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TCA+STENT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阮景成[1](2009)在《陈镜合教授冠心病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痉挛的统称。根据WHO的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均呈显着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如何防治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始终是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该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近年来,随着科研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对该病的辨证论治取得了很大成绩。本论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中医药诊疗冠心病的研究进行了详细论述:1.详细论述中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诊治以及近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等,并且对当代名家治疗冠心病的经验进行了归纳。2.对目前现代医学关于该病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等进行了总结,同时将目前临床常用冠心病诊断手段及各自对冠心病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3.本人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国家级名中医陈镜合教授,跟诊学习三年,亲聆教诲,受益颇深,本论文对导师陈镜合教授论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总结。4.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规范化研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以、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刘嫣[2](2008)在《中山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PTCA+STENT)和外科治疗(CABG)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伤残和丧失工作、生活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近年来,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PTCA+STENT)和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技术迅速发展,已经和药物治疗一起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三大手段”。鉴于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适用对象、手术成功标准、手术疗效、手术费用等方面都有不同,故有必要开展比较研究,以促进技术的合理应用。【研究目的】本课题利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相关数据资料,对PTCA+STENT和CABG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比较研究,进而提出两种治疗方法合理运用的一些建议。【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选取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在中山医院住院进行介入(PTCA+STENT)和外科治疗(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从中抽取100名患者(PTCA+STENT组50例,CABG组50例),对其基本情况、手术情况和出院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相关数据采用EXCEL、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在中山医院,介入(PTCA+STENT)和外科治疗(CABG)广泛用于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除适用对象有所不同外,在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两种方法相当,但外科治疗比介入治疗费用更低。【建议】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从医生、医院、行业组织、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患者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医生要不断提高治疗水平,加强内外科沟通,努力做到合理施治;医院要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行业组织要开展大样本研究,加强信息收集和技术交流,促进冠心病手术治疗技术的健康发展;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管,强化费用监控,完善医保政策,重视专业培训,最大限度地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患者要注重预防,了解冠心病手术治疗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曾小燕[3](2004)在《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比较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与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老年AMI患者57例,年龄65-90岁,平均年龄70.91±5.49岁。除4例AMI并心源性休克直接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外,另53例AMI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支架组和溶栓组,支架组25例行急诊冠脉造影术,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治疗,溶栓组28例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判断:支架组按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溶栓组血管再通依据临床标准间接判断。出院前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有关心脏事件。随访1-3年,观察并记录有关心脏事件。结果 支架组与溶栓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梗死部位、Killip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支架组梗死相关动脉全部即刻开通,操作成功率达100%,临床成功率为92%,溶栓组临床成功率为67.90%,两组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自发病至来院就诊的时间两组无显着差异;自来院至开始治疗的时间支架组显着长于溶栓组(P<0.01);来院至症状缓解时间和发病至症状缓解时间支架组短于溶栓组,两组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天数支架组显着短于溶栓组,两组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出院时LVEF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支架组出血2例,均为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再闭塞3例,心力衰竭3例,死亡2例,溶栓组出血1例,为上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5例,死亡5例。治疗后3个月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比率支架组显着高于溶栓组(P<0.001),半年内再发心肌缺血事件支架组显着少于溶栓组(P<0.001)。随访中心脏事件的发生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老年AMI并心源性休克临床成功率25%。 结论 急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再通率高,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老年AMI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蒋金法,戚秀卿,徐文俊,邓兵,罗明,瞿晓懿,张维桢,许嘉鸿,徐卫国[4](2001)在《PTCA+STENT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
徐维[5](2019)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及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相关性目的:冠状动脉微循环主要负责调节心肌血液流向和心肌内营养物质以及代谢物的交换,而现代观点认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也是引起冠心病基本机制之一。微血管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是一项侵入性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强以及不受心脏外膜冠脉循环影响等优势。γ-谷氨酰转肽酶(γ-gamma-glutamyltransferase,γ-GGT)是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在体内主要参与谷胱甘肽的代谢过程。最近的研究发现,γ-GGT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本研究主要探讨γ-GGT与IMR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是否可作为评估CMD的有效指标。方法:选取2013年03月至2017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44例患者,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结果为阴性,同时行IMR测量。根据IMR值分成IMR<25组(29例)和IMR≥25组(15例)。收集入院患者一般资料和测定γ-GG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清指标,分析γ-GGT与IMR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临床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按照γ-GGT血清学水平中位数及四分位数[30(17.25,41.5)]将IMR<25组和IIMR≥25组分为四组,不同γ-GGT水平中IMR≥25者所占比例比较,且组中IMR≥25的比例最大(54.55%),但是各组之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χ2=3.384,P=0.399)。3.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y-GGT与IMR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r=0.401,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与 IMR 之间呈负相关性(r=-0.320,P<0.05)。4.以IMR值为因变量,y-GGT、HDL-C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结果显示:y-GGT与IMR值存在线性关系(t=2.838,P=0.007),而HDL-C与IMR值存在负线性关系(t=-2.185,P=0.034)。结论:1.γ-GGT与IMR呈线性相关关系,γ-GGT可以用于评估CMD的严重程度。2.HDL-C降低可能参与CMD的病理过程。第二部分SYNTAX Ⅱ评分联合NLR预测STEMI患者pPCI术后出现冠脉无复流现象目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心血管疾病中严重的急症之一,患者早期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尽快恢复血流,限制心肌进展坏死,降低死亡率、改善早期及远期预后。然而,部分STEMI患者在接受pPCI治疗后,缺血心肌仍有得不到充分血液灌注,心肌功能得不到恢复,导致出现CMD,临床上表现为心肌无复流现象。SYNTAXⅡ(SSⅡ)评分是在SYNTAX(SS)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解剖学的复杂程度的基础上,加入相关临床相关指标及未保护的左主干等因素,可以协助临床医生对血运重建策略做出选择,同时预测病患长期死亡率。近些年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ratio,NLR)可以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指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NLR在STEMI患者行pPCI治疗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评价SS Ⅱ和NLR在STEMI患者接受pPCI出现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01-2018.10在本院心内科住院,行急诊pPCI手术的203名STEMI患者,其中52名患者出现了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的判定标准主要根据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分级(thrombolysisin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来判定,将 TIMI 分级≤2 的冠脉血管定义为无复流。根据TIMI分级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流正常组和无复流组。基于SS Ⅱ结果分为低危组(SS Ⅱ<22,68例),中危组(22≤SSⅡ≤31,69例)和高危组(SS Ⅱ>31,66例)。分别比较血流正常组和无复流组,以及SS Ⅱ三组患者之间临床资料。进一步Logistic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SS Ⅱ及NLR曲线下面积(AUC)。结果:1.正常组和无复流组患者中,年龄、多支病变、淋巴细胞数、脂蛋白a、NLR、左室射血分数(LVEF)、SS、SSⅡ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SS Ⅱ评分,高危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病史、多支病变、无复流、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尿素氮、甘油三酯、HDL-C、脂蛋白a、LVEF、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低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HDL-C、LVEF、eGFR与低危组、中危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67)。3.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淋巴细胞数,LVEF,NLR,SS,SSⅡ是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SSⅡ(OR:1.055,95%CI:1.018-1.094,P=0.003),NLR(OR:1.097,95%CI:1.014-1.188,P=0.022)是独立预测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4.SSⅡ评分、NLR水平以及SS Ⅱ评分和NLR水平联合评分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SⅡ评分 AUC 为 0.648(95%CI:0.558,0.739,P<0.002)。SS Ⅱ的最佳截断值为 28.85,预测无复流的灵敏度为60.8%,特异性为65.1%。NLR水平AUC为0.611(95%CI:0.520,0.730,P=0.018),此时NLR的最佳截断值为6.38,预测无复流的灵敏度为56.9%,特异性为68.4%。SSⅡ联合NLR 的 AUC=0.668(95%CI:0.575,0.760,P<0.001),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1.在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中,SS Ⅱ评分和NLR存在明显差异。2.SS Ⅱ评分和NLR是独立预测STEMI患者p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的危险因素。3.在pPCI后,SSⅡ评分联合NLR可以提高预测在STEMI中发生无复流的能力,两者联合诊断具有可行性。
蔡炜[6](2017)在《基于边支优化技术(OOT)的优化型必要时T支架术(OPT)的仿真模拟和临床研究 ——从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到生物可降解支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边支开口优化方式对provisional策略中主支金属支架植入后边支开口的影响—基于Micro-CT及OCT的体外仿真模拟分析背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领域极富挑战的难题之一。以单支架术和必要时边支支架技术为代表的简单策略已成为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优选策略。然而,分叉病变单支架术后(简单策略)是否有必要行对吻扩张及如何进行合理的对吻扩张目前仍存有争议。目的:评价主支支架植入后三种不同的边支开口处理技术(单球囊扩张(SBD)、同步对吻扩张(KBD)、依偎球囊序贯对吻扩张(OOT))对分叉部支架形态学特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聚乙烯醇分叉血管模型(主支近端血管直径3.5 mm,主支远端血管直径3.25 mm,边支血管直径3.0 mm,分叉远角45°),分别模拟主支支架植入后三种不同边支血管优化处理技术(SBD、KBD、OOT),使用高分辨率数字视频仪记录支架植入过程,对术后对分叉支架模型进行微焦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支架内参考血管直径、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外翻支架梁长度、新生血管嵴长度、主支及边支血管开口面积、分叉远角大小、支架对称指数及变形指数、支架贴壁不良率等。结果:微焦CT扫描结果显示:相比单球囊扩张及同步对吻扩张,依偎球囊序贯对吻扩张组外翻支架梁长度更长(OOT:2.13±0.30 mm,SBD:1.23±0.34mm,KBD:1.11±0.39 mm,P<0.01),术后分叉远角更大(OOT:42.72±0.91°,SBD:25.77±7.81°,KBD:28.98±4.65°,P<0.01),新生血管嵴更短(OOT:0.28±0.31 mm,SBD:0.64±0.38 mm,KBD:1.11±0.37 mm,P<0.01),主支血管开口面积更大(OOT:10.69±0.74mm2,SBD:9.68±0.62 mm2,KBD:9.61±0.93 mm2,P=0.052),边支血管开口面积更大(OOT:6.76±0.17 mm2,SBD:4.78±0.86 mm2,KBD:5.87±0.89 mm2,P<0.01),支架变形率更低(OOT:6.67±3.33%,SBD:10.67±4.23%,KBD:20.00±5.29%,P<0.01),主支血管近段对称指数更优(OOT:1.07±0.01,SBD:1.06±0.04,KBD:1.14±0.0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OCT定量分析显示:依偎球囊序贯对吻扩张组分叉连接部支架贴壁不良率比单球囊扩张组及同步对吻扩张组更低(OOT:2.22±0.48%,SBD:10.31±0.66%,KBD:6.74±1.2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依偎球囊序贯对吻扩张+近端优化扩张的技术,即“OOT”技术,有效地优化了单支架植入术后的边支血管开口的形态学特征,从而有望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风险。边支开口优化技术对provisional策略中补救性边支支架植入后分叉部形态的影响—基于金属不可降解支架及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体外仿真模拟分析背景:无论在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年代还是生物可降解支架年代,必要时边支支架技术都是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优选策略。然而,最优化的补救性边支支架植入技术目前尚不明确,仍存在争议。目的:分别采用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及生物可降解支架进行体外仿真模拟优化型必要时T支架术(OPT)与经典的必要时T支架术(CPT),比较两种术式的形态学及流体力学特征及优劣,为优化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分别采用金属药物洗脱支架(DES组)、生物可降解支架(BVS组),体外模拟两种不同的必要时边支支架技术(OPT、CPT),采用微焦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对比分析不同术式分叉支架模型的形态学特征,采用CFD数值模拟仿真技术模拟分叉部的血液流动,对比分析不同术式分叉连接部(BCD)的流体力学特征。OPT组除了最终对吻扩张(FKBD)外,在边支支架植入前加入依偎球囊序贯对吻扩张(OOT)步骤,而CPT技术仅在边支支架植入后完成最终对吻扩张。结果: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相比CPT组,OPT组新生血管嵴更短(DES组:0.27±0.16 mm vs.1.51±0.38 mm,P<0.01;BVS组:0.34±0.10 mm vs.1.02±0.26 mm,P<0.01),外翻支架梁长度更长(DES组:1.92±0.21 mm vs.0.91±0.09 mm,P<0.01;BVS组:2.49±0.27 mm vs.1.78±0.33 mm,P<0.01),术后分叉远角更大(DES组:45.63±3.60°vs.33.35±9.03°,P<0.05;BVS组:55.00±4.18°vs.46.20±6.14°,P<0.05),主支血管开口面积更大(DES组:9.82±0.41 mm2 vs.8.91±0.52 mm2,P<0.05;BVS组:9.46±0.04 mm2 vs.8.34±0.09 mm2,P<0.01),BCD区域支架贴壁不良率更低(DES组:2.47±0.31%vs.11.12±0.75%,P<0.01;BVS组:13.20±0.16%vs.1.94±0.5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FD分析结果显示:相比CPT组,OPT组支架内低剪切力(<0.4Pa)面积更小(14.41±4.51 mm2 vs.26.60±5.02 mm2,P<0.01),低剪切力面积/支架内总面积占比更低(4.68±1.40%vs.8.88±1.21%,P<0.01),分叉嵴附近区域血流扰动更少、血流速度下降幅度更小。结论: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无论用DES支架还是BVS支架,OOT均可显着优化主支支架植入后边支血管开口形态,易化边支开口支架的精确定位。基于OOT技术的优化型必要时T支架术(OPT)在改善分叉部支架形态特征及流体力学特征方面均显着优于经典的必要时T支架术(CPT)。比较必要时T支架术中主支支架植入后有无边支开口优化(OOT)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背景:必要时T支架术已成为分叉病变经皮介入治疗的优选策略。然而,以必要时T支架术作为介入治疗的初始策略时,是否有必要行分叉部最终囊对吻扩张仍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分析临床真实世界中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主支支架植入后有/无边支开口优化处理的1年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必要时T支架术中主支支架植入后有/无边支开口优化(OOT)的优劣。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患者198例,并根据主支支架植入后有/无OOT处理分为OOT组(OOT)50例和无OOT组(non-OOT)148例。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随访1年时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塞(MI)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以平衡两组之间临床基线数据的高度差异。结果:匹配后,OOT组与无OOT组(non-OOT)各有43例患者。随访1年时,无OOT组MACE的发生率显着高于OOT组(14.0%vs.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TVR发生率也高于OOT组(2.3%vs.1.6%),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86);两组间MI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3%vs.2.3%,P=0.958)。1年造影随访显示:无OOT组主支支架内再狭窄率高于OOT组(27.35±11.38%vs.13.16±3.56%,P<0.01),边支血管近段再狭窄率也高于OOT组(33.82±14.89%vs.13.80±3.86%,P<0.01)。结论: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对采用必要时T支架术为起始治疗策略者,利用OOT技术对边支血管开口进行优化处理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率。
刘勇[7](2011)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病历,分析其一般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布、治疗方式选择、中西医药物使用情况等,并对比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AMI患者的预后,从而为前瞻性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路径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第一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病历进行检索,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保守组、溶栓组、急p组,根据中药汤剂中有无使用清热法,进一步分为保守清热组和保守非清热组,溶栓清热组和溶栓非清热组,急p清热组和急p非清热组,并比较其预后。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出院转归(再发心绞痛、再发MI、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死亡、出院时Killip3或4级比例)、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再发心绞痛、再发MI、再次入院、再次PCI、死亡)。研究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病例339例,保守组205例,占60.5%,溶栓组61例,占18.0%,急p组73例,占21.5%;其中保守清热组104例,保守非清热组70例,无服中药者31例;溶栓清热组26例,溶栓非清热组25例,无服中药者10例;急p清热组63例,急p非清热组7例,无服中药者3例。中医证型分布提示AMI为本虚标实证,实证较多,虚证较少;实证主要为血瘀、热毒和痰浊,按频率高低依次为血瘀(86.1%)、热毒(64.9%)、痰浊(43.1%),而气滞(6.2%)和寒凝(1.8%)较少。虚证主要为气虚、阴虚和阳虚,按频率高低依次为气虚(24.8%)、阴虚(18.0%)、阳虚(4.1%)。中西医药物使用情况:中药使用情况:中药注射液主要为丹参注射液等活血药物,其他如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辩证用之。中成药中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软胶囊的使用最多,其次主要为冠心丹参胶囊等活血药物。中药汤剂中,清热活血汤使用最多,其次为温胆汤、生脉散、保元汤、参附汤等辩证用之。西药使用情况:ACEI或ARB、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或低分子肝素、beta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硝酸酯类的使用率接近100%,替罗非班为33.6%。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保守组vs溶栓组vs急p组: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出院时Killip3或4级等发生率方面,溶栓组和急p组均较保守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方面,急p组较溶栓组明显降低(P<0.05);再发MI、室速/室颤等发生率方面,急p组较溶栓组、保守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着性。清热组vs非清热组:无论保守组、溶栓组或急p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MI、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死亡、出院时Killip3、4级等发生率方面,清热组均较非清热组降低,但差异未达到显着性。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保守组vs溶栓组vs急p组:再发心绞痛、再次入院、PCI等发生率方面急p组较保守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溶栓组较保守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着性;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方面,急p组较溶栓组明显降低(P<0.05)。再发MI、死亡等发生率方面,急p组较溶栓组、保守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着性;清热组vs非清热组: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方面,保守清热组较保守非清热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1),对于溶栓和急p治疗的患者,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方面,清热组亦较非清热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无论保守、溶栓或急p治疗,在再发MI、再次入院、PCI、死亡等发生率方面,清热组较非清热组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着性。结论我院AMI患者中,保守治疗仍占最大比例,急诊PCI已经超过溶栓成为我院最主要的急诊再灌注手段。AMI中医证型为本虚标实证,实证较多,虚证较少,实证主要为血瘀、热毒和痰浊,其中热毒占64.9%,提示热毒亦为AMI主要病机,临床不可忽视;虚证主要为气虚,可兼有阴虚和阳虚。西药治疗方面,我院严格遵循指南。中药治疗主要包括活血、清热、化痰、行气、散寒、益气、滋阴、温阳等法,使用比例与证型分布符合。再灌注治疗对改善AMI患者预后方面明显优于保守治疗,且急诊PCI明显优于溶栓治疗。辩证使用清热法能明显降低AMI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并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提示清热法当成为AMI中医治疗规范,写入临床路径。
杨玉恒[8](2011)在《等剂量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的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文中认为背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我国冠心病的负担越来越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有效方法,我国PCI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伴随的相关血栓并发症也是越来越多。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已经成为PCI术后的标准方案。然而,进口氯吡格雷价格昂贵,国产非专利氯吡格雷价格便宜,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和对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尚无大样本资料证实。目的:1、探讨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效果是否相同;2、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凝血系统影响效果是否相同;3、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血细胞计数代表的血液系统的影响效果是否相同;4、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是否相同5、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急诊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是否相同。方法:1、连续入选19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89例)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110例),按照相同的应用剂量及应用方法,并应用电阻法在用药前、用药后8-12小时、24~36小时、48~60小时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在用药前和用药后48-60小时测定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D-dimer)、凝血系统[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2、入选1798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泰嘉组(1104例)及波立维组(694例),在PCI术前给予300mg负荷剂量,序贯75mg/d,随访3-28个月,观察急性、亚急性、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脑卒中的联合终点MACE事件的影响以及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影响。3、入选20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泰嘉组(123例)及波立维组(81例),在急诊室给予300mg负荷剂量,序贯75mg/d,随访3-28个月,观察急性、亚急性、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脑卒中的联合终点MACE事件的影响以及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影响。结果:1、泰嘉组及波立维组血小板聚集率均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降低,在负荷量后降低最明显,泰嘉组与波立维组用药前、用药后8~12小时、24~36小时、48~60小时的血小板聚集率电阻值分别为7.67±3.48欧姆(ohm),4.67±3.84ohm,3.46±3.93 ohm,3.36±3.86 ohm和6.84±3.25ohm,4.25±3.94ohm,2.63±3.27ohm,2.59±3.50ohm,经单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92,P=0.080),4次重复测量的血小板聚集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7.101,P=0.000);而凝血系统PT、INR、APTT、TT、FIB、D-dimer治疗前无显着差异(t值分别为0.825、1.260、1.448、0.299、1.112、0.388,P值分别为0.411、0.209、0.149、0.765、0.267、0.699);治疗后PT、INR、APTT、TT、FIB、D-dimer治疗前无显着差异(t值分别为1.350、1.159、1.406、0.915、1.810、0.372,P值分别为0.179、0.248、0.161、0.361、0.072、0.710);血常规的各项血细胞计数WBC、RBC、HGB、PLT治疗前比较无差异(t值分别为1.840、0.101、0.664、2.027,P值分别为0.067、0.920、0.507、0.054);治疗后WBC、RBC、HGB、PLT比较无差异(t值分别为1.404、0.083、0.565、1.581,P值分别为0.162、0.934、0.574、0.116)。泰嘉组和波立维组治疗前后PT、INR、APTT、TT、D-dimer经自身配对t检验无显着差异(t值分别为1.198和1.016、0.989和0.697、0.872和0.981、0.368和1.225、0.051和0.032,P值分别为0.234和0.311、0.325和0.487、0.385和0.328、0.714和0.223、0.959和0.975);而泰嘉组和波立维组FIB均较前升高(t值分别为3.389和2.074,P值分别为0.001和0.040);泰嘉组和波立维组治疗前后WBC及PLT计数经自身配对t检验无明显变化(t值分别为0.248和0.808、1.654和1.618,P值分别为0.804和0.421、0.102和0.109);而泰嘉组和波立维组治疗后RBC计数及HGB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经自身配对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t值分别为7.539和9.562、9.224和10.856,P值分别为0.000和0.000、0.000和0.000)。2、泰嘉组和波立维组靶血管重建、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着性意义(X2值分别为2.176、3.287,P值分别为0.140、0.070);支架内血栓及心源性死亡经Fisher’s精确概率计算,无显着性差异(P值分别为0.440、0.149);出血和大出血事件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值分别为0.072和0.380);两组之间无事件生存情况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 Rank (Mantel-Cox)比较,无显着差异(X2值=3.438,P值=0.064);累积MACE事件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 Rank (Mantel-Cox)比较,无显着差异(X2值=1.076,P值=0.300)。3、泰嘉组和波立维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和出血事件;波立维组有2例心源性死亡,分别为心源性休克及心脏破裂;两组靶血管重建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着性意义(X2分别为0.000和0.921,P值分别为0.989和0.337);两组之间累积MACE事件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绘制K-M曲线见图3.1,经Log Rank (Mantel-Cox)比较,无显着差异(X2值=0.679,P值=0.410)。结论:1、大样本、随机、阳性对照比较同剂量、同方案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对电阻法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进行了“头对头”的疗效比较,以及对凝血系统、血液系统的影响,发现二者具有等同影响,疗效及安全性类似。2、国内最大样本量(应用国产氯吡格雷超过1000例)、随机、阳性对照比较同剂量、同方案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对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发现二者对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发现在白细胞下降副作用方面,国产氯吡格雷(泰嘉)优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3、大样本、随机、阳性对照比较同剂量、同方案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对AMI患者急诊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发现二者对急诊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二、PTCA+STENT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TCA+STENT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陈镜合教授冠心病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冠心病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冠心病认识的历史沿革 |
1.1 春秋战国时期 |
1.2 秦汉时期 |
1.3 隋唐时期 |
1.4 宋金元时期 |
1.5 明清时期 |
2 中医学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病因探讨 |
2.2 病机探讨 |
3 冠心病诊断与疗效标准 |
3.1 诊断标准 |
3.2 疗效标准 |
4 冠心病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 |
4.1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4.2 证候分布的特点研究 |
5 冠心病中医临床治疗进展 |
5.1 分型论治 |
5.2 从脏腑论治 |
5.3 治法研究 |
5.4 中成药治疗研究 |
6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总结 |
6.1 陈可冀院士治疗冠心病经验 |
6.2 路志正教授治疗心绞痛经验 |
6.3 邓铁涛教授"冠心三论"经验 |
6.4 杜家经教授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
6.5 李培生教授老中医辨治冠心病经验 |
6.6 李锡光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
6.7 梁贻俊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 |
第二节 冠心病现代研究进展 |
1 病因学研究 |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1.2 冠状动脉痉挛 |
1.3 A型性格 |
1.4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1.5 血浆硫化氢含量 |
1.6 感染性疾病 |
2 发病机制的认识 |
2.1 内皮损伤反应学说 |
2.2 平滑肌细胞单克隆生长学说 |
2.3 脂质浸润学说 |
3 诊断技术进展 |
3.1 常规心电图 |
3.2 动态心电图 |
3.3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
3.4 超声心动图 |
3.5 血管内超声 |
3.6 心血管造影检查 |
3.7 核素诊断 |
3.8 CT和MRI |
3.9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
4 治疗的认识 |
弟二部分 陈镜合教授冠心病学术思想 |
1 冠心病治疗总纲 |
1.1 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 |
1.2 病证结合,详查顺逆 |
1.3 从郁论治,注重肝脾 |
1.4 善用经方,灵活化裁 |
1.5 研制开心,独树一帜 |
2 各论 |
2.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治 |
2.2 冠心病心绞痛诊治 |
2.3 急性心肌梗死诊治 |
2.4 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治 |
2.5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诊治 |
2.6 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治 |
3 冠心病养生宜忌 |
4 诊余漫话 |
4.1 现代中医发展之路 |
4.2 传统中医现状 |
4.3 中西结合医现状 |
4.4 传统中医与中西结合医优势与不足 |
4.5 内科要走现代中医的路 |
5 进补的学问 |
5.1 不识补乱补会加重病情 |
5.2 "虚"症有四种看清再进补 |
5.3 导师开出的食疗方 |
6 建立现代中医新体系 |
7 现代中医思维在临床各科急症中的应用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论着情况 |
(2)中山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PTCA+STENT)和外科治疗(CABG)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对象和抽样方法 |
三、分析方法 |
四、统计描述 |
附:样本的代表性研究 |
第一章 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比较研究 |
一、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
二、手术并发症比较 |
三、手术成功率比较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比较研究 |
一、近期疗效比较 |
二、远期疗效比较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种治疗方法的经济性比较研究 |
一、费用-效果分析 |
二、支付方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 |
三、住院费用的多因素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
附录一: 中山医院冠心病病人(PTCA+STENT)调查表 |
附录二: 中山医院冠心病病人(CABG)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方法 |
1.3 仪器和设备 |
1.4 观察与随访 |
1.5 统计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
2.2 急性期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
2.3 随访期观察指标的比较 |
2.4 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老年AMI溶栓治疗的效果与局限性 |
3.2 老年AMI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效果 |
3.3 老年AMI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 |
3.4 急诊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典型病例 |
附录B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现状(综述) |
致谢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4)PTCA+STENT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5)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及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相关性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SYNTAX Ⅱ评分联合NLR预测STEMI患者pPCI术后出现冠脉无复流现象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边支优化技术(OOT)的优化型必要时T支架术(OPT)的仿真模拟和临床研究 ——从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到生物可降解支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边支开口优化方式对provisional策略中主支金属支架植入后边支开口的影响—基于Micro-CT及OCT的体外仿真模拟分析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局限性 |
结论 |
第二部分 边支开口优化技术对provisional策略中补救性边支支架植入后分叉部形态的影响—基于金属不可降解支架及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体外仿真模拟分析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局限性 |
结论 |
第三部分 比较必要时T支架术中主支支架植入后有无边支开口优化(OOT)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局限性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生物可降解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急性心肌梗死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 |
1.2 危险因素 |
1.3 病理生理 |
1.4 再灌注治疗 |
1.5 NSTEMI的研究进展 |
2.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中医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3. 临床路径的研究进展 |
3.1 临床路径的概念 |
3.2 临床路径的产生与发展 |
3.3 临床路径的作用 |
3.4 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
3.5 中医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1 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分组 |
1.6 资料收集及评价内容 |
2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2.1 数据管理 |
2.2 统计分析 |
3 技术路线(图1)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1.1 病例收集情况 |
1.2 一般临床特点 |
1.3 住院费用类型、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情况 |
1.4 中医证型分布 |
1.5 中医治法分布 |
1.6 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 |
1.7 中成药使用情况 |
1.8 中药汤剂使用情况 |
1.9 西药使用情况 |
2 不同治疗组临床特点比较 |
2.1 保守组、溶栓组和急p组临床特点比较 |
2.2 保守清热组和保守非清热组临床特点比较 |
2.3 溶栓清热组和溶栓非清热组临床特点比较 |
2.4 急p清热组和急p非清热组临床特点比较 |
3 不同治疗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 |
3.1 保守组、溶栓组和急p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 |
3.2 保守清热组和保守非清热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 |
3.3 溶栓清热组和溶栓非清热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 |
3.4 急p清热组和急p非清热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和出院转归比较 |
4 不同治疗组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
4.1 保守组、溶栓组和急p组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
4.2 保守清热组和保守非清热组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
4.3 溶栓清热组和溶栓非清热组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
4.4 急p清热组和急p非清热组半年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较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1. 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
1.1 AMI治疗方式 |
1.2 AMI中医证型分布 |
1.3 AMI中药使用情况 |
1.4 AMI西药使用情况 |
1.5 不同治疗组临床特点比较 |
1.6 保守治疗、溶栓治疗和急诊PCI治疗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 |
1.7 清热法和非清热法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 |
2 总结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等剂量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的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等剂量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等效性比较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等剂量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对PCI术后影响的等效性比较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等剂量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对急诊PCI术后影响的等效性比较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血小板及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PTCA+STENT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陈镜合教授冠心病学术思想研究[D]. 阮景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2]中山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PTCA+STENT)和外科治疗(CABG)的比较研究[D]. 刘嫣. 复旦大学, 2008(03)
- [3]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D]. 曾小燕. 青岛大学, 2004(06)
- [4]PTCA+STENT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蒋金法,戚秀卿,徐文俊,邓兵,罗明,瞿晓懿,张维桢,许嘉鸿,徐卫国.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S1)
- [5]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及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D]. 徐维. 扬州大学, 2019(02)
- [6]基于边支优化技术(OOT)的优化型必要时T支架术(OPT)的仿真模拟和临床研究 ——从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到生物可降解支架[D]. 蔡炜.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4)
- [7]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回顾性研究[D]. 刘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8]等剂量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的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D]. 杨玉恒. 天津医科大学, 2011(12)
标签:氯吡格雷论文; 心梗论文; 冠状动脉狭窄论文; 冠状动脉痉挛论文;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