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程控交换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凯[1](2018)在《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软件行业作为我国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产业,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钢铁、煤炭、石化等重工业产业向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冬奥会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仍存在着龙头企业较少、产业结构不优、园区建设滞后等问题。结合EMBA学习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求,本文依据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在充分分析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政府和机遇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软件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发展新业态应用、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以及借力京津软件产业发展机遇等对策,并给出了这些对策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重视地区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以期为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发展思路,为其他省份提供参考。
任妍[2](2016)在《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成功打造出“中国制造”的品牌。在从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向“创造大国”前进的道路上,中国绝大多数产业的创新之路仍需探索与试验。将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模式。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实施跟随战略,需要依靠自主创新与其他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自主创新的结果是使落后产业掌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实现技术的追赶和超越。产业层面的技术赶超是一国实现整体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提出了“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概念。在党中央“自主创新”战略指引下,在“中国创造”过程中,高铁、通信设备制造等产业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通过自主创新成功实现了技术的赶超。因此,本文在总结中国产业创新历程基础上,分别针对高铁产业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创新模式及影响创新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的共性特点。研究发现,两个产业形成的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不尽相同,高铁产业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创新模式,而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则是企业主导的创新模式,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共性特点,即产业并不依赖技术的引进,而是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针对市场需求进行适应性改造和自主创新,从而实现技术的追赶和超越。影响其创新模式的关键要素也有相似之处,首先政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确保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大方向;其次,产业打破合作壁垒,打造先进的开放式合作平台;再次,大量的研发投入,确保产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最后,产业根据具体国情,制造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创新成果。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家“以市场换技术”及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政策导向下,产业面临的创新环境几乎相同,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效果却不尽相同。因此本文首先将影响产业自主创新的因素进行分类,即包含政府因素,市场因素在内的外部因素和包含产业因素,技术因素,知识因素等因素在内的内部因素;然后,文章希望从“面”的角度出发,找出影响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关键要素。“赶超”不好量化,因此本文以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赶超”的替代指标,出于数据可得性的考虑,选取2011年和2012年通过复评的13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6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其2015年年度报表披露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为影响其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行排序,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的规模和可利用的创新投入对创新影响最大;接下来,从“点”的角度考虑,针对同属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高铁产业和汽车产业进行对比,针对同属于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华为和中兴进行对比,找出影响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对比发现,虽然相对而言,外部因素是高铁产业获得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内部因素是通信设备制造产业获得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总体看来,实现技术赶超的产业(企业群),不仅其外部因素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高于其他产业,产业本身也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成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中等技术水平国家,中国在向“创新型国家”跨越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制定各自的赶超型技术进步战略。因此,本文总结出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经验与启示,从政府和产业的角度,为国家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及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提供有力借鉴。具体来说,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要注重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凝聚创新所需资源,制定或调整创新政策以及对市场配置形成补充;从产业的角度出发,要着力营造开放的研发机制,创新资金筹措与投入机制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潘秋玥[3](2016)在《后发企业如何实现技术追赶?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发企业如何实现技术追赶?这无论对于创新战略方面的研究者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一个既传统又挑战的命题。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在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后发劣势的情境下所实现的逆势而上,不断引发理论界与实践界的研究新热潮。从现实背景看,对于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后发企业而言,涌现了难得的机会窗口:一方面,全球科技进步带来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产业主导技术的不连续性相对缓和了后发企业技术基础积累薄弱的劣势,提供了技术弯道超车的宝贵追赶契机;另一方面,国内制度驱动型市场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创造、资源支持和国家意志保证下的研发协作议价能力提升,为我国后发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具竞争优势的市场追赶起点。而从理论背景看,早期追赶理论提出后发企业面临技术积累薄弱和市场隔离的双重困境遭到最新研究的挑战,学术界从资源观、能力观、制度观等视角,不断解构新兴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过程中的所涌现的制度特征、技术创新特征、市场特征等使动因素。因此,这些现实机遇和理论挑战使得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在技术追赶战略设计和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如何把握技术和市场双重机会窗口的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卓有成效的技术追赶?为了回答这一核心研究问题,本文将展开系统性的四个子研究。首先,本文将针对子研究问题一“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演化历程中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问题和挑战”,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国际化浪潮下技术追赶“追随者—同行者—引领者”的能力发展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其次,本文将进一步通过大样本实证的方法,针对子研究问题二“后发企业如何通过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实现技术追赶”,进行技术追赶交互驱动相关假设的检验。然后,本研究将探究子研究问题三“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后发企业如何通过政治连带和组织警觉影响技术不连续性、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之间的关系”,通过大样本实证分析,企业变革感知和政治资本作为边界条件,会对技术不连续性、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之间关系产生怎样的权变影响。最后,本文将考察子研究问题四“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双重契机下,后发企业采用怎样的组织学习方式进行匹配以更好地实现技术追赶”。通过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我们考察后发企业如何通过组织学习进行独特的技术—市场双重机会窗口的识别和利用,及其实现有效技术追赶的内部作用机制,展现全球化背景下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动态全过程图景。通过层层递进的四个子研究设计,本文详细讨论了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影响技术追赶的内部机制、权变条件和演化过程,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子研究一通过规范分析总结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动态阶段特征和典型企业、产业实践案例,结合数据分析和政策演化对比,全面展示了我国企业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追赶过程中“技术引进—技术集成—技术领先”的“追随者—同行者—引领者”能力跃迁历程。(2)子研究二通过对2003年至2012年十年窗口期内我国37个产业的所有上市公司进行技术不连续性打分和产业政策搜索来展开实证分析,以回答后发企业技术和市场交互驱动是否存在及其如何作用的研究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不连续性程度和制度型市场都会正向影响企业技术追赶,同时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具有极为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3)子研究三在子研究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了来自组织的变革感知能力和政治资本构建两个关键情境变量。研究发现,企业与外部制度环境的联系—政治连带以及企业对外界变革的感知—组织警觉,都会增强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积极效应。(4)子研究四从匹配的视角探究不同程度的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下后发企业的学习模式选择,以获得更优技术追赶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通过不同程度的内向式和外向式学习相协调的策略,企业在面临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创造的不同机会来源组合时,会分别匹配并进式、内控式、外植式、采购式四种学习模式,以实现更好的技术追赶绩效。通过以上四个子研究的系统性递进,本文解构了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的双重机会窗口,并探索其如何驱动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影响机制,在实证检验技术—市场交互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组织警觉和政治连带这两个关键因素的权变作用,并对组织学习的的中介作用机理进行了详尽的探讨,从而深入阐述和剖析了后发企业面临的技术-市场双重机会窗口对技术追赶的交互驱动作用、边界条件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1)填补了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过程机制研究的欠缺。现有文献相对缺乏对后发企业利用技术—市场机会窗口以构建全球研发系统的方式实现技术追赶这一新兴现象的关注,更忽略了对新兴经济背景下技术和市场机会识别和利用的具体路径和构建过程的解构和剖析。本研究创新性地结合我国转型制度背景提出了“制度型市场”的概念,并从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协同驱动后发企业追赶的动态过程视角出发,挑战了后发企业追赶研究中技术落后、市场隔离的双重劣势论。进一步,本研究分析技术不连续性带来的优势追赶起点及其与转型背景下制度型市场的创新支撑的交互驱动作用机制,并识别了组织警觉和政治连带两大权变要素,进而弥补了技术追赶文献中对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追赶的过程和作用机制研究的不足。(2)促进了组织学习理论的情境化发展。本文从学习方向性的角度分析了后发企业面临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的不同组合模式时,如何通过内向、外向学习形式进行创新机会的利用和转化,契合了我国开放创新战略下对研发“走出去”和研发“引进来”的组织学习实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并进式、内控式、外植式、采购式四种组织学习模式的特征和运作机理,以匹配不同形式的技术一市场机会窗口组合,使得后发企业追赶中的学习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从而对学习理论的本土情境化发展做出贡献。(3)为企业和国家的战略执行提供现实指导,本文针对案例企业、产业呈现的经验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实证分析,可以为企业识别技术--市场机会窗口以及进行机会利用的组织学习模式选择提供经验,也为正在或将要面临技术追赶战略设计和执行问题的中国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和实践参考。同时,为国家层面如何更好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完善创新服务环境提供政策建议。
王文平,何颖,黄光绍[4](2015)在《中国工业创新体系及运行模式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以创新系统和复杂系统科学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工业创新体系的金字塔结构,发现战略层、战役层、战术层和技战术层四个层面的创新合力正在推动中国工业的宏观创新活动。通过构建中国工业产品价值创造模型,阐释了战役层和战术层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揭示了组织战役层创新是创造大宗产品价值重心的关键路径。最后,为政府和企业构建产品价值重心创造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工业创新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梁宇[5](2012)在《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知识经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原有的区域经济运行方式,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区域异军突起、竞争力提升的决定性力量,支持区域技术创新的创新系统的构建已成为一个区域谋求崛起、实现赶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展开日趋深入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和部分发达地区。与之相比,对诸如黑龙江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及产业基础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比较薄弱,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配套政策体系尚未完善,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不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等许多问题制约着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黑龙江省必须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有效引导和激励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新时期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对该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论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接着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借鉴。第二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模型建立。首先,论文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方面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设计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功能要素并构建了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接着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最后,基于主体—功能观,系统的构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模型,该体系是由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以及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组成。其中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是由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投入和信息资源投入组成,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由技术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转化系统组成,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是由科技成果、创新产品和创新产业组成,支撑系统由政策环境支撑、服务环境支撑、市场环境支撑组成。第三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学习机制、扩散机制、协调与保障机制4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探讨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各个运行机制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各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第四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主体配置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4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多指标动态评价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差距。最后是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分别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以及创新平台五个方面提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李战杰[6](2010)在《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走过了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保持了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命题。深圳市的改革实践似乎为这一命题提供了可行的答案,即通过自主创新、分工深化、产业集聚、专业劳动力培育与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增长。这种升级和发展,不是一味模仿,也不是简单的“雁形理论”的跟从,而是依靠创新和专业化分工,实现以简单劳动力静态比较优势为主向以专业化劳动力动态比较优势为主的转变。时至今日,深圳不仅拥有华为、中兴等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有服装、珠宝等产品远销海外的传统优势产业,深圳还培育出了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创新的现代物流业,走向全球的文化产业,并创建了国际一流的人居环境。本文通过对增长理论的梳理,以增长理论的最新扩展即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做了进一步推演,构建了专业化劳动力的升级模型和基于专业化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式。并以此为分析框架,选取深圳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生物基因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样本,选取深圳黄金珠宝业、服装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样本,对深圳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案例研究,总结发现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基于专业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实现赶超的可能路径,从而回答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三大核心问题。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来自由分工和专业化形成的、富于创造和创新的专业化劳动力。2、通过促进产业聚集,深化分工,从而增加专业化劳动力的种类和数量,推动专业化劳动力升级,是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与技术差距的关键。3、依托专业化劳动力动态比较优势,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业的开发,新产业的创造,是发展中国家加快长期经济增长速度,拉近甚至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4、中国可以通过发挥专业化劳动力的动态比较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可以依托专业化劳动力的升级,实现产业的升级;中国可以借助基于专业化劳动力的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级化,巩固和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长期较快增长。
胡武婕[7](2010)在《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标准竞争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标准的作用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标准竞争更是成为发达国家及企业保持其技术垄断地位和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因此,认清技术标准竞争的动态过程和本质,把握标准竞争的规律,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竞争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基点。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使用定性、定量和对比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博弈论和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工具对标准竞争动态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始终基于标准生命周期的三阶段模型,对ICT标准竞争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对标准竞争中的重要行动者——企业标准联盟的组建、运作影响以及国家的政策影响进行了研究,对ICT标准竞争动态过程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对中外标准竞争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各章研究结论提炼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参与标准竞争的适当策略建议。本文研究紧密围绕ICT标准竞争的动态过程,在影响因素内在机理研究、竞合博弈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量化数据搜集处理和仿真对比分析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本论文获得了北京市科委的博士生论文基金(NO.ZZ0915)资助。
谢磊[8](2008)在《从中兴通讯看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通信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根据信息产业部2008年1月31日公布的通信行业统计月报显示,2007年全年通信业务收入累计达7280.1亿元,同比增长10.9%,通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达2279.9亿元,同比增长4.3%。2007年,中国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7.8部/百人,其中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1.7部/百人;住宅电话普及率为21.1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1.6部/百人。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2.1亿人,宽带上网人数1.63亿人。随着中国通信业的发展,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本土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经历了学习期,模仿期,现在已经进入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独立研制阶段,在有些通信产品领域中,本土企业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甚至领导了这些通信产品全球标准的商讨和制定。这些企业在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中,通过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脱颖而出。世界通信行业正经历着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来,最大的战略整合调整期。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通信业的边界已被打破,电信网、互联网、电视媒体网“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新的竞争者不断出现,运营商、设备制造商都面临着整合、合并的潮流,以适应消费者的期望—其使用的所有业务,包括有线、无线、视频、数据都能由一个服务商来提供,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更多优惠。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竞争激烈的世界通信设备市场。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公司过去的经营成果,衡量公司日前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财务分析包括:公司的资本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资金流转分析等,主要着眼于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内部管理的诊断分析和总结。而通过对两个同类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的对比研究和财务指标的趋势分析,可以找出两个企业间存在的经营差距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对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世界通信行业发展的趋势,根据中兴通讯2003年至2007年财务报表数据,通过对中兴通讯与世界先进企业爱立信资本、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投资报酬率等财务和经营业绩指标的比较分析,了解中兴通讯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由于本文定稿时,还没有得到爱立信2007年财务报表数据,因此在比较过程中这些财务指标没有爱立信2007年的数据。最后,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了SWOT分析,对中兴通讯的现实情况作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兴通讯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和建议。
田芳[9](2008)在《电信业务网络中程控交换技术的应用》文中指出通过对程控交换技术在电信业务网络中的发展现状和特征进行论述,对程控交换技术在电信网络中的应用范围、功能实现以及下一代交换技术发展进行了探讨。
柏昊[10](2007)在《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的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能否开展有效的技术学习活动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的关键。通过技术学习,发展中国家能够迅速地提高技术能力,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然而,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领域,对于虚拟网络型产业研究较少。但是,虚拟网络型产业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发达国家具有领先优势并试图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领域。因此,研究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问题,不仅对丰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理论,而且对指导发展中国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学习理论,大多在引进、吸收和提高的理论框架下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活动。这一技术学习理论分析框架忽略了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要素,难以解释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活动。本文在研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网络外部性和竞争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应用此理论框架,对数字电视产业和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和网络外部性特征,指出由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融合,以及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效应,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竞争规则发生了重大改变,技术标准成为虚拟网络型产业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2.提出了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分析的理论框架:国际贸易环境分析框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演化分析框架和企业层面技术学习过程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环境分析框架展示了两种不同的贸易规则:货物贸易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和知识产权贸易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规则;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演化分析框架分析了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演化轨迹;企业层面技术学习过程的分析框架对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活动进行了分类,总结了企业技术学习过程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企业技术学习过程的简化模型。3.基于对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多层次性的分解,本文证明了基于产品和价格的市场竞争不是虚拟网络型产业从产品层次技术学习过渡到技术标准层级技术学习的充分条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层次的升级需要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持,在现有国家创新体系下,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竞争主要是基于产品和价格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加剧只能强化数字电视产业在产品层次上的技术学习,产品层次技术学习的同质化又加剧了产品和价格的竞争。4.通过研究我国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指出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形成技术能力提高和市场开拓的良性循环,找到有效途径的关键在于发现利基市场。我国的二元市场需求特性,有利于发现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的利基市场。我国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就是从国外竞争对手忽略的农村通信市场入手,形成了技术能力提高和市场拓展的良性循环,并逐渐渗透到主流市场。5.通过研究数字电视产业和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标准制定过程,指出政府和国内市场是影响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层次技术学习的两个主要因素。政府和国内市场发挥作用的方式与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竞争情况密切相关。当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的竞争为国内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政府主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市场竞争选择最终技术标准;当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的竞争为国内技术标准与国外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政府可以通过推迟市场开发,促进国内技术标准产业化,为国内技术标准的技术学习争取时间和市场。
二、国产程控交换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程控交换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理论基础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2.1 国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2.1.1 美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2.1.2 日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2.1.3 印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2.2 国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2.2.1 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2.2.2 广东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2.2.3 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三章 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
3.1 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
3.2 人才结构发展概况 |
3.3 营业收入发展概况 |
3.4 研发水平发展概况 |
第四章 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竞争优势分析 |
4.1 生产要素分析 |
4.2 需求条件分析 |
4.3 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分析 |
4.4 企业战略分析 |
4.5 政策环境分析 |
4.6 发展机遇分析 |
第五章 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对策 |
5.1 加大软件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
5.2 优化产业布局 |
5.3 构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
5.4 发展新业态应用 |
5.5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5.6 借力京津软件产业发展机遇 |
第六章 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对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重视地区顶层设计 |
6.2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
6.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4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技术赶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自主创新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赶超战略理论基础 |
2.1.2 自主创新理论基础 |
2.2 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涵义 |
2.2.1 赶超的涵义 |
2.2.2 自主创新的涵义 |
2.2.3 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涵义 |
第3章 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典型案例研究 |
3.1 中国产业创新历程 |
3.1.1 改革开放前—从技术引进到独立创新(1949-1978) |
3.1.2 改革开放后—从产业移植到自主创新(1978-至今) |
3.2 中国高铁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
3.2.1 高铁产业创新历程 |
3.2.2 高铁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 |
3.2.3 高铁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要素与机制 |
3.2.4 启示 |
3.3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产业赶超型创新模式研究 |
3.3.1 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创新历程 |
3.3.2 通信设备制造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 |
3.3.3 通信设备制造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要素与机制 |
3.3.4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
4.1 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 |
4.1.1 外部因素 |
4.1.2 内部因素 |
4.2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赶超型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
4.2.1 分析依据与数据选取 |
4.2.2 理论模型 |
4.2.3 变量选取 |
4.2.4 实证检验 |
4.2.5 结果分析 |
4.3 基于相关产业的赶超型自主创新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
4.3.1 基于高铁产业和汽车产业的比较研究 |
4.3.2 基于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内华为和中兴的比较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
5.1 政府促进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
5.1.1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 |
5.1.2 凝聚创新所需资源 |
5.1.3 制定/调整创新政策 |
5.1.4 对市场配置形成补充 |
5.2 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5.2.1 自主创新的研发机制建设 |
5.2.2 自主创新的资金筹措与投入机制建设 |
5.2.3 自主创新的人才培育机制建设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后发企业如何实现技术追赶?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章节安排 |
1.4 预期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研究 |
2.1.1 技术追赶理论回顾 |
2.1.2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研究情境 |
2.1.3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现状与挑战 |
2.2 技术层面的关键要素:技术不连续性 |
2.2.1 技术不连续性的定义和测量 |
2.2.2 技术不连续性的影响因素 |
2.2.3 技术不连续性与企业技术追赶 |
2.3 市场层面的关键要素:制度型市场 |
2.3.1 制度观与市场发展 |
2.3.2 制度型市场的内涵 |
2.3.3 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 |
2.4 组织学习视角下的技术追赶 |
2.4.1 组织学习的定义与类型 |
2.4.2 开放创新背景下的后发企业组织学习 |
2.4.3 组织学习与技术追赶 |
2.5 文献回顾总结 |
3 子研究一: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演化的历史逻辑—基于宏观层面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中国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历程 |
3.2.1 技术“追随者”(1978年前后—2000年前后) |
3.2.2 技术“同行者”(2000年前后—2008年前后) |
3.2.3 技术“引领者”(2008年前后—至今) |
3.3 总结与讨论 |
4 子研究二:技术不连续性、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实证研究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基础与假设推演 |
4.2.1 技术不连续性与技术追赶 |
4.2.2 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 |
4.2.3 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与技术追赶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样本选择 |
4.3.2 数据收集 |
4.3.3 变量测量 |
4.3.4 分析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5 结论与讨论 |
5 子研究三:组织警觉和政治连带的调节效应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回顾 |
5.2.1 组织警觉 |
5.2.2 政治连带 |
5.3 假设推演 |
5.3.1 组织警觉的调节效应 |
5.3.2 政治连带的调节效应 |
5.4 研究方法 |
5.5 研究结果 |
5.6 结论与讨论 |
6 子研究四:技术不连续性、制度型市场与技术追赶—案例研究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基础 |
6.2.1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契机:技术不连续性与制度型市场 |
6.2.2 后发企业追赶中的学习形式:内向、外向组织学习 |
6.3 研究设计 |
6.3.1 案例选择 |
6.3.2 数据收集 |
6.3.3 变量测度 |
6.4 案例分析与讨论 |
6.4.1 制度型市场内涵与结构 |
6.4.2 制度型市场与技术不连续性的交互驱动效应 |
6.4.3 交互驱动下的组织学习模式匹配 |
6.4.4 引申讨论 |
6.5 研究发现总结 |
6.6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2.1 从作用机制解剖方面贡献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 |
7.2.2 从过程机理刻画方面贡献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 |
7.2.3 从研究情境化方面贡献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中国工业创新体系及运行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工业创新体系的金字塔结构 |
1. 从国家决策层到研发团队实操层的四层结构 |
2. 战役层创新是创造产品价值重心的关键 |
三、中国工业产品价值重心创造模型 |
1. 产品价值重心创造模型的系统结构 |
2. 产品价值重心创造模型的内部机制 |
3. 创造我国大宗产品价值重心的典型案例 |
四、结语 |
(5)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框架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
2.1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
2.1.1 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 |
2.1.2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
2.1.3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 |
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 |
2.2.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总体状况 |
2.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要素分析 |
2.2.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环境分析 |
2.3 黑龙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
2.3.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需加强 |
2.3.2 技术创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
2.3.3 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
2.3.4 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与结构性矛盾突出 |
2.3.5 技术创新投入亟待提高 |
2.3.6 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
2.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2.4.1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
2.4.2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
2.4.3 印度提若普尔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2.4.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1 资源整合原则 |
3.1.2 重点突破原则 |
3.1.3 市场与政府激励原则 |
3.1.4 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导向原则 |
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分析 |
3.2.1 基于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
3.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 |
3.2.3 基于主体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
3.3 基于主体—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3.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结构框架 |
3.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子系统互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
4.1 动力机制 |
4.1.1 动力模型 |
4.1.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动力分析 |
4.1.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助动力分析 |
4.2 学习机制 |
4.2.1 学习的主体 |
4.2.2 学习的模式 |
4.2.3 学习的知识创新平台 |
4.3 扩散机制 |
4.3.1 技术创新扩散要素 |
4.3.2 技术创新扩散过程 |
4.3.3 技术扩散影响因素 |
4.4 协调和保障机制 |
4.4.1 协调机制 |
4.4.2 保障机制 |
4.5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内在关系 |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
5.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5.1.1 评价指标选择概述 |
5.1.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5.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2 时序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步骤 |
5.2.3 数据获取 |
5.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
5.4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5.4.1 中国大陆 30 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时序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
5.4.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
6.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建设 |
6.1.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能力 |
6.1.2 增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金资源投入能力 |
6.2 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建设 |
6.2.1 推进黑龙江省技术研究与开发系统建设 |
6.2.2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经济转化体系建设 |
6.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环境支撑系统建设 |
6.3.1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
6.3.2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
6.3.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环境支撑 |
6.4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产出建设 |
6.4.1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业发展 |
6.4.2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品竞争力提升 |
6.4.3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成果产出 |
6.5 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平台 |
6.5.1 研究开发平台 |
6.5.2 资源共享平台 |
6.5.3 成果转化平台 |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6)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秘密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迷局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结构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和评论 |
第一节 第一代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积累 |
2.1.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1.2 索罗-斯旺模型 |
第二节 第二代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积累 |
2.2.1 AK模型 |
2.2.2 干中学模型 |
2.2.3 两部门模型 |
2.2.4 罗默模型 |
2.2.5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节 第三代经济增长理论:分工与专业化 |
2.3.1 斯密与杨格定理 |
2.3.2 D-S模型与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
2.3.3 杨小凯-博兰德的分工演进理论 |
2.3.4 基姆-莫迪塔的劳动专业化理论 |
2.3.5 贝克尔-墨菲的协调成本理论 |
2.3.6 技术创新的内生化模型 |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集聚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 |
第一节 DS理论的空间化 |
第二节 模块化分工与现代产业组织 |
3.2.1 模块化分工引起社会分工深化与规模收益递增 |
3.2.2 模块化分工与空间产业扩散与集聚 |
第三节 一个标准的产业升级动态均衡解:戴群解 |
3.3.1 非空间的内生专业化劳动力 |
3.3.2 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产业集聚 |
第四节 对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集聚的再考察 |
3.4.1 空间集聚推动企业内部分工转变为社会分工 |
3.4.2 分工与专业化劳动力的演进过程 |
3.4.3 企业边界、产业边界与专业化劳动力的细分 |
第五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的扩展 |
3.5.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落后国家或地区创新活动的特征 |
3.5.2 开放式创新与模块化分工形成了持续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
3.5.3 基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的经济赶超过程 |
第四章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的深圳模式 |
第一节 有关产业外包与生产率实证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二节 深圳动态产业升级的起点与主要特征 |
4.2.1 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
4.2.2 深圳布吉街道产业升级的故事 |
第三节 从模块化分工到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 |
4.3.2 模块化分工组织形态变化与产业升级 |
4.3.3 模块化分工与产业升级 |
第四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
第五章 无边界的产业 |
第一节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5.1.1 产业分工、聚集、升级的历程 |
5.1.2 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5.1.3 高度分工的网状产业结构 |
5.1.4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 |
5.1.5 小结 |
第二节 生物基因产业 |
5.2.1 深圳生物产业 |
5.2.2 生物基因产业 |
5.2.3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5.3.1 产业无边界 |
5.3.2 创新的持续性 |
5.3.3 原始创新的重要性 |
5.3.4 产业的替代性 |
第六章 有边界、有创造的产业 |
第一节 黄金珠宝产业 |
6.1.1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历程 |
6.1.2 深圳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特征 |
6.1.3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 |
6.1.4 网状产业结构 |
6.1.5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 |
6.1.6 小结 |
第二节 服装产业 |
6.2.1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的历程 |
6.2.2 产业发展特征 |
6.2.3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 |
6.2.4 网状产业结构 |
6.2.5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 |
6.2.6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6.3.1 产业边界确定 |
6.3.2 产业的升级趋势 |
6.3.3 产业的动态集聚趋势 |
第七章 创新的空间 |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 |
7.1.1 推动形成有效市场环境,激发市场自身活力 |
7.1.2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科技创新 |
7.1.3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 |
第二节 学术机构的作用 |
7.2.1 国内大学的发展与创新 |
7.2.2 大学发展推动深圳产业创新 |
7.2.3 问题 |
第三节 创新的现代服务体系 |
7.3.1 专业化并不断创新的金融服务业 |
7.3.2 创新的现代物流业 |
第八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标准竞争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标准竞争的兴起 |
1.1.2 全球标准战略的实施 |
1.1.3 标准竞争对企业的重要影响 |
1.1.4 标准竞争对国家的重要影响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ICT标准的经济影响研究 |
2.1 标准定义与分类 |
2.1.1 定义 |
2.1.2 基于经济影响的分类方式 |
2.2 ICT产业特性与标准竞争 |
2.2.1 ICT产业特性 |
2.2.2 ICT产业标准特性 |
2.2.3 ICT产业标准竞争特性 |
2.3 ICT标准与创新、专利及竞争相互影响研究 |
2.3.1 标准与创新相互影响研究 |
2.3.2 标准与专利相互影响研究 |
2.3.3 标准与竞争相互影响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ICT标准竞争过程研究 |
3.1 技术标准生命周期理论 |
3.1.1 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3.1.2 技术标准的生命周期 |
3.2 标准竞争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
3.2.1 标准竞争的宏观影响因素 |
3.2.2 标准竞争的中观影响因素 |
3.2.3 标准竞争的微观影响因素 |
3.2.4 标准竞争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
3.3 标准竞争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3.3.1 标准形成阶段 |
3.3.2 标准实施阶段 |
3.3.3 标准扩散阶段 |
3.4 移动通信标准竞争动态过程实证研究 |
3.4.1 标准竞争动态过程对比分析 |
3.4.2 标准竞争专利成果对比分析 |
3.4.3 标准竞争商用效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企业标准联盟与国家政策研究 |
4.1 企业标准联盟组建研究 |
4.1.1 企业标准联盟组建的影响因素 |
4.1.2 我国企业标准联盟组建的现状 |
4.1.3 企业标准联盟策略实证分析 |
4.2 企业标准联盟对标准竞争影响研究 |
4.2.1 企业标准联盟对标准形成影响 |
4.2.2 企业标准联盟对标准实施影响 |
4.2.3 企业标准联盟对标准扩散影响 |
4.3 企业标准联盟研发竞合博弈研究 |
4.3.1 模型建立 |
4.3.2 结果分析 |
4.3.3 研究结论 |
4.4 标准竞争中的国家政策研究 |
4.4.1 政府在标准竞争中的定位 |
4.4.2 国家政策模型 |
4.4.3 政府作用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ICT标准竞争研究 |
5.1 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 |
5.1.1 基本原理及特点 |
5.1.2 SD的适应性分析 |
5.2 建模思路 |
5.2.1 建模基本思路 |
5.2.2 系统分析 |
5.3 模型流图结构 |
5.3.1 ICT标准竞争动态过程流图 |
5.3.2 个子系统流图间的相互作用 |
5.4 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说明 |
5.4.1 GDP子系统 |
5.4.2 标准收入子系统 |
5.4.3 标准形成子系统 |
5.4.4 标准实施子系统 |
5.4.5 标准扩散子系统 |
5.5 模型仿真说明 |
5.5.1 模型设置 |
5.5.2 模型的数据处理 |
5.5.3 模型公式 |
5.5.4 仿真效果验证 |
5.6 模型仿真与控制 |
5.6.1 各子系统主要变量图及其直接原因图 |
5.6.2 主要关联变量对比分析图 |
5.6.3 重要因素的敏感性比较分析 |
5.6.4 中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7 总结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我国参与ICT标准竞争的策略建议 |
6.1 标准形成阶段的策略建议 |
6.2 标准实施阶段的策略建议 |
6.3 标准扩散阶段的策略建议 |
6.4 TD-SCDMA标准竞争策略实证分析 |
6.4.1 TD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6.4.2 以政府为主导的国际市场拓展策略 |
6.4.3 以企业联盟为主体的标准扩散策略 |
6.4.4 以TD-LTE为核心的演进竞争策略 |
6.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 论文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
附录 |
(8)从中兴通讯看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本文的主要工作 2.通信行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
2.1.世界通信业发展进程 |
2.2.中国通信业发展的现状 |
2.3.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3.中国通信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兴通讯 |
3.1.公司简介 |
3.2.发展历程回顾 |
3.3.资本构成 4.中兴通讯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分析 |
4.1.财务分析概述 |
4.2.资本、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分析 |
4.2.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4.2.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4.3.运营能力分析 |
4.3.1.经营业绩分析 |
4.3.2.资产管理有效性 |
4.3.3.劳动生产效率 |
4.4.盈利能力分析 |
4.4.1.毛利润率 |
4.4.2.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 |
4.5.投资报酬率分析 |
4.5.1.净资产收益率 |
4.5.2.负债资金使用效率 |
4.5.3.每股净收益(EPS) |
4.6.对中兴通讯的诊断 5.展望中国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未来发展 |
5.1.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SWOT分析 |
5.1.1.优势 |
5.1.2.劣势 |
5.1.3.机遇 |
5.1.4.威胁 |
5.2.中兴通讯未来发展的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
(9)电信业务网络中程控交换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信业务网络中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
二、程控交换技术在电信业务网络中的应用范围 |
三、程控交换技术应用于电信业务网的硬件组成与功能实现 |
四、交换技术在下一代电信业务网络中的应用 |
(10)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技术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
1.2.2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相关研究 |
1.2.3 技术学习理论文献评述及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特征 |
2.1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特征 |
2.1.1 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 |
2.1.2 技术标准的定义与分类 |
2.1.3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的归类 |
2.1.4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 |
2.1.5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管理与全球许可战略 |
2.2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网络外部性特征 |
2.2.1 虚拟网络型产业网络外部性概念的界定 |
2.2.2 虚拟网络型产业网络外部性的源泉 |
2.2.3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网络外部性与市场结构 |
2.3 虚拟网络型产业竞争规则的差异性特征 |
2.3.1 基于技术标准的虚拟网络型产业竞争规则 |
2.3.2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竞争 |
2.3.3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竞争中的“政府失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分析 |
3.1 国际贸易环境与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 |
3.1.1 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 |
3.1.2 国际贸易环境对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影响 |
3.2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演化分析 |
3.2.1 传统的全球产业技术演化轨迹 |
3.2.2 传统的产业技术演化轨迹的腐蚀性因素 |
3.2.3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演化轨迹 |
3.3 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分析 |
3.3.1 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活动分类 |
3.3.2 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 |
3.3.3 虚拟网络型企业的技术学习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电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4.1 数字电视产业相关概念 |
4.1.1 数字电视技术与数字电视产业 |
4.1.2 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 |
4.2 数字电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4.2.1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阶段的划分 |
4.2.2 数字电视技术之前的技术学习过程 |
4.2.3 数字电视机的技术学习过程 |
4.2.4 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的技术学习过程 |
4.3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 |
4.3.1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数字电视企业技术学习战略的模型分析 |
4.3.3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的路径分析 |
4.3.4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标准制定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5.1 数字通信产业相关概念 |
5.1.1 数字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产业 |
5.1.2 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5.2 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5.2.1 数字通信产业技术学习阶段的划分 |
5.2.2 基于引进的产品层次技术学习 |
5.2.3 基于自主研发的产品层次技术学习 |
5.2.4 基于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层次技术学习 |
5.3 数字通信产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 |
5.3.1 数字通信产业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程控交换机企业技术学习决策和市场战略分析 |
5.3.3 TD-SCDMA技术标准制定和产业化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政策建议 |
6.1 促进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宏观政策 |
6.1.1 技术学习宏观政策及其体系 |
6.1.2 知识产权政策 |
6.1.3 技术标准政策 |
6.1.4 科技政策 |
6.1.5 竞争政策 |
6.2 促进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微观政策 |
6.2.1 提高虚拟网络型企业的抱负水平 |
6.2.2 优化虚拟网络型企业专利情报战略 |
6.2.3 实施虚拟网络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
6.2.4 改善虚拟网络型企业的激励制度 |
6.2.5 加强促进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的企业文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1.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7.1.2 本文的研究不足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发表的论文 |
四、国产程控交换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D]. 贾凯.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 [2]中国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研究[D]. 任妍. 吉林大学, 2016(03)
- [3]后发企业如何实现技术追赶?技术不连续性和制度型市场交互驱动作用[D]. 潘秋玥. 浙江大学, 2016(02)
- [4]中国工业创新体系及运行模式初探[J]. 王文平,何颖,黄光绍. 工业经济论坛, 2015(03)
- [5]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梁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4)
- [6]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 李战杰. 南开大学, 2010(07)
- [7]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标准竞争与策略研究[D]. 胡武婕.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2)
- [8]从中兴通讯看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现状及未来的发展[D]. 谢磊. 复旦大学, 2008(04)
- [9]电信业务网络中程控交换技术的应用[J]. 田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 [10]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研究[D]. 柏昊.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