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心语》:中国古典写实小说的起源

《诗说心语》:中国古典写实小说的起源

一、《世说新语》:中国古典写实小说之滥觞(论文文献综述)

张承志[1](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提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张瑶[2](2019)在《镜像·乡土·传统 ——“二贾”新时期小说比较论》文中研究表明贾大山和贾平凹曾分别凭借《取经》和《满月儿》共同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因自己的文学实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备受瞩目,被时人并称为“文坛二贾”。但他们二人在此后却又分别受到了文坛的“冷遇”和“热捧”,个中缘由耐人深思,这既与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各自秉承的写作策略、各自坚守的创作姿态等因素息息相关,又与一定时期的文学生产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也可通过分析“二贾”在文坛沉浮的原因,来窥探新时期文学所映照出的某些独特镜像,毕竟只有将“二贾”这个由时代所造就的历史名词放置到特定的“文学场”中,其意义才能被有效凸显,否则它只会变成一个被历史所遗弃的“空洞能指”。事实上,如果不是由于文学在新时期开端所具有的崇高地位,贾大山和贾平凹绝不会因为一次获奖而迅速被人们所熟知,换言之,贾大山和贾平凹进入文坛的时间节点非常重要,“文坛二贾”这个专有名词的出现绝对有赖于那个年代特殊的历史语境!与此同时,“二贾”在创作上也确实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这就为二者之间的“可比性”提供了十分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二贾”都具有浓重的乡土情结,但贾大山和贾平凹却又分别用简约灵动或厚重古拙的笔致向读者描绘了清新明丽或神秘诡异的民间图景。而这种乡土书写特色的形成则离不开他们在过往阅读过程中所接受的文学滋养。通过梳理,不难看出他们二人都或隐或显地受到了孙犁写作风格影响,但是,贾大山和贾平凹对于孙犁的接受却又不是同步的,而是处于不同的创作时期,如果说贾大山师法孙犁是处于艺术探索的深化阶段,那么,贾平凹的情况正好恰恰相反,他更多的是在创作的早期阶段向孙犁取法学习。这就使得贾大山和贾平凹分别走上了上深化与超越的不同道路。除此之外,贾大山和贾平凹又都热衷于向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借鉴话语资源,在九十年代左右创作了一系列更加醇厚的“新笔记体小说”,并分别沿着“志人”与“志怪”的方向用文章传达着古意与今情。而我们也可以借此来考察在“二贾”身上所显现出的文化意识和他们所历经的生命体验。实际上,他们二人都喜好说禅论道,但是贾大山更倾向于通过对佛道学说的研习来寻求一种安心静默、放达超脱的至臻境界,而贾平凹则认识到了佛道学说的丰富面向,即佛道文化除了推崇修身养性以外,还蕴含有诸多传奇神秘的因子。因此,不同于贾大山的日常化书写,贾平凹的作品更具有奇崛诡异的魔幻色彩。当然,不容忽视的是,一个作家文化意识的养成,必然不仅仅要依赖于书本典籍,更为重要的是要接受来自地域文化的洗礼,并且,疾病体验也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对作家主体精神的建构以及艺术风格的形成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总之,本文旨在从文学生产、乡土意识、文化传承等多个角度入手对“二贾”进行比较研究,并意欲从“二贾”出发去进一步思考如解放区文艺传统的传播限度、当代小说创作中的民族文学传统等重大问题,这也是进行“二贾”研究的当下意义所在。

赵薇[3](2019)在《唐传奇中的鬼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鬼诗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先秦汉魏的发展,至唐代已蔚为大观。据统计,《全唐诗》专收两卷鬼诗,基本上出自于唐传奇中。鬼诗亦是唐诗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旨在从六个部分对唐传奇中的鬼诗进行阐述:绪论,主要介绍鬼和鬼诗的概念、鬼诗的渊源,同时对古今关于唐传奇中鬼诗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依据《全唐诗》的标准,与鬼相关的诗歌均为鬼诗。唐代鬼诗具有典范作用,后代鬼诗的发展基本上受到唐传奇中鬼诗的影响。第一章,唐传奇中的鬼诗在《全唐诗》中的编排体例与收录情况。《全唐诗》鬼诗卷作者并非传奇作者,而是以传奇中鬼为作者。尽管如此辑录加深了后世对鬼的认识,但不免委屈了真正的作者。同时,依据《全唐诗》的收录标准和鬼诗的概念,《全唐诗》中的鬼诗存在混收、重收和漏收的情况。第二章,唐传奇中鬼诗的生成原因。鬼诗的产生与佛、道、巫、谶文化和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鬼诗中,诗人普遍通过与佛道相关的意象和巫谶相关的预示渗透于本事或诗歌之中;通过具体的地点或诗句呈现出前朝和当朝战争。第三章,唐传奇中鬼诗的主题与士族文化现象。诗人常以鬼的口吻进行抒怀,主要体现出咏史怀古和生死两大主题。同时,受科举与门第的影响,诗人会不自觉的将科举求士的心态和对士族的推崇融入鬼诗之中,基本上涉及男鬼的在本事中尤其强调其姓氏和官职,涉及女鬼的通过冥婚和冥会的形式对现实中求而不得的人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补偿。第四章,唐传奇鬼诗中所体现出的意象和风格。其实鬼诗就是以鬼写人,通过幽冥意象与现实结合,表现鬼域、突出鬼气;并且,通过凄冷的风格努力营造出与人境不同的氛围,但所表现的基本上都是人情人事。第五章,唐传奇中鬼诗的作用。本章从诗人表意抒怀和诗歌叙述渲染的角度,分析鬼诗在唐传奇中的作用。诗人通常以鬼的口吻进行人与鬼之间的交流,运用鬼诗这一形式将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马彦峰[4](2018)在《《世说新语》传播接受史述略》文中认为《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名士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的志人笔记小说,篇幅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多彩,以“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而着称。又因其独特的编撰体例,后世文人续仿不断,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世说体”文本系统。本文借鉴了现代传播学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以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界,对《世说》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最主要的五大方式,即文本传播、诗词传播、续仿传播、评点传播和戏曲传播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考察了唐前《世说》的传播与接受情况。重点探讨了刘孝标《世说注》的注释体例以及对促进《世说》传播与接受的重要意义。同时以《殷芸小说》和《庾子山集》为例,论述了《世说》对这一时期小说和诗文创作的影响。第二章考察了唐宋时期《世说》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论述了《晋书》从《世说》取材的原因以及后世的评价。同时以李白和白居易的诗、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为例,论述了唐诗宋词对《世说》的征引和化用。探讨了评点续仿以及文本形态转变对《世说》传播与接受的影响,尤其对刘应登和刘辰翁的评点作了重点探讨。第三章考察了元明清时期《世说》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探讨了改编剧、文人评点以及续仿作品对《世说》传播与接受的影响。尤其对王世懋和凌蒙初的评点作了重点探讨。第四章考察了《世说》的接受主体和特点。用“共时”(横向)和“历时”(纵向)两种视角对《世说》的接受主体进行了探讨,同时提炼总结了《世说》的接受特点。纵观《世说》的传播接受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即以史学接受为主的时期和以文学接受为主的时期。出现了三大传播接受高潮,即以梁刘孝标《世说注》为标志的第一次高潮;以南宋刘应登、刘辰翁《世说》评点为标志的第二次高潮和明代以王氏兄弟(王世贞和王世懋)、凌氏兄弟(凌瀛初和凌蒙初)评点刊刻为标志的第三次高潮。形成了五大最主要的传播形式,即文本传播、诗词传播、续仿传播、评点传播和戏曲传播。

刘霞云[5](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提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陈依雯(Tang Yee Woon)[6](2016)在《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研究以唐代小说的传播和接受为主,主要从传播、接受这两个视角探讨唐代小说的发展,时限从唐朝至今,范围涵盖各时期的唐代小说出版情况及文学作品对唐代小说的改编。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唐代的文士多选择入幕,幕府是文士聚会、闲谈的重要场所,也是小说传播的主要背景。文士常在幕府的聚会中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而达到传播小说的目的。而长安是唐代首要都城,以长安为题材或在长安创作的小说数量不少。除了背景与环境的因素,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还有好几种方式,其中包括借助诗歌的流传。唐代小说和诗歌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互相取材的例子很多,诗歌可谓是小说在唐代传播的主要载体。此外,还有一些与小说传播、接受相关的要素如:古文运动、文士投谒行卷,这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而言,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唐代的书肆、诗歌的传唱也是小说传播的渠道。随着印刷技术的发达,小说刊印的数量逐渐增多,出版刊行的小说文本逐渐代替了抄本。宋人也编纂了着名的大型类书《太平广记》和大量的小说选本,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人对唐代小说传播与接受的态度。宋元时期,不少文学创作都向唐代小说取材,无论话本、杂剧都大量融入了唐代小说的题材。宋人对唐代小说的接受是很广泛的,除了文学作品,他们编纂的正史,也多向唐代小说取材,这可视为他们对唐代小说的一种评价。但宋人对唐代小说的态度也是矛盾的,如洪迈他在批评唐代小说的同时,又对唐代小说赞誉有加,这种矛盾的心态是值得探讨和厘清的问题。明清时期,除了小说文本的刊印出版,类书、丛书和小说选本的大量编纂对唐代小说传播与接受的影响都很大。除此之外,这时期的小说、戏曲创作依旧向唐代小说取材,《剪灯新话》、《聊斋志异》、“三言二拍”都是这时期的小说名着,它们在题材上与唐代小说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戏曲方面的成果也很辉煌,着名的“临川四梦”、《长生殿》等都是改编自唐代小说的作品,可见唐代小说对明清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民国以后,唐代小说的出版和刊印仍不间断。这时期,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小说研究。百余年来,唐代小说的研究涉及了校勘、考证、作家、作品、文艺理论等各种范畴,学人对唐代小说的研究孜孜不倦,一直努力的前进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小说的传播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戏曲艺术、影视作品都成为了唐代小说在当下的传播途径,这也是有待学人进一步去了解和探讨的。唐代小说也传播到了海外,尤其是日本、韩国、越南形成的汉字文化圈。唐代小说与东亚三国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千余年来,它已深刻的影响了东亚三国不少的文学创作。不仅如此,唐代小说还远播到欧美和俄罗斯,更出现了不少翻译的作品,在欧美各国如、英国、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也引起了汉学家的关注,拥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总而言之,唐代小说对唐代以后的文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张潇桐[7](2016)在《《世说新语》笔记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主持编纂的一部专门记录魏晋名士言行的作品。本文从笔记体的角度,探索《世说新语》作为笔记所具有的各种文体特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除绪论和结语外,中间四章为主要内容。绪论回顾并概括前人对“笔记”的定义与分类,以及对《世说新语》文体性质的讨论,并说明本文选题的意义。第一章笔记体辨析。“笔记”一体因其特殊性,其概念一直模糊不清。欲深入研究笔记体,必先将其概念厘清,梳理出笔记体的的形制特征,并进一步研究笔记体是如何发展的,从而给出“笔记”准确而全面的定义。第二章《世说新语》的小说性特征。《世说新语》被称为小说,是因为其内容具有明显的小说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物刻画手法、故事情节的创设和抒情与娱乐功用等方面,本章从文本出发,深入分析《世说新语》的小说性特征。第三章《世说新语》的史料性特征。本章包括创作背景考证、材料来源考证和史料价值影响三部分。刘义庆为何主持编纂《世说新语》,深入探索作者的创作背景,可以得知个人爱好、政治因素、精神寄托等均是原因。考证材料来源,能进一步探索《世说新语》记载的故事和史书记载的史实之间有多少差距,从而论证其是否具有史料价值。后代史书对《世说新语》的内容也有颇多借鉴,甚至很多正史没有记载的历史事实,却能从《世说新语》中找到,更进一步验证了《世说新语》的史料性特征。第四章《世说新语》的学术性特征。《世说新语》包罗万象,为各领域学者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可借鉴的资料。本章主要包括士族门阀与世家联姻、魏晋风度与政治避祸、审美新变与文人意识觉醒三方面。士族门阀林立是魏晋南北朝社会的一大特点,与当时的选官制度和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魏晋风度”,同时思想上的解放也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做出总结。

陈咏红[8](2016)在《周秦汉时期文士疏离现象与文学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士疏离现象指春秋战国以来新兴士阶层疏离“仕”本位意识,追寻自我主体性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疏离行为和疏离精神。由王权或皇权的支配性所引发的“仕”本位意识是当时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之一。“仕”本位意识把是否为官、是否被统治者重用当成一种核心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文士疏离行为指文士规避显性功利(即入仕的利益)的行为;文士疏离精神指具有超越精神之士人的意识形态,是文士生命主体对此在世界主流观念、显性功利的规避与超越。文士疏离行为的内驱力是文士疏离精神;而文士疏离精神的核心内涵是文士的主体性需求。古代隐逸文化是文人疏离文化现象的一部分。本文分成上篇、下篇和结语。上篇主要是对疏离现象的演变过程作纵向的历时性研究,分三章重点描述三个阶段的特点: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其阶段性特征是新兴士阶层(主体是文士)主体性形成、高扬。第二阶段是秦至汉武帝时期。在这一阶段,儒生(文人大致即儒生)的主体性实现途径阻塞,其阶段性特征是文士进行多元化价值观念和疏离方式的探索。第三阶段是汉武帝之后的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初步建立、专制制度成熟,其阶段性特征是疏离文人生活方式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密切相关,儒生(文人)追寻主体性的实现途径。在中央集权专制政制萌芽及发展起来之后,文人主体性的实现途径逐渐失落。历代文人一直寻求拥有主体性的生活方式。体现文人主体性的文人田园生活方式的四个构成因素,即疏离文人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疏离文人的心态调适策略、社会价值实现方式和交友休闲方式,至唐以前已全部产生,文人田园生活方式形成,并成为其主体性复归的路径。上篇还阐述了疏离文人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是疏离“仕”本位意识的重要观点,以说明建立疏离理论、构成贯通古今的疏离文人生活方式体系的可能性。在下篇,本文专门研究文士疏离现象在周秦汉时期的文学表现。周秦汉文士疏离现象文学表现的流变,与文士疏离现象演变过程一致,是文士疏离现象的组成部分。在下篇的开头,“周秦汉文士疏离文学”被界定为一种文学品类和文学潮流,它是具有疏离精神的文学的省称,是由有较强主体性的文士共同创造出的一种特殊的大文学,这些文学作品涉及诗歌、辞赋、史学着作、诸子散文等文体。疏离文学包含隐逸文学。至今尚未有人把“疏离文学”作为一种范畴文学加以系统研究。接着,从第五章到第九章,本文着重研究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文士疏离文学。结语部分对周秦汉文士疏离现象做出整体性总结,并指出文士疏离现象对中国文人文学传统的三个主要影响:一是在价值取向方面,强化了文人文学的“体道性”特征;二是在表现方式方面,强化了文人文学抒情性的含蓄特征;三是在题材方面,强化了文人文学以“自然”为背景和参照系的特征。本文的主要学术意图是:一、从源头出发研究周秦汉文士疏离现象,突显在文士疏离现象中文人疏离“仕”本位意识、追寻知识阶层主体性的共性;二、区分一般疏离主体与春秋战国之际以后的文士(人)疏离主体,明确指出后来的中国传统隐逸文化其实是具有文人主体性的文人疏离文化;三、描述文人主体性追求的指导思想即文人隐逸思想成熟于东晋以降的整个过程,并考察文人主体性需求对唐前文人生活方式各构成因素发展的指引作用,力求解决文人山水(田园)文学的起源问题。

杨洪敏[9](2016)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一个当前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有诸多细致的问题尚没有完全呈现出来。梳理取得的学术成就,把握当前的研究态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内叙事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论文所探讨的“本土化”问题既属于中西比较诗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同时属于叙事学本身发展的问题,两者存在交叉之处,因此必须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缘起。可以说,“本土化”问题早在中西比较诗学之初就已经被意识到并提出,其在西学东渐与中西文论对话过程中如影随形。就传播与接受的规律而言,任何一种异域的思想与文化资源,都存在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很多学者从“全球化”、“中国化”、“民族化”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本土化”的内涵。在综合考察国内学者对“本土化”各种研究后,笔者采纳了从中国语境的分析思路,因为语境化就是文化研究的话语与实践本身必须被持续地历史化与地方化,所以“本土化”与中国语境构成正向关系。笔者基本按照新时期的三个十年的语境变迁,即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语境、第二个十年的“多元性”语境、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来分析“本土化”相应的内涵,即西方文论的翻译引入、阐释对照、中西文论对话的不断深入。叙事学从传入中国以来,其“本土化”历程也遵循上述的基本线索。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的语境,“本土化”实际上就是“中国化”,主要是将西方论文用中国方式表述出来,因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到了第二个十年的“多元化”语境,西方文论在翻译的基础上不断被鉴别阐释和运用,因此这一语境的“本土化”不再是简单的表述上的“中国化”,而是有了建立在对西方文论精神领会基础上的“化中国”的新内涵。所以从这一角度讲,“本土化”又不简单等于最初的“中国化”。到了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本土化”不仅仅是西学东渐,而是与“全球化”密切联系在一起了,与之相应,“本土化”不仅指要将异质文化在本土吸纳,还要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对话。按照上述语境的变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内涵从四个层面展开:一是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翻译的中国化问题;二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精神层面的中国化问题;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这其实是西方话语在经典及经验阐释上的中国化;四是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这其实是在西方文论激发下中国文论的对话要求。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将中国阐释和中国式运用分而论之,阐释和运用往往是一体的,故与三个语境对应形成了四个层面。值得说明的是,这四个层面大致与三个语境的前后顺序对应,但不是时间上的截然独立而是互相交织的,也不是严格的对号入座。按照“本土化”内涵的这一理解,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是对本土化视域下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的梳理。为此回顾了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主要是柏拉图对模仿与叙事的区分、以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思想;梳理了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即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分析了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的具体过程,重点对托多罗夫、热奈特、巴特、布雷蒙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在此基础上对后经典叙事学的流派主要指修辞性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非文字媒介叙事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二是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的文献学分析。笔者整理了国内相关的着作和论文,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包括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以及具体层面的文献分析,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第二是本土化语境中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为此笔者首先以一些翻译为例,分析了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主要是翻译的文化语境与已有知识的干扰、作者思想发展的矛盾性。二是对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误读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以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的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如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存在理解混乱,笔者进行了澄清,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视角的理解框架图。在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首先指出了对国内“叙事结构”的各种表述和带来的分类随意性以及深层理论误区,然后提出了准确把握“叙事结构”的几个关键点,如“叙事结构”与“意义”的关系、从“功能”把握“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叙事结构”的层次性、“叙事结构”的多元性等。论文指出,类似的误读问题还有许多,需要认真对待。三是对西方叙事学理论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笔者选取大量的英文范畴与相应的翻译,对西方叙事学中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具有探索性的比较研究,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范畴归类、范畴体系研究等。第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指出叙事学对当代中国文本批评理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对当代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形式观念的产生了很多启发,并从文本批评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了说明,梳理了重要成果、文本分析的主要类型、分析文本的重要主题。在此基础上,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的运用为例,指出了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述的准确性问题、对所运用批评理论的误读、机械套用理论框架的现象,从而对当前文本批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二是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论文首先说明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然后分析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影响,为此以《毛泽东》为例,说明了影视剧所采用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及其叙事效果。第四是本土意识与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旨在探究西方叙事学激发下的中国叙事学问题。一是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问题,主要是杨义等对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傅修延、董乃斌等对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张开焱、高小康等的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浦安迪等国外汉学家关于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等,指出还有众多学者,从而使得中国叙事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二是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认为其不但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如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叙事事体、叙事作者等方面有充分运用并有所创新,而且有诸多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如叙事发生、叙事意象、叙事技巧、叙事音律等。最后指出了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继续发掘可供研究的丰富资源、在拓展研究方法中要不断思考方法论问题、把握中国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相通的特点和发展走向等。在上述基础上,第五部分进行了概括思考,即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研究。这是论文的结论,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在路径选择上,从不同的文化思维分析了对话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回顾了中西文论比较中的原发性问题即文化失语症的提出。然后归纳了当前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也是叙事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逻辑解释方法、归纳法、对比参照法、迂回进入的方法等,对之一一进行说明。二是在吸取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中西叙事理论通融的可能路径。包括在出发点上坚持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之统一,要从中国文化原点寻求中国叙事传统,要研究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体现,思考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根源,确立中国叙事学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学会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其次要学会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最后要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在论述中选取了很多叙事学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生动说明。三是在上面的基础上,笔者以《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为例进行了分析,在文本分析中尽可能综合性、汇通性地运用中西叙事学的各种方法,意在突出《论语》中叙事的本土化特色,从而回应论文关于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主题。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西方叙事学本土化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繁杂,涉及的学者着作极为广泛,因此在勾勒出基本的线条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既要资料翔实,又要关注问题,有理论深度。因此论文十分重视选材、逻辑性及论述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其中文献研究不但进行总体性的宏观分析、而且进行准确性的微观统计。论文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呈现和讨论。在研究思路上,论文以范畴分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始终围绕一些重要的叙事学范畴,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例的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抓住一些前沿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此大量参阅和研究叙事学基本理论,从写作的结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尽管如此,由于“本土化”的丰富内涵,还有许多由于篇幅不得不忽略的内容,这将是下一个阶段和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任务。

李遇春[10](2016)在《“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当代小说60几年来的文体变迁一直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奇"文体传统之间存在着或显或隐的艺术关联。中国古代小说的"传奇"文体以史传性为核心,兼具抒情性和哲理性,属于"文备众体"的"跨文体"写作。唐人传奇是中国传奇小说的典范形态,汉魏六朝的古小说是"前传奇",是唐传奇的雏形;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是"后传奇",是唐传奇的泛化或衍生形态。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革命作家在文艺民族化和大众化方向下集体进行中国古代小说"传奇"文体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其中最醒目的是"革命英雄传奇"与"农业合作化小说",二者以或明或暗的方式转化了明清通俗"后传奇"的中心主义树状人物结构模式,但存在着"奇"(情节性)过于"传"(史传性)的流弊。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西融合成了中国作家普遍的小说文体追求。

二、《世说新语》:中国古典写实小说之滥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说新语》:中国古典写实小说之滥觞(论文提纲范文)

(1)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镜像·乡土·传统 ——“二贾”新时期小说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因缘际会与时代镜像
    第一节 “流星”与“长明灯”
    第二节 主流话语的更迭与审美情趣的变迁
第二章 乡土记忆与文学流脉
    第一节 乡野风景:朴素写实与神秘野性
    第二节 师承渊源:深化与超越
第三章 传统根脉与文化传承
    第一节 新笔记体:志人与志怪
    第二节 参禅悟道·地域因子·疾病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本刊举办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启事
    附录二:贾大山佚文两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唐传奇中的鬼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鬼及鬼诗的概念
    二、鬼诗的渊源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唐传奇中的鬼诗在《全唐诗》中的编排体例与收录情况
    第一节 作者问题
    第二节 诗歌收录问题
第二章 唐传奇中鬼诗的生成原因
    第一节 佛、道、巫、谶文化与鬼诗
    第二节 战争与鬼诗
第三章 唐传奇中鬼诗的主题与士族文化现象
    第一节 两大主题
    第二节 唐代士族的宦与婚
第四章 唐传奇中鬼诗的意象与风格
    第一节 幽冥意象
    第二节 凄冷风格
第五章 唐传奇中鬼诗的作用
    第一节 诗人的表意抒怀
    第二节 诗歌的叙述渲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世说新语》传播接受史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重点及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前《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考察
    第一节 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
        一、刘孝标《世说注》的成书与体例
        二、刘孝标注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唐前小说及诗文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
        一、唐前小说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
        二、唐前诗文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章 唐宋时期《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考察
    第一节 《晋书》对《世说新语》的取材
        一、《晋书》从《世说》取材的原因
        二、对《晋书》取材《世说》的评价
    第二节 唐诗宋词对《世说新语》的征引和化用
        一、唐代诗人对《世说》的征引和化用——以李白和白居易为例
        二、宋代词人对《世说》的征引和化用——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例
    第三节 评点续仿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
        一、评点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
        二、续仿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四节 文本形态转变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
        一、抄本时代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
        二、董弅刻本对《世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章 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考察
    第一节 戏剧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评点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
        一、王世懋及其兄王世贞
        二、凌蒙初及其兄凌瀛初
    第三节 明清续仿之作对《世说新语》的传播与接受
第四章 《世说新语》的接受主体及特点
    第一节 《世说新语》的接受主体
        一、对《世说》接受主体的“共时性”(横向)考察
        二、对《世说》接受主体的“历时性”(纵向)考察
    第二节 《世说新语》的接受特点
        一、《世说》以史学接受为主的时期
        二、《世说》以文学接受为主的时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范围与对象
    三、研究综述
    四、本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五代时期的小说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背景—幕府文化与文士闲谈
    第二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环境—以长安为个案
    第三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载体—诗歌
    第四节 与唐代小说传播相关的诸要素
    第五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方式
第二章 唐代小说在宋元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宋代刊刻、印刷技术对唐代小说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太平广记》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宋元小说选本、小说集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四节 宋元话本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五节 元杂剧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六节 宋代文士对唐代小说的评价
第三章 唐代小说在明清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唐代小说文本在明清时期的刊印情况
    第二节 明清类书、丛书、小说选集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明清文言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四节 明清白话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五节 明清戏曲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六节 明清文士对唐代小说的评价
第四章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出版情况
    第二节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现代戏曲、影视媒体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五章 唐代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唐代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唐代小说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
余论
参考文献

(7)《世说新语》笔记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笔记体辨析
    第一节 小说、笔记小说与笔记体
    第二节 笔记体的形制特征
    第三节 笔记体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世说新语》的小说性特征
    第一节 高超的人物刻画手法
    第二节 丰富的故事情节创设
    第三节 兼具抒情与娱乐功能
第三章 《世说新语》的史料性特征
    第一节 创作背景考证
    第二节 材料来源考证
    第三节 史料价值影响
第四章 《世说新语》的学术性特征
    第一节 士族门阀与世家联姻
    第二节 魏晋风度与政治避祸
    第三节 自我觉醒与审美新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周秦汉时期文士疏离现象与文学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1 疏离主体指具有主体性的新兴文士
        1.2.2 文士疏离现象的疏离对象是新兴文士的“仕”本位意识
        1.2.3 新兴文士的疏离生活方式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中国古代文人隐逸现象真实性研究概况
        1.3.2 疏离现象研究概况
        1.3.3 文人主体性研究概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主要难点
        1.4.3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1.5.1 宏观把握和微观辨析相结合的方法
        1.5.2 传世文献与考古材料互相印证的方法
        1.5.3 社会学研究与哲学研究互相印证、阐释的方法
上篇 周秦汉文士疏离现象的演变过程
    第一章 第一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士阶层主体性的生成和高扬
        1.1 春秋时期新兴士阶层主体性生成
        1.1.1 春秋时期新兴士阶层主体性生成的主要条件
        1.1.2 春秋时期新兴士阶层主体性生成过程
        1.2 战国时期新兴文士主体性高扬
        1.2.1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1.2.2 战国时期文士主体性的高扬
    第二章 第二阶段(秦至汉武帝时期):士人主体性实现途径阻塞
        2.1 秦至汉武帝时期士人主体性的实现途径阻塞
        2.2 士人的生存状态
    第三章 第三阶段(汉武帝之后):文人主体性实现途径的追寻
        3.1 汉魏以降文人逐渐以田园为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
        3.1.1 汉代产生大庄园;文人多方探索体现主体性的生活方式
        3.1.2 三国西晋时期庄园主身份、庄园规模和功能开始多样化;文人可获得土地
        3.1.3 东晋南朝时期是庄园经济的成熟期;文人的田园日常生活哲学化、审美化
        3.2 东晋以降,文人田园生活方式的三个要素形成
        3.2.1 文人心态调适策略指向文人隐逸观念
        3.2.2 学术独立倾向成为文人的社会价值实现方式
        3.2.3 一些逐渐独立的文艺项目成为文人休闲交友方式
下篇 周秦汉文士疏离文学的流变研究
    第四章 春秋前传说性的文士疏离文学资源
        4.1《击壤歌》
        4.2《采薇歌》
        4.3《小雅·白驹》诗四章
    第五章 春秋时期新兴文士疏离文学
        5.1 春秋时期新兴文士疏离文学重要作品
        5.1.1 诗歌类
        5.1.2 散文类
        5.2 春秋时期新兴文士疏离文学的特征
        5.2.1 春秋时期新兴文士疏离文学的内容特征
        5.2.2 春秋时期新兴文士疏离文学的艺术特征
    第六章 战国时期新兴文士疏离文学
        6.1 战国时期文士疏离文学重要作品
        6.1.1 战国诸子散文
        6.1.2《偕隐歌》
        6.1.3 屈原赋所体现的新兴文士主体性——以“玉”为中心
        6.2 战国时期文士疏离文学的特征
        6.2.1 战国时期疏离文学的内容特征
        6.2.2 战国时期疏离文学的艺术特征
    第七章 秦及西汉前期的疏离文学
        7.1 秦及西汉前期疏离文学的重要作品
        7.1.1 辞赋类
        7.1.2 散文类
        7.1.3 诗歌类
        7.2 秦及西汉前期疏离文学的特征
        7.2.1 秦及西汉前期疏离文学的内容特征
        7.2.2 秦及西汉前期疏离文学的艺术特征
    第八章 西汉中后期至东汉前期疏离文学
        8.1 西汉中后期至东汉前期疏离文学的重要作品
        8.1.1 辞赋类
        8.1.2 散文类
        8.1.3 诗歌类
        8.2 西汉中后期至东汉前期疏离文学的特征
        8.2.1 西汉中后期至东汉前期疏离文学的内容特征
        8.2.2 西汉中后期至东汉前期疏离文学的艺术特征
    第九章 东汉中后期疏离文学
        9.1 东汉中后期疏离文学的重要作品
        9.1.1 辞赋类
        9.1.2 散文类
        9.1.3 诗歌类
        9.2 东汉中后期疏离文学的特征
        9.2.1 东汉中后期疏离文学的内容特征
        9.2.2 东汉中后期疏离文学的艺术特征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10.1.结语
        10.2.展望
        10.2.1 在价值取向方面,周秦汉文士疏离文学的体道性成为后世文人文学价值取向
        10.2.2 在表现方式方面,文士的“怨”强化了文人文学抒情性的含蓄特征
        10.2.3 在题材特性方面,田园生活方式强化了文人文学以自然为背景和参照系的特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9)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缘起
        1、“本土化”的提出过程
        2、“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二、研究现状分析
        1、中西比较诗学的“本土化”研究述评
        2、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状况及研究趋势
    三、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与价值
        1、重要的文献价值
        2、明显的问题意识
        3、独特的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
        3、理论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
    第一节 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
        一、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三、从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
        四、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背景下的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文献学分析及其问题
        一、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献分析
        三、通过文献分析看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
第二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
    第一节 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翻译问题
        二、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第二节 对西方叙事学理论的误读问题
        一、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理解混乱的澄清
        二、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西方叙事学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比较研究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的范畴体系研究
第三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
        一、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总体状况
        二、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
        一、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价值—以《毛泽东》为例
第四章 本土化: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
    第一节、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
        一、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
        二、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
        三、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
        四、港台和海外汉学界有关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
        一、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的运用和创新
        二、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
        三、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总结: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
    第一节 路径选择:从不同的文化思维看对话可能性
        一、中西文论比较问题的历史回顾
        二、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二节 具体方法:中西叙事理论通融之可能
        一、出发点: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
        二、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
        三、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
        四、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
    第三节 实例分析:《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
        一、《论语》中的叙事方法
        二、《论语》中叙事的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叙事学文献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世说新语》:中国古典写实小说之滥觞(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2]镜像·乡土·传统 ——“二贾”新时期小说比较论[D]. 张瑶.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3]唐传奇中的鬼诗研究[D]. 赵薇.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4]《世说新语》传播接受史述略[D]. 马彦峰.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5]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6]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D]. 陈依雯(Tang Yee Woon). 南京大学, 2016(04)
  • [7]《世说新语》笔记体研究[D]. 张潇桐.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
  • [8]周秦汉时期文士疏离现象与文学流变研究[D]. 陈咏红. 上海大学, 2016(12)
  • [9]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D]. 杨洪敏. 兰州大学, 2016(08)
  • [10]“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J]. 李遇春. 文学评论, 2016(02)

标签:;  ;  ;  ;  ;  

《诗说心语》:中国古典写实小说的起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