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减震加层板设备基础施工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潘从建[1](2021)在《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1990年代,美国研发了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结构体系(PRESSS),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了部分工程实践。该体系的框架节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局部无粘结耗能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构造,具有施工效率高、地震损伤轻、延性好、自复位的特点。PRESSS框架节点的干式连接构造,导致连接界面抗扭性能薄弱,而现有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未考虑梁端扭矩影响;同时,针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少,全装配楼板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行了考虑初始扭矩作用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相关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系统分析了梁-柱、板-梁、柱-柱、柱-基础等相关节点构造;研究了全装配楼盖对协调多层规则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结构顶部楼层(结构高度80%以上)设置刚性楼板的措施。(2)完成了2组共8个不同配筋率、不同初始扭矩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极限位移角下,高配筋率较中配筋率的框架梁端混凝土受拉和受压损伤增加,但损伤仍较轻;随着受弯位移角增加,界面受压区高度减小、耗能钢筋屈服,界面抗扭性能随之变弱;界面抗扭失效可发生于位移角加载和卸载状态,卸载状态下更易抗扭失效;界面抗扭失效后的扭转变形随着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角增加而累积且不可复位;小扭弯比时,极限位移角下节点的扭转变形小,对梁端受弯滞回性能不利影响微小,大扭弯比时与之相反;提高配筋率,可使节点的抗扭性能有一定改善。(3)基于初始扭矩下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界面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受压界面在弯-剪-扭耦合作用下的抗扭失效特征及受力机理,提出了梁端界面的弯-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方法。(4)进行了1/2缩尺的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在各级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损伤情况等。结果表明,框架柱柱脚损伤轻,框架柱端损伤位置与节点“强柱弱梁”分布规律一致;框架梁端损伤微小且可自复位;大震下,试验模型呈现混合铰屈服机制,有较好的自复位性能和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楼板构造能够适应梁端转动变形的需求,且无明显残余滑移;采用顶部设置刚性楼板的全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侧向变形协调性能。(5)基于OpenSees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逐级地震动加载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初始频率与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及结构损伤分布特征与试验结果规律较一致,结构动力弹塑性模拟分析方法较合理;各框架节点均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有限元模型,呈现框架梁端先产生塑性铰的抗震屈服机制和框架柱地震损伤更轻的抗震性能。(6)基于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相关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谢汪洋[2](2021)在《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地震多发、震害严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对建筑结构的功能性和安全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既有建筑需要进行加固改造。相比于传统抗震加固方法,采用速度型黏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技术因其加固机理明确、加固效果显着、施工周期短、施工对主体结构影响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减震加固中引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预设性能目标并通过大幅度提高结构抗震性能,能有效处理常规加固方法难以解决的强度、变形、构造等问题,充分发挥消能减震加固技术的优势,对既有结构抗震评估和加固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推荐的加固方法。本文主要完成的相关工作如下:(1)本文先是基于对现有成果的研究,归纳总结了采用黏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技术原理,指出减震加固技术与传统提高构件抗力的加固技术相比具有显着优势。引入性能设计概念并作简要介绍,结合国内外相关规范规程阐述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设计主要内容,即地震设防水准、结构性能水平和预期性能目标,并给出一套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方法。最后本文将理论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和加固难点提出加固方案,设定预期性能目标,建立原结构和减震结构计算分析模型,分别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综合减震前后结构力指标、位移指标、动力响应指标、能量指标等,研究性能化设计在消能减震加固项目中的操作方法。(2)以合肥市某门诊住院楼改造项目为例,探究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实现方式。根据工程背景和加固要求,指出原建筑使用功能的改变使得传统上直接加固结构构件的方法难以解决如锚固长度不足、箍筋直径偏小等抗震构造措施无法满足新要求的问题,同时,仅通过增大构件截面、外包型钢、粘贴钢板等方法进行加固设计工程量大、工期长、成本高、加固效果不明显,而且会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现引入性能化设计思想,通过显着提高结构抗震性能,使减震结构达到抗震规范中低延性构造要求,抗震构造等级降低一度。(3)以预设的减震性能目标为依据,设计并安装合适的黏滞阻尼器,采用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原结构和减震结构计算分析模型,分别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减震前后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顶点加速度、速度和能量耗散等指标变化情况,评价减震效果。同时以铰的可接受准则为衡量标准,对大震下减震结构进行性能校核,判断梁、柱、剪力墙、消能子结构破坏状态和性能水平。(4)综合小震七条地震波作用下力、位移、能量指标结果,大震三条地震波作用下位移、动力响应、能量指标和结构构件性能校核结果来量化结构性能水平。减震加固之后,结构的抗震性能显着提高,能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满足规范中性能2低延性构造要求,本工程加固后抗震构造措施可降低一度。将性能设计思想引入加固工程是加固技术发展的一次重要变革,本文意在通过对其应用方法的研究,为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道航[3](2020)在《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的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利用黏弹性阻尼器进行结构的耗能减震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控制方法。黏弹性阻尼器不仅构造简单、制作方便、造价低廉,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能有效降低建筑结构的风振和地震反应,目前已在耗能减震结构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不同的耗能减震结构对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的需求是不相同的,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中,耗能减震结构一方面需要黏弹性阻尼器在低频振动范围内具有明显的阻尼性能,以消耗外部振动输入结构的能量;而另一方面需要黏弹性阻尼器能够随着结构位移的变化提供不同的弹性恢复力,以满足耗能减震结构对附加刚度的需求。然而仅仅通过对黏弹性阻尼材料进行化学改性是很难同时对黏弹性阻尼器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进行优化。本文针对黏弹性阻尼器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这一对矛盾体,依据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复合材料设计方法,在黏弹性阻尼材料基体中引入增强相,制作成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并根据增强相对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刚度的影响因素及规律,研发了一种由经编芳纶网眼织物和丙烯酸酯橡胶组成的新型黏弹性阻尼器——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同时在不同加载工况下对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增强相含量、增强相铺设角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根据试验滞回曲线的特征,对Bouc-Wen-Baber-Noori(BWBN)模型进行了拓展,利用遗传算法识别了模型参数,模拟、对比了拓展前后BWBN模型的识别效率和精度。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在黏弹性阻尼材料中引入增强相,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分析了增强相对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单向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并运用经典层合板理论分析了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刚度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得出了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的刚度与增强相含量、增强相铺设角度以及黏弹性单向板铺设顺序密切相关。(2)根据对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设计制作了四类增强相含量不同、铺设角度不同的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并试验研究了其性能的温度相关性、频率相关性、变形相关性以及疲劳相关性。得出了增强相含量、增强相铺设角度、环境温度、应变幅值以及疲劳加载对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的性能影响显着。据此在外部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增强相含量或增强相铺设角度来调节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的性能,实现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可设计性。(3)分析了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滞回曲线的特征,探究了滞回曲线来源,运用遗传算法识别了BWBN模型中的12个形状控制参数,模拟了试验所得滞回曲线,并对比分析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表明BWBN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的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捏缩效应等滞回特征。(4)利用在相同应变幅值下,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滞回曲线的相似性,拓展了BWBN模型,使其可以体现温度、疲劳所致的软化效应,对比分析了拓展前、后BWBN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拓展后的BWBN模型,参数识别效率更高且模拟结果更接近于真实试验值。
姚时[4](2020)在《长螺旋压灌咬合桩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的转变,如何提升改造老城区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因为当前老城区建筑密集,基础设施陈旧,地下空间开发缺失,导致居民生活智能化程度低,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而老城区改造项目一般位于市区繁华地段,项目施工场地狭小,土地资源有限;周边环境复杂,不适宜深基坑大开挖;环保要求高,施工噪音控制严,防尘治理要求高,现场禁止泥浆污染;项目建设中要考虑现场施工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因此如何改造更适宜的问题又摆在人们的面前。本文以象南邻里中心改造项目为背景,通过现场施工实践、工程实测、并结合设计计算、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式,研究解决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的应用关键技术问题,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总结分析了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混凝土桩墙的施工工艺及特点,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长螺旋压灌咬合桩施工期间桩身垂直度控制技术,完善了素桩超缓凝混凝土缓凝时间控制问题,并通过现场检测结果分析,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保证了钻孔咬合桩施工顺利完成。(2)探讨了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在逆作法地下室工程中作为立柱桩及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工艺,研究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柱与地下室结构梁板节点构造、与立柱桩连接设计与实施方法,研究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柱定位及垂直度控制等关键技术的控制方法,并通过现场检测结果说明该控制方法切实可行,为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应用推广提供依据。(3)探讨了长螺旋压灌咬合桩作为地下室外墙永久性结构使用时,长螺旋压灌咬合桩墙与地下室结构各节点构造设计,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4)探讨了荤素桩桩间咬合量设计计算方法,经过检验,确定了其适用性,确保了作为永久性地下室外墙的质量。(5)长螺旋压灌咬合桩墙作为地下室外墙永久性结构使用时,采用刚度等效的计算方式将咬合桩墙替换为地下连续墙时,考虑素混凝土作用,其刚度也计算在内,达到一定效果。通过现场监测数据与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结果分析,说明将咬合桩采用等效刚度原理使用地下连续墙替代是可行的。
卞子铭[5](2020)在《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利作为一种承载科研技术信息的文献形式,通过分析运用可以使其成为衡量领域内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指标。装配式建筑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已日趋成熟。近年来,在政策的引领和建筑产业的导向下,我国装配式建筑开始发展,并逐渐成为行业内市场的热点领域,随之涌现出大量相关技术专利。配套的外围护系统作为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的核心,大量难点问题亟需解决,专利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对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和技术的分析应运而生。本文以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利分析与建筑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相关专利信息进行搜集,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从建筑技术的角度对技术专利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通过专利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到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内容包含了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的申请趋势,技术构成和申请主体,以及当前研究的技术热点、难点、空白点和核心技术。最后结合专利信息对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汲取经验,针对专利空白点,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对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及技术的分析,得到当前我国技术发展的难点、热点、空白点和核心技术,为未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一种装配式建筑阻水结构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弥补了当前技术的空白点,为外墙连接处防水技术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对推进装配式建筑专利技术的研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陈靖[6](2019)在《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高烈度区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将钢网格盒式单筒结构与混凝土芯筒进行组合,使得两种结构形式协同受力,钢筋混凝土芯筒作为公共服务性区域设置在建筑中部,建筑外围布置钢网格式墙,芯筒和外部网格墙采用钢空腹夹层板水平搭接。本文分别对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竖向承重体系—钢网格式墙架、水平承重体系—钢空腹夹层板以及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分别进行计算分析,最后结合某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楼盖工程实例,提出适合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的装配式施工工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比对分析框架、框筒及钢网格式墙架三种常见的竖向承重体系;采用柔度法对钢网格式墙架侧移进行公式推导,并选取算例对公式精确性进行验证;针对已做的钢网格式墙架滞回试验,采用有限元法对三种墙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钢网格墙架的滞回性能;最后针对高层框架柱剪力滞后现象,分别以框筒与钢网格是墙架两种结构形式建立简化模型,引入剪力不均匀系数,对该两种结构形式的剪力滞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网格式墙架的剪力滞后效应。(2)介绍正交正放,正交斜放、斜交斜放及蜂窝型四种空腹夹层板的构造和尺寸要求。针对于空腹夹层板的受力特点,对原有连续化分析方法的刚度矩阵形成、基本假定等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从而形成适应空腹夹层板的拟夹芯板连续化分析方法。由于连续化分析方法计算过程复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很难推广采用,本文又介绍了钢空腹夹层板实用于工程设计的简化计算方法,便于钢空腹夹层板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与应用。并对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全尺寸钢空腹夹层板模型进行了静力超载性能测试,采用workbench19.0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试验现象。(3)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是将钢网格盒式单筒结构与混凝土芯筒进行组合,协同受力,钢筋混凝土筒体作为公共服务性区域设置在建筑中部,建筑外围布置钢网格墙,芯筒和外部网格墙采用钢空腹夹层板水平搭接。本文分别以两栋位于地震高烈度区高层住宅和综合办公楼为例,采用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与常规钢-混凝土筒中筒混合结构、钢-混凝土框筒混合结构体系进行设计对比分析,并选取综合办公楼项目对该新型结构体系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验证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地震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分析表明,该新型结构体系“安全、合理、先进、经济”,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延性,适合运用在地震高烈度区中的高层建筑。(4)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目前尚无工程实例,但是多层大跨度钢网格盒式结构建筑已经在贵州、四川、河北等多个省份相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并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应。本文以已建绵阳富乐国际学校体育馆(多层大跨度钢网格盒式结构)为例,介绍该项目装配式施工过程及支撑体系,并对楼盖的支撑卸载进行监控,检验卸载后的变形与受力,为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工程施工提出参考依据。最后结合已建类似工程经验,以昆钢钢构办公楼为背景,介绍适合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的装配式施工工艺。
吴琴[7](2019)在《装配式高层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建筑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集中,用地逐趋紧张,使得建筑向空中发展成为必然,因此高层建筑的兴建是一种社会需求。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与新材料的应用、结构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施工方法的革新是密不可分的。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共同组成,其中内筒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筒采用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内筒和外筒之间通过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连接。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和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高层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的装配式施工工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梁壳单元、实体单元对钢筋混凝土正交正放空腹夹层板进行的自振特性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有限元模型对结构频率及振型的影响,明确后期分析所采用的单元类型及约束条件;通过改变空腹夹层板高度、表层薄板厚度、网格尺寸、肋高等参数,对空腹夹层板的自振特性进行参数化分析,总结各个参数对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的自振频率的影响,并提出不同约束方式下结构基频的简化计算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对结构的基频计算公式进行验证。(2)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正交正放空腹夹层板进行静力分析,研究空腹夹层板上肋、下肋及剪力键的内力情况,了解结构的受力特性,明确上肋、下肋及剪力键的受力情况,为后续进行空腹夹层板的地震响应分析提供依据;应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考察空腹夹层板在水平地震、竖向地震和水平及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动内力的分布规律,与重力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明确结构地震动内力系数;通过对空腹夹层板进行参数化分析,明确相关参数对空腹夹层板各构件内力及地震动内力系数的影响,明确在不同地震烈度对空腹夹层板内力的影响,确定空腹夹层板的抗震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以便对空腹夹层板进行抗震安全性评估。(3)通过对混凝土网格式框架和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进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推导在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的等效抗侧刚度及水平位移的计算方法;基于框架-剪力墙理论,推导在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的水平位移计算方法,并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参数化分析,了解相关参数对计算公式的影响,确定推导的理论公式的合理性。(4)通过对混凝土网格式框架和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解混凝土网格式框架和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的试验现象和破坏特征,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特征,考察现浇磷石膏对组合墙抗震能力的贡献能力,明确现浇磷石膏与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的受力机理;通过对前面试验结果的提取,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得到试件骨架曲线的关键点、滞回规则等因素,提出混凝土网格式框架和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的恢复力模型,为后期分析提供基础。(5)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混凝土盒式结构及等效盒式结构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了解模型的频率、周期及振型情况,分析盒式结构的位移、应力情况;提取顶层及底层空腹夹层板的上肋、下肋及剪力键的内力情况,通过与在重力荷载作用下静力分析进行对比,明确空腹夹层板的地震动内力系数;提取顶层及底层网格式框架的内力情况,通过与在重力荷载作用下静力分析进行对比,明确网格式框架的地震动内力系数,以此明确盒式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对等效盒式结构的计算模型进行动力弹性时程分析,与等效盒式结构振型分解法进行对比,了解不同分析软件对周期、振型及基底剪力的影响,分析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等效盒式结构的位移、速度、楼层剪力等情况;对等效盒式结构的计算模型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提取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等效盒式结构的位移、速度、楼层剪力等情况,对盒式结构进行抗震安全性评估。(6)提出高层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的装配式施工工序,明确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装配式施工流程;确定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和磷石膏-混凝土组合墙的拼装单元及相关节点构造,明确拼接节点的连接构造及施工措施。
陈映[8](2019)在《船用钢/聚氨酯夹层板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聚氨酯夹层板是由两侧钢质面板通过非金属芯材聚氨酯弹性体紧密粘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复合结构,简称SPS夹层板。面板主要承受由弯曲引起的面内拉压载荷,可通过调整上下面板的间距,增加结构截面惯性矩,提高抗弯刚度;而芯层主要承受横向剪切力,可通过压缩变形吸收大量能量。因芯材的非金属混合特性,使得SPS夹层板系统具有更优良的抗疲劳、隔热、吸能减振、隐身等突出优点。而且,采用SPS材质的船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减少焊接工作量,废料回收利用也简单易行。本文梳理分析SPS夹层板的设计原则、结构型式、功能及应用情况,充分考虑SPS夹层板的应用工况及功能要求,重点针对SPS夹层板的制备方法与技术、制备工艺等开展系统研究,形成可行的SPS夹层板制备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定的大尺寸SPS夹层板制订工艺流程和具体参数,解决制备过程中腔体成型难及易出现缺陷等问题。主要包括:(1)分析SPS夹层板的典型结构型式、功能及应用情况,从生产、使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结构或构件对夹层板尺寸和力学性能的要求,从而确定夹层板实际应用时必须考虑的典型尺寸以及各种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弯曲强度、抗弯刚度、层间剪切强度等。(2)对典型SPS夹层板的制备方法与技术进行研究,整理总结现有的聚氨酯浇注制备工艺,优选出适合SPS夹层板的制备方法和相关技术,并分类整理。总结不同夹层板形式对工艺和参数要求的差异性。(3)开展不同尺寸SPS夹层板制备工艺与优化,特别是大尺寸SPS夹层板的制备工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船舶上层建筑隔板为替代目标对其采用SPS夹层板进行替换,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两者力学性能差异,实现特定大尺寸SPS夹层板的制备,验证前期工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4)研究工艺和结构参数对SPS夹层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导拟合各参数对SPS夹层板力学性能影响的函数关系,最终形成SPS夹层板质量评估方法以及船用SPS夹层板设计流程。
林健康[9](2019)在《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隔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地震灾害频发,且历次震害中乡镇地区的房屋发生大量严重倒塌破坏,致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由于村镇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房屋抗震性能较差,遭遇同等烈度地震作用时,村镇地区房屋的破坏程度远高于城市。因此,研究适用于村镇地区建筑的低成本减隔震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016KJHM38)为依托,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域特色,提出沙漠砂隔震垫层,采用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沙漠砂隔震垫层的工作机理及减震效果展开系统研究,旨在研究成本低廉的隔减震技术以指导工程实践,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沙漠砂隔震垫层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沙漠砂隔震垫层主要通过上部结构在沙漠砂垫层上发生滑动、结构底部与隔震垫层之间的摩擦耗能以及沙漠隔震垫层内部颗粒之间的滑动耗能,从而达到消耗地震能量、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的作用。在地震激励下,沙漠砂隔震垫层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咬合固结和滑动隔震两个阶段,在咬合固结阶段,沙漠砂隔震垫层未起到隔震作用,在滑移隔震阶段,沙漠砂隔震垫层发挥隔震作用,减小上部结构加速度反应;各阶段的划分与输入的地震动强度以及沙漠砂的摩擦特性有关。(2)根据振动台试验结果,以减震系数β(上部结构输出与振动台面输入加速度幅值之比)为指标,分析沙漠砂隔震垫层的隔震效果,并探讨了地震动强度、垫层厚度、基底压力、垫层含水率等因素对其隔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输入地震波峰值越大,沙漠砂隔震垫层的隔震作用越明显;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加减震系数逐渐减小,其隔震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但上部结构底部压力对沙漠砂隔震层隔震效果影响较小;而垫层含水率增大,沙漠砂隔震垫层的隔震效果有所减小。(3)应用ANSYS软件建立沙漠砂垫层隔震模型,基于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以农村常见的砌体结构为例,研究砌体结构在设置沙漠砂隔震垫层后结构的地震响应。模拟结果表明:ANSYS软件能较好的模拟沙漠砂隔震垫层的隔震性能,采用沙漠砂隔震垫层后砌体结构的振动周期得以延长,结构的变形主要发生在隔震层,而上部结构近似做整体平动;在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在沙漠砂隔震垫层上发生滑动,有效降低了上部砌体结构的地震反应,沙漠砂隔震垫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减震措施。
林泽鑫[10](2019)在《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题组提出了采用减震墙板代替传统框架填充墙的思路,以减轻或避免填充墙破坏及其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并对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减震机理和抗震性能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表明:减震墙板减震机理明确,可显着改善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在课题组前期试验研究相继采用的4种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方案中,其连接处力学性能和建筑工程实用性都存在相应的不足。研究出兼顾性能优越性和装配简易性的连接构造措施对于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至关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连接构造进行了专门研究。主要的工作及结论如下:(1)总结课题组前期研究中采用的连接构造方案存在的问题,针对减震墙板框架“开缝”位置和大小、减震墙板框架刚性连接形式的力学性能,利用有限元模拟和理论分析手段对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顶层减震墙板单元与框架顶梁之间应该预留一定缝隙的构造缝;刚性连接设于框架柱上的减震墙板单元一端跟框架柱之间应该预留缝隙——宽度与柔性端预留缝隙相等(采用对应规范的1/50框架大震位移值);(2)刚性连接设于框架柱上的减震墙板单元刚性端与框架柱之间的连接件设计应保证框架柱在侧向变形时,其与墙板单元之间只能同步产生一个水平位移;减震墙板材料应采用实心截面,且在尺寸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增大连接件与墙板材料之间的受力接触面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种新型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方案;(2)设计了5榀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试件进行相应的平面内受力性能拟静力试验,——1榀装配式空框架BF、1榀装配式普通墙板框架CWF、3榀分别采用本文提出的3种新型连接构造方案组装而成的装配式减震墙板框架(DWF1、DWF2、DWF3),以考察和对比本文提出的新型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方案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1)3种新型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连接构造方案性能优越,充分发挥了减震墙板滑移耗能机制的优势,能明显改善框架构件的抗震性能;同时,减震墙板及其连接件保持完好无损,成功避免了课题组前期试验中出现的减震墙板局部损坏和连接件失稳现象;(2)减震墙板对框架的附加刚度效应和约束效应远弱于普通墙板,这有利于延长框架结构的周期,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3)一方面,减震墙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但与普通墙板相比,由于减震墙板对装配式框架结构侧向支撑作用较弱;另一方面,减震墙板为框架提供附加抗侧承载力是相对稳定的。(4)减震墙板可以很好地减轻或避免2个重要问题——当填充墙竖向不均匀布置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楼层发生刚度突变;当填充墙平面不对称布置时,装配式框架结构产生扭转效应。
二、局部减震加层板设备基础施工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部减震加层板设备基础施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1.2.2 钢筋混凝土连接界面抗剪要素与受剪承载力计算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分析 |
2.1 框架结构体系和节点构造 |
2.1.1 结构体系 |
2.1.2 节点构造 |
2.2 顶部楼层刚性隔板对多层框架结构抗侧变形协调影响的分析 |
2.2.1 基本原理 |
2.2.2 模型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
3.1 框架梁端的扭矩及抗扭要素 |
3.1.1 框架梁端扭矩水平 |
3.1.2 梁端界面抗扭要素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件研究参数与分组 |
3.2.2 试件加工 |
3.2.3 试验装置 |
3.2.4 试验加载机制 |
3.2.5 试验测试方案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试验现象及分析 |
3.3.2 梁端界面裂缝宽度-位移角曲线 |
3.3.3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位移角曲线 |
3.3.4 梁端梁顶和梁底混凝土应变-位移角曲线 |
3.3.5 梁端扭转变形-位移角曲线 |
3.3.6 预应力钢绞线轴力-位移角曲线 |
3.3.7 竖向力-位移角曲线 |
3.3.8 刚度退化曲线 |
3.3.9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位移角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 |
4.1 摩擦抗剪和摩擦抗扭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2 耗能钢筋销栓抗剪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3 基于Abaqus的节点试件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
4.3.1 有限元模型信息 |
4.3.2 模拟分析结果 |
4.4 基于OpenSees的节点试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
4.4.1 有限元模型信息 |
4.4.2 模拟分析结果 |
4.5 界面在剪力和扭矩下的剪应力计算 |
4.5.1 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2 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3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4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6 梁端界面弯-剪-扭相互影响的机理 |
4.6.1 初始扭矩下梁端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的界面受力过程机理 |
4.6.2 相关因素对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下受力性能的影响 |
4.7 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
4.7.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4.7.2 框架梁端界面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
5.1 试验研究内容 |
5.2 试验设计 |
5.2.1 原型概况 |
5.2.2 模型设计 |
5.2.3 试验地震波 |
5.2.4 试验工况 |
5.2.5 试验测试方案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试验现象及损伤分析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Open Sees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
6.1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
6.1.1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 |
6.1.2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6.2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
7.1 楼盖体系与构造设计 |
7.2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设计方法 |
7.2.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7.2.2 极限位移状态梁端界面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
7.2.3 框架梁端界面抗扭设计建议 |
7.3 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始扭矩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试件加工详图 |
附录2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加工详图 |
附录3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测点布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震加固技术介绍 |
1.2.1 抗震加固的概念 |
1.2.2 抗震加固的发展历程和时代背景 |
1.2.3 抗震加固技术的分类 |
1.3 采用黏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技术 |
1.3.1 黏滞阻尼器工作原理 |
1.3.2 黏滞阻尼器力学模型 |
1.3.3 黏滞阻尼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黏滞阻尼器国内外应用现状 |
1.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概述 |
1.4.1 抗震性能设计概念 |
1.4.2 与现行抗震设计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
1.4.3 抗震性能设计起源与发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主要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理论框架 |
2.1 性能化减震加固主要内容 |
2.1.1 地震设防水准 |
2.1.2 结构性能水平 |
2.1.3 结构性能目标 |
2.2 性能化减震加固方法 |
2.2.1 设计思路与流程 |
2.2.2 分析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固性能目标与工程应用 |
3.1 工程概况 |
3.1.1 加固背景 |
3.1.2 原结构信息 |
3.2 原结构分析评价 |
3.2.1 ETABS软件简介 |
3.2.2 原结构模型建立 |
3.2.3 模态分析及结果 |
3.3 性能目标及加固方案 |
3.3.1 加固性能目标 |
3.3.2 消能减震加固方案 |
3.3.3 消能减震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性能研究 |
4.1 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概述 |
4.1.1 反应谱法 |
4.1.2 时程分析法 |
4.2 地震波的选择与调整 |
4.2.1 地震波的三要素 |
4.2.2 地震波选择 |
4.3 减震前后模型分析及指标查看 |
4.3.1 减震前后楼层剪力对比 |
4.3.2 减震前后层间位移角对比 |
4.4 附加阻尼比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性能研究 |
5.1 弹塑性分析模型建立 |
5.1.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5.1.2 构件非线性行为的模拟 |
5.1.3 铰的组成要素 |
5.1.4 地震波和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 大震弹塑性分析结果 |
5.2.1 层间位移角 |
5.2.2 顶点加速度、速度时程曲线 |
5.2.3 阻尼器耗能及滞回曲线 |
5.3 性能校核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的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黏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
1.1.1 耗能减震结构概述 |
1.1.2 黏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
1.2 黏弹性阻尼器的性能研究现状与应用 |
1.2.1 黏弹性阻尼器的性能研究现状 |
1.2.2 黏弹性阻尼器的应用 |
1.3 黏弹性材料的概述 |
1.3.1 黏弹性材料特性 |
1.3.2 黏弹性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1.3.3 黏弹性材料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1.4 黏弹性复合材料的概述 |
1.4.1 黏弹性复合材料的研究意义 |
1.4.2 黏弹性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问题的提出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5.4 创新点 |
第二章 丙烯酸酯黏弹性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
2.1 试样的设计与制作 |
2.2 丙烯酸酯黏弹性阻尼器的试验概况 |
2.2.1 试验目的 |
2.2.2 加载方案 |
2.3 丙烯酸酯黏弹性阻尼器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温度对丙烯酸酯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2.3.2 频率对丙烯酸酯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2.3.3 应变幅值对丙烯酸酯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2.3.4 疲劳加载对丙烯酸酯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Hooke定律 |
3.1.1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刚度矩阵 |
3.1.2 各向同性材料的刚度矩阵 |
3.2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
3.2.1 轴向的应力—应变关系 |
3.2.2 任意方向的应力—应变关系 |
3.3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
3.3.1 等效性能分析 |
3.3.2 混合率模型 |
3.4 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的刚度分析 |
3.4.1 黏弹性单层板的应力—应变关系 |
3.4.2 黏弹性层合板的应力—应变关系 |
3.4.3 黏弹性层合板的刚度 |
3.5 结论 |
第四章 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
4.1 组分材料的性能测试及结果 |
4.1.1 基体的性能测试及结果 |
4.1.2 增强相的性能测试及结果 |
4.2 黏弹性单向板的拉伸性能测试及结果 |
4.2.1 黏弹性单向板的制备 |
4.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 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4.3.1 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试件的设计 |
4.3.2 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试件的制备 |
4.4 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的试验概况 |
4.4.1 试验目的 |
4.4.2 加载方案 |
4.5 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1 温度对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4.5.2 频率对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4.5.3 应变幅值对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4.5.4 疲劳加载对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4.6 增强相对黏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对比 |
4.6.1 温度对三类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对比 |
4.6.2 频率对三类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对比 |
4.6.3 应变幅值对三类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对比 |
4.6.4 疲劳加载对三类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对比 |
4.7 结论 |
第五章 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滞回曲线特征研究 |
5.1 相位差的非线性 |
5.2 升温—疲劳所致软化 |
5.2.1 升温软化的相似性规律 |
5.2.2 疲劳软化的相似性规律 |
5.3 应变幅值所致的软化、大应变幅值下的硬化 |
5.4 结论 |
第六章 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模型研究 |
6.1 黏弹性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
6.1.1 Maxwell模型 |
6.1.2 Kelvin模型 |
6.1.3 标准线性固体模型 |
6.1.4 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模型 |
6.1.5 有限元模型 |
6.2 BWBN模型 |
6.2.1 单自由度BWBN模型的运动控制方程 |
6.2.2 BWBN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6.3 BWBN模型的参数识别 |
6.3.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路 |
6.3.2 遗传算法的计算流程 |
6.3.3 遗传算法的编码和解码 |
6.3.4 遗传算法的遗传算子 |
6.3.5 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 |
6.4 遗传算法识别BWBN模型参数 |
6.4.1 适应度函数的确定及参数缩减 |
6.4.2 参数识别、模拟计算实例 |
6.5 BWBN模型的拓展 |
6.5.1 体现温度、疲劳效应的BWBN模型 |
6.5.2 计算实例及对比 |
6.6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4)长螺旋压灌咬合桩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钻孔咬合桩研究现状 |
1.2.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墙施工工艺研究 |
2.1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墙工艺原理与优势 |
2.1.1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墙工艺原理 |
2.1.2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墙优势 |
2.2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施工工序 |
2.2.1 咬合桩导墙施工 |
2.2.2 咬合桩施工工艺 |
2.2.3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
2.3 咬合桩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2.3.1 桩身垂直度控制 |
2.3.2 咬合厚度控制 |
2.3.3 咬合时间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立于压灌桩上的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工艺研究 |
3.1 钢管混凝土立柱设计要求 |
3.1.1 设计考虑因素与构造要求 |
3.1.2 立柱承载力计算分析 |
3.1.3 钢管混凝土立柱节点构造 |
3.2 立柱桩与钢管混凝土柱同步施工工艺 |
3.2.1 施工工序 |
3.2.2 施工要求 |
3.3 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关键技术 |
3.3.1 钢护筒垂直度控制 |
3.3.2 钢管混凝土柱上部定位控制 |
3.3.3 钢管混凝土柱垂直度控制技术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螺旋压灌咬合桩支护结构分析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基本情况 |
4.1.2 周边环境 |
4.1.3 岩土工程条件 |
4.1.4 工程项目特点 |
4.2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
4.2.1 选型与可行性分析 |
4.2.2 长螺旋钻孔压灌咬合桩墙分段支护设计要求 |
4.2.3 咬合桩按等效连续墙厚度设计计算 |
4.2.4 桩墙节点构造设计 |
4.3 整体三维计算与监测结果分析 |
4.3.1 整体三维计算 |
4.4 基坑监测 |
4.4.1 监测方案 |
4.4.2 监测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值模拟分析 |
5.1 软件简介 |
5.2 模型建立 |
5.2.1 模型尺寸 |
5.2.2 模型选取单元及参数 |
5.3 施工阶段模拟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5.4.1 咬合桩深层水平位移 |
5.4.2 周边地表沉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专利技术引领创新驱动 |
1.1.2 技术标准引领我国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 |
1.1.3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分析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及构成 |
2.1.2 外围护系统的定义及构成 |
2.2 专利数据检索及信息处理 |
2.2.1 专利信息来源及检索方式 |
2.2.2 专利信息处理——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支 |
2.3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总体布局 |
2.3.1 专利申请趋势 |
2.3.2 专利技术构成 |
2.3.3 专利申请主体分析 |
2.3.4 专利权人及其布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墙体专利技术研究 |
3.1 装配式建筑墙体系统技术概述 |
3.1.1 外围护系统集成设计内容与要求 |
3.1.2 不同结构体系的外围护墙体性能要求 |
3.1.3 装配式外围护墙体概览 |
3.1.4 装配式外围护墙体适用范围 |
3.2 墙体相关技术专利布局 |
3.2.1 专利申请趋势 |
3.2.2 专利技术构成 |
3.3 外墙保温系统专利技术分析 |
3.3.1 外墙外保温的问题及专利技术解决方案 |
3.3.2 “三明治”墙板技术专利分析 |
3.3.3 其他外墙保温系统专利技术 |
3.4 墙体构造及节点技术分析 |
3.4.1 混凝土结构墙体构造及节点设计技术分析 |
3.4.2 钢结构墙体构造设计及节点技术分析 |
3.4.3 木结构墙体的构造和连接设计技术分析 |
3.5 制作工艺及施工专利技术分析 |
3.5.1 预制构件的制作工艺分析 |
3.5.2 施工技术分析 |
3.5.3 相关专利技术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其他专利技术研究 |
4.1 屋面、门窗及其他相关专利技术布局 |
4.1.1 屋面相关专利技术构成 |
4.1.2 门窗及其他相关专利技术构成 |
4.2 屋面性能相关专利技术分析 |
4.2.1 屋面保温节能技术分析 |
4.2.2 屋面防水技术分析 |
4.3 门窗的性能和安装构造专利技术分析 |
4.3.1 外窗保温节能技术分析 |
4.3.2 门窗安装构造技术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空白点分析及专利申请 |
5.1 技术空白点及专利技术分析 |
5.1.1 技术空白点 |
5.1.2 专利技术分析 |
5.2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 |
5.2.1 说明书摘要 |
5.2.2 权利要求书 |
5.2.3 专利说明书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专利汇总表 |
附录2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高烈度区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盒式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
1.2.1 网格墙架的研究现状 |
1.2.2 空腹夹层板的工程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3 钢网格盒式结构工程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体系的介绍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钢网格墙架体系力学性能及试验研究 |
2.1 钢结构墙架概述 |
2.1.1 框架竖向承重体系 |
2.1.2 框筒竖向承重体系 |
2.1.3 钢网格墙架体系 |
2.2 钢网格墙架侧向变形分析 |
2.2.1 钢网格墙架剪切变形计算(柔度法) |
2.2.2 钢网格墙架整体弯曲变形计算(柔度法) |
2.2.3 钢网格墙架整体侧向变形算例分析 |
2.3 钢网格墙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2.3.1 钢网格墙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2.4 钢网格墙架剪力滞后效应研究 |
2.4.1 矩形框筒受力状态 |
2.4.2 钢网格墙架的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力学性能及试验研究 |
3.1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基本组成与构造 |
3.1.1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的基本构造与尺寸要求 |
3.1.2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关键节点构造 |
3.2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分析方法 |
3.2.1 拟夹层板连续化分析方法 |
3.2.2 空腹夹层板实用计算方法 |
3.3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极限承力试验研究 |
3.3.1 极限承力试验研究目的 |
3.3.2 钢材和混凝土材性试验 |
3.3.3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极限承力试验方案及检测结果 |
3.3.4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对比试验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4.1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力学特点 |
4.2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住宅建筑的应用与分析 |
4.2.1 工程概况 |
4.2.2 结构设计方案 |
4.2.3 结构设计分析 |
4.2.4 对比分析结论 |
4.3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办公楼建筑的应用与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设计方案比选 |
4.3.3 传统与新型结构体系受力及用钢量对比 |
4.3.4 传统结构体系与新型结构体系对比小结 |
4.4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4.4.1 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 |
4.4.2 Push-over分析方法的计算实施步骤 |
4.4.2.1 Push-over分析的基本步骤 |
4.4.2.2 塑性角的定义、设置和性能状态 |
4.4.2.3 侧向加载模式和Push-over工况的选择 |
4.4.3 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pushover分析 |
4.4.3.1 Midas Building计算模型建立 |
4.4.3.2 Push-over能力-需求谱曲线 |
4.4.3.3 Push-over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 |
4.4.3.4 Push-over结构楼层剪力 |
4.4.3.5 Push-over结构钢结构塑性铰发展情况 |
4.4.3.6 Push-over结构剪力墙变形等级 |
4.4.3.7 对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装配式施工 |
5.1 某多层大跨度盒式结构装配式施工介绍 |
5.1.1 工程概述 |
5.1.2 装配式施工过程 |
5.1.3 临时支撑 |
5.1.4 卸载监测 |
5.1.5 结论 |
5.2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装配式施工 |
5.2.1 某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楼盖单元装配式施工 |
5.2.2 某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墙架单元装配式施工 |
5.2.3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装配式施工流程图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建议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装配式高层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演变 |
1.2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 盒式结构的定义、特点及工程应用 |
1.3.1 盒式结构的定义 |
1.3.2 盒式结构的特点 |
1.3.3 盒式结构的典型工程应用 |
1.4 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现浇磷石膏的研究概况 |
1.4.1 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1.4.2 现浇磷石膏的研究概况 |
1.4.3 现浇磷石膏墙体的工程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的自振特性分析 |
2.1 基本理论 |
2.2 基本算例分析 |
2.2.1 振型 |
2.2.2 自振频率 |
2.3 参数化分析 |
2.3.1 空腹夹层板高度 |
2.3.2 表层薄板厚度 |
2.3.3 网格尺寸 |
2.3.4 肋高 |
2.3.5 边梁截面高度 |
2.3.6 楼层层高 |
2.3.7 剪力键宽度 |
2.3.8 长宽比 |
2.4 基频的简化计算方法 |
2.4.1 基频计算式 |
2.4.2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的地震响应分析 |
3.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3.2 静力分析 |
3.2.1 计算模型 |
3.2.2 结果分析 |
3.2.3 重力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分析 |
3.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3.3.1 水平地震单独作用 |
3.3.2 竖向地震单独作用 |
3.3.3 水平及竖向地震共同作用 |
3.4 参数化分析 |
3.4.1 算例情况 |
3.4.2 空腹夹层板高度 |
3.4.3 表层薄板厚度 |
3.4.4 网格尺寸 |
3.4.5 肋高 |
3.4.6 边梁截面高度 |
3.4.7 地震烈度 |
3.4.8 跨度 |
3.5 地震动内力的简化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的水平位移计算方法研究 |
4.1 广义抗侧力结构体系 |
4.2 墙体的变形分析及计算简图 |
4.3 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的等效抗侧刚度分析 |
4.3.1 网格式框架的剪切刚度及侧移计算原理 |
4.3.2 荷载作用下的结构侧移计算 |
4.3.3 网格式框架的等效侧移刚度 |
4.3.4 抗侧刚度的统一表达形式 |
4.4 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的水平位移计算方法 |
4.4.1 倒三角形水平荷载作用 |
4.4.2 顶部集中水平荷载作用 |
4.4.3 水平均布荷载作用 |
4.4.4 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的等效抗侧刚度 |
4.4.5 现浇磷石膏的等效刚度 |
4.5 有限元分析 |
4.5.1 有限元建模 |
4.5.2 公式验证 |
4.5.3 位移计算方法的影响系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5.1 抗震性能试验 |
5.1.1 试验概况 |
5.1.2 试验现象 |
5.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恢复力模型 |
5.2.1 混凝土网格式框架恢复力模型的确定 |
5.2.2 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恢复力模型的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层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6.1 基本理论 |
6.1.1 静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6.1.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6.2 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6.2.1 计算模型 |
6.2.2 结构自振特性 |
6.2.3 抗震性能分析 |
6.3 盒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6.3.1 计算模型 |
6.3.2 结构自振特性 |
6.3.3 抗震性能分析 |
6.4 等效盒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6.4.1 计算模型 |
6.4.2 结构自振特性 |
6.4.3 结构的抗震承载力 |
6.5 等效盒式结构的弹塑性分析 |
6.5.1 模型建立 |
6.5.2 地震波选择 |
6.5.3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
6.5.4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层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装配式施工方法 |
7.1 装配式施工的工序 |
7.2 装配式空腹夹层板的相关要求及构造 |
7.2.1 拼装单元划分及构件制作 |
7.2.2 拼接节点的相关构造 |
7.3 装配式组合墙的相关要求及构造 |
7.3.1 拼装单元划分及构件制作 |
7.3.2 组合墙拼接节点的相关构造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船用钢/聚氨酯夹层板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PS夹层板制备工艺研究 |
1.2.2 SPS夹层板力学性能研究 |
1.2.3 SPS夹层板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SPS夹层板应用情况及芯材常规制备方法研究 |
2.1 典型SPS夹层板结构形式 |
2.1.1 常见SPS夹层板面板材料 |
2.1.2 常见SPS夹层板芯材材料 |
2.1.3 常见SPS夹层板结构形式 |
2.2 SPS夹层板的适用性研究 |
2.2.1 SPS夹层板适用部位 |
2.2.2 SPS夹层板应用成本分析 |
2.3 SPS夹层板芯材制备工艺研究 |
2.3.1 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模型 |
2.3.2 聚氨酯弹性体制备原理 |
2.3.3 芯材硬段材料异氰酸酯 |
2.3.4 芯材软段材料多元醇及各类助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氨酯弹性体优选及其制备工艺研究 |
3.1 SPS夹层板芯材试验方案设计 |
3.1.1 试验依据 |
3.1.2 试验设备 |
3.2 SPS夹层板芯材力学性能试验测定 |
3.2.1 芯材硬度测试 |
3.2.2 制样及试验步骤 |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4 聚氨酯弹性体芯材剪切试验 |
3.3 聚氨酯弹性体热力学试验 |
3.3.1 热力学试验步骤 |
3.3.2 热失重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差示扫描量热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芯材断面SEM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用SPS夹层板制备工艺研究 |
4.1 SPS夹层板空腔制备工艺研究 |
4.1.1 SPS夹层板空腔制备工艺流程研究 |
4.1.2 垫块对SPS夹层板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4.1.3 边界条对SPS夹层板力学性能研究 |
4.2 SPS夹层板浇注工艺研究 |
4.2.1 SPS夹层板脱泡方法 |
4.2.2 SPS夹层板浇注角度及工艺孔设置 |
4.2.3 浇注参数设置 |
4.3 SPS夹层板曲板结构形式研究 |
4.3.1 曲板制备工艺研究 |
4.3.2 SPS圆管制备工艺 |
4.4 大尺寸夹层板结构替换设计 |
4.4.1 SPS夹层板替换方案设计 |
4.4.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3 仿真计算的结果分析 |
4.5 大尺寸夹层板制备工艺 |
4.5.1 空腔制备流程 |
4.5.2 芯材制备流程 |
4.5.3 SPS夹层板浇注施工流程 |
4.6 SPS夹层板拼板及连接结构设计 |
4.6.1 含连接结构的SPS夹层板拼板方式 |
4.6.2 SPS夹层板焊接热防护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艺及结构参数对SPS夹层板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5.1 SPS夹层板力学性能试验依据及工装设计 |
5.2 不同硫化工艺下的夹层板拉伸试验 |
5.2.1 试验步骤 |
5.2.2 硫化时间和温度对夹层板强度及弹性模量影响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不同面芯厚度比对夹层板力学性能影响 |
5.3.1 SPS夹层板面板拉伸试验 |
5.3.2 SPS夹层板厚度比拉伸试验 |
5.3.3 SPS夹层板厚度比弯曲试验 |
5.4 不同面板粗糙度下的力学性能试验 |
5.4.1 SPS夹层板平拉试验 |
5.4.2 SPS夹层板层间剪切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SPS夹层板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
6.1 SPS夹层板典型工艺缺陷研究 |
6.1.1 SPS夹层板表面凹痕 |
6.1.2 SPS夹层板内部气泡缺陷 |
6.1.3 SPS夹层板芯材焦痕或烧芯 |
6.2 SPS夹层板制备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
6.2.1 SPS夹层板质量评估方法的建立 |
6.2.2 外观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
6.2.3 基于力学性能的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
6.2.4 SPS夹层板成品破坏性取样 |
6.3 SPS夹层板设计流程 |
6.3.1 SPS夹层板结构设计原则 |
6.3.2 SPS夹层板连接结构设计原则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隔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隔震结构研究现状 |
1.3 简易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沙漠砂滑移隔震理论体系 |
2.1 引言 |
2.2 隔震体系工作原理 |
2.3 沙漠砂隔震垫层基本理论 |
2.4 滑移隔震体系动力计算模型 |
2.5 滑移隔震体系动力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漠砂隔震垫层振动台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模型设计 |
3.3 试验方案 |
3.4 试验现象及工作原理分析 |
3.5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漠砂隔震垫层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3 砌体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装配式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
1.2.2 预制墙板 |
1.2.3 装配式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 |
1.3 装配式构件连接构造 |
1.3.1 现有轻质墙板连接构造标准体系 |
1.3.2 木(混)结构 |
1.3.3 桥梁工程 |
1.3.4 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方案设计 |
2.1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构造合理性论证 |
2.1.1 填充墙板与框架之间的预留缝隙 |
2.1.2 刚性连接 |
2.2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构造整体设计方案及其施工方法 |
2.2.1 墙板与框架柱之间横向螺栓刚性连接的减震墙板框架(DWF1) |
2.2.2 墙板与框架柱之间横向钢板刚性连接的减震墙板框架(DWF2) |
2.2.3 墙板与框架梁之间横向钢板刚性连接的减震墙板框架(DWF3) |
第三章 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试验研究方案 |
3.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3.1.1 试验框架设计与浇筑 |
3.1.2 试验墙板设计与浇筑 |
3.1.3 试验试件(墙板)安装 |
3.2 试验材料性能 |
3.3 试验加载及量测方案 |
第四章 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试验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4.1.1 空框架试件BF |
4.1.2 普通墙板框架试件CWF |
4.1.3 减震墙板框架试件 DWF1 |
4.1.4 减震墙板框架试件 DWF2 |
4.1.5 减震墙板框架试件DWF3 |
4.1.6 破坏特征 |
4.2 试验数据及分析 |
4.2.1 滞回曲线 |
4.2.2 骨架曲线 |
4.2.3 承载力衰减 |
4.2.4 刚度退化 |
4.2.5 耗能能力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局部减震加层板设备基础施工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潘从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2]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技术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谢汪洋.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黏弹性叠层复合材料阻尼器的性能试验研究[D]. 王道航.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长螺旋压灌咬合桩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应用的研究[D]. 姚时. 南昌大学, 2020(01)
- [5]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技术研究[D]. 卞子铭.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2)
- [6]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高烈度区的研究与应用[D]. 陈靖. 贵州大学, 2019(05)
- [7]装配式高层磷石膏—混凝土组合盒式结构研究与应用[D]. 吴琴. 贵州大学, 2019(05)
- [8]船用钢/聚氨酯夹层板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D]. 陈映.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4)
- [9]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隔震性能研究[D]. 林健康. 宁夏大学, 2019(02)
- [10]装配式减震墙板—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构造研究[D]. 林泽鑫. 广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