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孔冲[1](2021)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生动力已经上升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使命而纳入国家战略性框架之内,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已成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中,由于缺乏对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系统把握,不清楚影响因素对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影响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借助于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带来的可靠研究机遇,以上海市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聚焦“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借助于兴趣发展理论等理论依据和兴趣与体育兴趣的相关文献支撑,拓展了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出比较系统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次,以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和构建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理论依据,研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最后,运用研发量表进行相关数据调查,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出影响因素对小学生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新颖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暂时参与意愿、即时刺激的乐趣5个维度。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实用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课内重复参与意愿、成长的乐趣5个维度。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持续成长的乐趣、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重要性3个维度。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自我实现的乐趣、覆盖课内外的自主参与意愿、自主性3个维度。(2)构建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环境和个体因素2个一级指标;体育心理、制度和物质环境因素,期望价值、成就目标和体育知识技能6个二级指标;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参与、家庭体育参与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体育时间保障和政策执行情况,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课程能力、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体育参与服务供给,期望信念和任务价值,掌握趋向、掌握回避、成绩趋向和成绩回避,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18个三级指标;以及42个观测点指标。(3)经过严格的信效度检验,研发了4个体育学习兴趣量表和2个影响因素量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3维度8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3维度8题)、《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指标问卷》(3维度29题)和《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指标问卷》(3维度24题)。(4)在试点校变量上,试点校学生表现出比非试点校学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11)、暂时参与意愿(P=0.003)和即时刺激乐趣(P=0.003);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11)、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07)和成长的乐趣(P=0.013);更高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03)、持续成长的乐趣(P=0.000)、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18)和重要性感知水平(P=0.008);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3),更低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1)。(5)在生源地变量上,城区学生仅比郊区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持续成长乐趣(P=0.037<0.05)。在年级变量上,高低年级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所有阶段(P﹥0.05)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变量上,女生表现出比男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26),而男生表现出比女生更高的从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3)和自主性(P=0.034)。在独生子女变量上,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比独生子女更高的暂时参与意愿(P=0.04),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43)、注意需求水平(P=0.026)和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5)。在BMI变量上,肥胖学生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43)。在SES变量上,高SES学生表现出比低SES学生更高的体育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35)、重要性感知水平(P=0.015)、持续成长乐趣(P=0.026),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8);而低、中SES学生则表现出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0/P=0.022)。(6)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61,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514)、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3.39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7.125)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体育物质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22,其细分维度体育场地设施(t=2.570)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t=8.094)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7)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路径系数为0.14,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10.040)、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5.452)、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4.004)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1.383)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439,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完全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06;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645,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4。(8)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阶段,两个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9和0.54,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60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15.892)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1.996)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期望价值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28,且细分维度期望信念(t=7.454)、成就价值(t=8.380)和内在价值(t=11.572)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08。在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37,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44;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181,远远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6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72,体育物质环境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75;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347,也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54。(9)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19,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7.83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8.34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6.096)可以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3.624)可以负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40。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21,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36。在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的间接效应量为0.555;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69;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724,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76,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32;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496,略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40。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研发的体育学习兴趣四阶段量表、环境影响因素量表和个体影响因素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研究的测量工具。(2)试点校较好的体育心理环境、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支持程度,造就了试点校学生既能够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强烈的参与意愿、以及较低的挑战性威胁和良好的互动体验;又可以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重要价值、表现出强烈的课外参与意愿和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3)非独生子女对他人关注渴求导致其能够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实用价值,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和强烈的课内参与意愿。肥胖学生限于自身的身体条件,会对体育动作的完成自信心不足,因此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由于家庭可以提供更好的体育参与支持,使其不仅较少感受到体育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威胁,而且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对自身的重要价值、获得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4)体育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均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且体育心理环境作用效果好于体育物质环境。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最重要的环境影响指标。(5)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补充。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和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6)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期望价值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7)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及体育知识技能的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间接影响和体育制度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掌握趋向和体育知识技能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
陈欣[2](2021)在《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为适应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我国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受政策红利影响,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创新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起步慢、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有越来越多的新时代青年愿意投身体育产业。结合现实背景与国家政策,研究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分析,确定其影响因素,既符合我国发展高质量经济的要求,也符合政策倡导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绿色发展经济的新常态。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一种类型,在培养社会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高校孵化的体育公司,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以及多种实证分析方法把高校孵化的体育公司作为初创企业的一种形式进行分析。通过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Cox模型回归分析,得出研究结果:(1)机构规模与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具有正向关系;(2)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具有正向关系;(3)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与高校孵化体育公司具有正向关系;(4)企业组成人员自身能力与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具有正向关系;(5)企业组织中团队工作模式与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具有正向关系;(6)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与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具有正向关系;(7)企业组成人员所属的学校层次及高校所在位置与体育公司的生存没有显着关系。根据Cox实证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高校孵化体育公司存续量少,生存时间短;高校孵化体育公司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受高校创新创业影响大;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关键影响因素是企业规模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难以改变因素是行业环境和创业政策,可控因素是创业者个人能力和组织工作模式。为促进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发展,建议:完善协同保障机制,明确政府责任;准确定位孵化基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丰富信贷品种,提高资金供给针对性;提高创新创业者素质,促进体育公司生存。
高新叶[3](2020)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进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推广而进行的。通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全面把握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客观地检验小学教育教学效果,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的全面客观的评价,并且这种评价越来越注重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方面。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其基本内容可以参考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将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学业负担情况等五大方面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科学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本研究主要致力于构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在相关理论基础下,参考相关文献,通过严密的专家调查分析过程逐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专家排序法、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按照“初拟指标—指标内涵分析—多轮指标筛选—指标信效度分析—确定权重体系—指标实践应用”的过程形成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依据。为保证指标体系建立理论基础的扎实性和现实性,确立了指标体系建立的五项原则即科学性与规范性、全面性与清晰性、操作性与可行性、有效性与指导性、激励性与发展性以及四项依据即理论依据、政策依据、现实依据和主体依据;第二部分为基于文献研究的指标体系的初建。主要是从评价目的的确定、指标体系初步构想及内涵分析,完成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第三部分为基于专家咨询的指标体系的筛选与分析。通过咨询专家对初步构建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以建立具有专家效度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数据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作指标体系信度分析,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指标体系的效度;第四部分为指标权重构建。采用专家排序法探讨建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第五部分为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研究。以Q市C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个案,提出了其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案、评价的执行方法与评价发展建议的思考。
赵永锋[4](2020)在《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因素与规律研究 ——以13-19届大田赛甲A组前八名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当今体育强国建设大背景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田径400m项目上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为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和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贡献了积极力量。为进一步提高高校400m运动员成才率和壮大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本文以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因素与规律为研究对象,以13—19届“全国大田赛”获甲A组400m前八名且成绩达一级水平以上的运动员和其主管教练作为调查对象,其中:运动员28人(健将9人,一级19人),教练员20人。对促进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成才规律,为国内高校田径400m项目的训练竞赛工作和运动员培养提供参考。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教学、训练、管理等角度对促进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研究,分析成才因素共性及重要程度,并探讨运动员成才规律。主要结论:1、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主要来自普通高中,有良好文化水平,训练上较为系统,400m成绩均在二级水平以上,已具备良好竞训基础。入学后,运动员成绩均有明显提升,多数运动员在大三阶段达个人最好成绩,依次为大四和大二。运动员始训年龄在14—17岁之间,平均15岁;运动巅峰时年龄在19—24岁之间,平均21.5岁;运动员从开始专项训练到运动巅峰,训练年限在5—8年之间,平均需6.5年。2、促进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主要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组成,内部因素主要有:强烈的训练动机、积极的训练态度、坚韧的意志品质、丰富的专项知识和竞赛经验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生理机能、身体形态。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关注度与高校重视度高、主管教练整体业务水平高、训练周期划分与周期训练负荷内容安排均符合训练学原理、训练系统性高、重视机体疲劳恢复与运动损伤康复、竞赛机会多、竞训氛围良好、家庭大力支持。3、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的成才是有规律可循的,可归纳为:(1)“内—外联动”规律:运动员成才由内外部因素联动组合影响产生的结果,其中,内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外部因素是内部因素发展的前提。(2)“良才—良训”规律:运动员优良的先天条件,经过高校阶段科学化训练的干预取得良好训练效果。(3)“累积—成长”规律:入学前运动员已积累了良好竞训基础,通过高校阶段进一步优化训练使运动员竞技能力得到延续性成长提高。(4)“竞争性成长”规律:当今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在竞争激烈的竞训环境下运动员更容易进步,起到比学赶帮超的重要作用。4、针对高校400m运动员培养提出建议:(1)高校竞训期短,应注重训练的高效性。(2)搭建“中学—大学”训练梯队建设,加强合作交流。(3)注重对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培养。(4)增加参赛数量,加大经费投入,优化运动员待遇政策,加强后勤保障力度。(5)充分发挥教练的主导作用。(6)加强专项理论学习,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双向辅助作用。(7)厘清成才因素的因果关系,遵循成才规律。
张吉平[5](2020)在《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满意度直接地反映了人们对现实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与感受,它既会受到人们价值观和心理需求等抽象事物的影响,又会因外在条件等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变化。工作满意度体现了人们的工作态度与评价,常常被运用在工作管理中,它具有长期借鉴的意义和推广的价值。迄今为止,深受管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在已有的众多有关工作满意度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其研究对象主要涉及教师、公务员、企业员工、医护人员和农民工等等,其他服务行业的人群如酒店员工也有一些研究。然而,针对支教教师这一个特殊人群的关注却是不多见。支教教师作为农村小学教师人员组成中特殊的一部分,是不断延续与扩大的群体,是有着坚定的理想、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创造力,是会给农村的教育事业带来新的气象。同时,支教教师作为知识型的人才,是服务于农村的基础教育,是新时代下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了解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水平和影响因素,从而可以了解支教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为自我管理及相关的管理部门提供依据。本论文围绕工作满意度这个主题,沿着前辈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追索,首先梳理和分析了关于工作满意度涵义、教师工作满意度其影响因素和教师工作满意度测度的研究。其次,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及相应的研究假设,初步构建了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预测问卷进行调整,得到修正后的研究模型并形成了正式的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量表。然后,运用SPSS和AMOS统计分析软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了符合评价指标的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最后,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对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处于偏上水平;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领导管理、工作能力、工作压力、工作本身、学校环境、考核评价制度共同构成了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从表现为正向的作用关系上,不同影响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解释力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工作本身、领导管理、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工作能力、考核评价制度、学校环境,工作压力与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则表现为负向的作用关系;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任教学科、不同从教原因的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在工作满意度上存在显着差异。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本论文在支教教师、受援学校和管理部门三方面着手,提出了关于提升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若干可借鉴的建议。支教教师自身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特征,多途径实现自我成长,保持较高的满意状态;受援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改善工作条件,营造和谐美丽校园,尊重并信任支教教师工作,积极缓解其工作压力;管理部门应积极树立民主、公平的管理理念,以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有效推进支教工作的长期开展。
金婷婷[6](2020)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各行各业百花齐放,国民经济稳步提升,旅游业在近些年更是发展繁荣,为我国的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旅游业作为国家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备受关注,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途径。习近平同志说:“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所以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而高校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未来旅游行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培养学习力突出的旅游人才能够有效推动旅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也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影响因素的识别,深入剖析了学习力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力的策略。在学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以及专家访谈确定了内驱力、反思力、自控能力和创造力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力影响因子,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理论模型。其次,根据模型和相关研究提出了研究假设,设置出了调查问卷,并以东北地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和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差异性分析。最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获取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影响因素路径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形成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体结论如下:1.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影响因素研究框架。通过查阅文献与相关理论,在了解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学习力研究的相关量表,提出了学习力影响因素假设以及学习力形成路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将内驱力、反思力和自控能力认定为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关键因素。同时通过调查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实际情况,获取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与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影响因素中的差异以及形成的机理。探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出现误差的原因。最后证明了内驱力与学习力、反思力与学习力、自控能力与学习力均成正相关关系。2.本文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形成路径模型。通过理论研究以及现有学习力相关成果,在回归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学习力影响机制模型,利用Smart PLS软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获取了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力的形成路径模型,梳理出旅游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内驱力分别通过反思力和创造力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力产生正向影响;反思力通过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产生影响;自控能力通过内驱力、反思力以及创造力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力产生影响。3.提出了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策略。以路径模型为基础,主要从学生的内驱力、反思力以及自控能力系统着手,通过设置多元专业学习目标的培养、创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营造旅游管理专业反思学习环境、加深学生自我认识、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力,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李敏[7](2020)在《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融合作为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趋势发展,也成为产业扶贫的新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和美食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旅游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向。文中,先对美食文化、旅游扶贫产业和产业融合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产业融合存在的主动、交叉、互动融合模式,进一步对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动力进行阐述,并基于产业链视角对延伸融合进行分析。通过对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现状的分析,介绍大化美食文化的现状特色及大化美食产业形成的产业,叙述大化美食产销与旅游结合所形成的产业,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延伸以及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扶贫效应。再通过对影响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体系研究,分析大化美食文化及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模型,对影响供应端、转换端、需求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产业链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索。研究结果显示:供给端中,绿色有机、壮瑶民族特色、长寿特色、投资数额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转换端中,精准营销、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特色品牌营销、长期储存技术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需求端中,文化、情感型顾客、创造力、养生养老需求因素产生影响效应最大。在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下,探究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融合方案及政策建议。
张忠强[8](2020)在《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生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上海市“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及质性研究方法,试图分析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结构、现状、影响因素、特征及其延续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学术型硕士生的学术激情在结构上存在和谐学术激情与强迫学术激情两个维度,且两个维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当前学生的学术激情整体水平略低且未在学生的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青少年长期居住地、父母的学历以及家庭年收入等因素中呈现出明显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级、学科、攻读研究生时的学术动机、学校硬件设施满足度、对培养方式的满意度、对获得奖学金的期望度、导师例会频率、导师指导方式等因素会对学术激情产生影响。其次,学术型硕士生的学术激情在结构、水平及影响因素三个维度分别具有和谐激情占据主导、水平波动下降、以内部影响因素为主三个特征,由此概括出学术激情处于发展的未成熟期这一硕士生学术激情的整体特征。身份的特殊性是其不同特征出现的共同原因,而强迫激情的特质、导师指导过程以及激情形成过程的内部逻辑分别是其特征出现的部分具体原因。最后,学术型硕士生的学术激情与读博意愿具有显着相关性,当前学生的读博意愿整体不高且当前意愿与入学之初相比显着下降,但如果仅关注当前有读博意愿的学生的状态,发现该群体学术激情水平较高且较为稳定,同时,当前有读博意愿的学生的读博动机以学术动机为主。以上表明该群体的学术激情状态较好,这为其博士阶段学术激情的延续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基于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培养单位在学术型硕士生选拔时应该更加重视其读研的学术动机,同时应通过完善培养过程、尽可能满足学生科研学术需要以及建立更公开透明的奖学金评选制度等方式提升研究生学术激情;导师学术指导应以鼓励、支持风格为主,例会频率以两至三周一次为佳;学生个人应努力完善学术认知,为个人后续发展做好充分谋划。
李兴光[9](2020)在《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创新创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创业活动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对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等都大有裨益。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整体创业率偏低,创业存活率也不高,依然有诸多因素制约了这一初创群体的发展潜力。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推动经济进步与社会就业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研究的最佳切入点,已经成为全世界创业研究的焦点。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加强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迫在眉睫。我国关于创业意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专家学者在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与内涵需要更精确的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需要更深入的探讨,企业家精神在创业意向的形成中的作用机理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等等。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企业家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来自全国228所高校的3341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潜变量路径分析、多重中介效应检验、交互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机制与路径,并对相关结论进行了讨论。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考察了中国情境下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中国情境下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及差异。本研究发现,男生的创业意向明显高于女生;大学生创业意向在学校层次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从样本均值上看,“双一流”院校学生创业意向略低于其他院校;在专业类别方面,理工类大学生仍然是这个群体中创业意向最高的一部分;年级方面,本科生中高年级大学生创业意向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创业意向,但是研究生的创业意向明显低于普通本科生;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的创业意向高于无创业经历的大学生;来自自雇佣家庭的学生受父母职业背景的影响其创业意向明显较高。第二,实证检验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直接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显着地正向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显着促进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提升。进一步,本研究发现创业经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家庭自雇佣背景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性别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未表现出显着的调节作用。第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的多重中介效应关系模型,并使用Bootstrap法进行了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正相关;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多重并联中介路径较之前单一路径(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有显着的提高。第四,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对创业意向作用机制的交互模型,对两者的交互效应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探讨了交互效应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中存在正向交互效应。当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较弱时,较强的企业家精神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同时,当企业家精神较弱时,较优的创新创业教育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家精神的不足。因此,研究也证实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家精神在对创业意向影响中相互促进的作用。本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要素以及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过程机制。同时,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方法借鉴。较已有研究,本研究可能的贡献包括:首先,构建了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机制理论模型,摆脱了在创业研究中单一模型的局限,推动了创业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其次,深度挖掘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各种可能影响机制,包括直接影响路径效应和调节影响机制路径效应;第三,探明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中介机制,并构建了中介效应检验程序理论体系;第四,引入企业家精神的构念,借助企业家理论来打开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影响的“黑箱”,为创业意向研究开启了新的研究视角,完善了创业理论框架,拓展了创业意向领域研究的范畴,为未来创业意向领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遂完[10](2020)在《政策扶持与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韩国潜在创业者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全球化分工受到挑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常态”。“新常态”下,企业雇佣率持续下降,社会失业率不断攀升,由此而引起的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政府部门。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困境,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投入资本、改善环境,力求稳定经济增长,缓解失业压力,稳定社会。纵观世界各国的政策方向,不难发现促进创新创业活性提升,推动更多的人自我雇佣、参与创业,从而减少失业和企业雇佣的压力,为经济增长创造活力已经非常普遍,而且这种方式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全世界对于通过创业活性化来实现经济增长和增加雇佣率的这一对创业政策的关心程度正在上升。创业政策是指在经济增长缓慢或出现经济危机征兆时,为风险创业企业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新机会,并通过扩大新市场和创造就业岗位等途径,对刺激经济复苏或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政策。尤其是在韩国,出现了“无雇佣增长”的世界性现象,还出现了低生育和老龄化现象,同时失业率已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背景下,韩国政府出台发展中小企业鼓励创业政策,通过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大量青年失业问题,该政策被评价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和平民经济稳定化的核心政策。2017年5月现‘文在寅政府’也是把创造工作岗位作为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对创业给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创业作为创造工作岗位的有效措施之一,政府大幅度加强了对创业的扶持,并宣布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韩国政府通过加大创业奖励、增加创业补贴、设立政府创业项目等方式,扩大了政府对创业活动的支持规模。但是,韩国政府出台的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创业的真正参与者以及社会的整个创业氛围并没有得到鼓舞,创业活动并没有达到政策预期的也活跃度。那么,激发创业行动和创业氛围,应该如何发挥政府的政策效应应该得到关注。创业行动的实施受三个方面的因素支撑,一是创业需求者的个人意图,二是政府政策的引导力度,三是社会环境的支持。激活创业行动,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合理引导和扶持,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社会环境对于创业行动的产生至关重要。同时,创业是一种文化,是对预期和风险的博弈,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也会对创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从创业者角度来看,一方面需要较强的个人能力,包括个人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社会资源、等等,另一方面创业者也会考虑政策的力度、政策的方向、政策的可行性。在创业者对个人品质衡量、政策衡量的同时,也会考虑社会环境的因素。总之,创业行动的发生是多方面的因素协调均衡起来激发的,整个社会创业活跃性是一个多原因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研究的基础和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本研综合考虑现有研究对于社会支持对创业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对创业产生的影响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业者周边的社会氛围(积极支持、积极奖励创等)和政府针对创业者个人的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同时作用于创业者的时候,对于实际的创业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力求找到影响创业行为的靶向因素,为提升社会的创业活性提供参考建议。首先,本文提出“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和社会支持将对潜在创业者的创业过程和创业行动产生影响”这一假设,进而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对潜在创业者创业行为如何产生影响。其次,以创业过程为媒介,实证分析创业者创业过程对创业行动产生的直接及间接影响。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政府报告、研究报告、书籍等为基础掌握现有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研究内容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相关的研究数据,并进行处理,采用构造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的分析方法为:为验证文献研究得出的假设,以潜在创业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政府政策扶持与社会支持对创业过程、创业行动的影响,利用SPSS 23.0和AMOS 23.0进行统计分析。据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和社会支持在创业过程中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并且创业过程也被证明对创业行动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但是,和大部分研究认为社会支持和政府的创业支持政策将分别对创业行动产生显着影响不同,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和政府的创业支持政策并没有对创业行动产生单一的影响,这意味着仅凭社会支持和政府政策扶持等任何一项政策,都无法对创业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可见,创业行动产生很难单方面被政府政策推动,需要社会支持和政府扶持政策的配合。创业活动不活跃的原因,不是政策扶持不充分,而是受到创业政策扶持的方式、制度环境和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不成熟的创业融资环境、不健全的创业失败救济、不发达的劳动力市场供给、不健康社会创业文化等社会环境问题会对创业行动产生影响,因此,打造良好的创业融资环境、提供基本的创业失败救济、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营造全社会的创业氛围与制定创业扶持政策同样重要。创业者处在完善的创业环境中,并且处在创业支持的社会文化下,加上政策的扶持,创业会被更多的人选择,可以大大减少创业者的风险、减少创业失败的担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创业的主体是创业者个人,创业者所处的环境影响创业决策。创业者行为会受到家人、朋友、邻居、同事等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创业者对创业的欲望和创业需求。同时,良好的社会资本会帮助创业正更容易获取政府信息和资源,争取更多的政府帮助支持。因此,在经济低迷时期,需要涌现更多的个人创业者,为社会经济发展减轻压力、注入活力、解决就业,挖掘和培养创业者切实行动起来非常关键。因此,本文认为应实行社会支持和创业扶持并举政策,促使潜在的创业者的实际创业行动活跃起来。
二、对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困境:体育学习兴趣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
1.1.2 健康战略:加强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是突破青少年健康困境的重要抓手 |
1.1.3 实践困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理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内涵 |
2.1.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概念 |
2.1.2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分类 |
2.2 兴趣和体育学习兴趣测量的相关研究 |
2.2.1 测量结构的研究 |
2.2.2 测量工具的研究 |
2.3 兴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1 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 |
2.3.2 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 |
2.4 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1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2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2.6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假设 |
2.6.1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总体理论假设模型 |
2.6.2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阶段理论假设模型 |
2.6.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分析 |
3.1.1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
3.1.2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
3.2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初选指标体系 |
3.2.2 确定咨询专家 |
3.2.3 编制与发放专家问卷 |
3.2.4 专家咨询结果与修订 |
3.2.5 确定指标体系 |
3.3 小结 |
4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的研发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被试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资料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数理统计法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2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4.3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4.4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5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6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7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5 小结 |
5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被试 |
5.3 研究方法 |
5.3.1 问卷调查法 |
5.3.2 数理统计法 |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1 上海市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 |
5.4.2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影响 |
5.4.3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影响 |
5.4.4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影响 |
5.4.5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2: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3:人口学变量信息 |
附件4: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 |
附件5: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 |
附件6: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 |
附件7: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 |
附件8: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
附件9: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
附件10: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 |
附件1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 |
附件12: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 |
附件13: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 |
附件14: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量表 |
附件15: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量表 |
学习工作经历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2)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新创业文献综述 |
1.2.2 高校孵化基地文献综述 |
1.2.3 企业生存发展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理论分析与应用分析 |
1.4.4 实证分析与归纳分析 |
1.4.5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1.5 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5.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体育公司 |
2.2 资源依赖理论 |
2.3 企业成长理论 |
2.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5 生存分析理论 |
2.5.1 生存函数 |
2.5.2 概率密度函数 |
2.5.3 风险函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问卷调查设计与数据收集 |
3.1 变量的设计与测量 |
3.1.1 企业基本信息 |
3.1.2 企业组成人员基本信息 |
3.1.3 制度环境与产业环境 |
3.1.4 组织体系 |
3.2 预调研分析 |
3.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信度分析 |
3.2.3 效度分析 |
3.2.4 问卷的修正 |
3.3 正式调研分析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3 信度分析 |
3.3.4 效度分析 |
3.3.5 被解释变量 |
3.3.6 解释变量 |
3.3.7 解释变量的进一步筛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实证分析 |
4.1 模型的估计 |
4.2 回归结果分析 |
4.3 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路径分析 |
5.1 完善协同保障机制,明确政府责任 |
5.2 准确定位孵化基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
5.3 丰富信贷品种,提高资金供给针对性 |
5.4 提高创新创业素质,促进体育公司生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分析研究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阐释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综合素质 |
(二)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与依据 |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
第三章 基于文献研究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想 |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内涵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专家咨询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二)专家咨询实施之研究对象 |
三、第一次专家咨询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与指标意见分析 |
(二)各指标、评分标准的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三)专家意见统计分析 |
四、第二次专家咨询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与指标意见分析 |
(二)各指标、评分标准的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三)专家意见统计分析 |
(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概览 |
第五章 基于教师意见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六章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之指标权重构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指标权重值的分析讨论与指标体系整体预览 |
(一)指标权重值的分析与讨论 |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预览 |
第七章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研究-以Q市C小学为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调查问卷(专家咨询第一次) |
附录二 第一次专家意见分析 |
附录三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调查问卷(专家咨询第二次) |
附录四 第二次专家意见分析 |
附录五 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 |
附录六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权重体系构建调查问卷 |
后记 |
(4)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因素与规律研究 ——以13-19届大田赛甲A组前八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1.2.2.1 学术价值意义 |
1.2.2.2 应用价值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1.1 关于人才成才规律的相关研究 |
1.3.1.2 关于其田径运动员成才的相关研究 |
1.3.1.3 关于其他项目运动员成才的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2.1 问卷设计 |
2.3.2.2 问卷效度检验 |
2.3.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2.3.2.4 问卷信度检验 |
2.3.3 专家访谈法 |
2.3.4 数理统计法 |
2.3.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
3.1.1 入大学前,运动员来源身份及竞训基础情况 |
3.1.1.1 入大学前,运动员来源身份 |
3.1.1.2 入大学前,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的运动等级 |
3.1.1.3 入大学前,运动员训练系统性 |
3.1.2 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各阶段训练与比赛成绩情况分析 |
3.1.3 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始训年龄和训练年限特征 |
3.2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的因素分析 |
3.2.1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的内部因素分析 |
3.2.1.1 身体形态特征 |
3.1.1.2 生理机能特征 |
3.2.1.3 训练动机 |
3.2.1.4 训练态度 |
3.2.1.5 意志品质特征 |
3.2.1.6 专项理论知识 |
3.2.1.7 竞赛经验 |
3.2.1.8 运动员的跑速时空、节奏感 |
3.2.2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的外部因素分析 |
3.2.2.1 社会对高校田径关注度 |
3.2.2.2 高校对田径竞训的重视度 |
3.2.2.3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成才的训练因素分析 |
3.2.2.4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成才的竞赛因素分析 |
3.2.2.5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成才的教练因素分析 |
3.2.2.6 影响高校优秀男子 400m 运动员成才的家庭因素分析 |
3.3 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规律分析 |
3.3.1 “内—外联动”规律 |
3.3.2 “良才—良训”规律 |
3.3.3 “累积—成长”规律 |
3.3.4 “竞争性成长”规律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支教 |
1.2.2 支教教师 |
1.2.3 工作满意度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 教师工作满意度测度的研究 |
2.2.1 国外关于教师工作满意度测度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教师工作满意度测度的研究 |
2.3 文献总体述评 |
2.4 理论基础 |
2.4.1 双因素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需要层次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构建分析 |
3.1 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3.2 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在个体差异性因素的分析 |
3.3 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内在因素方面的分析 |
3.4 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外在因素方面的分析 |
3.5 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模型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4 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问卷设计 |
4.1.1 量表设置 |
4.1.2 预测试 |
4.1.3 变量度量 |
4.2 数据收集 |
4.2.1 样本收集 |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模型的验证分析 |
4.3.1 模型的识别 |
4.3.2 模型的估计与评价 |
4.3.3 模型的信度分析 |
4.3.4 模型的效度分析 |
4.3.5 模型研究假设验证分析 |
4.3.6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5.2 提升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
5.2.1 支教教师自身层面 |
5.2.2 政府管理部门层面 |
5.2.3 受援学校层面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的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方法 |
1.3.2 实证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奥苏贝尔内驱力理论 |
2.1.2 需要层次理论 |
2.1.3 元认知理论 |
2.1.4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
2.1.5 布鲁纳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学习力 |
2.2.2 学生学习力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变量 |
3.1.1 研究变量的选取 |
3.1.2 研究变量的界定 |
3.2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3.2.1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模型构建 |
3.2.2 研究假设的提出及路径模型的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4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形成路径 |
4.1 研究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构成 |
4.1.3 样本情况和数据收集 |
4.1.4 分析方法和工具 |
4.2 预测试 |
4.2.1 量表项目分析 |
4.2.2 量表因素分析 |
4.2.3 量表信度分析 |
4.3 正式测试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典型变量分析 |
4.3.3 相关分析 |
4.3.4 回归分析 |
4.3.5 路径分析 |
4.4 假设检验及路径模型 |
4.4.1 假设检验结果 |
4.4.2 影响因素形成路径 |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提升策略 |
4.6.1 改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和学习目标 |
4.6.2 营造学习环境及加强自我认识 |
4.6.3 提高自我效能感及心理素质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C 正式测试中典型变量分析表汇总 |
附录D 预测试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美食文化在旅游产业的位置作用研究综述 |
1.2.2 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相关研究综述 |
1.2.3 产业融合的一般方法和模式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4.1 问题选择的创新 |
1.4.2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4.3 研究方法的特色 |
第二章 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融合模式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美食文化 |
2.1.2 旅游扶贫产业 |
2.1.3 产业融合 |
2.1.4 文化与产业融合 |
2.2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融合分析 |
2.2.1 主动融合 |
2.2.2 交叉融合 |
2.2.3 互动融合 |
2.2.4 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融合动力 |
2.3 基于产业链视角对延伸融合过程的分析 |
2.3.1 对产业链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
2.3.2 策略的组合和形成 |
第三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的现状分析 |
3.1 大化美食文化的现状及特色 |
3.1.1 大化及其以达吽小镇为代表的美食文化 |
3.1.2 大化美食文化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
3.1.3 大化美食文化的种类、规模 |
3.1.4 大化美食文化和文化产品 |
3.2 大化美食产品所形成的产业 |
3.2.1 美食生产种养环节的相关产业 |
3.2.2 美食转换环节的相关产业 |
3.2.3 美食营销环节的相关产业 |
3.3 大化美食产销与旅游结合所形成的产业 |
3.3.1 以“吃”为核心的大化美食旅游概况 |
3.3.2 以“5要素”为核心的大化美食旅游概况 |
3.4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延伸 |
3.4.1 大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
3.4.2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现状 |
3.4.3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潜在前景 |
3.5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扶贫效应 |
3.5.1 大化县旅游及美食文化对旅游扶贫的促进作用 |
3.5.2 大化达吽小镇美食文化建设的扶贫效应 |
第四章 影响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链的因素体系 |
4.1 大化美食文化及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模型 |
4.1.1 以美食文化为特色的产业链结构 |
4.1.2 以“吃”为核心的美食产业链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
4.1.3 影响美食产业链三环节的主要文化及产业的一般维度 |
4.2 影响供给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
4.2.1 供给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
4.2.2 供给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4.3 影响转换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
4.3.1 转换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
4.3.2 转换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4.4 影响需求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因素分析 |
4.4.1 需求端文化与产业维度的选择 |
4.4.2 需求端文化与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4.5 各环节影响因素的运用设想 |
4.5.1 层次结构模型 |
4.5.2 构建判断模型 |
第五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策略组合 |
5.1 供给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
5.1.1 供给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
5.1.2 供给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1.3 供给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2 转换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
5.2.1 转换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
5.2.2 转换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2.3 转换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3 需求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业融合策略组合 |
5.3.1 需求端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 |
5.3.2 需求端目标层与准则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5.3.3 需求端准则层与对应指标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分析 |
第六章 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的方案与建议 |
6.1 三类不同产业融合方案 |
6.1.1 供应端与转换端融合方案 |
6.1.2 转换端与需求端融合方案 |
6.1.3 供应端与需求端融合方案 |
6.2 文化与产业融合的建议 |
6.2.1 建议一:因地制宜发展美食文化旅游产业主动融合 |
6.2.2 建议二:建立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品牌赋能文旅产业融合 |
6.2.3 建议三:健全康养美食产业体系,文化引领上中下游产业链和新业态创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8)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激情与学术激情的概念及结构 |
二、激情与学术激情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三、激情与学术激情的作用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重难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重点难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一、问卷的内容设计 |
二、问卷中量表的项目分析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四、正式问卷的发放 |
第二节 访谈设计 |
一、访谈提纲设计 |
二、访谈的进度安排及过程 |
第三节 研究内容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结构及现状 |
第一节 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结构 |
一、学术激情二元结构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学术激情二元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现状 |
第三节 学术激情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一、人口学变量样本特征分布 |
二、人口学变量的数据分析 |
第四章 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学术型硕士生样本特征分布 |
第二节 学术激情在各因素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
一、学术激情在求学经历与培养环境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二、学术激情在科研活动参与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三、学术激情在重要他人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四、学术激情在多维度上的综合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学术激情各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一、学术激情与求学经历及培养环境维度中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
二、学术激情与科研活动参与维度中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
三、学术激情与重要他人维度中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四节 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一、回归变量和回归方法选择 |
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与模型 |
三、学术激情影响因素回归结果的分析 |
第五章 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特征分析与激情的延续 |
第一节 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特征及表现 |
一、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具体特征与表现 |
二、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整体特征 |
第二节 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特征的成因 |
一、三类特征共同成因:学生身份的特殊性 |
二、三类特征的差异化成因 |
三、学术激情特征成因的分析框架梳理与启示 |
第三节 读博意愿视角下学术型硕士生的学术激情 |
一、学术型硕士生读博意愿的现状 |
二、从读博意愿视角看学术激情的状态 |
第四节 读博意愿视角下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延续 |
一、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延续的含义及其研究价值 |
二、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延续的可能性及其基础要素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
一、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结构和现状 |
二、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影响因素 |
三、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特征分析 |
四、学术型硕士生读博意愿与学术激情的延续 |
第二节 对策和建议 |
一、研究生培养机构及导师层面 |
二、研究生个人层面 |
第三节 研究的贡献、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贡献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激情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激情研究访谈提纲(一) |
附录三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激情研究访谈提纲(二) |
附录四 伦理审查说明 |
致谢 |
(9)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计划行为理论 |
2.1.2 社会认知理论 |
2.1.3 自我效能理论 |
2.1.4 企业家理论 |
2.1.5 基本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创业意向的文献综述 |
2.2.1 创业的内涵 |
2.2.2 创业意向 |
2.2.3 影响创业意向的因素 |
2.3 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综述 |
2.3.1 创业教育 |
2.3.2 创新创业教育 |
2.4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文献综述 |
2.4.1 自我效能感 |
2.4.2 创业自我效能感 |
2.4.3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维度 |
2.5 企业家精神的文献综述 |
2.5.1 企业家精神 |
2.5.2 企业家精神的维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模型构建 |
3.2 主效应研究假设 |
3.2.1 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直接影响 |
3.2.2 性别的调节作用 |
3.2.3 创业经历的调节作用 |
3.2.4 家庭自雇佣情况的调节作用 |
3.3 中介效应研究假设 |
3.3.1 创业态度的中介作用 |
3.3.2 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 |
3.3.3 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 |
3.3.4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3.4 交互效应研究假设 |
3.4.1 企业家精神与创业意向 |
3.4.2 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交互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变量的设计与测量 |
4.1.1 创业意向 |
4.1.2 创新创业教育 |
4.1.3 创业态度 |
4.1.4 主观规范 |
4.1.5 感知行为控制 |
4.1.6 创业自我效能感 |
4.1.7 企业家精神 |
4.1.8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2 预调研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信度分析 |
4.2.3 因子分析 |
4.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5 效度分析 |
4.3 正式调研分析 |
4.3.1 调研对象与范围 |
4.3.2 信度分析 |
4.3.3 因子分析 |
4.3.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5 效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1.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 相关性分析 |
5.2 方差分析 |
5.2.1 性别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2.2 学校层次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2.3 专业类别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2.4 年级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2.5 创业经历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2.6 家庭自雇佣情况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3 主效应假设检验 |
5.3.1 虚拟变量处理 |
5.3.2 主效应模型的设定 |
5.3.3 回归分析 |
5.3.4 进一步的分析 |
5.4 中介效应假设检验 |
5.4.1 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 |
5.4.2 中介路径分析 |
5.4.3 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 |
5.4.4 多重中介路径机制分析 |
5.5 交互效应假设检验 |
5.5.1 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分析 |
5.5.2 交互效应模型设定 |
5.5.3 回归分析 |
5.5.4 进一步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与创新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4.1 研究的不足 |
6.4.2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政策扶持与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韩国潜在创业者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调查分析法 |
1.3.3 实证分析法 |
1.4 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企业家阶段 |
2.1.2 企业成长阶段分析 |
2.1.3 政策扶持对创业行动研究 |
2.1.4 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研究 |
2.1.5 创业行动的研究 |
2.1.6 文献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创业概念和类型 |
2.2.2 Timmons创业过程理论 |
2.2.3 创业资源禀赋理论 |
2.2.4 创业行动理论 |
第3章 理论机制分析 |
3.1 创业行动的相关理论 |
3.2 创业行动的构成因素 |
3.2.1 发现机遇 |
3.2.2 创业意图 |
3.3 扶持政策对创业行动的影响 |
3.3.1 创业生态界 |
3.3.2 创业生态界的组成 |
3.3.3 韩国创业政府扶持 |
3.3.4 政府扶持现状 |
3.4 影响机制分析:基于创业过程 |
3.4.1 创业过程框架 |
3.4.2 创业过程的构成因素 |
3.5 创业政府扶持与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的影响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假设的提出 |
4.1 研究模型的设定 |
4.2 结构方程模型 |
4.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定义 |
4.2.2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 |
4.2.3 结构方程模型 |
4.3 研究假设的设置 |
4.3.1 政策扶持对创业行动的影响 |
4.3.2 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的影响 |
4.3.3 政府扶持政策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
4.3.4 社会支持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
4.3.5 创业过程对创业行动的影响 |
4.4 相关变量设定与说明 |
4.4.1 核心解释变量(自变量) |
4.4.2 中介变量:创业过程 |
4.4.3 从属变量:创业行动 |
4.5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
4.5.1 问卷设计 |
4.5.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人口统计学特征 |
5.1.2 技术统计及正规性分析 |
5.1.3 相关分析 |
5.2 结构方程的实证分析 |
5.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5.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2.3 信赖度与效率性验证 |
5.2.4 媒介效应 |
5.2.5 人口统计学特点与创业行动的关系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与研究不足之处 |
6.2.1 政策建议 |
6.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 |
致谢 |
四、对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D]. 孔冲.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高校孵化体育公司生存分析研究[D]. 陈欣.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高新叶.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高校优秀男子400m运动员成才因素与规律研究 ——以13-19届大田赛甲A组前八名为例[D]. 赵永锋.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农村小学支教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D]. 张吉平.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 金婷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大化美食文化与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李敏. 广西大学, 2020(07)
- [8]学术型硕士生学术激情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忠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D]. 李兴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10]政策扶持与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韩国潜在创业者数据的实证分析[D]. 李遂完. 广西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