H为9.5,E/S(酶与底物比)2%,料液比为1:35,此时,蛋白肽得率和水解度分别为66.81%和37.74%,并对豆渣蛋白肽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得到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半数清除率浓度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数清除率浓度分别为6.72 mg/m L和1.65 mg/m L。以脱蛋白豆渣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酶解脱蛋白豆渣,以SDF提取率为指标,优化其酶解条件,在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50℃,p H为9.5,E/S2%,料液比为1:35的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提取率为12.05%,并对SDF进行了抗氧化性的研究,包括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O2-?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SDF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数清除率浓度分别为1.27 mg/m L和3.90mg/m L;O2-?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大达到43.75%。测定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理化性质,包括结合水力、持水性、膨胀性、持油力、葡萄糖吸附能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SDF的理化性质明显优于IDF,但IDF在膳食纤维中所占的比例远大于SDF,因此,对IDF进行改性来提高其理化性质是十分必要的。以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为原料,将其进行改性,包括蒸煮处理(SAT)、超声处理(UAT)和超声联合蒸煮处理(USAT),测定改性前后IDF的理化性质,得到改性后豆渣IDF的理化性质均有所提高,其中USAT-IDF的改性效果最为显着。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XRD)三种表征对其形态结构、结晶结构进行了分析,USAT改性对IDF的破坏程度最为严重,其表面凹凸结构基本被剥离,部分网状结构消失,呈现片层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合物的自由基发生了断裂,再通过XRD中的结晶度(CI)进一步说明通过USAT改性后IDF中存在最严重的损伤。以IDF和USAT-IDF(抑制剂)为原料,采用体外吸附胆酸盐的实验对其降血脂活性进行探究。得到IDF和USAT-IDF对胆酸盐的体外吸附动力学曲线表明,IDF的最佳吸附胆酸盐的时间为60min,此时IDF对牛磺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的吸附量分别为2.55 mg/g和0.98 mg/g。USAT-IDF的最佳吸附胆酸盐的时间为60min,此时USAT-IDF对牛磺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的吸附量分别为4.47 mg/g和2.27 mg/g。在抑制剂添加量为120 mg和吸附时间为60 min条件下,绘制等温线,并通过Freundlich等温式、Langmuir等温式和Tempkin等温式对胆酸盐吸附等温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其中Freundlich等温式能够较好的描述IDF和USAT-IDF对牛磺胆酸钠的吸附能力,Tempkin等温式能够较好的描述甘氨胆酸钠的吸附能力。通过改性后IDF理化性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有望成为良好的功能食品添加剂。
杨涛[3](2020)在《豆渣转化为食品级高效皮克林稳定剂的途径及机理》文中指出农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一直是农产品加工及食品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豆渣(okara)是大豆产品(如豆奶、分离蛋白)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不仅全球产量巨大,而且富含有益于营养健康的纤维与蛋白质,因而其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原料。迄今,国内外对豆渣的利用主要局限于饲料,而作为功能性的食品基料则很少。针对此现状,本论文旨在探索豆渣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的有效利用途径,主要通过高能机械球磨、超声处理等物理技术手段,对豆渣及其不溶性多糖进行处理,使之转化为一类高功能性的食品组份。以生产大豆分离蛋白(SPI)的豆渣为原料,不仅证明通过球磨、超声处理获得的相关纳米颗粒可充当优越的皮克林稳定剂,而且还提出一条简便制备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技术路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探索湿法球磨处理对豆渣的物化及功能性质,以及胆固醇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从5 h增至15 h,豆渣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地减小至270 nm;相应的,豆渣的水合性质、油结合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乳化及起泡性质和胆固醇结合能力也持续得到显着改善。经球磨处理15 h后,豆渣的胆固醇结合能力增加3倍以上,而其乳化性质与SPI相当,甚至更好。以高压微射流处理作为乳化技术制备得到的球磨豆渣稳定乳液,极易形成桥联絮凝结构,但是具有良好的抗凝聚与脂肪上浮作用。可通过改变颗粒浓度(c)或油相比例(φ)对上述乳液的粒径、絮凝程度、稳定性及流变性实现有效的调控。可见,球磨处理可使豆渣转化为一类高功能性、强胆固醇吸附能力的纳米颗粒,后者更可充当一类优越的皮克林稳定剂的作用。其次,探索高能超声处理使豆渣不溶性多糖(ISP;其主要成分仍是纤维素和蛋白质)转化为纳米颗粒的途径,以及相关颗粒作为皮克林稳定剂的可能性及有效性。结果发现,使ISP分散于水相中,对其进行简单的超声处理(数分钟),即可使其转化为一类可稳定分散于水的纳米颗粒,后者具有优越的乳化性能及界面稳定作用。以此类ISP纳米颗粒为稳定剂,采用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可制备得到一类独特的粒径可低至纳米尺度的高絮凝态皮克林乳液。通过改变c或φ也可调节相关乳液的粒径、微结构及流变性质。相关结果证实超声处理可有效地使豆渣ISP转化为一类高效的皮克林纳米稳定剂。接着,进一步评价上述ISP纳米颗粒作为高内相皮克林乳液(HIPEs)稳定剂的有效性,以及相关HIPE凝胶的特性。结果表明,以此类颗粒为稳定剂,可采用“一锅法”(one-pot)剪切均质过程简便地制备得到一类不易被6 M尿素破坏的HIPE凝胶,而形成相关HIPE凝胶所需的最低颗粒浓度可低至0.25 wt%。在广泛的pH(pH 2.0-12.0)及离子强度范围(0-500 mM)内都可有效地形成HIPE凝胶。相关HIPE凝胶不仅具有优越的储藏稳定性、热稳定性及冻融/再乳化可逆性,而且还可充当脂溶性活性物质的氧化保护容器。最后,还探索从豆渣中制备高品质的全纤维素纳米纤维(hCNFs)的可能性,发现以ISP为对象,采用温和碱性(1.0 wt%Na OH)球磨处理(10-25 h)可实现高效、简便地制备hCNFs的目标。获得的hCNFs不仅具有较高的结晶纤维素含量(高达81%),而且具有突出的水分散性及乳化性能,其乳化效率及乳液稳定性均优于商业CNFs。以此类hCNFs为稳定剂制备的皮克林乳液,极易发生絮凝,且絮凝程度随c的增加或φ的降低而增加,但具有良好的脂肪上浮稳定性和凝聚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见乳液相比,相关皮克林乳液的脂肪酸释出更慢,也更少,而且其荷载的β-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率也更低。可见,相关乳液具有作为脂溶性活性成分缓释及肠道靶向输送系统的潜力。综上所述,研究表明豆渣不仅是一种研发高效且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食品级皮克林稳定剂的极佳原料,而且也是一种研发健康功能性食品的潜在原料。相关发现对于豆渣的高附加值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刘晓静[4](2020)在《亚麻籽肽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高脂血症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降低人体血浆胆固醇水平是主要的防治手段,抑制胆固醇吸收是预防高脂血症发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亚麻籽中提取的肽进行研究,优化了其酶解工艺并进行了分级制备,然后研究了亚麻籽肽体外降胆固醇作用,进一步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探讨其对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转运的影响,最后通过高脂饮食诱导高脂血症大鼠,探究了亚麻籽肽体内降胆固醇作用及机理,为亚麻籽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Protease M水解亚麻籽分离蛋白制备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采用超滤技术对最佳酶解工艺下制备的亚麻籽酶解物进行分离,并进行降胆固醇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5%、底物质量分数2.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酶解肽的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The inhibitory rates of cholesterol micelle solubility,CMSIR)为53.19%;分子量分布显示≤1kDa组分所占百分比最高,达65.54%;超滤分离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1 kDa的组分降胆固醇活性最强,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达72.39%;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超滤后分子量≤1 kDa组分的总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超滤前提高了 15.97%,赖氨酸/精氨酸的比值明显低于超滤前,这可能是其降胆固醇活性强于超滤前的主要原因。2、进一步探讨了亚麻籽肽分子量≤1 kDa超滤组分的体外降胆固醇作用。结果表明:亚麻籽肽对胆固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2.5mg/mL的亚麻籽肽对其清除率达到了68.24%;不同浓度亚麻籽肽对胆酸盐有一定结合能力,12mg/mL的亚麻籽肽与牛磺胆酸钠、水合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的结合率分别达到了 52.05%、65.12%和68.29%;亚麻籽肽对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具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6.20mg/mL和4.57mg/mL。此外,亚麻籽肽对胆固醇胶束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12mg/mL的亚麻籽肽对其抑制率达到57.18%。综合以上结果,可初步推测亚麻籽肽在体外是通过清除胆固醇、结合胆酸盐、抑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的活性及抑制胆固醇胶束的形成,起到了降低胆固醇的作用。3、以Caco-2细胞单层为模型,初步探讨亚麻籽肽分子量≤1 kDa超滤组分对胆固醇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21d后,Caco-2细胞单层模型TEER值达到了529.76Ω·cm2,AP和BL侧的碱性磷酸酶呈不对称分布,21d后的Caco-2细胞基本铺满培养板,模型建立成功,可以作为体外模型研究小肠吸收转运情况;亚麻籽肽浓度为1.2、2.4、4.8 mg/mL时,对肽可能通过抑制Caco-2细胞胆固醇的吸收转运起到降胆固醇作用。4、利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探究了亚麻籽肽体内降胆固醇作用机理。以32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喂食高脂饲料,亚麻籽肽的灌胃剂量选取200mg/kg和800mg/kg,灌胃2mL/d,实验周期为4周。结果显示:低、高剂量组亚麻籽肽均能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体重;低、高剂量组亚麻籽肽均可有效降低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着提高HDL-C水平;而且低、高剂量组亚麻籽肽组都能明显提高大鼠肝脏ABCG5/8和CYP7A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PC1L1 水平。以上结果表明亚麻籽肽具有较强的降胆固醇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大鼠肝脏ABCG5/8、CYP7A1水平和下调NPC1L1的表达,抑制了胆固醇的吸收转运并增强了胆固醇的转化外排。
罗白玲[5](2020)在《超微粉碎对咖啡果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加工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平衡膳食,其中,膳食纤维这种营养素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很多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因其内部存在很多活性官能团而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作用,能预防便秘、肥胖、胆结石、结肠癌、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且具有抗氧化、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咖啡果皮是咖啡加工中的副产物,大部分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其膳食纤维含量高,且主要以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为主,因此可通过适当的改性方法使IDF部分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以发挥更好的加工和功能特性。本文主要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对咖啡果皮进行物理改性,改善其加工和功能特性,并将超微粉碎的咖啡果皮添加到饼干中加以应用,为咖啡果皮的深加工提供了新思路,提高了咖啡果皮的附加值,对咖啡果皮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咖啡果皮为原料,对其进行传统粉碎和超微粉碎,分别得到不同粒度的咖啡果皮粉,通过测定不同粒度粉体的物理性状、吸附性能和结构特性,表明粉体的持水性、膨胀性、持油性、溶解性和阳离子交换能力随着粒度的减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膨胀性和溶解性显着增加,分别从3.86 mL/g增加到6.14 mL/g、13.23%增加到44.50%;粉体对葡萄糖、亚硝酸盐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也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增加,且超微粉与传统粉之间差异显着;通过对不同粒度粉体的结构表征表明超微粉碎并没有明显改变物料的结构组成。(2)以微波辅助碱法提取的咖啡果皮IDF为原料,并对其进行传统粉碎和超微粉碎,得到不同粒度的IDF粉。通过测定IDF粉的膳食纤维组成、物理性状和吸附性能,发现超微粉碎重新分布了 IDF的组成,降低了 IDF的含量,增加了 SDF的含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IDF粉体的物理性状,其膨胀性和溶解性均随着粒度的降低而增加,但持水性和持油性随着粒度的减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吸附性能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在中值粒度为35.25 μm时对葡萄糖、亚硝酸盐、胆固醇和胆酸钠的吸附值达到最高点。SEM图像显示过度的粉碎会破坏纤维的网络结构。FTIR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并不会明显改变其化学结构组成。热重分析表明,超微粉碎对IDF的热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可应用在300℃以内的食品加工行业中。X射线衍射表明咖啡果皮IDF为典型的纤维素Ⅰ型晶体结构,且随着粒度的减小,结晶度从42.34°减小到35.54°。(3)以不同粒度的咖啡果皮IDF为原料,分别测定了结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形式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它们的抗氧化能力。发现总酚、总黄酮、各种单体总酚酸的含量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另外,测定的DPPH、ABTS和FRAP三种形式的抗氧化力也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与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最后,利用超微粉碎的咖啡果皮为原料,以5%、10%、15%、20%、30%的比例替代部分面粉制作了酥性饼干,发现5%替代比例的饼干得到了较高的感官评分,同时也能体现出咖啡果皮特有的颜色和特殊的香味,但添加比例过高,反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张仁凤[6](2020)在《半纤维素基果蔬保鲜膜制备及绿芦笋保鲜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蔗渣半纤维素(HC)为基材,以纳米纤维素(NCC)为增强剂,蒙脱土(MMT)和烷基烯酮二聚体(AKD)为水蒸气阻隔改性材料,以期解决半纤维素基膜材料在机械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方面的固有缺陷。通过膜材料机械性能、接触角和水蒸气透过率及微观结构等理化性质分析,明确了MMT、AKD及加入顺序等对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绿芦笋常温涂膜保鲜研究,探究半纤维素基复合膜的保鲜能力,解析了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涂膜保鲜与抑制绿芦笋木质化间的关联性,为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在易木质化类果蔬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NCC和MMT的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半纤维素基复合膜的强度和水蒸气阻隔性能。在HC浓度为2%、NCC浓度为0.12%、MMT浓度为0.2%和温度为55℃的干燥条件下,HC/NCC/MMT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抗拉强度比空白样提高了1倍以上,且在相同湿度下(54%RH),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78.4%。AKD在进一步改善半纤维素基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的同时,还可使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实现由亲水性转向疏水性,HC/NCC/MMT/AKD膜的接触角可达121.69°。且AKD于MMT/NCC之后加入时,膜材料综合性能最佳。热重和孔径分析表明,MMT可改善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和减少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大孔孔隙率,延长水蒸气扩散通道,在提高水蒸气阻隔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绿芦笋上部和下部进行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常温涂膜保鲜研究表明,经涂膜保鲜后的绿芦笋贮藏期可延长40%以上,且同等保鲜条件下,绿芦笋上部的出汁率、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等含量均要高于下部。具有高疏水性及高阻隔特性的HC/NCC/MMT/AKD膜对绿芦笋营养物质的保持更为优秀,并对呼吸强度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具有抑制作用,分别比空白样降低了28.3和33.3个百分点。对保鲜前后绿芦笋的显微观察发现,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涂膜保鲜后的绿芦笋因失重率的减少和呼吸强度的抑制,在整个贮藏期间,细胞仍能充盈饱满,木质化程度很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也证明了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涂膜保鲜与减少绿芦笋组织木质化方面具有关联性。
高芳芳,李平华,郑卫江,黄瑞华,姚文[7](2020)在《不同水平脱脂米糠部分替代玉米对苏淮猪氧化还原状态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脱脂米糠部分替代玉米对苏淮阉公猪氧化还原状态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21头体重[(62.90±1.12) kg]相近的健康苏淮阉公猪,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Ⅰ组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猪分别以14%和28%的脱脂米糠部分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并使用豆粕、麸皮和豆油等物质调平基础饲粮与试验饲粮的消化能、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预试期10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苏淮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着低于试验Ⅰ组(P<0.05);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苏淮猪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升高(P<0.05);试验Ⅲ组苏淮猪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最高,且与试验Ⅰ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试验Ⅲ组苏淮猪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显着高于试验Ⅰ组(P<0.05)。2)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Ⅲ组苏淮猪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着升高(P<0.05);各组间肝脏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3)脱脂米糠部分替代饲粮玉米对苏淮猪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1(CYP7α1)和胆固醇-27α-羟化酶1(CYP27α1) mRNA表达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苏淮猪肝脏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2(SREBP-2)和清道夫受体BI(SR-BI)的mRNA表达量显着低于试验Ⅰ组(P<0.05);此外,试验Ⅲ组苏淮猪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mRNA表达量最低,且与试验Ⅰ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4)将苏淮猪血清TC和LDL-C含量分别与血清和肝脏氧化标记物及抗氧化酶做相关性分析表明,同一个体血清TC含量与肝脏GSH含量以及GSH/GSSG呈显着正相关(P<0.05),而血清LDL-C含量与肝脏GSH含量以及GSH/GSSG极显着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脱脂米糠部分替代饲粮中玉米可部分改变苏淮猪血清和肝脏氧化还原相关酶的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胆固醇代谢和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陈欢欢[8](2019)在《藕节改性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胰脂酶和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节部,是莲藕的非食部分,在莲藕产品的加工过程中为主要副产物。近年来已有研究发现藕节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具有预防肥胖以及脂质代谢调节的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藕节SDF对胰脂酶和胆固醇的吸附的角度探究其脂质代谢调节的机理。应用前人研究确定的超微粉碎方法改性藕节粉,以酸酶法制备SDF为研究对象,运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衍射等对超微粉碎改性前后提取的SDF1和SDF2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旨在建立改性与结构及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改性,SDF相对分子量降低,同时水溶性和粘度增加,进一步通过电镜扫描和表面积测定发现改性后提取的SDF孔隙率明显增加,并且孔的形状大小比较均一,呈蜂窝状,比表面积测定显示孔的表面积也相应增加,在此条件下阳离子交换性能和水合性能得到改善,DSC热稳定性测定表明改性的SDF稳定性能得到加强。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的研究发现,通过藕节粉改性后提取的SDF2结晶度稍低于藕节粉未经过改性提取的SDF1,说明超微粉碎后使分子的对称性降低,无序性增加。研究不同作用条件下SDF对胰脂酶(Pancreatic lipase,PL)的吸附和酶活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SDF(SDF1,SDF2)对于胰脂酶的吸附和活性均有影响,但是改性藕节粉提取的SDF2影响更加显着,两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到达平衡的时间基本相同,但是在不同胰脂酶浓度的条件下SDF对PL的吸附量大小不同,即饱和量不同。通过荧光测定,结果显示两种SDF对于胰脂酶都有荧光猝灭作用,猝灭类型分别为动态猝灭和复合型猝灭(动态与静态猝灭结合),SDF1与胰脂酶的结合位点数接近1,SDF2结合位点数接近1.5,结合作用力均为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圆二色谱结果显示PL的β-折叠结构比例为87.2%,SDF1吸附后测定的PLβ-折叠结构比例为74.8%,SDF2吸附以后为65.8%,β-折叠结构的比例发生显着降低。对SDF1和SDF2进行羧甲基化和羟丙基化,结果表明羧基对胰脂酶的吸附作用高于羟基的吸附作用。探究SDF对胆固醇的吸附,随着SDF添加量的增加,SDF对胆固醇的吸附量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最低值,然后又逐渐增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SDF对胆固醇的吸附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120 min后逐渐趋于平衡,达到最大吸附量。SDF可以以单分子层吸附方式快速吸附大量的胆固醇,达到最大吸附后,随着胆固醇浓度的增加,SDF对胆固醇吸附量的增加不显着。SDF1和SDF2对胆固醇的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公式拟合效果更好,SDF1和SDF2对胆固醇的吸附为多层吸附。由于SDF是一种多孔的固体,其对胆固醇的吸附作用同时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在物理吸附过程中,胆固醇先在SDF表面快速形成单分子层吸附,然后以分子间引力形成多分子层吸附,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的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SDF对胆固醇的化学吸附主要是因为其表面带有许多活性基团,这些基团可直接螯合胆固醇分子。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吸附结果以及拟合情况显示,在SDF1和SDF2吸附胆固醇后,它们的碳原子、氧原子的峰型和峰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表明碳氧原子的含量和化合态发生改变,引起这些改变的原因有可能是吸附的作用产生了碳氧原子的数量和周围极化条件的改变。羧甲基化和羟丙基化的结果证明了羧基的吸附效果更加明显,为主要吸附位点。
聂莹[9](2018)在《米糠多糖降脂功效的评估及分子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米糠产量极为丰富。米糠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米糠多糖(rice bran polysaccharide,RBP)具有抗肥胖、降脂、抗心脑血管疾病、降血糖、抗癌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但由于其利用的研究不足,米糠至今大部分仅被用作饲料,并未进行深层加工,造成了米糠这一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米糠多糖降血脂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涉及其分子机理。本课题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提取米糠多糖,并对米糠多糖进行了检测,然后以高脂血症小鼠和HepG2细胞为模型,评估米糠多糖对高脂血症的降低功效,在此基础上,探讨米糠多糖降脂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米糠多糖和开发米糠多糖功能性食品、保健品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米糠多糖提取与检测米糠去除杂质粉碎后加入热水中超声,离心后取上清液后加入淀粉酶和蛋白酶,再次离心取上清液,再加乙醇旋转蒸发浓缩干燥得到米糠多糖。检测后发现该米糠多糖为水溶性膳食纤维,有糖类物质存在但无还原糖、淀粉、氨基酸、蛋白质和糖醛酸存在。通过测定得知提取的米糠多糖中的多糖含量为81.40%,提取率为1.66%。分子量测定得知该米糠多糖主要包含两个主要不同分子量的峰,一个峰的分子量大约在500 000 Da,约占85%,另一个主要峰的分子量大约在25 000 Da,约占比15%。另外测得该米糠多糖中主要含有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四种单糖,且摩尔比为:1.35:3.32:1:1.25,不含有半乳糖、鼠李糖和岩藻糖。最后红外光谱测定该提取米糠多糖的吸收光谱图,吸收峰表明样品中有α-糖苷键存在且分子构成为杂单糖,不含糖醛酸。2.米糠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脂功效及分子机理研究本实验利用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探讨米糠多糖的抗高脂血症功效及其可能的分子机理。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FD组和HFD+RBP组,每组20只。对照组给予标准饮食,另外两组给予高脂饮食。另外,HFD+RBP组灌胃500 mg/kg米糠多糖,另两组以等量水灌胃。饲喂11周后发现:HFD+RBP小鼠体重、肝重、脂肪垫重量均明显低于HFD组且略高于对照组。小鼠血样检查后发现:米糠多糖能显着降低高脂饮食引起的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但米糠多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较HFD组不显着。小鼠肝脏H&E染色检查发现:米糠多糖能使高脂饮食下排列松散,体积增大且有脂肪空泡的肝脏细胞排列更紧密且减少脂肪空泡的形成,使其形态更接近于对照组。小鼠腹部脂肪垫的H&E染色结果发现:高脂组小鼠脂肪细胞显着大于对照组,米糠多糖保护组小鼠脂肪细胞显着于小于高脂组。提取各组小鼠肝脏的mRNA和蛋白分别进行基因芯片分析、脂代谢关键基因的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基因芯片分析显示,RBP干预使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组织中93个基因上调,72个基因下调。GO分析显示米糠多糖引起差异化表达的基因在代谢过程、呼吸链、ATP酶等GO条目中出现富集;KEGG通路分析显示米糠多糖可能干预了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组织中的P450细胞色素通路、化学致癌通路、PPAR通路和留体激素通路等的调节;IPA软件分析显示脂代谢通路是米糠多糖影响排名第二的通路,共有35个脂代谢通路中的基因受到了米糠多糖的影响。IPA关联网络预测图还显示NF-κB复合体在米糠多糖在肝脏内的降脂过程中可能起到了中心枢纽的调控作用。RT-PCR显示米糠多糖上调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组织中PPARα和PPARδ 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下调PPARy、SREBP-1C、FASN、ACC、SIRT和CD36等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使它们的表达都更趋向于对照组的表达,从而起到降脂的作用。蛋白质印迹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米糠多糖处理后的这些基因蛋白表达也发生相应改变。这些结果说明米糠多糖对肝脏基因表达谱和脂代谢关键基因起到了调控作用,从而减轻了高脂饮食动物的高血脂症表型。3.米糠多糖对HepG2细胞的降脂作用及分子机理为了从细胞层面观察米糠多糖的降脂作用,本研究利用HepG2细胞模型,观察米糠多糖对经过油酸处理后的HepG2细胞脂肪积累的抑制效果。首先,MTS分析和DAPI荧光染色显微镜发现0-200 μg/ml米糠多糖对HepG2细胞的活性无显着影响。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25、50、100 μg/mL米糠多糖能显着抑制HepG2细胞中的脂肪累积,且呈剂量依赖关系。RT-qPCR结果发现米糠多糖能上调高脂环境中HepG2细胞中PPARα和PPARδ的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下调PPARy、SREBP-1C、FASN、ACC、SIRT和CD36等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从而起到减少细胞内油脂积累的作用。Western blot结果发现蛋白的表达趋势与mRNA的上下调关系基本一致,说明米糠多糖对脂代谢关键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起到了调控作用,从而减少了肝脏细胞内油脂的积累。4.米糠多糖减少由高脂饮食引发的低度炎症及其分子机理医学证据表明身体在肥胖发生的同时往往伴随产生低度炎症。本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不仅可以诱导小鼠产生高脂血症并导致肥胖;还对小鼠肝脏的炎症因子表达具有刺激作用。解剖发现:高脂组小鼠脾脏显着大于对照组,而米糠多糖保护组脾脏相对较小;RT-PCR发现高脂组小鼠肝脏的TNF-α、IL-6和iNOS的mRNA都上调表达;而米糠多糖能显着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量。Western blot也从蛋白水平佐证了米糠多糖对这些基因的调控。这些结果表明米糠多糖可能减少高脂饮食伴随的炎症反应的发生。
王旭[10](2018)在《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米糠,作为稻米谷物深加工的高附加值副产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生理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米糠中的主要成分,膳食纤维因具有较好的理化及功能特性,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我国对米糠膳食纤维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米糠膳食纤维提取率相对较低,提取工序繁琐,化学制剂容易引入以及无法大批量生产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新鲜米糠为原料,选用三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即挤压膨化、水热预处理及超高压处理辅助提取米糠膳食纤维,旨在提高米糠膳食纤维提取率,优化膳食纤维改性提取工艺。同时,探寻不同预处理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预处理辅助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成分、结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挤压膨化辅助提取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优工艺条件:当挤压温度为130℃、物料含水量为20%、螺杆速度200 r/min,α-淀粉酶含量2.0%、酶解反应时间90 min、酶解反应温度75℃、pH 6.0时,得到的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可达30.35%。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在挤压温度为130 ℃、物料含水量20%、螺杆速度200 r/min,反应提取温度50 ℃、料液比1:55、提取时间60 min、碱浓度0.25 mol/L的条件下,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可达 56.21%。(2)超高压辅助酶解提取米糠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条件:超高压处理时间15 min,超高压处理压力400 MPa,超高压处理料液比为1:15。水热处理辅助酶解提取米糠膳食纤维工艺是:水热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200 ℃。与未经预处理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相比,挤压膨化处理对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及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影响最大,超高压处和水热处理次之。扫描电镜显示,预处理辅助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其表面呈现疏松、蜂窝颗粒状,内部营养成分达到熔融状态,利于人体进一步地消化、吸收,物化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差示扫描热量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预处理未改变膳食纤维的降解机理,热力学相对稳定。米糠膳食纤维具有典型的糖类特征吸收峰,预处理辅助提取的膳食纤维特征吸收峰峰形、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预处理使纤维分子链间氢键被打断,多酚结构暴露,产生较多羧基。(3)预处理辅助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吸附葡萄糖能力高于米糠原料,能有效降低小肠中的葡萄糖浓度。挤压辅助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值最大,其次为超高压处理,水热处理对提高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值无显着作用。挤压和超高压辅助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透析液中,葡萄糖含量均低于未经处理的膳食纤维,预处理辅助提取的膳食纤维对葡萄糖的束缚力高于未处理的膳食纤维。预处理对米糠膳食纤维结合胆固醇的能力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在降低血清胆固醇方面,可溶性膳食纤维相较不溶性纤维在降低胆固醇方面效果更佳。水热辅助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结合胆酸钠的能力较强,挤压和超高压辅助提取的膳食纤维结合胆酸钠的能力较低。(4)预处理辅助提取的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含有较高含量的酚酸类物质,且都为游离酚类,易在体内发挥其生理活性作用。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中的酚酸含量不如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高,因此对NO2-的清除率不如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高。预处理辅助酶解提取的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对NO2-的清除速率和清除率高于未经预处理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5)米糠中对抗氧化活性起主要作用的是总酚,挤压膨化处理、超高压处理与未经预处理的米糠相比,总酚含量有所提高,而米糠经水热处理后上述变化不显着。米糠经挤压膨化处理、超高压处理、水热处理过后,其铁离子还原能力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都有加强,其中,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挤压膨化、超高压和水热处理。预处理辅助酶解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中,包含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物质。其中,挤压预处理后得到的可溶性固形物最多,其次为超高压处理和水热处理,未经任何处理的米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作为良好的抗氧化剂,米糠膳食纤维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贮藏过程中均能较好地抑制脂质的氧化。
二、米糠半纤维素降胆固醇机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米糠半纤维素降胆固醇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米糠的微细化、性质及其在糙米发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糙米食品有益健康 |
1.1.1 糙米的结构 |
1.1.2 糙米的营养 |
1.1.3 糙米的食用方式 |
1.2 糙米的粉碎方式 |
1.2.1 糙米整粒粉碎难以适应食品要求 |
1.2.2 糙米的分部粉碎适应物料特性 |
1.2.3 米糠的粉碎特性 |
1.3 米糠微粉碎方法 |
1.3.1 超微粉碎的分类 |
1.3.2 气流式粉碎机 |
1.3.3 振动磨 |
1.3.4 球磨 |
1.4 挤压膨化对米糠性质的改变 |
1.4.1 挤压膨化原理 |
1.4.2 挤压膨化促进含纤维物料的粉碎效果 |
1.4.3 挤压膨化改善米糠膳食纤维 |
1.4.4 挤压膨化提高米糠稳定性 |
1.5 米糠微粉的特性 |
1.5.1 米糠微粉在食品加工中的特性 |
1.5.2 米糠微粉营养特性 |
1.5.3 超微粉改善纤维食品食用品质 |
1.6 米糠微粉的应用前景 |
1.7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米糠原料基本成分的测定 |
2.2.2 米糠微细化的试验流程 |
2.2.3 米糠微粉的制备 |
2.2.4 米糠微粉物理性质的测定 |
2.2.5 米糠微粉营养性质的测定 |
2.2.6 米糠微粉微观结构的测定 |
2.2.7 重组糙米粉的制备 |
2.2.8 重组糙米粉性质的测定 |
2.2.9 糙米发糕的制作工艺 |
2.2.10 发糕品质的测定 |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12 样品命名说明表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米糠原料基本成分 |
3.2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1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粒径分布的影响 |
3.2.2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粉体特性的影响 |
3.2.3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水合特性的影响 |
3.3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营养性质的影响 |
3.3.1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抗氧化性的影响 |
3.3.2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3.3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含量的影响 |
3.3.4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
3.4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1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孔径分布的影响 |
3.4.2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SEM的影响 |
3.4.3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FTIR的影响 |
3.4.4 挤压膨化预处理和球磨对米糠XRD的影响 |
3.5 不同方法加工糙米粉的性质比较 |
3.5.1 糊化性质 |
3.5.2 热力学性质 |
3.6 不同糙米粉所制发糕品质比较 |
3.6.1 比容 |
3.6.2 质构特性 |
3.6.3 感官评价 |
3.7 相关性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联合酶法制备豆渣蛋白肽和膳食纤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生物活性肽 |
1.2.1 生物活性肽的概述及分类 |
1.2.2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 |
1.2.3 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
1.3 膳食纤维 |
1.3.1 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分类 |
1.3.2 膳食纤维的组成及结构 |
1.3.3 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 |
1.3.4 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
1.3.5 膳食纤维改性方法研究 |
1.4 高血脂的形成 |
1.4.1 高血脂简介 |
1.4.2 降血脂途径 |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豆渣蛋白肽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豆渣预处理 |
2.3.2 碱性蛋白酶制备豆渣蛋白肽工艺研究 |
2.3.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3.4 分析及检测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豆渣基本成分测定结果 |
2.4.2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测定 |
2.4.3 碱性蛋白酶制备豆渣蛋白肽工艺研究 |
2.4.4 豆渣蛋白肽抗氧化性的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豆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纤维素酶制备豆渣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
3.3.2 膳食纤维抗氧化性的测定 |
3.3.3 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纤维素酶提取膳食纤维工艺条件优化 |
3.4.2 SDF抗氧化性研究 |
3.4.3 豆渣膳食纤维理化性能的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豆渣不溶性膳食纤维改性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溶性膳食纤维改性处理 |
4.3.2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的测定 |
4.3.3 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分析表征 |
4.3.4 不溶性膳食纤维吸附胆酸盐作用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溶性豆渣膳食纤维改性前后理化性能的影响 |
4.4.2 物理改性对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影响 |
4.4.3 不溶性膳食纤维吸附胆酸盐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性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豆渣转化为食品级高效皮克林稳定剂的途径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豆渣的化学组成、健康效应及开发利用现状 |
1.2.1 豆渣的化学组成 |
1.2.2 豆渣的健康效应 |
1.2.3 豆渣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现状 |
1.2.4 豆渣纤维素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 |
1.3 纳米技术为豆渣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重要途径 |
1.3.1 食品纳米技术概述 |
1.3.2 纳米结构食品成分的制备方法 |
1.3.3 纳米技术在果蔬加工副产物利用中的研究现状 |
1.4 纳米化的豆渣制品在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 |
1.5 食品级皮克林稳定剂的研发现状 |
1.5.1 皮克林乳液概述 |
1.5.2 食品级皮克林稳定剂的种类 |
1.5.3 单一组分和人工复合稳定剂的局限性 |
1.6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球磨处理对豆渣功能特性及胆固醇吸附能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豆渣的制备 |
2.3.2 湿法球磨处理豆渣 |
2.3.3 球磨豆渣的基本性质表征 |
2.3.4 球磨豆渣的理化和功能性质表征 |
2.3.5 球磨豆渣的胆固醇结合能力 |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球磨豆渣的化学组成 |
2.4.2 球磨豆渣的胶体稳定性和颗粒粒径 |
2.4.3 球磨豆渣的理化性质 |
2.4.4 球磨豆渣的功能特性 |
2.4.5 球磨豆渣的胆固醇结合能力 |
2.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球磨豆渣的乳化性质及相关皮克林乳液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豆渣的制备 |
3.3.2 球磨豆渣颗粒的制备 |
3.3.3 乳液的制备 |
3.3.4 乳液的性质表征 |
3.3.5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化效率 |
3.4.2 乳液中油滴的絮凝状态 |
3.4.3 乳液的脂肪上浮稳定性 |
3.4.4 乳液的凝聚稳定性 |
3.4.5 乳液的流变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球磨法制备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及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制备 |
4.3.2 湿法球磨制备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 |
4.3.3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基本性质表征 |
4.3.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 |
4.3.5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表面性质表征 |
4.3.6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乳化性质 |
4.3.7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素的化学组成 |
4.4.2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中纤维素的结构特征 |
4.4.3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质 |
4.4.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表面性质 |
4.4.5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乳化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声法制备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及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制备 |
5.3.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 |
5.3.3 豆渣不溶性多糖及其纳米颗粒的基本性质表征 |
5.3.4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界面吸附行为 |
5.3.5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声处理对豆渣不溶性多糖粒径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
5.4.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和胶体稳定性 |
5.4.3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结构特征 |
5.4.4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表观粘度 |
5.4.5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界面吸附行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乳化性质及相关皮克林乳液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提取 |
6.3.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 |
6.3.3 乳液的制备 |
6.3.4 乳液的表征 |
6.3.5 数据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乳化效率 |
6.4.2 乳液中油滴的絮凝状态 |
6.4.3 乳液的脂肪上浮稳定性 |
6.4.4 乳液的凝聚稳定性 |
6.4.5 乳液的流变性质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稳定的皮克林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材料 |
7.2.2 主要试剂 |
7.2.3 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提取 |
7.3.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 |
7.3.3 乳液或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制备 |
7.3.4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基本性质表征 |
7.3.5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稳定性 |
7.3.6 数据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形成 |
7.4.2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性质特征 |
7.4.3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
7.4.4 高内相乳液凝胶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稳定性 |
7.4.5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油脂氧化稳定性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及其包埋缓释特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8.2.1 实验材料 |
8.2.2 主要试剂 |
8.2.3 仪器设备 |
8.3 实验方法 |
8.3.1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 |
8.3.2 皮克林乳液的制备 |
8.3.3 皮克林乳液的基本性质表征 |
8.3.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相对界面吸附量和界面覆盖率 |
8.3.5 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稳定性 |
8.3.6 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缓释输送能力评价 |
8.3.7 数据统计分析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乳化能量输入对皮克林乳液的形成及性质的影响 |
8.4.2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浓度和油相比例对皮克林乳液性质的影响 |
8.4.3 pH值和离子强度对皮克林乳液形成及性质的影响 |
8.4.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稳定性 |
8.4.5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缓释输送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亚麻籽肽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亚麻籽概述 |
1.1.1 亚麻籽简介 |
1.1.2 亚麻籽营养成分及其加工利用情况 |
1.2 高脂血症的引发因素与治疗相关研究 |
1.3 胆固醇及其体内代谢途径研究 |
1.3.1 胆固醇概述 |
1.3.2 胆固醇代谢概述 |
1.4 机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1 胰脂肪酶活性抑制剂研究现状 |
1.4.2 胆固醇酯酶活性抑制剂研究现状 |
1.4.3 胆固醇胶束抑制剂研究现状 |
1.4.4 胆盐抑制剂研究现状 |
1.4.5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胆固醇吸收抑制作用研究现状 |
1.5 食物蛋白及多肽对胆固醇吸收的影响 |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2 亚麻籽降胆固醇肽的酶解工艺优化及分级制备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亚麻籽分离蛋白的制备 |
2.2.2 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制备 |
2.2.3 水解度的测定 |
2.2.4 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的测定 |
2.2.5 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2.2.6 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超滤分离 |
2.2.7 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2.2.8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蛋白酶的筛选 |
2.3.2 Protease M酶解亚麻籽分离蛋白单因素实验 |
2.3.3 Protease M酶解亚麻籽分离蛋白正交实验 |
2.3.4 亚麻籽降胆固醇活性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2.3.5 亚麻籽肽超滤分离组分降胆固醇活性分析 |
2.3.6 亚麻籽酶解肽超滤前后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2.4 小结 |
3 亚麻籽肽体外降胆固醇效果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亚麻籽肽清除胆固醇实验 |
3.2.2 亚麻籽肽结合胆酸盐实验 |
3.2.3 亚麻籽肽的胰脂肪酶活性抑制实验 |
3.2.4 亚麻籽肽的胆固醇酯酶活性抑制实验 |
3.2.5 亚麻籽肽胆固醇胶束抑制实验 |
3.2.6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亚麻籽肽胆固醇清除作用分析 |
3.3.2 亚麻籽肽对胆盐的结合作用测定 |
3.3.3 亚麻籽肽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3.3.4 亚麻籽肽对胆固醇酯酶的影响 |
3.3.5 亚麻籽肽对胆固醇胶束抑制作用的影响 |
3.4 小结 |
4 亚麻籽肽对Caco-2单层细胞胆固醇吸收转运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1.3 主要实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Caco-2细胞的培养 |
4.2.2 Caco-2单层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4.2.3 亚麻籽肽对Caco-2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4.2.4 Caco-2细胞胆固醇转运实验 |
4.2.5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验证 |
4.3.2 亚麻籽肽浓度对Caco-2细胞活性的影响 |
4.3.3 亚麻籽肽对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转运的影响 |
4.4 小结 |
5 亚麻籽肽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胆固醇作用及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动物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大鼠分组与给药 |
5.2.2 血脂水平检测 |
5.2.3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胆固醇相关蛋白表达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亚麻籽肽对高脂血症大鼠体质量的影响 |
5.3.2 亚麻籽肽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5.3.3 亚麻籽肽对大鼠肝脏ABCG5/ABCG8蛋白表达的影响 |
5.3.4 亚麻籽肽对大鼠肝脏CYP7A1蛋白表达的影响 |
5.3.5 亚麻籽肽对大鼠肝脏NPCIL1蛋白表达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超微粉碎对咖啡果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加工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咖啡及咖啡副产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膳食纤维的概述 |
1.3 膳食纤维的物理改性技术 |
1.4 研究的意义、内容 |
第二章 超微粉碎对咖啡果皮理化性质、结构及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微粉碎对咖啡果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结构及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微粉碎对咖啡果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咖啡果皮在饼干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半纤维素基果蔬保鲜膜制备及绿芦笋保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半纤维素 |
1.1.1 半纤维素简介 |
1.1.2 半纤维素的应用 |
1.1.3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
1.2 蒙脱土概述 |
1.2.1 蒙脱土在膜材料中的应用 |
1.2.2 蒙脱土在涂料中的应用 |
1.2.3 蒙脱土在其它材料中的应用 |
1.3 AKD概述 |
1.4 绿芦笋概述 |
1.4.1 绿芦笋的营养价值 |
1.4.2 绿芦笋保鲜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半纤维素/NCC/MMT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HC/NCC/MMT复合膜的制备 |
2.3.2 HC/NCC/MMT/AKD复合膜的制备 |
2.3.3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机械性能的测定 |
2.3.4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接触角的测定 |
2.3.5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水蒸气阻隔性的测定 |
2.3.6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颜色值及透明度的测定 |
2.3.7 半纤维素复合膜液平均粒径的测定 |
2.3.8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润胀率的测定 |
2.3.9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形貌研究 |
2.3.10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孔隙率的测定 |
2.3.11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XRD的测定 |
2.3.12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红外谱图的测定 |
2.3.13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热重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NCC与 MMT对 HC/NCC/MMT膜性能的影响 |
2.4.2 AKD对HC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2.4.3 加料顺序对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2.4.4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扫描电镜分析 |
2.4.5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孔径分析 |
2.4.6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XRD分析 |
2.4.7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红外分析 |
2.4.8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性能的热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的保鲜性研究 |
3.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料与处理 |
3.3.2 绿芦笋出汁率的测定 |
3.3.3 绿芦笋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3.3.4 绿芦笋失重率的测定 |
3.3.5 绿芦笋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3.3.6 绿芦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3.3.7 绿芦笋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3.8 绿芦笋呼吸强度的测定 |
3.3.9 绿芦笋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感官性能的影响 |
3.4.2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出汁率的影响 |
3.4.3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失重率的影响 |
3.4.4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4.5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4.6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7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8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呼吸强度的影响 |
3.4.9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木质化的调控 |
4.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4.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绿芦笋的处理 |
4.3.2 绿芦笋木质素的测定 |
4.3.3 绿芦笋的显微切片 |
4.3.4 绿芦笋总酚的测定 |
4.3.5 绿芦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
4.3.6 绿芦笋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 |
4.3.7 绿芦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4.4.2 绿芦笋显微切片的观察 |
4.4.3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总酚含量的影响 |
4.4.4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PAL酶活性的影响 |
4.4.5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PPO酶活性的影响 |
4.4.6 半纤维素基复合膜对绿芦笋POD酶活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问题及建议 |
5.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不同水平脱脂米糠部分替代玉米对苏淮猪氧化还原状态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动物和饲养管理 |
1.3 样品采集 |
1.4 指标测定及方法 |
1.4.1 血清指标测定 |
1.4.2 肝脏氧化标记物和抗氧化酶测定 |
1.4.3 肝脏TC和TG含量测定 |
1.4.4 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测定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水平脱脂米糠部分替代玉米对苏淮猪血清氧化标记物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
2.2 不同水平脱脂米糠部分替代玉米对苏淮猪肝脏氧化标记物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
2.3 不同水平脱脂米糠部分替代玉米对苏淮猪血清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2.4 不同水平脱脂米糠部分替代玉米对苏淮猪肝脏TC和TG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水平脱脂米糠部分替代玉米对苏淮猪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6 苏淮猪血清TC和LDL-C含量与血清和肝脏氧化标记物及抗氧化酶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8)藕节改性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胰脂酶和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莲藕藕节的研究简介 |
1.1.1 莲藕藕节的资源简介 |
1.1.2 莲藕藕节的利用现状 |
1.2 可溶性膳食纤维概述 |
1.2.1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定义 |
1.2.2 主要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概述 |
1.2.3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 |
1.2.4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
1.2.5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与提取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2 改性前后藕节SDF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SDF的水合性质测定 |
2.2.2 SDF溶解性研究 |
2.2.3 SDF的粘度性质研究 |
2.2.4 SDF阳离子交换能力的测定 |
2.2.5 藕节粉与SDF的超微结构分析 |
2.2.6 SDF的红外分析 |
2.2.7 SDF的 X-衍射晶体结构分析 |
2.2.8 SDF的表面积测定 |
2.2.9 SDF热稳定性的分析 |
2.2.10 SDF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SDF水合性质测定 |
2.4.2 SDF溶解性的研究 |
2.4.3 SDF粘度性质研究 |
2.4.4 藕节粉与SDF的超微结构分析 |
2.4.5 SDF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6 SDF的 X-衍射晶体结构分析 |
2.4.7 SDF的表面积分析 |
2.4.8 SDF热稳定性的分析 |
2.4.9 SDF的相对分子量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SDF对胰脂酶的吸附和酶活的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SDF对胰脂酶的吸附随时间的变化 |
3.2.2 胰脂酶浓度对SDF吸附的影响 |
3.2.3 SDF的吸附作用对胰脂酶的比活力的影响 |
3.2.4 胰脂酶与SDF作用后内源荧光测定 |
3.2.5 胰脂酶与SDF作用后圆二色谱测定 |
3.2.6 SDF羧甲基化和羟丙基化及其对PL吸附作用研 |
3.2.6.1 SDF的红外结构变化和取代度的测定 |
3.2.6.2 吸附胰脂酶的能力测定 |
3.2.6.3 SDF 对胰脂酶活力的影响 |
3.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SDF对胰脂酶的吸附能力随着时间的变化 |
3.4.2 胰脂酶浓度对SDF吸附能力的影响 |
3.4.3 SDF吸附对胰脂酶比活力的影响 |
3.4.4 胰脂酶与SDF作用后内源荧光测定 |
3.4.5 胰脂酶与SDF作用后的二级结构变化 |
3.4.6 SDF羧甲基化和羟丙基化及其对PL吸附作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SDF对胆固醇的吸附与机理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SDF对胆固醇的吸附试验 |
4.2.2 SDF对胆固醇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4.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吸附前后表面元素的变化 |
4.2.4 羧甲基化和羟丙基化SDF对胆固醇的吸附作用 |
4.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SDF对胆固醇的吸附实验 |
4.4.2 SDF对胆固醇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4.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 |
4.4.4 羧甲基化和羟丙基化SDF对胆固醇的吸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米糠多糖降脂功效的评估及分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注解 |
第一章 前言 |
1 膳食纤维 |
1.1 膳食纤维种类及结构 |
1.2 膳食纤维丰富的生理功能 |
1.2.1 膳食纤维抗癌生理功能 |
1.2.2 膳食纤维降脂、降糖、抗肥胖和保护心脑血管生理功能 |
1.2.3 膳食纤维增强免疫、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理功能 |
2 膳食纤维对高血脂症功效的研究 |
2.1 高脂血症 |
2.2 高脂血症的治疗手段 |
2.3 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的功效 |
2.3.1 燕麦或燕麦β-葡聚糖 |
2.3.2 大麦或大麦β-葡聚糖 |
2.3.3 真菌多糖及真菌β-葡聚糖 |
2.3.4 魔芋葡甘聚糖 |
2.3.5 果胶 |
2.3.6 海藻多糖 |
2.3.7 益生素 |
2.3.8 树胶 |
2.3.9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2.3.10 其它类型的水溶性多糖 |
2.3.11 全麦或阿糖基木聚糖 |
2.3.12 壳聚糖 |
2.3.13 可溶与不可溶膳食纤维的结合 |
2.4 膳食纤维降脂的机理 |
2.5 膳食纤维降脂的潜在分子机理 |
2.5.1 对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的影响 |
2.5.2 对LDL受体(LDLR)的影响 |
2.5.3 对细胞色素P450 7A1和胆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1C的影响 |
2.5.4 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2.5.5 对其他参与脂质代谢的重要基因的影响 |
2.5.6 短链脂肪酸影响脂代谢的分子机理 |
3 小结 |
第二章 米糠多糖的提取与检测 |
1 研究背景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器材及用品 |
2.3 米糠多糖提取 |
2.4 提取米糠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 |
2.5 含量和提取率测定 |
2.6 提取米糠多糖分子量测定 |
2.7 提取米糠多糖的单糖组成 |
2.8 提取米糠多糖的红外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米糠多糖外观和基本理化性质 |
3.2 米糠多糖含量和提取率 |
3.3 提取米糠多糖的分子量测定结果 |
3.4 提取米糠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含量 |
3.5 米糠多糖的红外扫描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米糠多糖降脂动物实验 |
1 研究背景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器材及用品 |
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4 实验动物饲养 |
2.5 生化指标检测 |
2.5.1 甘油三酯测定 |
2.5.2 总胆固醇的测定 |
2.5.3 HDL-C的测定 |
2.5.4 LDL-C的测定 |
2.6 H&E染色及组织形态学观察 |
2.7 肝脏总RNA的提取 |
2.8 RNA完整性检测 |
2.9 基因芯片 |
2.10 RNA逆转录 |
2.11 RT-PCR |
2.12 肝脏组织蛋白的提取 |
2.13 BCA法测蛋白浓度 |
2.14 免疫蛋白印迹 |
2.15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米糠多糖对小鼠表型的影响 |
3.1.1 米糠多糖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1.2 米糠多糖对小鼠肝脏表型的影响 |
3.1.3 米糠多糖对小鼠脂肪垫表型的影响 |
3.1.4 米糠多糖对小鼠脾脏表型的影响 |
3.2 米糠多糖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1 米糠多糖对血清总甘油三酯的影响 |
3.2.2 米糠多糖对血清总胆固醇的影响 |
3.2.3 米糠多糖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
3.2.4 米糠多糖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
3.3 米糠多糖对小鼠脏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3.3.1 米糠多糖对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3.3.2 米糠多糖对小鼠脂肪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3.4 小鼠肝脏提取mRNA及合成DNA的检验 |
3.4.1 NanoDrop评估mRNA质量 |
3.4.2 RNA的完整性检测 |
3.4.3 Nanodrop评估合成ds-DNA和labeled-DNA |
3.5 米糠多糖对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3.6 基因芯片数据的GO、KEGG和IPA分析 |
3.6.1 基因本体GO分析 |
3.6.2 KEGG通路分析 |
3.6.3 IPA基因关联分析和预测 |
3.7 米糠多糖对肝脏脂代谢关键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3.7.1 米糠多糖对PPARα mRNA表达的影响 |
3.7.2 米糠多糖对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 |
3.7.3 米糠多糖对PPARδ mRNA表达的影响 |
3.7.4 米糠多糖对SREBP-1c mRNA表达的影响 |
3.7.5 米糠多糖对ACC mRNA表达的影响 |
3.7.6 米糠多糖对CD36 mRNA表达的影响 |
3.7.7 米糠多糖对FAS mRNA表达的影响 |
3.7.8 米糠多糖对SIRT mRNA表达的影响 |
3.8 米糠多糖对肝脏脂代谢关键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
3.9 米糠多糖对肝脏炎症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3.10 米糠多糖对肝脏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米糠多糖降脂细胞实验 |
1 研究背景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器材及用品 |
2.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2.4 MTS法测定米糠多糖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2.5 细胞荧光染色 |
2.6 细胞培养与分组 |
2.7 油红O染色鉴定及定量分析 |
2.8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9 提取细胞蛋白 |
2.10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
3.2 细胞荧光显微镜结果 |
3.3 细胞油红染色结果 |
3.4 米糠多糖对细胞脂代谢关键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3.4.1 米糠多糖对HepG2细胞PPARα mRNA表达的影响 |
3.4.2 米糠多糖对HepG2细胞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 |
3.4.3 米糠多糖对HepG2细胞PPARδ mRNA表达的影响 |
3.4.4 米糠多糖对HepG2细胞SREBP-1C mRNA表达的影响 |
3.4.5 米糠多糖对HepG2细胞ACC mRNA表达的影响 |
3.4.6 米糠多糖对HepG2细胞CD36 mRNA表达的影响 |
3.4.7 米糠多糖对HepG2细胞SIRT mRNA表达的影响 |
3.4.8 米糠多糖对HepG2细胞FAS mRNA表达的影响 |
3.5 米糠多糖对细胞脂代谢关键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论文创新性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B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米糠概述 |
1.2.2 米糠研究现状 |
1.2.3 膳食纤维概述 |
1.2.4 膳食纤维理化性质 |
1.2.5 膳食纤维生理作用 |
1.2.6 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
1.2.7 膳食纤维的改性 |
1.2.8 膳食纤维的应用 |
1.3 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挤压膨化辅助提取米糠膳食纤维工艺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米糠主要成分分析 |
2.2.2 挤压膨化处理对米糠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 |
2.2.3 不同酶水解因素对提取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
2.2.4 正交试验 |
2.2.5 不同因素对提取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 |
2.2.6 正交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预处理对提取米糠膳食纤维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米糠膳食纤维成分组成分析 |
3.2.2 超高压处理对米糠膳食纤维的影响 |
3.2.3 水热处理温度对米糠膳食纤维的影响 |
3.2.4 预处理对米糠膳食纤维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米糠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预处理前后葡萄糖吸附量的变化 |
4.2.2 预处理前后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的变化 |
4.2.3 预处理前后葡萄糖扩散程度的变化 |
4.2.4 预处理前后吸附胆固醇能力的变化 |
4.2.5 预处理前后胆酸盐吸附能力的变化 |
4.2.6 预处理前后清除亚硝酸根离子(NO_2~-)能力的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米糠膳食纤维抗氧化活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预处理前后多酚含量分析 |
5.2.2 预处理前后抗氧化能力分析 |
5.2.3 预处理前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含量分析 |
5.2.4 预处理前后亚油酸体系中抗脂质氧化能力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米糠半纤维素降胆固醇机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米糠的微细化、性质及其在糙米发糕中的应用[D]. 曹亚文. 江南大学, 2021(01)
- [2]联合酶法制备豆渣蛋白肽和膳食纤维研究[D]. 王凌翌. 广西大学, 2020(07)
- [3]豆渣转化为食品级高效皮克林稳定剂的途径及机理[D]. 杨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亚麻籽肽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D]. 刘晓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超微粉碎对咖啡果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加工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D]. 罗白玲. 宁夏大学, 2020(03)
- [6]半纤维素基果蔬保鲜膜制备及绿芦笋保鲜性能研究[D]. 张仁凤.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不同水平脱脂米糠部分替代玉米对苏淮猪氧化还原状态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J]. 高芳芳,李平华,郑卫江,黄瑞华,姚文. 动物营养学报, 2020(02)
- [8]藕节改性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胰脂酶和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研究[D]. 陈欢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9]米糠多糖降脂功效的评估及分子机理的研究[D]. 聂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
- [10]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 王旭.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