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宝君[1](2020)在《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桥梁等项目日渐增多、建设进程快、发展迅猛成为目前交通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而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桥梁持续进行大力的开发建设,并不断地投入生产运营,导致前期建成的高速公路桥梁势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病害。高速公路的桥梁是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其中桥面作为病害集中暴发区,总是会成为问题的焦点。高速公路桥面铺装病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更是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故需从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控制,研究高速公路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等的服役时间,降低其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造价,并且减少工程养护成本支出,从整体上提升高速公路桥梁等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本文以渭武高速公路陇南段的建设为研究背景,研究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混合料配合比和组合结构的物理性能指标。首先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早期损伤及病害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路面在施工和使用初期,主要有材料原因相关的病害有路面的表层裂缝、面层变形、铺装层表面损坏、层间的粘结防水损坏等。其次分析病害原因,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入手探讨路面铺装层结构,发现初期病害的成因主要有桥面铺装层受力工况和材料的力学性能不相适应、荷载的计算不完全、铺装层间粘结的粘结度不够、原材料质量控制不足等。结果表明:防水层的粘结强度对路面主体结构的整体受力变形影响显着,防水粘结层的质量直接决定公路桥面铺装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能;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层上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石灰岩及玄武岩等碱性有机制砂,下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石灰岩碎石;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石灰岩机制砂;上面层沥青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70#石油沥青,改性剂掺量为4%;下面层沥青宜采用70#石油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矿粉宜采用洁净的优质石灰岩粉为原材料等。最后研究了铺装施工原材料性能的技术性能要求,研究了铺装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总结了沥青施工各环节的控制要点。结果表明:上面层为满足良好的抗车辙、抗滑和抗渗性能,宜采用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低温缩裂性能的SMA-13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控制在3-4.5%之间;下面层采用高温稳定性较好的SUP-20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控制在4%;为提高路面防水粘结材料的抗剪和抗拉的性能,采用抗渗性能为承受0.05MPa的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桥梁铺装层的主要粘结材料;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应从混合料的拌和控制、运输控制以及施工控制等各方面进行。
马琳皓[2](2020)在《等强度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粉煤灰混凝土凭借其技术、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工程中,多以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材料的设计标准,因此研究等强度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体积变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更有利于指导工程实践。本文提出了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粉煤灰掺量(0、30%、40%、50%、60%、70%)、水胶比(0.36、0.42、0.46、0.50、0.54、0.60)和干燥开始龄期(1d、3d、7d、28d)为基本参数,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在等强度条件下的强度发展和收缩性能,并提出了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自收缩与不同干燥开始龄期下的全收缩预测公式。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发展早期增长较快,之后增长趋势逐渐变缓;养护龄期早期,粉煤灰掺量越大,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速率越慢,但随着龄期的增长,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纯水泥混凝土相近;在干燥养护条件下,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在28d前的抗压强度发展速度较快,后续强度发展缓慢。在不同的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发展较接近,但随着龄期增长,干燥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低于标准养护时。(2)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在早期增长速度较快,之后增长趋势逐渐变缓;粉煤灰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增长速率在养护早期低于纯水泥混凝土,但随着龄期增长劈裂强度逐渐接近纯水泥混凝土,60d时部分粉煤灰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高于纯水泥混凝土;在干燥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发展趋势与抗压强度一致,不同龄期下的劈裂抗拉强度均小于纯水泥混凝土。在不同的养护条件下,干燥养护下的劈裂抗拉强度在不同龄期均小于标准养护下的劈裂抗拉强度。(3)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自收缩受到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两个因素的耦合作用。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在养护早期的自收缩增长速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增大,粉煤灰掺量达到50%与60%时,混凝土1d龄期前的自收缩可以达到60d自收缩的50%以上;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后期自收缩值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4)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全收缩与干燥收缩受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和干燥开始龄期三者的影响,总体上随着干燥开始龄期的增大而减小;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粉煤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一个最佳掺量使粉煤灰混凝土在不同干燥开始龄期下的干燥收缩最小。(5)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自收缩与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全收缩与干燥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均近似呈线性关系,以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和养护龄期为变量构建了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自收缩与全收缩的定量预测方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李宁[3](2020)在《碱激发矿渣水泥混凝土的原料活性评价与组成设计》文中认为碱激发混凝土是以化学激发硅铝酸盐废弃物而成的胶凝材料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耐腐蚀性好、强度发展快等优点。碱激发混凝土可利用硅铝酸盐固体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无需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的高温煅烧过程,其生产和应用具有显着的节能减排特点,有利于水泥混凝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关于碱激发混凝土的原材料活性评价方法、凝结硬化控制技术、混凝土组成设计和制备等基础理论研究仍然不足,成为制约碱激发混凝土工程应用的瓶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围绕“不同组成矿渣粉的碱活性指数、碱激发混凝土凝结硬化与微结构形成及性能调控、碱激发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理论和方法”等三个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首先研究了不同组成特点的矿渣其碱激发水泥的反应动力学特点。结果显示,矿渣组成中CaO和MgO的含量对碱激发矿渣水泥反应动力的影响较大。在早期的碱激发反应过程中,CaO控制了C-(N)-A-S-H凝胶的生成速率,MgO控制了镁铝水滑石(Mg-Al-OH-LDH)的生成速率,而过多的Al含量则会和矿渣中的CaO和SiO2生成水化钙铝黄长石C2ASH8。碱激发反应的孔溶液相组成演变和C-(N)-A-S-H凝胶Ca/Si和Al/Si的变化与碱激发矿渣水泥的反应放热过程有很好的关联。研究发现碱激发矿渣水泥的反应动力与矿渣中(CaO+MgO)/SiO2的值存在一定关系,因为矿渣组成中的CaO和MgO含量在高碱浓度下的溶解速率控制了早期凝胶产物的物相组成发展。紧接着研究了矿渣组成对碱激发水泥的抗压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通过热力学模拟建立了矿渣组成与碱激发水泥反应产物的相含量和本征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受矿渣组成的影响,碱激发不同组成矿渣水泥的抗压强度不同。在所有的碱激发矿渣水泥中均观察到C-(N)-A-S-H凝胶和镁铝水滑石相。Al2O3的含量对碱激发矿渣水泥的物相种类和组成有重要影响,Al2O3的组成越低,C-(N)-A-S-H凝胶的含量越高,水化钙铝黄长石的含量越低。当矿渣中Al2O3组成的质量分数在13%以下时,体系不会生成水化钙铝黄长石。镁铝水滑石的含量和体系中的MgO的含量有关,通常体系中的MgO的含量越高,生成的类水滑石的含量越高。此外,硅酸钠激发水泥的孔隙率要低于Na OH激发体系的。热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反应程度一定的情况下,矿渣中CaO的含量越高,其碱激发体系的产物填充孔隙越小,体系的化学收缩越大,孔隙越高,不利于水泥浆体的最终强度。最终,在本文提出的矿渣“活性指数”公式中,首次考虑了CaO这种负作用,新的活性指数和碱激发矿渣水泥的抗压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测试了碱激发矿渣水泥在Na2CO3-Na OH-Na2O·2Si O2混合碱组分体系下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发展。通过水化量热仪、孔溶液化学分析了混合碱组分激发矿渣水泥的反应进程。结果表明,在Na2CO3-NaOH-Na2O·2SiO2混合碱组分体系中,碱矿渣水泥水化反应受激发剂阴离子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影响。OH-能够破坏矿渣,加速矿渣水化,同时促进Ca2+、Mg2+和Al3+等与容易使CO32-反应形成碳酸盐,加快凝结;而(Si O4)4-不仅加速矿渣的水化,还因与CO32-在结构上相似,改变溶液的物理性质;CO32-可以和矿渣溶解出的Ca2+发生反应,延缓C-A-S-H凝胶的生成,抑制Na2O·2Si O2的水解。三元混合激发剂中,Na2CO3的用量达到50%以上,碱激发矿渣水泥的凝结时间将大大延长。通过合理的控制三种碱组分的相对含量,不仅可保证浆体的凝结时间,还可以使硬化体抗压强度高且孔隙率低。最后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矿渣基碱激发混凝土的组成设计理论。第一步通过测试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度确定其最大值,保证骨料最紧密堆积和计算骨料间最小空隙率;然后根据抗压强度确定水胶比和碱胶比;再根据骨料间的最小空隙率和工作性对骨料表面富余浆体厚度的要求,确定混凝土中浆体的使用量;最后可通过二元或三元单一质心设计法进一步优化胶凝材料的组成,得到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碱激发混凝土组成。在具体研究中,由于碱激发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的研究工作较少,组成设计参数无从参考,且原材料组成特性变化大,所以首先采用正交设计法系统探究了碱胶比、水胶比、粉煤灰在矿渣-粉煤灰复合原料中的用量、水玻璃模数和富余浆体厚度对碱激发矿渣基混凝土坍落度、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和极差值计算,建立主要因素与目标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性能需要提出了碱激发混凝土的组成设计方法。依照此方法可以设计出初凝时间1-3 h,坍落度200 mm以上,强度等级为C40-C80的碱激发矿渣基混凝土。
邓华[4](2020)在《彩色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透水路面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空气水分和热量难以与地表进行良性的循环,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升高,产生“热岛效应”以及路表水难以迅速排除的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对其原材料性能、硬化混凝土性能、实体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实体工程中的泛碱现象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首先,为确定彩色混凝土中色粉掺量,预估0.5%~3%的色粉掺量以0.5%为间隔试拌混凝土,当染色剂掺量大于1.5%时即可以显着提升染色效果,超过2%颜色无明显变化。通过混凝土7d抗压强度试验对比不同集料成型的透水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配合比条件下,采用5mm~10mm的破碎卵石为骨料拌制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优于石灰岩碎石水泥混凝土。研究了聚合物类型、聚合物掺量、水泥掺量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混凝土7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加入会导致抗压强度的降低,但SBR胶乳能显着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推荐SBR的合理掺量为1.5%~2%;水泥掺量对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显着影响,通过调整水泥掺量,彩色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能够达到C20混凝土,但难以达到C30,适合作为步行道路使用。其次,本文测试了透水混凝土28d、90d、180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结果表明力学性能随龄期的延长而增大。通过渗水试验测试不同颜色透水混凝土及不同集料类型透水混凝土的渗水性能可知,采用单一粒径的集料作为骨架成型透水混凝土可以很快达到透水的目的。以透水混凝土28天未养护、标准养护、浸水养护的抗压强度来表征透水混凝土在长期浸水作用下的强度,结果表明彩色透水混凝土能经受水的长期浸泡而不会削减强度。通过测试1d~100d龄期下的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可知,龄期在90d内,彩色透水混凝土一直处于较为明显的干燥收缩状态,当龄期达到90d时,干缩率逐步趋于稳定,100d龄期内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干缩率最大值为0.1109%。最后,在实验室配合比基础上,根据实体工程材料调整得到实体工程的生产配合比,依托实体工程总结出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对透水混凝土在长期浸水条件下易发生泛碱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路面结构设计时,应保证整体路面结构的排水能力,减少水在透水混凝土中滞留时间的建议。本文开发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透水性能、耐水性能和体积稳定性,可以应用在慢行道路系统路面铺装中,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叶新雨[5](2020)在《复合路面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混凝土层加铺沥青混合料形成的复合路面在我国已广泛使用,不仅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更提高了道路的服务水平。目前对于复合路面的设计规程与施工规范并不成熟,在实际道路使用中仍会出现断裂、坑槽等病害问题,为寻找这些问题的来源,许多道路学者从复合路面粘结层、反射裂缝、层底应力与弯沉值等方向入手进行研究,对于复合路面刚柔结合面界面力学性能方向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分析,对实际道路施工中易产生的影响、环境因素影响,以及路面结构自身因素影响下的复合路面界面力学性能变化和失效机理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水泥混凝土层+粘结层+沥青加铺层作为复合路面的典型结构,对刚性水泥混凝土层和柔性沥青加铺层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并确定粘结层所需的主要材料,从而完成试验所需的复合路面典型结构设计。本文采用室内45°斜剪试验、三点弯曲试验和抗折试验,来进行不同影响因素对复合路面界面抗剪强度、界面抗弯拉强度和界面抗折强度的试验研究,分别研究粘结层不同沥青用量、沥青加铺层离析和老化、碾压强度、碾压次数、沥青加铺层厚度以及水等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不同因素导致界面力学性能的失效机理。通过室内三种不同力学性能试验,对与界面力学性能相关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粘结层不同沥青用量和水的作用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粘结层对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研究;得到沥青加铺层发生不同程度的离析和老化并在水的作用下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对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研究;得到路面施工中的复合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对碾压强度、碾压次数和沥青加铺层厚度进行了单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三种因素均对界面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对三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三种因素复合作用下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且均为显着性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路面施工条件对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综合不同研究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本文对复合路面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粘结层的作用影响着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与沥青加铺层之间的粘结效果,沥青加铺层发生离析和老化改变了自身强度特性和路用性能,路面施工条件设计同样影响着沥青加铺层的强度特性和路用性能,且在水的作用下复合路面易发生水损害甚至降低粘结层的粘结作用。综上所述,当所有影响因素均使界面力学性能达到最差时,复合路面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会发生粘结层滑移、水泥混凝土开裂、沥青加铺层开裂等现象,直至复合路面产生滑移破坏、板底脱空、坑洞坑槽等路面病害问题,使复合路面界面力学性能彻底失效,从而降低了复合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服务水平,减小了复合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对道路施工中易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道路受环境影响和自身因素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得到不同影响因素对复合路面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得出复合路面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总结得出在实际道路施工中应注意避免的问题,本文研究成果对复合路面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韩涛[6](2020)在《废弃陶瓷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骨料的紧缺问题日益凸显,寻求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骨料资源尤为紧要。本文以梧州市陶瓷产业园的废弃陶瓷作为研究对象,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采用表观体积法计算陶瓷掺量,分析不同水灰比下不同陶瓷掺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工作性能,确定废弃陶瓷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最佳陶瓷掺量,从而得出废弃陶瓷混凝土配合比。在此配比基础上制成混凝土对其干缩性能、耐磨性能、抗渗性能以及微观性能进行测试,探究陶瓷掺量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锤式破碎机对陶瓷废料进行加工得到陶瓷粗骨料。对破碎后得到的陶瓷粗骨料进行压碎值,表观密度,吸水率,碱集料反应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测试,得出结论:陶瓷粗骨料可以作为混凝土用粗骨料;通过对废弃陶瓷进行X射线衍射试验以及电镜扫描试验,得出陶瓷中含有SiO2、CaCO3、MgCO3、Al2O3、3CaO·Al2O3、Al2SiO5等化合物,对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无潜在的负面影响。(2)基于原生混凝土配合比对废弃陶瓷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分别采用质量法及表观密度法两种陶瓷替代方法进行陶瓷掺加,制成废弃陶瓷混凝土。通过对其力学性能及工作性能最终确定陶瓷的掺加方法为表观密度法,废弃陶瓷再生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38,陶瓷的最佳掺量为50%-70%之间。(3)废弃陶瓷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工作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力学强随着陶瓷掺量的增加大致呈增加的趋势,但当陶瓷掺量为100%时废弃陶瓷混凝土的力学强度有所下降;其工作性能变化较为明显,随着陶瓷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可以初步判断陶瓷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负面影响,对力学强度有正面影响。(4)通过对废弃陶瓷混凝土的抗渗性,干缩性,耐磨性以及微观性能研究,得出陶瓷的掺入对混凝土的干缩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耐磨性能相比于原生混凝土变化不大,抗渗性能随着陶瓷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将制好的陶瓷再生混凝土通过人工处理制成相应的样本,对样本进行SEM电镜扫描试验,探究废弃陶瓷粗骨料与水泥砂浆界面的粘结情况,并通过不同集料与水泥砂浆的界面强度测试,验证SEM电镜扫描的试验结果。最终得出结论,废弃陶瓷粗骨料与水泥砂浆的界面粘结性要优于天然碎石。
赵妍凝[7](2020)在《模网混凝土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荷载和交通量与日俱增,这就要求路面结构具有更大的承载力。通常,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等级一般为C30或C40,路面结构厚度大,导致路面板自重较大,损坏后难以修复。一般设计年限为二十到三十年,造价较高,限制了道路设计高程。钢筋混凝土中使用的钢材较多,造价较高,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性价比不高。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路面板的厚度,采用了一种新型路面结构——模网混凝土路面板。建筑模网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对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起着加筋作用。本文对模网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和系列性能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加入模网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首先,进行原材料试验,并配制C30水泥混凝土;其次,在确定因素和水平后,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最后,根据规范要求,对试件进行了制作、养护和性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了验证不同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性能,对不同厚度、不同结构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结论,模网在节约材料的同时,可以降低板底应力,有效地降低板厚和自重,降低路基压力,控制裂缝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模网对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有一定的影响,能有效地防止板块的脆性断裂,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加入模网后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9%和18%。模网结构对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加入模网后,板底弯拉应力可有效降低10%左右。双层模网对结构的影响大于单层模网,但不能达到单层模网的双倍效果,此时板底弯拉应力减小17%。
应河洋[8](2019)在《再生集料性能及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早期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交通荷载的增加产生大量路面病害,越来越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要养护、维修,甚至提质改造。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何合理处置建筑垃圾成为了当今研究热点。同时,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大量的天然石料、砂子等资源已经严重匮乏,因此破碎混凝土再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于再生骨料性能缺陷,不同掺量下再生混凝土性能会有所差异。故本文首先对再生粗骨料进行强化研究,其次研究了低掺量再生粗集料公路混凝土最佳配比,最后提出了高掺量再生粗集料下混凝土的最佳配比,对今后再生混凝土在公路和建筑中的应用起到一定借鉴作用。选取四种强化方式对再生粗集料进行强化研究。研究发现:四种强化方式中对集料物理性质表观密度、吸水率、棱角性、表面纹理最优的强化方式分别是:水泥浆掺粉煤灰(7d)、氢氧化钠与聚乙烯醇、硫酸和水泥浆掺粉煤灰7d。对集料力学性质表现最优的是水泥浆掺粉煤灰(3d)。棱角性受磨耗作用影响最小是强化方式是氢氧化钠与聚乙烯醇,表面纹理指数受磨耗作用影响最小的强化方式也是氢氧化钠与聚乙烯醇。通过汇总几种强化方式的机理得到:水泥浆外掺矿物质掺和料在空隙填充、微小裂缝修复作用基础上,与Ca(OH)2反应产生胶凝性水化产物;5%硫酸浓度浸泡腐蚀了低强度、多孔隙的砂浆,从而提高了集料强度,降低吸水率;而采用NaoH和PVA处理后集料,再生集料表面中硅酸盐和PVA发生反应,游离态水与PVA产生了水化反应。基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预吸水配比设计方法,确定了三四级公路中20%、40%和60%三种再生粗集料掺量下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得到:不掺加再生骨料配合比28d抗压强度达到49.6MPa,满足C40混凝土抗压强度要求,同时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到20、40和60%,抗压强度逐渐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2.3%、18.9%和16.9%,但仍满足C40强度要求;六种不同经验公式下计算得到三种掺量下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7d)换算结果均大于4.0MPa,这表明这三种掺量下配比设计满足轻等级交通荷载水平公路设计要求;再生混凝土干缩率随着再生粗集料用量的增加而变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高强高掺量下再生混凝土进行配比研究。极差分析发现:由排队分析法结果来看,最优配比为粉煤灰1 0%、硅灰7.5%、取代率80%、减水剂2%、水胶比0.31;由矩阵分析法得到最优配比为水胶比0.31、取代率80%、减水剂2%、粉煤灰1 0%和硅灰0%。方差分析结果得到:五种因素中对坍落度、7d抗压强度和7d劈裂抗拉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减水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硅灰掺量。对比两种不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尽管不同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的最优配比不尽相同,但因素显着上存在相同点,即减水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硅灰掺量三个因素对高强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综合性能影响大于水胶比和取代率。
黄士周[9](2019)在《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性能实验与渗流仿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依托河北建设集团科技研究计划项目(保定市东湖文化中心项目),通过实验室室内实验对透水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性能检测分析,采用自制增强剂作为外掺剂对透水水泥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借助实验室仪器进行透水水泥混凝土孔隙率、强度、冻融循环、透水系数等性能实验测试,分析种各影响因素对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透水系数以及抗冻性的影响。利用渗流实验模型进行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实验,采用ABAQUS有限元对透水水泥混凝土进行渗流仿真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室内实验,得到了透水水泥混凝土骨料,水泥,减水剂,自制增强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确定了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孔隙率,发现当透水水泥混凝土目标孔隙率为0%-17%时,采用真空法测定孔隙率;当透水水泥混凝土目标孔隙率为17%-30%时,采用简易法测定孔隙率。2.分析研究了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和透水系数随着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孔隙率与透水水泥混凝土7天、28天强度以及孔隙率与透水系数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了Bradley、PWL3、Cubic三种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与强度之间的数学模型。3.综合分析了水泥用量、水胶比、孔隙率、增强剂配合比设计方案对透水水泥混凝土冻融循环过程中质量损失率、强度损失率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对冻融循环过程中强度损失率的影响规律。4.研究制作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实验模具,进行了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实验。建立3组不同孔隙率的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模型,对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SAT(饱和度)、POR(孔压)以及渗流结果进行仿真分析,并对透水水泥混凝土模型渗流过程中SAT(饱和度)、POR(孔压)、Volumetric Flux(体积流量)、Velocity(流速)等物理力学性能随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叶平[10](2019)在《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反射裂缝一直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面层(俗称“白+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在半刚性基层顶部或旧水泥路面与加铺层之间铺设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能有效防治反射裂缝现象,目前常用1.0cm2.5cm厚的砂粒式沥青混合料作为应力吸收薄层。而砂粒式应力吸收层设计厚度小、抗车辙能力差,加之旧水泥砼路面平整度差的客观现象,使砂粒式应力吸收层的摊铺厚度难以控制,厚度的不均匀反而使应力吸收层成为了路面结构中的薄弱部位。本文提出一种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并研究其设计方法和实际工程应用。采用CAVF法与GTM法相结合对该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的不同模量和不同厚度情况下进行计算和分析;最后依托广西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铺筑试验路段。该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时兼具应力吸收的作用,可用于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底面层或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下面层,设计厚度511cm,具有防水防裂、抗疲劳、防治反射裂缝等多重功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综合CAVF法与GTM法的优点,提出先采用CAVF法进行级配设计再运用GTM法确定最佳油石比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该法设计得到的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2)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类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耐久性。其较大的沥青含量设计能提高混合料的横向拉伸变形能力,增强应力松弛,起到“应力吸收”和防水防裂的作用;混合料具备骨架密实结构,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竖向抵抗车辙变形的能力,可作为路面结构层使用。(3)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对该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不同模量和不同厚度下的路面结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低模量的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应力吸收能力较好,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厚度控制在9cm左右时效益最佳。(4)铺筑了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试验路段,并对试验路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结果表明试验路的铺筑效果良好。相对于设置砂粒式应力吸收层沥青路面结构,该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减少一次摊铺施工,有利于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总体造价。
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概况 |
1.2.2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概况 |
1.2.3 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发展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目的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面铺装层病害分析及质量控制 |
2.1 工程实例介绍 |
2.2 桥面铺装层病害调查 |
2.3 桥面铺装层病害原因分析 |
2.3.1 结构理论与设计的影响 |
2.3.2 水的影响 |
2.3.3 温度的影响 |
2.3.4 施工工艺的影响 |
2.3.5 桥面防水粘结层的影响 |
2.3.6 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的影响 |
2.4 桥面铺装受力情况分析 |
2.4.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特点 |
2.4.2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分析 |
2.4.3 桥面铺装受力分析结论 |
2.5 材料质量控制 |
2.5.1 集料的质量控制 |
2.5.2 沥青质量控制 |
2.5.3 填料质量控制 |
2.5.4 纤维的质量控制 |
2.5.5 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及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面铺装桥面防水粘层材料及性能研究 |
3.1 桥面铺装防水粘层材料应具备的功能 |
3.2 本文研究的防水粘层材料和铺装层结构型式 |
3.2.1 本文研究的防水粘层材料 |
3.2.2 研究的桥面结构型式 |
3.3 不同防水粘层材料的层间抗剪性能 |
3.4 不同粘层材料的层间抗拉性能 |
3.5 不同粘层材料的层间抗渗性能 |
3.5.1 加压渗水试件的制备 |
3.5.2 加压渗水装置的开发与加压渗水试验 |
3.5.3 加压渗水试验结果分析 |
3.6官亭1#特大桥公路桥面铺装工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4.1 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 |
4.1.1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4.1.2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4.2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 |
4.2.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2 确定最佳油石比 |
4.3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性能验证 |
4.3.1 谢伦堡析漏试验检验(烧杯法) |
4.3.2 肯塔堡飞散试验检验 |
4.3.3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试验检验 |
4.3.4 动稳定度试验检验 |
4.3.5 低温抗裂性检验 |
4.4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 |
4.4.1 初选级配 |
4.4.2 沥青用量的估计 |
4.4.3 试验级配的评价 |
4.4.4 选择设计级配的沥青用量 |
4.4.5 最大次数验证 |
4.4.6 设计结论 |
4.5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性能验证 |
4.5.1 水稳定性检验 |
4.5.2 高温稳定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 |
5.1 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控制 |
5.1.1 矿料级配的控制 |
5.1.2 拌合温度的控制 |
5.1.3 油石比的控制 |
5.2 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控制 |
5.2.1 桥面板的准备工作 |
5.2.2 机械设备要求 |
5.2.3 防水粘层材料施工质量控制 |
5.3 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
5.4 桥面铺装压实质量控制 |
5.4.1 合理的碾压温度 |
5.4.2 合理的压实速度与遍数 |
5.4.3 压实中的其他问题 |
5.4.4 沥青混合料碾压工程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渭武高速公路官亭1#特大桥桥面铺装工程性能检测 |
6.1 检测指标要求 |
6.2 检测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等强度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 |
1.2.2 粉煤灰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3 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骨料 |
2.1.4 水 |
2.1.5 外加剂 |
2.2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2.1 试件的制备与养护 |
2.2.2 抗压强度 |
2.2.3 劈裂抗拉强度 |
2.3 坍落度与扩展度测定试验 |
2.4 凝结时间测定试验 |
2.5 自收缩试验 |
2.5.1 试验的环境条件 |
2.5.2 试验装置 |
2.5.3 试验方法及步骤 |
2.6 干燥收缩试验 |
2.6.1 试验的环境条件 |
2.6.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第三章 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既有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3.1.1 等量取代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3.1.2 理性法与简易配合比[53]设计方法 |
3.1.3 粉煤灰作为独立变量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3.1.4 现有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不足 |
3.2 基于等强度原则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1 设计思路 |
3.2.2 设计步骤 |
3.2.3 粉煤灰影响系数的确定 |
3.2.4 设计方法应用 |
3.2.5 配合比设计结果 |
3.2.6 本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粉煤灰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
4.1 抗压强度 |
4.1.1 标准养护下的抗压强度 |
4.1.2 干燥养护下的抗压强度 |
4.1.3 养护条件的影响 |
4.2 劈裂抗拉强度 |
4.2.1 标准养护下的劈裂抗拉强度 |
4.2.2 干燥养护下的劈裂抗拉强度 |
4.2.3 养护条件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收缩特性评价 |
5.1 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自收缩特性 |
5.1.1 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凝结时间 |
5.1.2 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自收缩发展 |
5.1.3 自收缩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5.1.4 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自收缩发展预测 |
5.2 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特性 |
5.2.1 干燥开始龄期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
5.2.2 粉煤灰掺量与水胶比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
5.2.3 全收缩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5.2.4 等强度粉煤灰混凝土的全收缩发展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碱激发矿渣水泥混凝土的原料活性评价与组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矿渣的碱活性 |
1.3.2 碱激发矿渣水泥的凝结硬化控制 |
1.3.3 碱激发矿渣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方法 |
1.4 研究大纲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矿渣的结构特点 |
2.1.1 矿渣的产生 |
2.1.2 矿渣的化学组成 |
2.1.3 矿渣的矿物组成 |
2.1.4 矿渣的玻璃体结构 |
2.1.5 矿渣的标准 |
2.2 碱激发矿渣水泥的反应机理和产物 |
2.2.1 反应机理 |
2.2.2 反应产物 |
2.3 矿渣碱活性的影响因素 |
2.3.1 矿渣细度 |
2.3.2 玻璃体含量 |
2.3.3 化学组成 |
2.4 碱激发矿渣水泥的凝结控制 |
2.5 碱激发矿渣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 |
2.5.1 抗压强度法 |
2.5.2 基于性能要求的设计方法 |
2.5.3 数学统计建模法 |
第3章 原材料和测试方法 |
3.1 主要原材料 |
3.2 测试方法 |
3.2.1 骨料和砂石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度 |
3.2.2 凝结时间 |
3.2.3 混凝土坍落度 |
3.2.4 抗压强度 |
3.2.5 水化量热 |
3.2.6 X射线衍射(XRD) |
3.2.7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3.2.8 热重分析(TG/DTG) |
3.2.9 孔结构分析(MIP) |
3.2.10 孔溶液化学分析 |
3.2.11 液体硅核磁分析 |
3.2.12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3.2.13 热力学模型 |
第4章 矿渣组成对碱激发水泥早期反应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和样品制备 |
4.3 水化放热 |
4.4 反应动力学分析 |
4.5 碱激发矿渣水泥早期相组成演变 |
4.6 矿渣组成和反应累积放热量之间的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渣组成对碱激发水泥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和样品制备 |
5.3 抗压强度 |
5.4 微观结构 |
5.4.1 XRD |
5.4.2 FTIR |
5.4.3 DTG |
5.4.4 产物组成小结 |
5.5 热力学模拟 |
5.5.1 CaO含量对碱激发水泥产物的影响 |
5.5.2 MgO含量对碱激发水泥产物的影响 |
5.5.3 Al_2O_3含量对碱激发水泥产物的影响 |
5.5.4 热力学模拟小结 |
5.6 矿渣的碱激发“活性指数” |
5.6.1 浆体结构演变过程 |
5.6.2 碱激发水泥长期稳定产物相组成的特征 |
5.6.3 矿渣组成对碱激发水泥孔隙率的影响 |
5.6.4 矿渣的碱激发“活性指数” |
5.6.5 矿渣的碱激发“活性指数”与碱激发水泥强度的关系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激发剂组成对碱激发矿渣水泥凝结硬化过程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料和样品制备 |
6.2.1 实验原料 |
6.2.2 激发剂组成设计 |
6.3 激发剂溶液中的硅酸根聚合度 |
6.4 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 |
6.4.1 标准稠度用水量 |
6.4.2 凝结时间 |
6.4.3 抗压强度 |
6.5 水化放热 |
6.6 孔溶液化学 |
6.7 孔结构 |
6.8 背散射电镜分析(BSEM) |
6.9 抗压强度、反应程度和孔隙率的关系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碱激发矿渣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理论与方法 |
7.1 引言 |
7.2 碱激发矿渣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理论 |
7.2.1 确定粗细骨料用量 |
7.2.2 富余浆体厚度的计算 |
7.2.3 胶凝材料用量的确定 |
7.2.4 组成与性能的关系 |
7.3 实验原料和配合比设计 |
7.3.1 实验原料 |
7.3.2 配合比设计 |
7.4 实验结果和关键组成参数的确定 |
7.4.1 骨料最紧密堆积 |
7.4.2 坍落度 |
7.4.3 凝结时间 |
7.4.4 抗压强度 |
7.4.5 养护制度对强度的影响 |
7.5 讨论 |
7.5.1 碱胶比、水胶比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
7.5.2 水胶比、富余浆体厚度与坍落度之间的关系 |
7.5.3 目标性能与胶凝材料组成之间的关系 |
7.5.4 碱激发混凝土组成设计流程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彩色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透水路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彩色透水路面研究现状 |
1.2.1 彩色路面研究现状 |
1.2.2 透水路面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 |
2.1 集料 |
2.2 聚合物 |
2.3 保护层材料 |
2.4 水泥 |
2.5 染色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彩色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 |
3.1 彩色颜料合理掺量的确定 |
3.2 碎石种类对彩色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1 材料配合比 |
3.2.2 试验过程 |
3.2.3 试验结果 |
3.3 聚合物对彩色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聚合物种类对彩色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聚合物掺量对彩色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SBR种类对彩色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水泥用量对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1 水泥用量对彩色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2 水泥用量对彩色透水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3.5 彩色透水混凝土的表面保护层材料研究 |
3.6 彩色透水混凝土长期性能研究 |
3.6.1 强度随龄期变化趋势研究 |
3.6.2 透水性能研究 |
3.6.3 耐水性能研究 |
3.6.4 体积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彩色透水混凝土工程实例 |
4.1 项目概况 |
4.2 原材料及生产配比 |
4.2.1 实体工程原材料 |
4.2.2 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
4.3 施工工艺 |
4.3.1 彩色透水混凝土生产 |
4.3.2 运输和卸料 |
4.3.3 摊铺与整平 |
4.3.4 混凝土养生 |
4.3.5 保护层喷涂 |
4.3.6 强度检测 |
4.3.7 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与验收 |
4.3.8 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跟踪监测 |
4.4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4.4.1 社会效益分析 |
4.4.2 经济效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体工程路面泛碱原因及对策研究 |
5.1 普通水泥混凝土泛碱现象及发生机理 |
5.1.1 水泥混凝土泛碱现象 |
5.1.2 水泥混凝土泛碱产生的机理 |
5.2 彩色透水混凝土实体工程泛碱原因研究 |
5.2.1 彩色透水混凝土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差异分析 |
5.2.2 彩色透水混凝土实体工程泛碱原因的试验研究 |
5.2.3 彩色透水混凝土泛碱的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复合路面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刚柔复合式路面典型结构设计 |
2.1 原材料的选择 |
2.1.1 集料 |
2.1.2 沥青 |
2.1.3 矿粉 |
2.1.4 水泥 |
2.2 刚性面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2.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2.2 刚性面层结构成型及养护 |
2.3 柔性加铺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3.1 集料级配组成设计 |
2.3.2 最佳油石比 |
2.4 复合路面典型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粘结层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粘结层沥青用量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1 粘结层不同沥青用量下的抗剪强度 |
3.1.2 粘结层不同沥青用量下的抗弯拉强度 |
3.1.3 粘结层不同沥青用量下的抗折强度 |
3.2 水复合作用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试验方案 |
3.2.2 抗剪强度 |
3.2.3 抗弯拉强度 |
3.2.4 抗折强度 |
3.3 粘结层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加铺层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沥青混合料离析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沥青混合料离析级配组成 |
4.1.2 离析级配沥青混合料抗弯拉强度试验 |
4.1.3 界面力学性能试验方案 |
4.1.4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2 沥青混合料老化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沥青混合料老化试验与抗弯拉强度试验 |
4.2.2 沥青混合料老化后界面力学性能试验 |
4.2.3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3 沥青加铺层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分析 |
4.3.1 沥青混合料离析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分析 |
4.3.2 沥青混合料老化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因素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碾压强度单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 碾压次数单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沥青加铺层厚度单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复合因素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路面施工对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研究 |
6.1 界面抗剪强度失效机理研究 |
6.2 界面抗弯拉强度失效机理研究 |
6.3 界面抗折强度失效机理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6)废弃陶瓷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废弃陶瓷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陶粒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陶瓷粗骨料的加工及性能研究 |
2.1 陶瓷骨料的取样及加工 |
2.2 废弃陶瓷粗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2.2.1 陶瓷粗骨料筛分试验 |
2.2.2 陶瓷粗骨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吊篮法) |
2.2.3 陶瓷粗骨料压碎值指标试验 |
2.2.4 陶瓷粗骨料碱集料反应试验 |
2.3 陶瓷微观性能研究 |
2.3.1 试验所需仪器 |
2.3.2 试验步骤 |
2.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废弃陶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相关性能测试 |
3.1 试验原材料性能测试 |
3.1.1 水泥 |
3.1.2 粗骨料 |
3.1.3 细骨料 |
3.1.4 废弃陶瓷 |
3.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 陶瓷掺配方法验证 |
3.4 废弃陶瓷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 |
3.4.1 影响混凝土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
3.4.2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3.4.3 混凝土抗折强度测试 |
3.5 混凝土坍落度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废弃陶瓷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微观性能分析 |
4.1 废弃陶瓷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分析 |
4.1.1 废弃陶瓷混凝土干缩性能试验方案 |
4.1.2 废弃陶瓷混凝土干缩性试验结果分析 |
4.2 废弃陶瓷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分析 |
4.2.1 废弃陶瓷混凝土耐磨性试验方案 |
4.2.2 废弃陶瓷混凝土耐磨性试验结果分析 |
4.3 废弃陶瓷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分析 |
4.3.1 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 |
4.3.2 废弃陶瓷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方案 |
4.3.3 废弃陶瓷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结果分析 |
4.4 废弃陶瓷混凝土的微观性能分析 |
4.4.1 骨料水泥石界面粘结理论 |
4.4.2 废弃陶瓷混凝土界面性能研究 |
4.4.3 陶瓷骨料与水泥砂浆界面粘结强度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模网混凝土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模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 模网混凝土原材料 |
2.1.1 集料 |
2.1.2 水泥 |
2.1.3 水 |
2.1.4 模网 |
2.2 混凝土级配设计 |
2.2.1 模网混凝土对级配的要求 |
2.2.2 级配理论研究 |
2.2.3 集料级配组成设计 |
2.3 模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1 设计原则 |
2.3.2 模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试验方案 |
3.1 正交试验法 |
3.2 试件的制备 |
3.3 力学试验 |
3.3.1 抗压强度试验 |
3.3.2 抗弯拉强度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分析 |
4.1 模网混凝土试块的破坏形态 |
4.1.1 试块受力的破坏形态 |
4.1.2 试验结果处理 |
4.2 力学强度试验分析 |
4.2.1 抗压强度试验分析 |
4.2.2 抗弯拉强度试验分析 |
4.3 模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路面板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软件 |
5.2 普通混凝土路面板三维尺寸 |
5.2.1 计算模型和参数 |
5.2.2 荷载类型 |
5.2.3 路面板厚对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 |
5.2.4 平面尺寸对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 |
5.2.5 普通混凝土模拟结果 |
5.3 模网混凝土路面板三维尺寸的确定 |
5.3.1 计算参数和模型 |
5.3.2 荷载类型 |
5.3.3 模网对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 |
5.3.4 板厚对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 |
5.3.5 模网设置间距对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分析 |
5.3.6 模网混凝土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再生集料性能及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集料强化技术 |
1.2.2 再生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1.2.3 国内外研究概况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混凝土再生集料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1 原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加工工艺对再生集料性能影响研究 |
2.3 再生集料性能化学强化技术 |
2.3.1 再生集料强化措施分析 |
2.3.2 强化措施对再生集料性能影响 |
2.3.3 再生集料性能强化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3.1.1 住建部普通混凝土设计方法 |
3.1.2 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设计方法 |
3.1.3 基于混凝土预吸水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3.2 公路再生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1 原材料 |
3.2.2 配比计算 |
3.2.3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3 再生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再生料掺量混凝土设计 |
4.1 水泥混凝土性能提升技术研究 |
4.2 高再生料掺量混凝土设计研究 |
4.2.1 和值分析 |
4.2.2 极差分析 |
4.2.3 方差分析 |
4.2.4 综合性能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C (集料图像测试试验结果) |
(9)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性能实验与渗流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实验研究及性能检测 |
2.1 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实验研究 |
2.1.1 粗集料实验研究 |
2.1.2 水泥实验研究 |
2.1.3 外掺剂实验研究 |
2.2 透水水泥混凝土性能检测 |
2.2.1 强度检测 |
2.2.2 透水系数检测 |
2.2.3 孔隙率检测 |
2.2.4 冻融循环检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 |
3.2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透水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4.1 水胶比对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 |
4.1.1 水胶比对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1.2 水胶比对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4.2 孔隙率对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 |
4.2.1 孔隙率对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2.2 孔隙率对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4.3 增强剂方案对强度和透水系数影响 |
4.3.1 增强剂方案对强度的影响 |
4.3.2 增强剂方案对透水系数的影响 |
4.4 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与强度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透水水泥混凝土抗冻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 透水水泥混凝土试冻融循环实验 |
5.2 冻融循环过程质量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水泥用量对冻融循环过程质量损失影响 |
5.2.2 水胶比对冻融循环过程质量损失影响 |
5.2.3 孔隙率对冻融循环过程质量损失影响 |
5.2.4 增强剂对冻融循环过程质量损失影响 |
5.3 冻融循环过程强度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水泥用量对冻融循环过程强度损失影响 |
5.3.2 水胶比对冻融循环过程强度损失影响 |
5.3.3 孔隙率对冻融循环过程强度损失影响 |
5.3.4 增强剂对冻融循环过程强度损失影响 |
5.3.5 强度对冻融循环过程强度损失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仿真分析 |
6.1 透水水泥混凝土多孔介质弹性模型 |
6.2 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材料模型 |
6.2.1 透水系数 |
6.2.2 弹性模量 |
6.3 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边界条件 |
6.4 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实验 |
6.5 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模型建立及仿真分析 |
6.5.1 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模型建立 |
6.5.2 透水水泥混凝土渗流仿真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的研究概况 |
1.2.2 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材料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反射裂缝产生机理和矿料级配研究 |
2.1 反射裂缝产生机理 |
2.2 原材料性能检测 |
2.2.1 集料 |
2.2.2 矿粉 |
2.2.3 沥青 |
2.3 矿料级配设计方法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CAVF法对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级配的设计 |
3.2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最佳配比确定 |
3.2.1 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分析 |
3.2.2 混合料标准马歇尔试验分析 |
3.2.3 混合料抗水损坏能力分析 |
3.2.4 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分析 |
3.2.5 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分析 |
3.3 基于GTM法的最佳配比验证及优化 |
3.3.1 GTM法介绍 |
3.3.2 GTM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原则 |
3.3.3 GTM法设计混合料试验步骤 |
3.3.4 GTM法优点 |
3.3.5 试验参数确定 |
3.3.6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3.7 最佳油石比下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 |
3.3.8 混合料抗疲劳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路面有限元数值分析 |
4.1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路面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4.1.1 有限元模型的基本假定及材料参数 |
4.1.2 模型结构 |
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模量工况下的应力分析 |
4.2.2 不同厚度情况下的应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试验路设计及跟踪检测 |
5.1 工程概况 |
5.2 试验路段目标配合比设计 |
5.2.1 试验路原材料检验情况 |
5.2.2 试验路目标级配 |
5.2.3 试验路目标配合比性能验证 |
5.3 试验路段生产配合比设计 |
5.3.1 拌合站各档热料仓矿料掺量确定 |
5.3.2 试验路生产配合比性能检验 |
5.3.3 试验路生产配比设计结果 |
5.4 应力吸收结构层(下面层)试验路铺筑及检测情况 |
5.4.1 施工配合比级配和铺筑桩号 |
5.4.2 拌合站沥青混合料拌和情况 |
5.4.3 试验路施工机械情况 |
5.4.4 试验路施工情况 |
5.4.5 试验路施工配合比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 |
5.5 现场试验路路面性能检验结果 |
5.6 试验路效益评价 |
5.6.1 直接经济效益 |
5.6.2 间接经济效益 |
5.6.3 社会效益 |
5.6.4 总的社会经济效益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四、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D]. 马宝君. 长安大学, 2020(06)
- [2]等强度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实验研究[D]. 马琳皓.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碱激发矿渣水泥混凝土的原料活性评价与组成设计[D]. 李宁. 湖南大学, 2020(01)
- [4]彩色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透水路面性能研究[D]. 邓华.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复合路面刚柔结合界面力学性能失效机理研究[D]. 叶新雨.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废弃陶瓷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D]. 韩涛.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7]模网混凝土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赵妍凝.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8]再生集料性能及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D]. 应河洋.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9]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性能实验与渗流仿真分析[D]. 黄士周. 河北大学, 2019(08)
- [10]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混合料设计及应用研究[D]. 叶平. 广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