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边缘木高径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曲美学,李丹,王亚飞,兰航宇,杨习锋,段文标[1](2021)在《椴树红松林林隙边缘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黑龙江小兴安岭椴树红松林为对象,对椴树红松林林隙边缘木的数量、胸径级、高度级和偏冠率等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威布尔及正态模型拟合胸径级和高度级的多度分布,同时采用柯尔莫哥洛夫(K-S)检验法和卡方(χ2)检验法检验其拟合结果。结果表明:单个林隙的边缘木分布介于9~15株,以9株边缘木形成的林隙居多;1.04%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67.71%的边缘木偏冠率分布于0.5~0.7;树高在25 m以上的边缘木分布较广泛,在不同面积的林隙中均零星分布。林隙边缘木胸径级和高度级多度的分布均符合2种分布模型,而边缘木径级、高度级和偏冠率分布均因林隙面积和边缘木树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王红[2](2020)在《基于激光雷达的林窗光照强度估测研究》文中指出机载激光雷达(Airborne Laser Scanning,ALS)是一种新型主动式遥感技术,能在多时空尺度上获取森林生态系统高精度的植被结构信息、三维地形特征。ALS对林窗的高精度监测在认识森林干扰状况、更新规律以及反演生态环境参数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国内研究多集中在利用ALS进行森林生物量监测,而对林窗太阳辐射的测量极少涉及,本论文利用ALS对林窗立体结构进行高精度测量,对不同特征的林窗进行光照强度的时空反演,研究成果对森林生态环境参数的精准估算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湖南武冈林场的试验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ALS数据对林窗结构进行识别,识别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两个样地的林窗面积差异率分别为8.01%和7.37%;边缘木高度差异率分别为-5.95%和-7.39%;林窗形状系数差异率分别为-2.45%和-5.45%;决定系数R2均在0.8和0.9之间;结果说明ALS监测和实地测量没有显着差异且线性相关性较强。(2)提出基于ALS的林窗太阳辐射强度的估测方法。根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估测晴朗天气状况下林窗范围内太阳辐射强度,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山体遮蔽系数、数字表面模型DSM以及光束穿透系数等参数可估算出复杂地形下不同大小林窗全域内的太阳辐射强度。。林窗中心、大林窗、小林窗以及林窗边缘等水平的ALS与野外测量线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27、0.71、0.674和0.408,结果表明ALS估测的太阳辐射强度与野外测量无显着性差异。
李苏闽[3](2016)在《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长苞铁杉林林窗对物种多样性、微环境及倒木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林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干扰方式,在不断地形成与发育过程中逐渐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镶嵌结构,对植被的更新生长和循环演替具有重要的作用。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拥有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但其始终面临着立地条件贫瘠,林内更新困难等困境。所以,分析林窗对长苞铁杉林更新演替的促进作用便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5种典型长苞铁杉林(分别为长苞铁杉纯林、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和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的林窗进行取样调查,通过对长苞铁杉林各林分林窗内外物种多样性、微环境特征及倒木特征的测定研究,分析了长苞铁杉林中不同林分、不同大小级、不同发育阶段林窗及林窗内外不同位置对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促进作用,探讨了各林分不同面积林窗内不同位置、不同时段光照强度、空气和土壤温、湿度等微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揭示了各林分林窗内外在不同径级、不同长度级、不同腐烂等级结构的倒木密度、覆盖面积及体积贮量的分布格局和梯度变化,为濒危物种长苞铁杉的更新演替和保护恢复对林窗干扰作用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林窗物种多样性分析:林窗可以增加天宝岩长苞铁杉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而林窗外的物种分布较林窗内更为均匀;各林分不同层次对不同大小林窗的利用程度差异显着,较大林窗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比较小林窗大,且在对林窗大小变化的敏感度方面,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林窗内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显着,在乔木层中、后期林窗的物种多样性较大,在灌木层和草本层中、前期林窗物种多样性较大,其中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明显大于其他层次,在对林窗发育期变化的敏感度上,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不同林分边缘区和中心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为接近,且数值最高,其次为扩展区,而非林窗区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最低;林窗边缘区因存在边缘效应作用而起到增大物种多样性的效果,随着林窗从前期向中后期发育,边缘效应强度减弱,林窗开始不断向原森林群落恢复,其中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林窗的边缘效应作用较强。(2)林窗微环境特征分析:长苞铁杉林林窗微环境特征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大,林窗内光照强度、空气温度越大,其空气和土壤温、湿度变化越剧烈;林窗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从林窗中心区至非林窗区呈递减趋势,而土壤温、湿度随着林分的不同,其不同位置的变化也呈现异质性;林窗光照强度平均日变化曲线呈正态分布,早晚较低,正午最高;林窗空气、土壤温度平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凸型,早晚较低,下午较高,而林窗空气、土壤湿度则大致呈现相反趋势;空气、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与空气、土壤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各林分林窗在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及土壤温、湿度的大小和变幅上差异显着,较小林窗(多为小林窗和中林窗)的微气候条件与林下相似,温湿度变化稳定,而较大林窗(多为大林窗和中林窗)的温湿度变幅较大、变化剧烈。综合来看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的微环境变化较为稳定,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内特殊的层间结构和植被组成,林窗内复杂的空间环境异质性皆促进了长苞铁杉幼苗在这两个林分中的更新生长。(3)林窗倒木特征分析:各林分林窗内外倒木的密度、覆盖面积和体积贮量皆呈现: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长苞铁杉纯林,大致体现出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梯度变化,林窗内倒木覆盖面积和体积贮量皆明显大于林窗外;各林分林窗内外在0~10cm径级的倒木密度较大、体积贮量最小,并随径级越大,倒木密度越小,而10~20cm径级的倒木覆盖面积最大,林窗内倒木在≥20cm径级的优势较林窗外明显,而林窗外倒木在0~10cm径级的优势较大;各林分林窗内外,1~3m长度级的倒木密度占比最大,≥9m的倒木数量最少,林窗内倒木在6~9m和≥9m长度级的优势较林窗外明显,而林窗外倒木在1~3m和3~6m长度级的优势较大;林窗内倒木在Ⅲ、Ⅱ腐烂等级的密度最大,林窗外倒木在Ⅱ、Ⅰ腐烂等级的密度最大,林窗内外ⅣV、V腐烂等级的倒木密度最小;林窗内外倒木的覆盖面积和体积贮量大小皆呈现:Ⅲ>Ⅱ>Ⅰ>Ⅳ>V;林窗内倒木数量特征分布在Ⅲ、Ⅳ腐烂等级上有较大优势,林窗外倒木数量特征在Ⅰ、Ⅱ腐烂等级上占有优势;林窗内外不同长苞铁杉林林分对倒木数量特征分布的影响较为显着。
景鑫[4](2016)在《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特征及林隙形成木和主要种群空间格局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隙由边缘木构成并影响着其生长,边缘木的大小、高度等特征也影响着林隙的动态和微生境的变化。格局分析是研究种群、群落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对于认识和揭示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和种间关系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内全面调查32个林隙的358株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的基础上,分析林隙边缘木的胸径级和高度级特征、偏冠率分布及其与林隙面积大小的关系;采用Weibull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分别对胸径级和高度级分布进行拟合,并用柯尔莫哥洛夫和卡方检验对其适合程度进行检验。同时,在云冷杉林内设置1.5 hm2(100mX 150 m)固定样地,调查物种组成和径级结构,用点格局方法分析样地内主要种群及各龄级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以及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358株林隙边缘木中,胸径在10~20cm之间所占的比例最大,大径级的个体较少;林隙边缘木树高在15~20m的株数和比例均最大,大于30m的树木极少。调查的林隙边缘木胸径级不符合正态分布,但符合Weibull分布,林隙边缘木高度级既符合Weibull分布又符合正态分布。(2)15.08%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偏冠率在0.5~0.7之间的边缘木占65.36%。不同树种边缘木的特征差异极显着。红松和云杉偏冠现象最明显,其中前者的偏冠率均>0.5。而花楷槭则有一半未出现偏冠现象。单个林隙边缘木平均偏冠率与林隙面积大小无显着的线性关系。拥有10株边缘木的林隙比例最高,为21.88%,平均每个林隙拥有11.19株边缘木。(3)样地内胸径≥2 cm的乔木有13种,种群密度差异大,重要值在前4位的为冷杉、云杉、白桦和花楷槭。种群的径级结构近似倒“J”形。冷杉和云杉空间分布相似,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趋势为聚集-随机-均匀分布。白桦在≤40 m尺度为聚集分布,>40 m尺度变为随机分布,而花楷槭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为聚集分布。除白桦和花楷槭两者间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为负相关以外,其余种群间均为小尺度上正相关和大尺度上负相关。冷杉和白桦种群间正相关的显着性强,其他种群间正相关性普遍较弱。(4)冷杉不同龄级的空间格局存在明显差异;云杉各龄级树木的空间格局主要呈现随机分布,尤其是径级Ⅱ整个尺度上都为变化幅度不大的随机分布;白桦3个龄级则以聚集和随机两种分布为主,只有龄级Ⅱ在49m尺度以后有均匀分布;花楷槭各龄级在所有尺度上均呈显着的聚集分布。冷杉径级Ⅱ与径级I、III的关联性不显着,径级Ⅰ与径级Ⅱ在小尺度上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在大尺度上为显着负相关。云杉径级Ⅰ与径级Ⅱ、径级Ⅱ的空间关联性相似,随尺度增大正相关性逐渐减弱负关联性增强。径级Ⅱ与径级Ⅲ在正负关联性间波动。白桦各龄级间的关联性趋势相同,均以正相关性为主。花楷槭各龄级间均呈现显着正相关性。(5)样地内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表现为中小尺度聚集分布,随尺度增大趋于随机分布。掘根形成的林隙形成木的空间点格局呈单峰型分布,随机、聚集和均匀3种分布均有出现。折干形成的林隙形成木的空间点格局分布整体波动不大,小尺度上在随机和聚集分布间交替出现,到大尺度则归于随机分布。两者间的空间关联性分析表明,≤32 m尺度为显着正相关,>32 m尺度为显着性不强的负相关。
景鑫,段文标,陈立新,王婷,张鑫,秦必达[5](2015)在《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在全面调查32个林隙的358株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的基础上,分析林隙边缘木的胸径级和高度级特征、偏冠率分布及其与林隙面积大小的关系;采用Weibull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分别对胸径级和高度级分布进行拟合,并用柯尔莫哥洛夫和卡方检验对其适合程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所调查林隙边缘木的胸径级不符合正态分布,但符合Weibull分布,林隙边缘木高度级既符合Weibull分布又符合正态分布;2)15.08%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65.36%的边缘木偏冠率在0.50.7之间,不同树种边缘木的特征差异极显着,单个林隙边缘木平均偏冠率与林隙面积大小无显着的线性关系;3)拥有10株边缘木的林隙比例最高,为21.88%,平均每个林隙拥有11.19株边缘木。
苏凌燕[6](2015)在《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特征与更新研究》文中指出林隙是森林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森林更新循环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仅能够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还能维持生态系统群落的稳定性。通过对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中28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及干扰规律,分析了林隙更新动态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林隙内外主要树种的数量特征、树种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规律、林隙内外的组成树种的结构特征,以及林隙内外物种多样性情况、物种多样性对林隙大小的反映规律、物种多样性的林隙梯度变化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1)在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中,冠林隙中10~20m2所占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都是最大的。扩展林隙个数以<50m2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以50~100m2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林隙年龄以10~15a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林隙形成方式主要是折干与掘根风倒共同作用,占总株数的57.14%。林隙多由1~4株形成木形成的,平均每个林隙有4.04株形成木,形成木的径级以10cm、20cm为主,占82.30%。林隙的线状密度为12.84个/km,冠林隙和扩展林隙的形成速率分别为2.08 m·km-1·a-1和7.02m·km-1·a-1。林隙干扰的周期为476.19a。(2)不同树种在林隙内外重要值有所差异。根据林隙内外不同树种的重要值位序的差异,可以将闽粤栲天然林乔木层和灌木层对林隙更新反应的树种分为:林隙树种、非林隙树种、林隙更新反应不明显的树种、对林隙产生中等正更新反应的树种、对林隙产生中等负更新反应的树种、林隙更新反应强烈的树种等6种类型,灌草层树种对林隙也存在一定的反应,大多数灌草层树种在林隙内的密度都非常明显地高于非林隙,而平均高度小于非林隙。不同树种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不同,闽粤栲、丝栗栲的平均更新密度在林隙面积为150~200m2的时候最大,米槠、木荷、青冈、黄毛润楠这4个树种的平均更新密度在林隙面积为100~150m2的时候最大。每个面积等级的林隙内d<2.5cm的立木占比重最大,并且随着立木级的增加所占比重减小。不同大小级林隙中树木的高度都以第一层<3m的幼树幼苗为主,≥12m的大树所占的比重都很少。(3)林隙内乔木层、灌木层、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均比非林隙大。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中物种数S、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均优多指数Z在100~150m2时最大,生态优势度指数λ在150~200m2时最大;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R、指数H、均匀度指数E、均优多指数Z这4个多样性指标在100~150m2时最小,生态优势度指数λ在150~200m2时最小;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均优多指数Z这4个多样性指数在林隙面积为50~100m2达到最大值,生态优势度指数λ面积为150~200m2达到最大值。从林隙中心区到非林隙区,物种数S、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指数E、均优多指数Z呈下降趋势,生态优势度指数λ呈上升趋势。
苏松锦[7](2015)在《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林的空间异质性与植被维持机制》文中提出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系中国特有树种。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的6400hm2原生性黄山松群落是中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暖性针叶林的典型代表。本研究通过研究戴云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关联性、物种多度格局、林分空间结构、谱系结构时空变化、植被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变异特征和格局以及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量化生态位分化和中性过程在维持高海拔黄山松植被的贡献率,为黄山松次生林近自然经营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O-ring统计不仅能多尺度分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还消除了传统Ripley’s K函数尺度累积效应。戴云山黄山松整个群落以及黄山松、江南山柳和鹿角杜鹃种群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幼苗和幼树丰富,中树次之,大树较少,属于种群增长型;3个种群均在小尺度上(0~16 m)呈聚集分布格局,并随尺度增大趋于随机或均匀分布;随着龄级(幼苗→幼树→中树→大树)和树高(林冠层→亚林层→灌木层)的增大,黄山松、江南山柳和鹿角杜鹃的聚集程度均降低。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对不同起测胸径响应规律是随机的。黄山松与江南山柳,江南山柳与中华野海棠、江南山柳和映山红、江南山柳和岗柃、鹿角杜鹃与映山红在大部分尺度上以负关联为主;黄山松与岗柃、黄山松和中华野海棠、岗柃和中华野海棠、岗柃和映山红、映山红和中华野海棠以正关联为主。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林层的黄山松、江南山柳和鹿角杜鹃种群之间和种群内部的空间关联性差异较大。生境异质性、密度制约和种间隔离均可某种程度上解释其种群空间格局。采用AIC检验和卡方(χ2)检验筛选黄山松群落不同尺度的物种多度分布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取样半径r为2.5 m、10 m和20 m的样方最适模型为preemption模型;而r=5m、15m和25 m的样方最适模型为Zipf-Mandelbrot模型。当半径r为2.5 m和5m时,除brokenstick模型外的4个模型和中性模型均能通过χ2检验;当r=10 m时,χ2检验拒绝了log-normal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当r=15m、20 m和25 m,χ2检验依次拒绝了log-normal模型、Zipf-Mandelbrot模型和preemption模型。针对传统空间结构分析对象木取n=4易造成有偏估计问题,引入Voronoi图,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黄山松林分总体呈中度混交状态(Mv=0.3796);林木胸径在生长上处于劣势偏中庸状态(Uv=0.5304);林分总体空间格局为随机分布(Wv=0.5102);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Bv=0.3921);林木承受的竞争压力较小(CI=1.4851)。各空间结构参数随径阶增加具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变化情况各参数差异较大。进行林木空间竞争分析时,本研究基于Voronoi图,提出了新的交角竞争指数VuaCIi。采用不同零模型对戴云山黄山松不同尺度样方(5mx5m、10m×10m、20m×20m、30m×30m和40m×40m)和不同林木径级(小径级1 cm≤DBH<5 cm、中径级5cm≤DBH<10cm大径级DBH≥ 10 cm)的谱系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非约束零模型条件下,不同尺度下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NRI和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均随研究尺度增加呈减少趋势;约束零模型条件下,所有尺度上NRI≥0,谱系聚集强度与尺度无关;NTI在5×5 m上表现为谱系发散,在其它5种尺度下表现为谱系聚集。各研究尺度上NRI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加,小径级和中径级表现为谱系发散,大径级表现为谱系聚集;而NTI值变化规律与NRI反。生境过滤和密度制约可能是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基于地统计与GIS对黄山松林植被与环境因子进行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除Pielou均匀度属于强变异,pH和土壤温度为弱变异外,其它指标均为中等变异。植被参数、土壤pH、AN、土壤磷素和土壤温度空间结构比均在25-75%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格局;土壤水分物理性质、TN、NO3--N, NH44-N、土壤钾素、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效光合辐射具有强烈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异质性受随机性因素影响较小。植被参数变程在23.5~401.1m之间波动,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在14.9~19.4 m之间,土壤pH为53m,土壤养分在11.06~244.2 m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4.55 m,土壤温度为93.3~115.7 m,有效光合辐射为22.17 m。各指标均表现出明显各向异性,与分形维数分析结果相一致。随着空间尺度增加,各指标Moran I系数均呈较明显的空间正(或负)相关。各指标均具有明显条带状和斑块状镶嵌分布的空间格局,斑块面积大小差异较显着,极端值分布面积均较小。研究结果为黄山松林的更新格局—过程—机制和取样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GIS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群落中,乔木和灌木的胸高断面积对不同环境因子响应规律类似:比较适合乔木、灌木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为27.57~41.49%,土壤容重为0.7773~1.1564 g/cm3,毛管孔隙度为0.5914~0.6085,土壤pH为4.27~4.90,土壤全氮为0.1419~0.2409g/kg,水解性氮为131.14~240.85 mg/kg,硝态氮1.17~2.29 g/kg,铵态氮为16.73~47.13 g/kg,全磷为0.0611~0.1121 g/kg,有效磷为4.82~5.94 mg/kg和6.14~8.69 mg/kg,全钾为16.18~18.84 g/kg和19.65~24.43 g/kg,速效钾为69.59~92.10 mg/kg,土壤有机碳密度6.78~13.19 kg/m2。土壤温度为17.7~18.8、23.4~26.4和有效光合辐射为17~67 umol/(s.m2)的环境里,乔木和灌木生长较好。戴云山黄山松林前9个主成分对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80.63%,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水解性氮和植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重要性较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树高与地形关系较密切,而胸径与水解性氮较为紧密,二者回归模型分别为树高=-23.203+0.018高程;胸径=34.003-0.02水解性氮。环境因子对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分布解释量为45.54%(其中土壤因子和地形因子单独解释量为25.97%、5.11%,土壤和地形共同解释量为14.46%);不可解释量为55.46%,生态位分化在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占有重要地位。
崔丽红,孙海静,张曼,王丽华,钱栋,杨绕华,黄选瑞[8](2015)在《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混交林林隙特征及更新研究》文中认为为深入了解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混交林内林隙的形成特征及更新状况,对研究区域内固定样地进行了样线调查,测定样线所穿过林隙的大小、边缘木和形成木的特征以及林隙内更新苗高度及地径,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38个扩展林隙中,以4060m2的数量比最大,而100120m2的面积比最大,分别为23.68%和30.59%;大多数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占总数的92.11%;林隙形成木共190株,其中有2个形成木的林隙最多,占林隙总数的15.79%;林隙的形成木全为落叶松和油松,且基径<25cm的所占比例较大,占总数的90.53%;边缘木高度以1517m的个体最多,胸径主要集中在2035cm;林隙内不同区域更新苗密度差异不显着,苗木多分布于中心及过渡区域;林隙内不同地带苗木地径及树高均呈现出中心区域>过渡区域>边缘区域的趋势。
崔丽红[9](2014)在《落叶松油松混交林林隙特征及其对灌草多样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森林中由于间伐产生的林隙(Gap)作为一种小尺度及短暂的干扰,对森林结构的发展及林地环境的改善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为林下更新幼苗提供良好生存场所的同时,也构成了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林管局新丰林场的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样线调查法(在标准地内沿对角线方向共设置6条样线)和样方法(每个林隙各设置5个灌草样方,共190个)对林隙特征和灌草多样性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17.0、Forstat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旨在研究林隙主要特征及其对灌草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8个扩展林隙中,40-60m2的小林隙数量比例最大,为23.68%,100-120m2的林隙面积比例最大,为30.59%;林隙的实际形状均为不规则多边形,大部分林隙(35个)形状近似于椭圆形,占林隙总数量的92.11%;林隙的形成年龄处于前期和后期的较多,分别占到林隙总数的31.58%和39.47%。(2)林隙形成木共190株,全为油松和落叶松,其中油松占54.21%;有2个形成木的林隙最多,达6个,占林隙总数的15.79%;林隙形成木径级主要集中在25cm以下且为伐根,这充分体现了落叶油松混交林受人为干扰多,但干扰强度较小的特点;所调查的183株林隙边缘木中油松124株,华北落叶松59株,15-17m的个体最多,占总体的23.50%;边缘木径级主要集中在20-35cm,占总数的57.92%,这体现了部分林隙边缘木年龄较小的特点。(3)林隙特征对灌草多样性有影响。华北落叶松油松混交林林隙内共发现灌草物种143种,灌木以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等为优势种,草本优势种有披针苔草(Carex lanceolata Boott)等。林隙面积为40-60m2时,灌草物种数(99种)及个体数最大;灌木物种丰富度在120-140m2最大,而草本丰富度在40-60m2最大且随林隙面积增加而逐渐降低。(4)林隙中心区域(O)的灌草物种数高于其他位置(94种),个体数在南部区域(S)达到最大。灌木层丰富度(R)和生态优势度(λ)在不同方位的差异不显着(P﹥0.05),对于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s)来说,林隙东部(E)显着高于北部(N)(P﹤0.05),其余方位的差异不显着(P﹥0.05);草本层各多样性指数在林隙内不同方位的差异不显着(P﹥0.05)。林隙的各形状指数中,开敞度(K)与灌木层的D、H以及R显着相关,与草本物种的Js显着相关,其余形状指数对物种多样性的作用不明显。
贾兰霞[10](2014)在《千年桐人工林林隙更新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隙是森林循环更新的重要阶段,它不仅为森林群落内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必要的场所,而且是组成林分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林隙被视为是推动森林演替和更新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节能、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近年来世界着名、我国特有的工业油料树种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 Lour)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列为我国优先开发利用的木本燃料油能源树种之一。本研究结合时代背景,以千年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本人所在课题组所做的大量前期工作为依托,通过对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特征、林隙内外群落特征差异、林隙环境因子对林隙内主要物种的影响等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千年桐林群落在人工经营状态下的林隙特征及其内更新情况,掌握其群落演变规律,为该地区千年桐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表明:1.林隙特征是研究林隙更新与树种反应的重要参考依据,直接影响其内微环境和群落结构。由于在干扰方式和强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了人工林的林隙特征和天然林的不同。通过对25个千年桐人工林林隙进行调查,研究其林隙的大小、形状、年龄、林隙径高比等基本特征。结果发现,冠林隙(CG)大小变化范围为6.56~45.24 m2,10~20 m2的个数是最多的;扩展林隙(EG)的面积的范围在23.11~167.48 m2,≤50 m2的小林隙居多。从林隙的长短轴之比来看,冠林隙(CG)的变化范围明显大于扩展林隙(EG);而大多数扩展林隙的形状指数也均相对小于冠林隙。林隙大多为近期形成,年龄以≤2 a的居多。人工砍伐是其形成的主要方式,占林隙形成木总株数的53.85%,其次为是枯立木(16.92%)。冠林隙和扩展林隙的径高比均呈单峰型变化,冠林隙的径高比分布较集中。选取可量化的10个常见林隙特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林隙的特征指标可简化为以下四个方面:林隙面积指标、林隙的形状指标、林隙的年龄指标、林隙的高度指标。2.通过对千年桐人工林林隙与非林隙林分的调查,分析了主要树种在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种间关联差异、群落物种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在树种组成差异方面,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不同物种在林隙和非林隙内的相对频度、相对密度、相对显着度不同,进而表现出的重要值不同;在群落内种间关联方面,整体上来看,两者种间极显着和显着相关的种对都不是很多,非林隙种间关联数量小于林隙,但其正关联数较之林隙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多样性比较方面,非林隙虽然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但在生态优势度和均匀度方面占优势,反之,林隙虽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但其生态优势度和均匀度较低。3.采用冗余分析(RDA)研究林隙环境因子对林下主要植被更新的影响,发现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是不同的。对于乔木层物种分布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为海拔和林隙年龄;对灌木层物种的分布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为林隙面积和坡度;在草本层物种中,坡向和林隙边界木高度是对其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
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边缘木高径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边缘木高径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椴树红松林林隙边缘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地设置和调查 |
2.2 林隙面积的计算 |
2.3 边缘木多度的计算 |
2.4 偏冠率的计算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林隙边缘木特征分析 |
3.1.1 林隙边缘木的数量特征 |
3.1.2 林隙边缘木的径级结构 |
3.1.3 林隙边缘木的高度级结构 |
3.2 不同面积林隙的边缘木分布特征 |
3.3 林隙边缘木的偏冠现象分析 |
3.3.1 林隙边缘木的偏冠率分布 |
3.3.2 不同树种边缘木的偏冠率分布 |
3.3.3 林隙面积与林隙边缘木偏冠率的关系 |
4 结论与讨论 |
(2)基于激光雷达的林窗光照强度估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林窗结构特征监测研究现状 |
1.4 森林光照强度(太阳辐射强度)模型研究现状 |
1.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基于激光雷达的林窗立体结构量测方法 |
2.1 研究内容及相关步骤 |
2.1.1 激光雷达数据的获取步骤以及预处理 |
2.1.2 林冠层数据的处理 |
2.2 林窗识别 |
2.2.1 林窗立体结构测量 |
2.2.2 本研究改进效果 |
2.3 实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激光雷达的林窗光照强度估测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基于ALS点云数据的林窗识别 |
3.1.2 晴朗天气山区太阳辐射强度估算 |
3.1.3 林窗太阳辐射计算 |
3.2 创新点及改进点 |
3.3 本章小结 |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研究概况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野外调查方法 |
4.1.3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 |
4.2 基于本文方法对研究区林窗太阳辐射监测过程 |
4.2.1 基于ALS点云数据的林窗判别 |
4.2.2 晴朗天气山区太阳辐射强度计算 |
4.2.3 林窗太阳辐射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长苞铁杉林林窗对物种多样性、微环境及倒木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林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林窗研究综述 |
1.3.2 林窗物种多样性研究综述 |
1.3.3 林窗微环境研究综述 |
1.3.4 倒木研究综述 |
1.4 长苞铁杉研究概况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土壤条件 |
2.5 植物资源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地设置和调查 |
3.2 长苞铁杉林林窗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
3.2.1 林窗内和非林窗区物种多样性取样方法 |
3.2.2 林窗不同位置物种多样性取样方法 |
3.2.3 林窗边缘效应取样方法 |
3.2.4 数据处理方法 |
3.3 林窗微环境研究方法 |
3.3.1 样地设置 |
3.3.2 环境因子测定 |
3.4 林窗倒木研究方法 |
3.4.1 数据处理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林窗一般特征 |
4.1.1 林窗大小分布特征 |
4.1.2 林窗形成木物种组成和数量特征 |
4.1.3 林窗形成方式 |
4.1.4 林窗的年龄结构 |
4.2 林窗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2.1 不同林分类型长苞铁杉林林窗内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4.2.2 林窗内外物种多样性分析 |
4.2.3 不同大小级林窗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4.2.4 不同发育期林窗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4.2.5 林窗不同位置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4.2.6 林窗边缘效应 |
4.2.7 小结 |
4.3 林窗微环境研究 |
4.3.1 不同林分长苞铁杉林林窗光照度特征比较 |
4.3.2 不同林分长苞铁杉林林窗空气温、湿度特征比较 |
4.3.3 不同林分长苞铁杉林林窗土壤温、湿度特征比较 |
4.3.4 小结 |
4.4 林窗倒木特征研究 |
4.4.1 不同林分林窗内外倒木的数量结构 |
4.4.2 不同林分林窗内外倒木的径级结构 |
4.4.3 不同林分林窗内外倒木的长度结构 |
4.4.4 不同林分林窗内外倒木的腐烂等级结构 |
4.4.5 林窗内外不同林分倒木总体数量特征 |
4.4.6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林窗物种多样性特征 |
5.1.2 林窗微环境特征 |
5.1.3 林窗倒木数量分布特征 |
5.2 讨论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特征及林隙形成木和主要种群空间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隙边缘木的研究 |
1.2.2 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
1.2.3 林隙形成木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
1.2.4 种间关联性对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 |
2.2.2 点格局分析 |
2.3 数据处理 |
2.3.1 林隙面积的计算 |
2.3.2 林隙边缘木多度的计算 |
2.3.3 偏冠率的计算 |
2.3.4 种群结构组成分析 |
2.3.5 主要种群径级结构划分 |
2.3.6 点格局的数据处理 |
3 林隙边缘木的特征 |
3.1 林隙边缘木大小结构特征 |
3.1.1 边缘木径级结构 |
3.1.2 边缘木高度级结构 |
3.2 不同大小林隙的边缘木结构特征 |
3.3 林隙边缘木的多度分布 |
3.3.1 边缘木径级的多度分布 |
3.3.2 边缘木高度级的多度分布 |
3.4 林隙边缘木的偏冠现象 |
3.4.1 边缘木的偏冠率分布 |
3.4.2 不同种类林隙边缘木的偏冠率比较 |
3.4.3 林隙面积大小与边缘木偏冠率的关系 |
3.5 单个林隙边缘木的数量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4 林分主要种群及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 |
4.1 种群特征及点格局分析 |
4.1.1 样地内种群结构特征 |
4.1.2 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
4.1.3 主要种群的种间空间关联性 |
4.1.4 主要种群不同龄级的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 |
4.2 林隙形成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
4.2.1 掘根和折干林隙形成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
4.2.2 掘根和折干林隙形成木的空间关联性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野外调查 |
2.2 数据处理 |
2.2.1 林隙面积的计算 |
2.2.2 林隙边缘木多度的计算 |
2.2.3 偏冠率的计算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林隙边缘木大小结构特征 |
3.1.1 边缘木径级结构 |
3.1.2 边缘木高度级结构 |
3.2 不同大小林隙边缘木的结构特征 |
3.3 林隙边缘木的多度分布 |
3.3.1 边缘木的径级多度分布 |
3.3.2 边缘木的高度级多度分布 |
3.4 林隙边缘木的偏冠现象 |
3.4.1 边缘木的偏冠率分布 |
3.4.2 不同种类林隙边缘木的偏冠率比较 |
3.4.3 林隙面积大小与边缘木偏冠率的关系 |
3.5 单个林隙边缘木的数量分布 |
4 结论 |
(6)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特征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林隙基本特征研究进展 |
1.2.2 林隙动态研究进展 |
1.2.3 闽粤栲研究进展 |
1.3 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 |
1.6 研究方法 |
2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基本特征 |
2.1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大小及年龄结构 |
2.1.1 林隙大小结构 |
2.1.2 林隙的年龄结构 |
2.2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形成木特征 |
2.2.1 林隙形成方式 |
2.2.2 林隙形成木数量特征 |
2.2.3 林隙形成木组成与径级特征 |
2.3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边界木特征 |
2.3.1 边界木的树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
2.3.2 边界木的径级结构 |
2.3.3 边界木的高度级结构 |
2.3.4 边界木偏冠现象 |
2.4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干扰规律 |
2.5 小结 |
3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更新动态 |
3.1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内外物种数量特征 |
3.1.1 乔木层主要树种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 |
3.1.2 灌木层主要树种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 |
3.1.3 灌草层主要树种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 |
3.2 闽粤栲天然林主要树种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 |
3.2.1 主要乔木树种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 |
3.2.2 灌木层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 |
3.2.3 灌草层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 |
3.3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内外组成树种的结构 |
3.3.1 林隙内外组成树种径级结构 |
3.3.2 林隙内外组成树种高度级结构 |
3.4 小结 |
4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物种多样性变化 |
4.1 计算方法 |
4.2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内外物种多样性 |
4.2.1 乔木层物种多样性 |
4.2.2 灌木层物种多样性 |
4.2.3 灌草层物种多样性 |
4.3 闽粤栲天然林物种多样性对林隙大小的反映 |
4.3.1 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对林隙大小的反映 |
4.3.2 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对林隙大小的反映 |
4.3.3 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对林隙大小的反映 |
4.4 闽北闽粤栲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林隙梯度变化 |
4.4.1 林隙物种多样性随林隙梯度变化 |
4.4.2 林隙物种多样性随林隙大小的林隙梯度变化 |
4.5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林的空间异质性与植被维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1.2.1 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
1.2.2 植被维持机制研究进展 |
1.2.3 黄山松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搜集与处理 |
2.2.1 样地概况 |
2.2.2 植被、土壤与有效光合辐射取样 |
2.2.3 室内实验 |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黄山松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 |
3.1 研究方法 |
3.1.1 林层和生长阶段的划分 |
3.1.2 O-ring统计 |
3.2 林分结构 |
3.3 空间分布格局 |
3.3.1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 |
3.3.2 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
3.3.3 不同起测胸径对分布格局的影响 |
3.4 空间关联性研究 |
3.4.1 林分空间关联性 |
3.4.2 主要树种空间关联性 |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黄山松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
4.1 研究方法 |
4.1.1 取样方法 |
4.1.2 物种-多度模型简介 |
4.1.3 模型拟合效果检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物种-多度分布 |
4.2.2 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的拟合模型 |
4.2.3 不同尺度下的中性理论检验 |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黄山松林空间结构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计算 |
5.1.2 Voronoi多边形与Delaunay三角网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林分空间结构单元 |
5.2.2 传统方法与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结构参数对比 |
5.2.3 混交度 |
5.2.4 大小比数 |
5.2.5 角尺度 |
5.2.6 开敞度 |
5.2.7 竞争指数 |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黄山松群落谱系结构的时空变化 |
6.1 研究方法 |
6.1.1 谱系树的构建 |
6.1.2 谱系指数的选择 |
6.1.3 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尺度下群落的谱系结构 |
6.2.2 群落不同径级的系统发育结构 |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黄山松林植被空间异质性 |
7.1 研究方法 |
7.1.1 植被多样性指数选取与处理 |
7.1.2 地统计理论与方法 |
7.1.3 分形分析 |
7.1.4 空间自相关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特征 |
7.2.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7.2.3 空间分布特征 |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黄山松林环境因子空间变异特征与格局 |
8.1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
8.1.1 统计特征分析 |
8.1.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1.3 空间分布与格局 |
8.2 土壤pH值 |
8.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2.3 空间分布特征 |
8.3 土壤养分 |
8.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3.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3.3 空间分布特征 |
8.4 土壤有机碳 |
8.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4.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4.3 空间分布特征与格局 |
8.5 土壤温度 |
8.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5.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5.3 空间分布特征 |
8.6 光合有效辐射 |
8.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6.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6.3 空间分布特征 |
8.7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
9.1 研究方法 |
9.1.1 GIS叠加分析和统计功能 |
9.1.2 群落结构的环境和空间影响因子分离 |
9.2 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9.2.1 乔木与环境因子异质性关系 |
9.2.2 灌木与环境因子异质性关系 |
9.3 植被-土壤-地形关系研究 |
9.3.1 主成分分析 |
9.3.2 逐步回归分析 |
9.4 植被分布格局及环境解释 |
9.4.1 排序分析 |
9.4.2 群落结构的环境和空间影响因子分离与解释 |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植物名录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和科研情况 致谢 |
(9)落叶松油松混交林林隙特征及其对灌草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与林隙相关的基本概念 |
1.2.2 林隙特征 |
1.2.3 林隙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2.4 林隙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5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区位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状况 |
2.1.5 水文条件 |
2.1.6 主要植被 |
2.2 森林资源现状 |
2.3 林业发展现状 |
2.4 社会经济及环境建设对林业的需求 |
3 研究方法 |
3.1 外业调查 |
3.1.1 林分概况 |
3.1.2 林隙调查 |
3.2 数据处理方法 |
3.2.1 林隙面积计算 |
3.2.2 林隙形状指数计算 |
3.2.3 物种重要值计算 |
3.2.4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2.5 相似性系数计算 |
4 落叶松油松混交林林隙特征 |
4.1 林隙的大小结构 |
4.2 林隙形状 |
4.3 林隙年龄 |
4.4 林隙形成木特征 |
4.4.1 林隙形成木的组成结构 |
4.4.2 林隙形成木的数量特征 |
4.4.3 林隙形成木的腐烂等级 |
4.4.4 林隙形成木的径级结构 |
4.5 林隙形成方式 |
4.6 林隙边缘木特征 |
4.6.1 林隙边缘木数量及种类 |
4.6.2 林隙边缘木高度结构 |
4.6.3 林隙边缘木径级结构 |
5 落叶松油松混交林林隙对灌草多样性的影响 |
5.1 植物科属种组成 |
5.2 不同大小级林隙中的物种组成 |
5.2.1 灌木层主要物种重要值 |
5.2.2 草本层主要物种重要值 |
5.2.3 小结 |
5.3 不同大小林隙中物种组成的种间关系 |
5.4 物种多样性在林隙不同大小级中的变化 |
5.4.1 物种数随林隙大小级的变化 |
5.4.2 个体数随林隙大小级的变化 |
5.4.3 各多样性指数随林隙大小级的变化 |
5.4.4 小结 |
5.5 物种多样性在林隙不同位置的变化 |
5.5.1 物种数在林隙不同位置的变化 |
5.5.2 个体数在林隙不同位置的变化 |
5.5.3 各多样性指数在林隙不同位置的变化 |
5.6 林隙的形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落叶松油松混交林林隙特征 |
6.2.2 落叶松油松混交林林隙特征对灌草多样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千年桐人工林林隙更新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林隙动态研究进展 |
1.2.1 林隙的概念 |
1.2.2 林隙干扰特征研究 |
1.2.3 林隙微生境研究 |
1.3 千年桐动态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 |
2.2.1.1 样地设置 |
2.2.1.2 千年桐林隙特征调查 |
2.2.1.3 千年桐群落特征调查 |
2.2.1.4 环境因子调查 |
2.2.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
2.2.2.1 林隙面积的计算 |
2.2.2.2 群落中物种的数量特征分析方法 |
2.2.2.3 成对物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
2.2.2.4 物种多样性指标 |
2.2.2.5 林隙主要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千年桐林隙干扰特征研究 |
3.1.1 林隙大小结构 |
3.1.2 林隙形状特征 |
3.1.3 林隙年龄结构 |
3.1.4 林隙形成方式 |
3.1.5 林隙形成木的特征 |
3.1.5.1 林隙形成木的组成结构 |
3.1.5.2 林隙形成木的数量特征 |
3.1.5.3 林隙形成木的腐烂等级 |
3.1.5.4 林隙形成木的径级结构 |
3.1.6 林隙直径与高度比值的状况分布 |
3.1.7 林隙特征指标提取 |
3.1.8 结论与讨论 |
3.2 千年桐人工林林隙与非林隙群落特征研究 |
3.2.1 林隙与非林隙物种组成差异 |
3.2.1.1 林隙与非林隙乔木层树种组成差异 |
3.2.1.2 林隙与非林隙灌木层树种组成差异 |
3.2.1.3 林隙与非林隙草本层物种组成差异 |
3.2.2 林隙与非林隙种间关系差异 |
3.2.2.1 林隙种间关联分析 |
3.2.2.2 非林隙种间关联分析 |
3.2.2.3 林隙与非林隙种间关联性对比 |
3.2.3 林隙与非林隙物种多样性差异分析 |
3.2.3.1 林隙与非林隙乔木层树种的多样性分析 |
3.2.3.2 林隙与非林隙灌木层树种的多样性分析 |
3.2.3.3 林隙与非林隙草本层物种的多样性分析 |
3.3 林隙环境因子对林下主要植被更新的影响 |
3.3.1 乔木层 |
3.3.2 灌木层 |
3.3.3 草本层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植物名录 |
致谢 |
四、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边缘木高径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椴树红松林林隙边缘木特征研究[J]. 陈佳,曲美学,李丹,王亚飞,兰航宇,杨习锋,段文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1(02)
- [2]基于激光雷达的林窗光照强度估测研究[D]. 王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3]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同长苞铁杉林林窗对物种多样性、微环境及倒木特征的影响[D]. 李苏闽.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4]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特征及林隙形成木和主要种群空间格局分析[D]. 景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5]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特征[J]. 景鑫,段文标,陈立新,王婷,张鑫,秦必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03)
- [6]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特征与更新研究[D]. 苏凌燕.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7]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林的空间异质性与植被维持机制[D]. 苏松锦. 福建农林大学, 2015(12)
- [8]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混交林林隙特征及更新研究[J]. 崔丽红,孙海静,张曼,王丽华,钱栋,杨绕华,黄选瑞.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1)
- [9]落叶松油松混交林林隙特征及其对灌草多样性的影响[D]. 崔丽红.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10]千年桐人工林林隙更新动态研究[D]. 贾兰霞.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