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6~2001年世界食品椰干出口情况(吨)(论文文献综述)
乔志[1](2020)在《印尼军事经济历史探源 ——以经济去殖民化为切入点(1945-1965)》文中研究指明二战后,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列强已经无法继续其海外殖民地的统治。面对新生的印尼共和国,荷兰不愿意放弃在当地的利益。从1945年二战结束开始至1965年苏哈托上台,印尼人民开展了反对荷兰殖民者的长期斗争。面对荷兰二战后的再次殖民战争,印尼人民在军事领袖的领导下成功扞卫了国家的主权。在战争结束后,印尼开始了“从殖民地经济到国民经济”的去殖民化进程。在战争中日益强大的军队也通过特殊的政治优势,开始介入经济去殖民化过程,并借此渗透到印尼的经济领域。印尼经济去殖民化的方式十分特别,前期通过温和的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保证了经济的良好发展,但是随着与荷兰在西伊里安问题上的冲突恶化,印尼开始全面国有化政策,军方在该政策施行过程中迅速参与进来,强制接管荷兰资产,在经济领域全面渗透,对印尼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取得经济领域的优势地位后,军队将经济优势应用到政治领域,成为印尼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全文包括四个部分,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缘由、对象和选题的意义。第一部分阐述了印尼独立前的经济情况以及军队的形成和军队在战争中的经济活动。第二部分叙述了主权国家建立初期的经济去殖民化进程的模式以及军队在这时期的经济活动。第三部分则叙述了印尼因为西伊里安问题,开始采取强硬的全面国有化政策,部分外资企业在印尼如何争取权利,以及军队如何利用这一时期的关系开始全面提升自己的经济地位。第四部分则分析军队在经济去殖民化中的广泛参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王诗萍[2](2020)在《菲律宾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菲律宾农产品贸易发展卓有成效,贸易总额持续上升,地位日渐提高。但是菲律宾农产品贸易发展中仍存在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为了深入分析菲律宾农产品竞争力情况,本文对菲律宾农产品出口的整体状况和香蕉、椰子油、菠萝和菠萝制品三种主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显性比较优势、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指数分析。并对菲律宾农产品和香蕉、椰子油、菠萝和菠萝制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首先,本文对菲律宾农产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包括菲律宾农业的资源禀赋状况,农业部门在菲律宾经济中的地位,政府对农业发展提供的支持政策。菲律宾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出口情况和进口情况、菲律宾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情况,出口市场结构情况。并对香蕉、椰子油、菠萝和菠萝制品的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在上述分析的背景下,本文采用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指数,探讨了香蕉、椰子油、菠萝和菠萝制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情况。接着运用对比的方法将菲律宾与东盟其他国家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情况方面进行剖析。分析结果显示,香蕉、椰子油、菠萝和菠萝制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强,但是菲律宾的农产品整体出口竞争力比较弱,在东盟国家中属于中下游水平。再次,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菲律宾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找到了几个主要的因素,分别是农产品的进口额、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汇率、耕地的使用面积、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香蕉、椰子油、菠萝和菠萝制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和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汇率的变化。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改进品种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养生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深化国际农业合作,提升合作层次。
于洋[3](2019)在《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挖掘产业发展的潜力、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率成为发展产业时需要关注的重点。其中,产业空间结构测度是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路径探究与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伴随着产业升级、创新、交叉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趋势,对产业空间结构进行更细致的统计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潜在发展路径开展研究对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产业空间结构测度研究大多是从宏观和行业层面开展,且主要以我国统计局设定的行业大类为统计测量基础。如今,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创新与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鲜明特征,行业的边界不断被改变。因此基于宏观和行业的测度很难反映实际存在的产业结构复杂网络关系,难以反映出产业间相互依赖、渗透、交叉融合的发展特点。同时,受限于低层子集行业数据的不易得性,传统相关研究主要反映宏观现象而不能对产业内部微观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此外,目前国际上各国在行业划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这使得基于行业划分的产业空间结构测度结果难以在不同国家间直接进行比较。而传统对产业潜在发展路径的研究则以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定位为主,鲜少能够对产业潜在发展路径进行及时度量并给出具体优先发展的细致指引。例如对高技术产业等目前产业范围较为笼统的产业常针对产业整体给出政策建议,而很少从更加细化的层面进行产业分析与政策制定,因而对实践的指导性较弱。因此,传统产业空间结构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产业发展研究的需要,有必要探寻从微观视角出发的更加细化的测度分析方法。而近期产品空间理论的逐渐兴起,正为相关产业发展的微观视角细致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产品空间理论融合了比较优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从微观产品视角对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等问题进行研究,为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形成了理论突破口。同时,大数据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发展也为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的微观视角细致研究提供了可能。因此,本研究依托产品空间理论尝试构建产业空间结构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框架,并引入社会网络的相关方法从微观产品视角对我国的产业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测度研究。其中,考虑到区域是我国产业政策的实践主体,区域的产业发展与政策规划对国家整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区域产业空间结构间存在的结构关联与协同又对区域的产业发展影响显着,因此先从国家层面的分析把握国家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之后结合区域层面的分析把握区域的产业定位与优势特点,通过在国家产业发展路径下为区域提供更细致、适合的产业定位与发展趋势来促进国家整体的产业协调发展。具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空间结构与潜在发展路径进行研究:(1)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在微观产品视角下考虑产业复杂网络关联的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以及潜在发展路径发掘,分析国家整体的产业空间结构特征、演化轨迹与产业潜在发展趋势;(2)延伸产品空间理论,从微观产品视角出发对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化进行测度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产业在不同区域间的关联关系及在产业空间格局中的地位,为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信息;(3)延伸产品空间理论至区域层面,给出微观产品视角下对区域产业进行空间结构测度以及潜在发展路径发掘的研究方法,可用于分析区域的产业优势特点与可能发展路径,与前两部分研究内容相结合可给出在配合国家产业整体发展趋势下适合区域自身产业发展特点的区域产业发展路径,并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引下进一步给出区域的细化产业发展政策。最后以具体城市为例,进行可行性验证。通过引入产品空间理论,以微观产品结构分析为主线,对我国产业空间结构与潜在发展路径问题进行测度,遵循从国家到区域层面的相互联系逐层递进,对产业空间结构与潜在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做到了从微观着手,同时综合考察微观和宏观变化,以及从全国到区域的有机统一。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在劳动密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上更具优势,产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性,有优先向已有优势产业的邻近产业发展的趋势。因此为发展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需有针对性地发展含有高复杂度产品的相关产业,并进行产业上的融合发展或技术创新,以突破路径依赖性。(2)为推进我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已有优势产业应将发展重心放在使用现代科技进行改造,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巩固优势,特别要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突破外向发展瓶颈,实现合作共赢。对高技术和高复杂度的产业以与现有生产能力距离短,且在我国应用基础好,市场规模大,可充分利用新技术发展(如互联网、新能源)的产品为主优先进行发展,从而实现弯道超车。(3)从产品分布整体来看,近年来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同构现象趋弱,说明中央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主导思想在区域产业定位与分工协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局部上来看,部分区域间的同构性仍较强,整体上呈现出核心密集——外围稀疏特性。下一步有必要在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政策引导。(4)地理邻近关系与资本水平是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这在短期内导致了地区产业水平的快速提升,但伴随区域间产业的竞争逐渐激烈,也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的逐步降低,不利于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5)基于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微观的测度结果显示,在一些关键核心产品方面,我国具有高度对外依存度。因此,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和器件、航空航天工具、光导纤维、软件等对于完善我国产业链,推进产业高级化,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实现自主可控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上官小红[4](2018)在《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华侨政策,分别在侨乡与海外展开了侨务工作。论文以现有档案资料为基础,对此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指出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而侨乡政府的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是研究的薄弱环节。闽省政府施行的侨政是基于海外华侨的重要性。因此,第一章主要阐述这一时期闽籍华侨在海外的人口规模约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大量集中于东南亚;其经济实力颇为可观;闽籍华侨在海外的华侨教育与华文报纸方面的起步较早,发展迅速,而闽属社团与闽籍侨领亦在华侨社会中有重要的影响。第二章则论述民国时期福建省侨务机构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责、机构自主性等,这些机构处理的侨务工作以侨乡事务为主,海外事务相对较少。论文将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分为侨乡施政与海外侨政两个部分。福建省府的侨乡施政内容较多,为保持章节平衡,故将其分为上下两章,第三章与第四章包括了出入境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完善,尤其是战时兵役制度对华侨出入境的影响尤大;省府争取侨汇,动员与鼓励华侨汇寄侨款,支持银行与邮局介入侨汇工作,疏导战时侨汇汇寄阻隔,清理积压侨汇等;省府积极传达中央政府对华侨投资的鼓励政策,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福建省的鼓励政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引导华侨积极参与不同行业的投资,如战时的矿产、垦殖等,并承诺为华侨回国投资之实业提供便利与保护;倡导侨办教育,出台褒奖华侨兴资办学的政策,并对这些私立学校加强监管,要求设立校董会并向政府立案,鼓励华侨配合政府开展五年教育计划;为弥补侨务机构的不足,省府对归侨团体加强管控并使之协助政府处理侨务工作,如处理华侨出入境手续、协助赈济侨胞及引导华侨等工作;太平洋战争后,华侨大量回国,省府积极开展救济困难归侨侨眷的工作,设立了许多临时救济机构,负责救济工作,包括紧急救济与生产救济;为赢取海外闽籍华侨的侨心,保护归侨侨眷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保护其免受勒索与压迫,处理侨民诉讼案件,除此之外,采取一些针对归侨侨眷的优惠政策等。第五章是关于民国时期的福建海外侨政。从第一章中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侨情可知,闽籍华侨社会及其社团组织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央政府对海外闽属社团加强管理,在此基础上,省府努力争取华侨社团的支持,交由其主导劝募工作,并利用其宣传闽省政,福建省政府的海外侨务工作离不开闽属华侨社团的支持与配合,闽属华侨社团也借此提出省府改善侨乡政治等。海外宣慰、宣传亦是侨乡政府追求经济利益与争取侨心的重要工作;民初,闽省府积极呼吁外交部交涉荷属华侨升旗被虐案,闽省民政厅第四科还发表了保护海外闽侨的声明,战后吁请保护荷属华侨等。论文认为侨乡政府施行华侨政策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基于此,第六章对上述华侨政策及施政情形进行效果分析,认为福建的侨政以侨乡政策为主,争取侨汇、鼓励华侨投资、倡导侨资兴学、管理归侨团体等内容有明显的成效。但在管理出入境侨民、保护归侨侨眷等内容中难以落实到位,尤以争取侨心之关键的保护归侨侨眷的政策弊端最为显着。侨乡施政在经济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政治上则少有成效。而海外侨政则受制于各种因素,使侨乡政府难以插手,仅能通过对海外侨团的管理与宣慰、各种途径的宣传及少有的保护华侨措施以加强其向心力,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保护海外华侨的效果并不显着。
胡乐伟[5](2018)在《近代广东侨乡社会经济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以人口变动与房地产业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近代广东侨乡的人口变动与房地产业为着眼点,运用历史地理学、华侨华人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近代广东侨乡的社会经济变迁问题,以此推动和丰富笔者所提出的侨乡历史地理尤其是侨乡历史社会地理的研究。文章首先从广东不同侨乡地区的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出发,以此揭示各侨乡近代社会经济问题的不同基础。其中,人地矛盾加剧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是直接促进侨乡海外移民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东不同侨乡的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分布问题,不同侨乡表现出的不同的人口特征既是影响海外移民的基础,又是海外移民影响下的结果,两者相伴而生又相互影响。文章探讨了海外华侨的分布及其职业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各地侨乡侨汇的差异以及房地产投资资金规模、投资形式、投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性。海外华侨的侨居地及其职业分布直接决定了其经济实力,并影响了侨乡侨汇的多寡尤其是各地房地产投资规模和类型的差异。海外华侨整体上以中低收入者为主的特点,决定了近代华侨投资侨乡房地产业时表现出来“量少而分散”的特征。但就地区而言,北美华侨较其他地区平均收入更高。以北美为主要侨居地的五邑华侨在房地产投资规模、西化程度以及房地产投资的运作模式上与以南洋为主要侨居地的潮汕、兴梅客家华侨表现出迥异的特点,前者房地产投资规模往往更大,房地产西化程度更加彻底而房地产投资的运作模式也更加现代性。文章将人口的变动尤其是海外移民、侨汇流通及华侨投资三者作为紧密关联的整体进行考察,以揭示华侨与侨眷的互动以及侨资在广东侨乡社会经济变迁中产生影响的完整过程。文章亦注重对广东各不同侨乡区域在人口变动、侨汇流动以及房地产投资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的探讨。文章最后指出,华侨及其在近代侨乡的大规模房地产投资是这一时段广东侨乡社会经济变迁的关键性因素,这是广东侨乡近代城乡社会经济变迁有别于内陆地区乃至于大部分沿海地区的主要特点。此外,侨资房地产业在推动各地侨乡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广州由于城市本身较为发达,侨资房地产在完善和拓展城市功能空间方面作用明显;而江门得益于侨资的建设城市等级上升迅速,由墟镇上升为省辖市;而在梅州,墟镇和乡村的繁荣,则促进了城、镇、村三级商业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丁阳[6](2016)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和重组,国际产业更新换代加速并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抢占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战略制高点;发展中国家则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传统国际市场展开激烈竞争;传统国际分工模式深刻调整,新型国际分工模式初步耦合。在国内,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环境制约因素加大所形成的产业升级倒逼机制影响空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在“新业态”下陷入发展窘境。2013年习主席先后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规划,这是一项以全球视野,从沿线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发展的视角出发制定的伟大工程。旨在促进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深化市场融合程度,推动沿线相关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加强产业技术交流、创新产业合作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产业合作平台、优化产能空间布局、形成高效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我国与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展开系统研究:首先,使用文献演绎法对国际产业合作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国内外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进而详细的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起源与发展、内涵与外延、机遇与挑战。接着客观分析了沿线各国家经济发展概况与产业合作现状,通过构建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潜在优势于一体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沿线各国10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垂直一体化指数和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测度了我国41个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其次,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分析了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所带来的结构优化效应、聚集互动效应、关联扩散效应、优势互补效应、协同创新效应等诸多红利。与此同时,使用国际通用的GTAP模型,以我国与沿线国家产业合作不断深化、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假设,实证分析了RCEP、中国-海合会自贸区建成后,对我国与相关国家各产业产出、GDP增长、出口额、贸易条件、社会福利等所带来的红利。最后,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框架内提出了新型国际分工理论,分别进行了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战略创新,用以指导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产业合作。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为沿线产业合作的重点区域: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制定了产业合作规划,并为我国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东部沿海、中部内陆制定了产业对接规划。并使用多水平分析法,分别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结论主要有七点:一是“一带一路”战略为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二是产业合作是贯穿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纽带;三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产业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四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产业合作的潜力巨大;五是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沿线国家带来巨大的产业红利;六是“六大经济走廊”的产业合作,将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七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产业合作,必须坚持新型国际分工理论。
肖黎[7](2012)在《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中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农产品贸易发展关系着我国国计民生、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稳定。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逆差,引起了国家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文章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系统规范分析、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成因、影响等重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论文首先描述了国内外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阐述了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规模、格局与发展趋势。文章指出:不管是国际产品贸易还是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逆差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随着快速增长,可接受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产品主要来自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逆差市场主要为南美洲、北美洲与大洋洲,主要逆差来源国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内逆差省区主要为东部地区。然后,文章基于出口与进口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其进行计量实证,结论是:在出口影响因素中,按影响程度大小分别为农产品国内供给不足、国内需求旺盛、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产品国外需求疲软、人民币升值、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国家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在进口因素中,按影响程度大小则为农产品国内供给不足、农产品国内需求增加、农产品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农产品进口价格的下跌、人民币的升值和农业投资的不足等。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逆差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的影响:农产品贸易逆差在短期内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但在长期内会带来国家粮食安全危机;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的影响显着,但对农民就业的影响不明显。最后,文章在借鉴国外农产品贸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与改善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对策建议。第一,增加农产品国内产量,减少进口规模:严格保护并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第二,扩大农产品出口:积极参与WTO农产品贸易谈判和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整农产品出口结构,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投资;加强农产品出口的国内支持力度等。第三,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把握好农产品进口结构;合理使用农产品进口保护措施,即继续实施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运用农产品特别保障条款,增加“绿箱”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合理利用非关税堡垒等。文章研究成果有利于政府和社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贸易结构,促进农产品出口增长、把握逆差规模、缓解或降低农产品贸易逆差、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相关决策的制定与实施。
朱传伟[8](2012)在《中国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贸易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2011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南共体国家贸易在中非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双方在各自优势产品上进行交换使得双方国家都受益。中国和南共体国家充分利用各自资源禀赋进行贸易,中国从南共体国家进口能源、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以满足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向其出口机电产品、消费品等制成品,为南共体提供了质优价廉的产品,双方都从贸易中获得收益。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走向非洲,这是大势所趋。同时这也与南共体的发展战略相符。在中国与南共体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中,中国对南共体直接投资是中南经贸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在南部非洲的所有国家都有投资,广泛分布在基础设施、制造业、农业、农产品加工业、金融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随着南共体国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南共体自贸区的不断建设、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对南共体国家的直接投资会继续增长。因此本文分别对中国和南共体国家贸易总量、地区分布和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中国南共体贸易的典型特征:发展迅速,集中在少数国家,互相贸易产品符合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考虑到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活动的密切联系,又对中国对南共体国家的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与南共体国家贸易额的影响因素,分别选取了2003-2010年中国和南共体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中国从南共体进口额和中国对南共体出口额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了中国对南共体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南共体各个国家的人口和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中国南共体国家贸易的影响因素中,人口因素对于中国与南共体国家进出口贸易有着显着的影响,中国对南共体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南共体国家贸易有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显着。南共体国家的经济总量对于中国出口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不显着,对于中国从南共体的进口的影响观察不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发展中南贸易的建议:在多边和双边两个层面上加强合作;加强对中国南共体贸易的政策支持;开拓南共体国家经贸信息的来源;鼓励企业对南共体国家直接投资。
毛彧[9](2011)在《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大战略定位之一。海南热带农业总量不大,但作为全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从资源经济的角度来看,其热带作物资源的稀缺与有用性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热带作物资源的保存、开发与利用又为海南经济有别于其他省份的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椰子作为海南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之一,就有着广泛的种植及加工基础。椰子种植面积在海南热带作物种植面积中一直保持在前三位,椰子产品加工企业达400多家,年产值数十亿元,不断完善的椰子产业链和延伸辐射带动的旅游等相关产业不仅成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政府实施富民强省发展战略提供了保障。作为重要的热带景观树种之一,椰子更以其独特的热带园艺观赏价值为海南生态环境、观光旅游等相关产业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的规律、特点、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对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本文由七个主要部分构成,不同部分之间围绕以椰子种质资源经济为核心的相关研究,力图发掘和展现椰子种质资源的内在本质及其经济价值,以及椰子种质资源与区域经济之间构成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规律,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或铺垫或平行或承接,彼此相关,有机的构成了完整的研究论述过程。首先研究分析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客观需求以及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论述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通过文献综述,阐述了种质资源学、资源经济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种质资源经济学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及椰子种质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学术依据与理论基础;依据提出的研究思路,以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资源观出发,对椰子种质资源的内在本质及不同阶段的外在形式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产业经济学、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多样性的椰子种质资源为资源核心对象,以国际贸易环境下的椰子产业现状为考察对象,研究和论述了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栽培、加工以及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各类相关问题;以中国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研究方向,通过案例分析,剖析战后日本产业发展和广东农垦改革发展的经验,基于新资源观理论讨论战后日本产业缓解资源约束的政策措施,以及广东农垦变革发展历程,通过对这些问题和案例过程的详解,论述了新资源观理论在经济活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区域条件下椰子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对策。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循环的、以基因为载体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提供不同物质、能量、信息贡献的资源。因此,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种质资源的价值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椰子种质资源存在多层次结构特性,决定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具有分层次的客观必然性。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的发展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订应当遵循种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分层次的开发和利用。
赵丽红[10](2011)在《关于贸易条件恶化论的争论》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普雷维什—辛格命题(即贸易条件恶化论)的争论从未中断过。进入21世纪,仍有必要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变化进行重新检验。由于一些新兴发展中大国的迅速发展对原料等初级产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全球进入了自然资源高价时代。近年来,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得到了显着改善,对普雷维什—辛格假说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尝试回答普雷维什—辛格假说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是否仍然适用的问题。本文认为,普雷维什—辛格命题所揭示的是一种"长期性和总体性"的历史性趋势。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往往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近年来其贸易条件的改善显然是短期的、暂时的和阶段性的,不足以作为长期判断的基础。普雷维什—辛格命题至今仍具有适用性和现实意义。
二、1996~2001年世界食品椰干出口情况(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6~2001年世界食品椰干出口情况(吨)(论文提纲范文)
(1)印尼军事经济历史探源 ——以经济去殖民化为切入点(1945-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一、印尼军队形成与军事经济活动萌芽(1945-1949) |
(一)印尼军队形成和发展 |
(二)军事经济活动的萌芽 |
(三)小结 |
二、经济去殖民化初期军事经济的缓慢发展(1949-1957) |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与措施 |
(二)军事经济的表现与特征 |
(三)小结 |
三、经济去殖民化的高潮与军事经济的全面展开(1957-1965) |
(一)全面国有化政策的实施 |
(二)军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与表现 |
(三)小结 |
四、经济去殖民化背景下印尼军事经济的特点与影响 |
(一)军事经济的基本特征 |
(二)军事经济对印尼财政的影响 |
(三)军事经济对印尼民主政治改革的影响 |
(四)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菲律宾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出口竞争力概述 |
2.1.2 出口竞争力评价方法 |
2.1.3 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 |
2.1.4 菲律宾农产品出口 |
2.1.5 菲律宾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
2.1.6 文献评述 |
2.2 相关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3 菲律宾农产品出口发展概述 |
3.1 菲律宾经济中农业部门的重要性 |
3.1.1 资源禀赋 |
3.1.2 农业部门在经济中的地位 |
3.1.3 农业发展支持政策 |
3.2 菲律宾的农产品规模 |
3.2.1 生产规模 |
3.2.2 出口规模 |
3.2.3 进口规模 |
3.2.4 贸易逆差 |
3.3 菲律宾的农产品贸易结构 |
3.3.1 商品结构 |
3.3.2 国别结构 |
3.4 菲律宾主要农产品出口产品概述 |
3.4.1 香蕉 |
3.4.2 椰子油 |
3.4.3 菠萝和菠萝制品 |
3.5 小结 |
4 菲律宾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
4.1 出口竞争力指标 |
4.1.1 显性比较优势 |
4.1.2 市场占有率 |
4.1.3 贸易竞争力 |
4.2 菲律宾主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
4.2.1 香蕉竞争力分析 |
4.2.2 椰子油竞争力分析 |
4.2.3 菠萝和菠萝制品竞争力分析 |
4.3 菲律宾与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 |
4.4 小结 |
5 菲律宾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
5.2 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菲律宾农产品回归结果 |
5.3.2 香蕉回归结果 |
5.3.3 椰子油回归结果 |
5.3.4 菠萝和菠萝制品回归结果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 |
6.2.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6.2.3 延伸农产品产业链 |
6.2.4 深化国际农业合作 |
参考文献 |
(3)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
1.2.2 产业潜在发展路径研究现状 |
1.2.3 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产品空间理论 |
2.1 理论假设 |
2.1.1 产品异质性 |
2.1.2 产品集不连续性 |
2.1.3 产品所需生产能力的不可完全替代性 |
2.2 产品空间与产品间邻近性 |
2.2.1 产品空间 |
2.2.2 产品间邻近性 |
2.3 产品空间理论的主要优势 |
2.3.1 产品与生产能力 |
2.3.2 产品空间社会网络 |
2.3.3 产品空间与产业发展 |
2.4 运用产品空间理论对产业空间结构的分析 |
2.5 运用产品空间理论对产业潜在发展路径的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我国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演化与潜在发展路径分析 |
3.1 产品间邻近性的测度及变动趋势 |
3.1.1 产品间邻近性的测度方法 |
3.1.2 产品间邻近性测度与趋势分析 |
3.2 国际分工视角下我国产业空间结构分析 |
3.2.1 我国产业空间结构总体特征 |
3.2.2 我国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3 我国产业潜在发展路径分析 |
3.3.1 产品发展潜力测度系列指标 |
3.3.2 我国产业潜在发展路径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社会网络的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分析 |
4.1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测度 |
4.1.1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的测度方法 |
4.1.2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测度与趋势分析 |
4.2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格局分析 |
4.2.1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空间的社区划分 |
4.2.2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格局分析-对比四大板块 |
4.2.3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格局分析-对比经济圈 |
4.3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同构空间的影响因素 |
4.3.1 理论假设 |
4.3.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3.3 QAP回归分析 |
4.3.4 实证分析 |
4.3.5 结论及启示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
5.1 产品间邻近性测度与趋势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1.2 产品间邻近性测度指标 |
5.1.3 产品间邻近性的测度与中国产品空间 |
5.1.4 产品间邻近性的变动趋势 |
5.2 天津市产业空间结构分析 |
5.2.1 天津产业空间结构总体特征 |
5.2.2 天津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5.3 天津市产业潜在发展路径分析 |
5.3.1 产品发展潜力测度系列指标 |
5.3.2 天津市产业潜在发展路径 |
5.3.3 基于熵权法的产品发展综合评价 |
5.3.4 产品发展综合评价可视化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闽籍华侨数量估算与海外分布 |
第二节 闽籍华侨的经济地位与职业结构 |
第三节 闽籍华侨的文教社团及其影响力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务机构设置与侨务理念的演变 |
第一节 福建暨南局的兴废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闽省的侨务机构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上) |
第一节 出入境管理与移民 |
第二节 争取与疏通侨汇 |
第三节 鼓励华侨回省投资政策 |
第四节 倡导侨办教育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下) |
第一节 侨政与福建归侨团体的兴起 |
第二节 福建归侨侨眷之战时救济 |
第三节 保护归侨侨眷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福建海外侨政 |
第一节 管理与密切联络海外闽侨社团 |
第二节 海外宣慰与宣传 |
第三节 保护海外华侨 |
第六章 侨政效果 |
第一节 侨乡施政效果 |
第二节 海外侨政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近代广东侨乡社会经济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以人口变动与房地产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近代广东侨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 |
第一节 自然地理基础及人地矛盾的形成 |
一、自然地理基础 |
二、人地矛盾关系的形成 |
第二节 行政区划及其演变 |
一、明清时期广东侨乡地区的政区设置及变动 |
二、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的频繁调整 |
第三节 内外交通格局的演变 |
一、侨乡内部交通的发展 |
二、海运条件的变迁 |
第二章 近代侨乡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广东侨乡人口的数量、分布及其迁移 |
一、明清时期广东侨乡人口的数量 |
二、明清时期广东侨乡人口的分布特征 |
三、明清时期广东侨乡人口的迁移 |
第二节 近代广东侨乡人口数量、分布及演变 |
一、人口数之变动 |
二、人口的分布格局及人口密度 |
三、城乡人口的分布特征 |
第三节 城市型侨乡的人口及其分布特征 |
一、近代广州市的人口及其分布特征 |
二、近代汕头市的人口及其分布特征 |
三、其他侨乡城市的人口及分布特征 |
第四节 近代广东侨乡人口的构成特征及演变 |
一、性别比所反映的人口性别结构 |
二、人口的职业结构及其分布 |
三、人口的家庭及婚姻结构 |
第三章 近代侨乡人口的海外移民及其个案分析 |
第一节 近代海外移民的原因、数量及性别结构 |
一、近代广东侨乡人口向海外迁移的原因 |
二、各侨乡人口海外移民的数量及性别结构 |
第二节 海外移民的分布地区及性别结构 |
一、海外各地华侨的数量、分布及其变迁 |
二、海外各地华侨的性别结构特征 |
第三节 樟林地区海外移民的个案分析 |
一、樟林区位优势的近代转变 |
二、推动近代樟林海外移民的重要因素 |
三、樟林海外移民的人数、分布及其影响 |
四、政区调整所见的侨乡樟林的持续发展 |
第四章 海外侨汇的积累及房地产投资人流、资金流的形成 |
第一节 海外移民的职业分布及经济实力 |
一、南洋华侨的职业分布 |
二、美洲华侨的职业分布 |
三、美洲、南洋华侨经济水平的差异 |
第二节 归侨、侨眷的数量及其分布 |
一、各侨乡归侨、侨眷的总数 |
二、归侨的种类和流向 |
三、关于侨眷的数量问题 |
第三节 房地产投资的信息获取和资金流动—以侨批业为中心的考察 |
一、侨批中所反映的房地产投资信息的获取及华侨、侨眷的互动 |
二、侨汇的流动 |
第五章 华侨投资侨乡房地产业的时空特征 |
第一节 房地产投资数量、投资额的时空差异 |
一、广州房地产业投资的阶段特征 |
二、江门房地产业投资的阶段特征 |
三、汕头房地产业投资的阶段特征 |
第二节 近代侨乡城市房地产投资的类型及其分布 |
一、江门侨资房地产类型的多样性 |
二、汕头侨资房地产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第三节 现代型的房地产投资运作模式 |
一、募集股份为主的合资形式 |
二、置业公司的形式 |
第六章 侨资房地产业影响下的侨乡社会经济的变迁 |
第一节 侨资房地产对广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
一、侨资房地产对旧城空间的重塑 |
二、侨资房地产与新城区的拓展 |
第二节 侨产纠纷档案所见广州房地产投资的一些问题 |
一、广州投资置产之华侨的籍贯及其侨居地的分布 |
二、档案所见之华侨投资广州房地产之主体、房地产用途、规模及分布 |
第三节 侨资房地产与梅州三级商业体系的发展 |
一、华侨在梅州的房地产投资概况 |
二、梅州房地产投资的特点 |
三、城镇乡三级商业体系的发展 |
第四节 侨资房地产推动下的侨乡墟镇的发展——以赤坎墟及松口墟为例 |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集聚 |
二、房地产投资的规模、分布及结构特点 |
三、华侨投资墟镇房地产的宗族势力影响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清单 |
后记 |
(6)“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文章的创新点及难点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难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合作问题研究 |
2.1.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1.2 产业集群 |
2.1.3 产业转移 |
2.1.4 产业竞争力 |
2.1.5 产业链及价值链 |
2.2 国际分工问题研究 |
2.2.1 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间国际分工 |
2.2.2 基于竞争优势的产业内国际分工 |
2.2.3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品内国际分工 |
2.2.4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问题的研究 |
2.3“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
2.3.1 国外关于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 |
2.3.2“一带一路”总体战略的研究 |
2.3.3“一带一路”中产业合作问题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现状评述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章“一带一路”战略概述 |
3.1“一带一路”战略的起源及发展 |
3.1.1“一带一路”的历史起源 |
3.1.2“一带一路”战略的正式形成 |
3.1.3“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发展 |
3.2“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和外延 |
3.2.1 宗旨原则 |
3.2.2 合作机制 |
3.2.3 主要内容 |
3.2.4 战略部署 |
3.3“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3.1 远景及意义 |
3.3.2 潜力与机遇 |
3.3.3 风险与挑战 |
第4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与发展现状 |
4.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现状 |
4.1.1 经济发展概况 |
4.1.2 产业合作园区 |
4.1.3 产业合作项目 |
4.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 |
4.2.1 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沿线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测 |
4.2.3 沿线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析 |
4.3 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程度核算 |
4.3.1 垂直专业化分工(VSS)模型介绍 |
4.3.2 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程度评测 |
4.3.3 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地位分析 |
第5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红利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1.1 结构优化效应 |
5.1.2 聚集互动效应 |
5.1.3 关联扩散效应 |
5.1.4 优势互补效应 |
5.1.5 协同创新效应 |
5.2 实证分析 |
5.2.1 GTAP模型介绍 |
5.2.2 模型的基本原理 |
5.2.3 模型设置及修正 |
5.2.4 模型的政策模拟 |
5.2.5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6章“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产业合作规划 |
6.1 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规划 |
6.1.1 中巴经济走廊产业合作 |
6.1.2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产业合作 |
6.1.3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产业合作 |
6.1.4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产业合作 |
6.1.5 中蒙俄经济走廊产业合作 |
6.1.6 新亚欧大陆桥产业合作 |
6.2“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产业合作规划 |
6.2.1 国际海洋产业合作 |
6.2.2 海洋战略枢纽建设 |
6.2.3 南太国家产业合作 |
第7章 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7.1 新型国际分工理论 |
7.1.1 观念创新 |
7.1.2 理论创新 |
7.1.3 机制创新 |
7.1.4 战略创新 |
7.2 国内各区域海外产业对接 |
7.2.1 西北地区 |
7.2.2 东北地区 |
7.2.3 西南地区 |
7.2.4 东部沿海 |
7.2.5 中部内陆 |
7.3 对策建议 |
7.3.1 政府层面 |
7.3.2 行业协会 |
7.3.3 企业层面 |
第8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关于农产品贸易的基础理论综述 |
2.1.2 国外关于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文献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 |
2.2.2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格局 |
2.2.3 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与外贸依存度 |
2.2.4 改善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对策 |
2.2.5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变动趋势 |
2.3 国内外农产品贸易逆差研究文献简要评述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目标 |
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方法 |
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 |
1 农产品统计范围和统计口径的确定 |
1.1 中国现有农产品统计口径的简要分析 |
1.1.1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农产品口径 |
1.1.2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农产品口径加上HS的前24章中的水产品 |
1.1.3 海关合作理事会组织制定的HS的前24章 |
1.1.4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SITC农产品口径 |
1.2 本文采用的农产品统计范围与统计口径 |
2 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 |
2.1 世界农产贸易的发展历程 |
2.2 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
2.2.1 世界人口增长、食品消费升级等因素促进了世界农产品贸易新发展 |
2.2.2 高补贴、高关税、高壁垒扭曲了世界农产品贸易 |
2.2.3 全程食品安全控制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进口食品市场准入的新标准 |
2.2.4 有机食品贸易方兴未艾 |
3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状况 |
3.1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作用及意义 |
3.1.1 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
3.1.2 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
3.1.3 可以加快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
3.1.4 可以缓解农产品贸易逆差 |
3.2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
3.2.1 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8年) |
3.2.2 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3年) |
3.2.3 波动徘徊阶段(1994—2001年) |
3.2.4 开放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
3.3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基本格局 |
1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 |
1.1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现实规模 |
1.2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可接受程度 |
2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结构 |
2.1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产品结构 |
2.1.1 谷物 |
2.1.2 棉花 |
2.1.3 食用油籽 |
2.1.4 食用植物油 |
2.1.5 食糖 |
2.1.6 畜产品 |
2.2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国际市场结构 |
2.2.1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总体国际市场结构 |
2.2.2 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国际市场结构 |
2.3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国内区域结构 |
2.4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贸易方式结构 |
3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特征 |
3.1 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不断扩大,增速不断加快 |
3.2 农产品贸易逆差产品集中在土地密集型产品 |
3.3 农产品贸易逆差来源地集中 |
3.4 农产品贸易逆差国内分布不均 |
3.5 农产品贸易逆差以一般贸易逆差为主 |
4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趋势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影响因素的理论解析 |
1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出口影响因素 |
1.1 国际市场农产品需求萎缩 |
1.2 新兴贸易壁垒的阻碍 |
1.3 农产品出口缺乏国际竞争力 |
1.3.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 |
1.3.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的原因 |
1.4 人民币升值的制约 |
1.5 农产品出口的国内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
2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进口影响因素 |
2.1 国内农产品需求增加 |
2.2 农产品国内供给不足 |
2.2.1 农业资源不足,生产能力有限 |
2.2.2 中国现有的农业生产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2.2.3 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 |
2.3 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变动 |
2.4 国外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
2.5 人民币升值拉动 |
2.6 市场准入门槛降低 |
2.7 国内对农产品市场的保护不够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1 基于进口视角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1.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构建 |
1.1.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
1.1.2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构建 |
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1.2.1 指标选取 |
1.2.2 数据来源 |
1.3 灰色关联度计算 |
1.3.1 1995-2000年中国农产品进口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
1.3.2 2000-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
1.3.3 2004-2010年中国农产品进口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
1.4 灰色关联度结果 |
1.4.1 1995-2000年中国农产品进口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 |
1.4.2 2000-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 |
1.4.3 2004-2010年中国农产品进口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 |
1.5 结论 |
2 基于出口视角的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2.1 实证模型 |
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2.2.1 指标选取 |
2.2.2 数据来源 |
2.3 灰色关联度计算 |
2.4 农产品出口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结果 |
2.5 结论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影响 |
1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 |
1.1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
1.2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国家粮食安全影响 |
1.2.1 农产品贸易逆差短期内的粮食安全保障 |
1.2.2 农产品贸易逆差长期内的粮食安全危险 |
2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
2.1 两种观点 |
2.2 本文的观点 |
2.2.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 |
2.2.2 相关分析 |
2.2.3 回归分析 |
2.2.4 灰色关联分析 |
2.2.5 结论 |
3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3.1 2003-2010年农民收入收入 |
3.2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3.2.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3.2.2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3.3 结果分析 |
4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农民就业的影响 |
4.1 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状况 |
4.2 农产品贸易逆差对农民就业的影响 |
4.2.1 理论分析 |
4.2.2 实证检验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外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与启示 |
1 美国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与启示 |
1.1 美国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 |
1.1.1 调整农产品出口市场 |
1.1.2 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 |
1.1.3 努力打破出口障碍 |
1.1.4 运用关税高峰与关税配额保护措施 |
1.1.5 技术性壁垒以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
1.1.6 贸易救济措施 |
1.2 美国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的启示 |
1.2.1 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
1.2.2 提高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比例 |
1.2.3 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
1.2.4 加大政府对农产品境外市场开发的支持力度 |
2 日本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与启示 |
2.1 日本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 |
2.1.1 市场准入措施 |
2.1.2 国内支持措施 |
2.2 日本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的启示 |
2.2.1 充分运用WTO规则所允许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
2.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2.2.3 将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制度化、法律化 |
3 荷兰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与启示 |
3.1 荷兰农产品贸易的促进措施 |
3.1.1 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
3.1.2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3.1.3 生产者高度组织化 |
3.1.4 资源性农产品大量进口 |
3.1.5 关税保护 |
3.1.6 荷兰政府的支持 |
3.2 荷兰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的启示 |
4 印度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及启示 |
4.1 印度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 |
4.1.1 农产品出口鼓励 |
4.1.2 农产品进口限制 |
4.2 印度农产品贸易促进措施的启示 |
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应对之策 |
1 增加农产品国内产量,减少进口规模 |
1.1 严格保护并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 |
1.2 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
1.3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
1.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
2 扩大农产品出口 |
2.1 积极参与WTO农产品贸易谈判和国际规则标准制定 |
2.2 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 |
2.2.1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实现出口产品多元化 |
2.2.2 调整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 |
2.3 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2.3.1 降低农产品出口成本,获得价格竞争优势 |
2.3.2 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 |
2.3.3 实施农产品出口品牌战略 |
2.4 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投资 |
2.5 加强农产品出口的国内支持力度 |
2.5.1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 |
2.5.2 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
2.5.3 减免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费用,加快通关速度 |
2.5.4 运用好国家的补贴政策 |
2.5.5 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促销活动 |
3 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 |
3.1 农产品进口结构的把握 |
3.1.1 农产品进口的商品结构把握 |
3.1.2 农产品进口的市场结构把握 |
3.2 农产品进口保护措施 |
3.2.1 继续实施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
3.2.2 运用农产品特别保障条款 |
3.2.3 进一步增加“绿箱”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
3.2.4 合理利用非关税堡垒 |
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8)中国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贸易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学者的研究 |
0.2.2 国外学者的研究 |
0.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结构安排 |
0.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0.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0.4.2 论文的不足 |
1 理论基础 |
1.1 国际贸易理论 |
1.1.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1.1.2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1.1.3 新贸易理论 |
1.2 小国经济增长与贸易效应分析 |
1.2.1 小国经济增长的生产效应 |
1.2.2 经济增长的消费效应 |
1.2.3 经济增长中的贸易倾向 |
1.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1.3.1 内部化理论 |
1.3.2 比较优势理论 |
1.3.3 国际产品生产折衷理论 |
1.3.4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及与中国贸易关系 |
2.1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背景简介 |
2.2 南共体的经济状况 |
2.2.1 经济基本概况 |
2.2.2 进出口贸易 |
2.2.3 南共体国家接收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
2.3 南共体同中国的合作关系 |
3 中国和南共体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分析 |
3.1 中国和南共体国家的贸易分析 |
3.1.1 进出口贸易总额分析 |
3.1.2 进出口贸易地区分布 |
3.1.3 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
3.1.4 总结 |
3.2 中国对南共体国家的投资分析 |
4 中国和南共体国家贸易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面板数据模型概述 |
4.2 模型的设定和建立 |
4.2.1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2 模型的设定 |
4.3 实证分析 |
4.3.1 分析过程 |
4.3.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 对发展中国和南共体国家贸易的建议 |
5.1 在多边和双边两个层面上加强合作 |
5.2 加强对中国南共体贸易的政策支持 |
5.3 开拓南共体国家经贸信息的来源 |
5.4 鼓励企业对南共体国家直接投资 |
参考文献 |
附:面板数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9)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评价 |
2.1 种质资源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资源经济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 |
2.3.1 国外关于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 |
2.3.2 国内关于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 |
2.4 椰子种质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2.4.1 椰子种质资源的起源与分布研究 |
2.4.2 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交流 |
2.4.3 国内外椰子种质资源研究机构及研究现状 |
2.5 文献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椰子种质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利用 |
3.1 椰子种质资源生长发育的七个阶段 |
3.2 椰子主要部分的组分研究 |
3.3 全球主要椰制品生产与贸易研究 |
3.4 椰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三个层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育种、栽培和加工 |
4.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 |
4.1.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的关系 |
4.1.2 椰子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椰子育种产业发展案例研究 |
4.1.3 生物信息技术与椰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4.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栽培 |
4.2.1 椰子栽培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差异表现研究 |
4.2.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差异与椰子栽培经济价值研究 |
4.2.3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栽培产业发展 |
4.3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加工 |
4.3.1 椰子材料资源及加工的多样性研究 |
4.3.2 椰子加工制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
4.3.3 椰子加工产业集群及其评价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 |
5.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环境生态 |
5.1.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环境生态经济研究 |
5.1.2 椰林碳汇及其经济效益研究 |
5.1.3 椰园复合种养生态及经济价值研究 |
5.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社会文化 |
5.2.1 椰子种质资源演化与人类社会活动研究 |
5.2.2 椰子民俗文化的多样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6.1 案例1:区域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战后日本产业发展 |
6.2 案例2:广东农垦实施海外垦胶发展热带作物产业 |
6.3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6.3.1 椰子种质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
6.3.2 海南椰子种质产业的发展 |
6.3.3 椰子种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3.4 问题形成的原因 |
6.3.5 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关于贸易条件恶化论的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普雷维什—辛格命题 |
(一) 普雷维什—辛格命题及其争论 |
(二) 普雷维什和辛格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原因分析 |
二 对普雷维什—辛格命题的检验 |
(一) 对商品的相对价格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检验 |
(二) 对商品价格决定因素的检验 |
(三) 初级商品价格趋势的实证分析:是否存在商品相对价格下降的趋势? |
三 普雷维什—辛格命题被打破了吗 |
(一) 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与初级产品价格变动关系的再检验 |
(二) 贸易条件恶化论被打破了吗? |
四 小结 |
四、1996~2001年世界食品椰干出口情况(吨)(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尼军事经济历史探源 ——以经济去殖民化为切入点(1945-1965)[D]. 乔志.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2]菲律宾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 王诗萍.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测度与潜在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D]. 于洋.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4]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D]. 上官小红. 厦门大学, 2018(12)
- [5]近代广东侨乡社会经济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以人口变动与房地产业为中心[D]. 胡乐伟. 暨南大学, 2018(12)
- [6]“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D]. 丁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7]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研究[D]. 肖黎.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6)
- [8]中国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贸易及影响因素分析[D]. 朱传伟.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9]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D]. 毛彧. 海南大学, 2011(10)
- [10]关于贸易条件恶化论的争论[J]. 赵丽红. 拉丁美洲研究,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