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章词结构及其艺术范式(论文文献综述)
闫晓璇[1](2016)在《宋代风景组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宋代风景组词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研究,试图揭示其词体渊源、发展历程、主题类型及艺术成就。从曲学兴起到词曲通治,吴梅等人为词体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任二北对联章的发现使得联章一体得到广泛关注,联章逐渐发展成为与组词内涵大体一致的词体范畴。“风景组词”就是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划分出来的词作类型。北宋时期,晏殊和柳永等人以普通联章的形式表现季节变化和相思羁旅。潘阆、欧阳修与王琪使定格联章从普通联章词中脱颖而出。到了苏门词人群手中,风景组词又以和韵与回文的形式发生新变。风景组词发展到南宋,已经完全进入成熟期。北宋对联章体的继承与开拓为南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宋的风景组词数量大增,艺术水平较高,且能够反映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与词人心理。宋代风景组词的主题类型包括地域组词、咏物组词和时序组词。地域组词从地域的角度切入,描写了不同地域的风光景色,或流连山水,或吟赏风土,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咏物组词将目光聚焦于花草风物之上,仿佛精美的工笔画;时序组词则是宋人美好生命的寄托,它们是词人在感受时间的过程中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风景组词丰富了词的体式,增加了词的内容,弥补了单首词作的不足,是宋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它还促进了调笑转踏与鼓子词的创作,使得诸宫调、散曲中的重头以及套曲等形式得以产生与发展,它所包含的情景特色与结构艺术也得到了后世的继承与发扬。
赵锐[2](2015)在《清初伤悼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初伤悼词是清初词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特殊历史背景之下,清初伤悼词作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艺术水平亦达到一定高度。值得学界关注。近年来,随着清词整理工作的不断开展,有关清初伤悼词的专着和论文不断出现。不过,这些专着和论文的关注点多在于清词的宏观发展状况,且多是对单个着名作家或者经典作品的论述,对于清初伤悼词综合研究的文章几乎没有出现。本文使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实现了对清初词坛伤悼词作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把握的目标。其中,对清初伤悼词的全景把握,对清初伤悼词创作活跃原因进行的多角度分析,对清初词坛伤悼词的艺术特点进行的分析研究,对除纳兰之外的清初伤悼词大家的分析等,可谓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清初伤悼词产生的背景:清初,国家由乱走向大治,文化政策宽严相济,词坛发展活跃,迎来“中兴”。活跃发展原因:受前代悼亡文学发展惯性及易代悲伤情绪影响;善于抒发真情、愁情的文体优势;统治者及词界翘楚们的引导;词坛风气影响以及满族文人的加入等。第二部分根据伤悼词创作的不同诱因,对清初伤悼词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并对各种诱因影响之下的清初伤悼词特点进行分析介绍。其中包括:专事伤悼的时节、团圆色彩的节日以及春、秋之季和雨落时节等特殊时节引发的伤悼;突然亡故的沉重打击;痛定思痛的绵延伤悲以及代人伤悼等非特殊时节因素引发的伤悼。第三部分,从意境、意象、词调三个方面入手,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对清初伤悼词的艺术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介绍:虚与实的相生相合、此消彼生,构成了清初伤悼词的主要意境表现。在情景、今昔分别与虚实的不断交合变换之中,形成了景中藏情、实中有虚;情中含景、虚中有实;情溢景外、虚实互转;重昔略今、以虚应实;重今略昔、以实应虚和今昔均等、虚实相对等的多样意境模式。清初伤悼词倾向选择自然意象和冷色调意象,偏好以残缺、黯淡等的字眼来直接装饰意象,并善于复合多种意象使用。其中,月意象和黄昏意象群是清初伤悼词惯常使用意象。在词体方面,清初伤悼词表现出注重词调与内容和谐、偏好选择词句繁复的长调、根据情况选择恰当联章形式等的特点。第四部分通过对清初六位伤悼词代表作家的创作特点分析,表现清初伤悼词共性之外的个体词人的独特个性。纳兰悼亡词真纯深刻,风格哀感顽艳、凄冷幽怨,擅用虚实结合、细节刻画、巧妙用典、化用诗句、直抒胸臆、对比等的艺术手法。曹亮武的悼亡词凄丽哀婉,情真悲怆,且严正声律,在联章悼亡词创作方面表现突出。沈谦伤悼词情感真挚浓郁,哀婉凄艳,追求离合之法,成其不即不离效果。曹贞吉伤悼词寄托遥深,情真意切,具备深刻的现实性、深刻性和历史感,以豪放风格为主导,又加以迷离哀怨、低徊悲切,自成一家;何采伤悼词的风格慷慨悲凉,且常于伤悼词中加入历史兴亡之叹,颇具稼轩词风骨。陈维崧伤悼词创作数量大,风格沉郁稳重,哀而不伤,且喜把故国思念情绪悄然加入词中,体现了跨越两朝伤悼词人创作的一大特点。
华建铭[3](2013)在《宋代杂体词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宋代各种类型杂体词可归纳为"综合性研究"与"单项专题研究"两个大类。"综合性研究"由于对象繁多、工作量大,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词作枚举论述阶段,深入的系统的分析、论证较为欠缺。相比而言,"单项专题研究"研究成果则较为丰富、具体,可以归纳为7种类型,即联章、隐括、集句、题序题注、回文、福堂及集名体词,但整体研究成果分布不均,福唐体词、集名体词研究相对不足。
徐梅[4](2013)在《宋代联章词纵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宋有姓名可考的177位词人创作了约460组联章词,另外还有无名氏创作联章词3组,两宋时期大量作家创作了众多的联章词,在两宋词史上是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本文对宋代联章词进行纵向划段研究,通过采用“计量统计法”把握宋代联章词数量,依据宋代联章词的客观存在数量和两宋不同历史阶段联章词创作的差异情况,将宋代联章词纵向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北宋时期(960-1125)、南渡战乱时期(1110-1162)、南宋中后期(1163-1310)。立足于不同历史阶段的联章词作品分析,探讨宋代联章词题材内容和形式的纵向发展演变,还原宋代联章词的历史地位。宋代联章词题材内容和创作形式在宋型文化的背景中呈现发展演变的趋势。题材内容方面,本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咏物联章词、祝寿联章词和渔父联章词为研究对象,从纵向上探讨三种题材分别由泛咏到专咏、由他寿到自寿以及“同样的渔父,别样的情怀”的演变过程。在创作形式方面,选取了异调联章词、唱和联章词和杂体联章词几种特殊形态,研究异调联章词由产生到初兴、唱和联章词由群和到自和以及集句联章、回文联章和檃栝联章词在词体发展进程中各自的特点。通过对宋代联章词作品进行纵向、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宋代联章词发展演变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丰富对两宋词坛发展进程的理解。同时探寻词体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发展规律,还原宋代联章词在两宋词史以及联章词史上的地位。
刘少坤[5](2009)在《宋代连体组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隋唐以来,传统的清商乐和雅乐在新兴“燕乐”的冲击下,逐渐衰落下去,而在新兴燕乐的推动下,曲子词迅速成长起来:普通联章词、鼓子词、转踏、嘌唱、法曲、大曲、曲破、诸宫词、赚词、杂剧,它们异彩纷呈,竞相开放。“连体组词”指的是以隋唐以来的俗乐——燕乐为音乐,除去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曲”即杂剧外,由两首或两首以上的歌词按照一定的关系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用来演唱或表演同一或同类题材的成套词。连体组词突破了篇幅的限制,扩充了词体容量,丰富了词的内涵,为词本体施展艺术技巧开拓了宽广的空间。宋代连体组词继承和发展了唐代连体组词的创作经验,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许多因素,同时又在宋代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唐宋连体组词本体入手,对其进行客观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并分析它和宋代社会文化和文学思潮的相互影响。分析了宋代文人连体组词最大特色是翰墨游戏,运用个案分析法分析了连体组词的体式、题材、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并分别将连体组词与曲从叙事特点、艺术风貌、表演特征方面进行比较,探明词曲关系之所在,最后分析总结了连体组词的地位影响、及其自身的缺点。
郑丽鑫[6](2008)在《论宋代联章词》文中提出宋代联章词在宋词发展链上是一种很特殊的体式。联章的体例丰富了词的创作,拓展了词的表现内容和空间,增强了词体的表现力。对于宋代联章词的研究可以促使我们了解宋词全貌,历来专门研究宋代联章词的文章不多,论者一般对宋代联章词的组成部分鼓子词和转踏单独论述,没有将其和普通联章作为宋代联章词整体加以考察。因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对宋代联章词的论述。第一部分厘清宋代联章词的相关概念。宋代联章词包括鼓子词、转踏和普通联章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有各自的判断标准。其中鼓子词和转踏有比较固定的文本结构和表演形势,对于它们的界定比较明晰;而普通联章的界定则比较复杂,普通联章需要在内在词意相关的基础上,根据写作年代、词的题序和联章词的特殊格式进行综合考察判断。第二部分对宋代联章词基本风貌和体现出的时代特征进行论述。宋代联章词反映了宋代的时代风俗和社会风貌。它描述了宋代城市的布局环境和生活场景,城市的发展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也描写了宋代的社会风俗,比如赛龙舟、节日祝颂和宴饮享乐等等。在表现时代风俗的同时,宋代联章词也描写了社会的一些风貌,女性、交游、咏物、隐逸、颂赞等都是宋代联章词的表现对象。虽然在反映社会的广度上不如唐五代,但是宋代联章词集中反映了社会的审美和价值取向。通过对宋代联章词的整体观照,我们可以将它的个性特征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它在创作中受到宋代经济发展和享乐价值观的影响,二是这种创作选择直接导致文化品格上趋向世俗,三是联章的形式增强了抒情的深度,也为词的叙事扩充了载体。第三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对宋代联章词的世俗功能进一步进行阐述,这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宋代联章词的游戏品格、社交功能和广告作用。第一,从自身的民间渊源、形式组合、内容选择和语言文字元素等方面来展现宋代联章词的游戏品格。第二,通过联章词的同题酬答、和词与和韵酬答等形式,特别是以词人用联章寿词向社会传达交往的心意的形式,表现了联章词强大的社交功能。第三,展示宋代联章词的广告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词的属性和联章篇章形式上的特征客观上促成的。词具有倚声属性,在市井传布广泛,联章词的结构又增强了宣传的力度。都市可以借助词来宣传景点,进一步打开城市的知名度;士大夫的家妓可以以词留名,市坊间的妓女用词来吸引顾客;佛教道教的人员亦可借助词这种广泛传播的形式来宣扬他们的理论信仰。第四部分论述宋代联章词的叙事结构,这一部分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宋代联章词的叙事结构。词同样具有叙事的功能,宋代联章词强调的是整体叙事,以词的题序和正文共同来表现它的叙事特征。总体说来有四种结构方式,一是通过词的题序连缀直接叙事,这时的词作为叙事的内容组成,叙事的功能主要通过题序实现。一是题序引导正文叙事,这时的叙事词的内容和题序同样承担着联结的作用,完成联章词的叙事。一是横向的片断式叙事,这种叙事结构比较疏离,表现的是横向的叙事画面,将故事群以统一的主题联系起来。最后一种是纵向的跳跃式叙事,通过纵向的词作发展结构一个完整的前后故事,每首词均作为这一故事的组成部分。
李晓婉[7](2003)在《联章词结构及其艺术范式》文中研究表明联章词多首组合而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因此须以“系统论”的观点统而观之。文章试以唐五代联章词为例,考察其艺术结构范式。初步认为主要有呼应式、总分式及串珠式等。
二、联章词结构及其艺术范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章词结构及其艺术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风景组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一) “风景学”发微 |
(二) 组词的界定与论述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联章的发现与论述 |
一、从曲学兴起到词曲通治 |
二、辟此一门,明此一格——联章的“发现” |
三、词与散曲中的联章研究 |
第二节 组词及其与联章的关系 |
一、组词的分类 |
二、组词与联章含义的交叉与重叠 |
第三节 风景组词的界定 |
一、风景组词与风土组词 |
二、风景组词与山水词 |
三、风景组词与咏物词 |
四、风景组词与田园词 |
五、风景组词概念界定 |
第四节 宋前风景组词概述 |
一、敦煌曲子词中的风景联章 |
二、中唐时期的文人组词 |
三、晚唐五代的风景组词 |
第二章 北宋风景组词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晏殊的季节性风景组词 |
一、节序如流的慨叹 |
二、明丽欢快的秋荷游赏图 |
第二节 柳永的羁旅型风景组词 |
一、羁旅联章词中的承平气象 |
二、思妇景致的性别差异 |
第三节 欧阳修等人的定格联章风景词 |
一、潘阆《酒泉子》——开尘绝俗的地域组词 |
二、从“江南好”到“江南柳”——王琪的江南风物组词 |
三、欧阳修对风景组词的开拓 |
第四节 苏门词人群对风景组词的新变 |
一、“戴着镣铐跳舞”:苏门词人群的和韵组词 |
二、“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的农村组词 |
三、“忽如一夜春风来”:蓬勃兴起的咏物组词 |
第三章 南宋风景组词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南渡词人群的咏花组词 |
一、南渡词人群的风景组词创作 |
二、南渡词人群的咏梅组词 |
第二节 中兴词人群的游赏组词 |
一、中兴词人群的风景组词创作 |
二、中兴词人群的游赏组词 |
第三节 江湖词人群的自寿组词 |
一、江湖词人群的风景组词创作 |
二、江湖词人群的自寿组词 |
第四节 遗民词人群的临安唱和 |
一、遗民词人群的风景组词创作 |
二、临安词人群的结社唱和 |
第四章 宋代风景组词的主题类型 |
第一节 融入家山之爱的地域组词 |
一、旅游意识主导的游赏组词 |
二、热情歌颂升平的风土组词 |
三、寄托隐逸情怀的渔父组词 |
第二节 流连花草风物的咏物组词 |
一、宋代咏物组词创作 |
二、宋代咏物组词的思想内涵 |
第三节 包容生命意识的时序组词 |
一、四时景物组词 |
二、祝寿组词 |
三、节序组词 |
第五章 宋代风景组词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宋代风景组词的情景关系 |
一、宋代风景组词的情景类型 |
二、“全景”与“全程”的情景特色 |
第二节 宋代风景组词的结构艺术 |
一、宋代风景组词的结构类型 |
二、宋代风景组词的结构效果 |
第三节 宋代风景组词的词史价值 |
一、联章体式对敦煌曲的继承 |
二、调笑转踏与鼓子词的兴起 |
三、导引曲、法曲与大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清初伤悼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概念界定 |
二、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及内容、难题与创新 |
第一章 清初伤悼词简论 |
第一节 清初伤悼词产生的背景 |
一、 清初伤悼词产生的政治背景 |
二、 清初伤悼词产生的文化背景 |
三、 词坛状况 |
第二节 清初伤悼词活跃的原因 |
一、 前代悼亡文学发展惯性及易代悲伤情绪影响 |
二、 文体优势 |
三、 社会因素 |
第二章 清初伤悼词内容探微 |
第一节 特殊时节引发的伤悼 |
一、 专事伤悼的时节 |
二、 团圆色彩的节日 |
三、 春、秋之季和雨落时节 |
第二节 非特殊时节因素 |
一、 突然亡故的沉重打击 |
二、 痛定思痛的绵延伤悲 |
三、 代人伤悼 |
第三章 清初伤悼词艺术探微 |
第一节 意境 |
一、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
二、 今昔对比,虚实相应 |
第二节 意象 |
一、 意象的选择和使用特征 |
二、 清初伤悼词的惯用意象 |
第三节 词体 |
一、 注重词调和词作内容的和谐统一 |
二、 注重选择词句繁富的长调 |
三、 以联章形式,加深叙事的深广程度 |
第四章 代表词人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纳兰性德 |
一、 词之情 |
二、 词之风 |
三、 词之技 |
第二节 曹亮武 沈谦 |
一、 曹亮武 |
二、 沈谦 |
第三节 曹贞吉 何采 陈维崧 |
一、 曹贞吉 |
二、 何采 |
三、 陈维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文献 |
学位论文 |
致谢 |
(3)宋代杂体词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综合研究多为枚举, 系统分析较为欠缺 |
二、专题研究成果丰富, 板块研究着力不均 |
(一) 联章体 |
(二) 隐括体 |
(三) 集句体 |
(四) 题注题序体 |
(五) 回文体 |
(六) 福唐独木桥体 |
(七) 集名体 |
三、结语 |
(4)宋代联章词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宋代联章词界定及纵向划段研究说明 |
第一节 联章词的概念 |
第二节 宋代联章词作品梳理 |
第三节 宋代联章词纵向划段研究及分布情况统计 |
一、宋代联章词纵向划段研究说明 |
二、宋代联章词不同阶段分布情况统计 |
第二章 宋代联章词题材内容的演变 |
第一节 宋代咏物联章词——由泛咏到专咏 |
一、由泛咏到专咏的过渡——北宋时期的咏物联章词 |
二、鲜明的专咏特色——南渡时期的咏物联章词 |
三、体物工细,力避重复——南宋中后期的咏物联章词 |
第二节 宋代祝寿联章词——由他寿到自寿 |
一、“频倾寿酒,庆佳会,祝延长”——北宋时期的寿他联章词 |
二、“任蟠桃、满路千花,自开自落”——南渡战乱时期的寿他联章词 |
三、“识破荣途皆幻境,只形骸、已累它何有”——南宋中后期的自寿联章词 |
第三节 宋代渔父联章词——同样的渔父,别样的情怀 |
一、“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北宋时期的渔父联章词 |
二、“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南渡战乱时期的渔父联章词 |
三、“跳出红尘,都不顾是非荣辱”——南宋中后期的渔父联章词 |
第三章 宋代联章词形式的发展 |
第一节 宋代异调联章词——由产生到初兴 |
一、异调联章词的产生原因 |
二、异调联章词的发展 |
第二节 宋代唱和联章词——由群和到自和 |
一、共鸣——群和联章词的创作特点 |
二、自省——自和联章词的创作特点 |
第三节 宋代杂体联章词——集句、回文、檃栝 |
一、宋代集句联章词——集诗歌以为词 |
二、宋代回文联章词——逐句回环以为词 |
三、宋代檃栝联章词——檃栝诗文以为词 |
第四章 宋代联章词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宋代联章词的历史地位 |
一、宋代联章词的演变是两宋词发展演变的缩影 |
二、宋代异调联章词在联章词史上具有历史开创性 |
三、宋代联章词是宋代文人心态的映射 |
第二节 宋代联章词的影响 |
一、宋代联章词对后代其他文学形式的影响 |
二、宋代联章词对明清联章词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宋代连体组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本课题的研究原因和意义 |
2.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3.本课题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连体组词概念界定与唐五代连体组词概论 |
第一节 连体及连体组词概述 |
一、连体组词的定义 |
二、连体组词之优势 |
第二节 唐五代连体组词概论 |
一、正统音乐观念的变化和竞奏繁声 |
二、唐五代连体组词的特点 |
第二章 宋代连体组词述评 |
第一节 宋代连体组词的体式内容 |
一、文人联章词 |
二、市井娱乐连体组词 |
三、贵族宫廷宴享之连体组词 |
第二节 两宋连体组词之比较 |
一、连体组词情感更加文人化 |
二、连体组词的许多样式消失 |
第三章 连体组词在宋元戏曲形成中的作用 |
第一节 连体组词在杂剧形成中的作用 |
一、敦煌词、唱赚、诸宫调的语言风格与北曲本色 |
二、大曲体制与杂剧体制 |
三、诸宫词表演特征与杂剧 |
四、赚词成为北曲体制的构成部分 |
第二节 连体组词在南戏形成中的作用 |
一、宋大曲体制、风格与南戏 |
二、诸宫调体制与南戏 |
第四章 宋代连体组词之地位及其再思考 |
第一节 连体组词之地位及影响 |
一、地位 |
二、影响 |
第二节 连体组词的自身弱点 |
一、连体组词本身是过渡形态,其自身优势有限 |
二、连体组词的案头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论宋代联章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宋代联章词的研究现状 |
一 宋代联章词的相关概念 |
(一) 宋代联章词的定义和种类 |
(二) 宋代联章词的判定标准 |
二 宋代联章词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基本风貌 |
(一) 宋代联章词体现的时代风俗 |
1 城市生活 |
2 节庆享乐 |
(二) 宋代联章词反映的社会生活 |
1 女性与爱情 |
2 节气与咏物 |
3 颂赞与酬答 |
4 隐逸与其它 |
(三) 宋代联章词的个性特征 |
1 创作个性――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特色 |
2 文化性格――雅俗融合,倾向世俗品格 |
3 表达方式――深于抒情,不废叙事功能 |
三 宋代联章词的世俗功能 |
(一) 游戏品格 |
(二) 社交功能 |
(三) 广告作用 |
四 宋代联章词的叙事结构 |
(一) 题序连缀直接叙事 |
(二) 题序引导正文叙事 |
(三) 横向的片断式叙事 |
(四) 纵向的跳跃式叙事 |
余论 对后代文学形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7)联章词结构及其艺术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呼应式 |
二、总分式 |
三、串珠式 |
四、联章词结构及其艺术范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风景组词研究[D]. 闫晓璇.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2]清初伤悼词研究[D]. 赵锐.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3]宋代杂体词研究综述[J]. 华建铭.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4]宋代联章词纵向研究[D]. 徐梅. 广西大学, 2013(03)
- [5]宋代连体组词研究[D]. 刘少坤. 河北大学, 2009(02)
- [6]论宋代联章词[D]. 郑丽鑫.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 [7]联章词结构及其艺术范式[J]. 李晓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