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头电站坝区第三系砾岩岩溶研究及工程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董崇能[1](2021)在《大板桥-长水机场一线岩溶发育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可溶岩分布较广;我国,尤其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气候湿热、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发育广泛。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剧增,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岩溶工程地质问题愈发突出。因此,查清岩溶发育的特征、规律及机理,并运用它们来指导岩溶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截止目前,对岩溶发育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对岩溶发育的影响方面,而对于岩溶区与可溶岩直接接触的红粘土对碳酸盐岩非饱和带中地下水与可溶岩间作用机制(腐岩形成)的影响的研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此外,对于岩溶负地形的研究也多局限于对其空间分布及其形态的分析,缺乏对负地形成因的综合分析。本文以大板桥-长水机场一线的碳酸盐岩分布区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分析、多尺度观察及钻孔勘察资料的综合分析等方法,查明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工程活动概况、不同尺度下的地质构造环境、区域地层岩性、地层的构造变形情况、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表及地下岩溶发育特征,进而对研究区的岩溶发育规律及机理尤其是红粘土在岩溶空间扩展中的作用以及岩溶负地形成因进行科学的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位于滇池东部的一个大尺度叠瓦式构造体系内,此外,研究区本身还是兔耳关-东大龙潭-七步场-林塘背斜宽缓南东东-东翼的一部分。它们是研究区岩溶发育的背景构造,控制着区内碳酸盐岩空间分布及产出状态。(2)A区尤其是兔耳关-东大龙潭-七步厂-林塘背斜轴、白邑-横冲断裂带、推覆构造F3及宝象河断裂交汇的宝象河河谷构造变形强烈。区内碳酸盐岩所夹碎屑岩使得区内地下水汇聚于碎屑岩一侧。此外,区内岩溶水补给方式众多,补给量大、补给较为集中,易在碳酸盐岩与碎屑岩边界汇聚成“洪流”而发育大尺度岩溶管道。而高地下水补给量也成为宝象河河谷强岩溶化的控制因素。受控于区内特殊发育模式,A区的宝象河河谷的管道化岩溶发育的深度可能达到70 m,甚至更大深度。(3)现场调查结果显示,B1区构造变形较弱,岩层倾角较小,甚至近水平产出;但区内岩体陡倾结构面发育,这些结构面也成为B1区碳酸盐岩非饱和带岩溶空间发育的基础。(4)以陡倾结构面为基础发育的,被红粘土充填、堵塞后的岩溶空间依然会自行扩展表明,非饱和带的岩溶发育应该是遵从一种不同于液态水溶蚀碳酸盐岩的新机制-腐岩型岩溶。结合现场调查结果的分析,“碳酸盐岩转变为腐岩”、“腐岩被渗入水溶解”及“红粘土挤入”三个环节的顺序(同步)循环发生是腐岩型岩溶发生的核心机制。(5)区内较低的水力梯度以及碳酸盐岩非饱和带腐岩型岩溶的发生表明,B区基岩饱和带岩溶水接受的是时间和空间上高度离散化的面状补给;碳酸盐岩饱和带内发育的是小尺度顺层板状岩溶空间。结合大量钻孔勘察资料表明,B1区大部分区域的管道化岩溶发育深度应该在50 m左右。而区内岩溶负地形的发育环境、空间分布特征、特定区域岩溶负地形空间分布形式以及岩溶负地形几何形态特征的分析表明,B1区内的岩溶负地形绝大部分应该都是饱和带发育的近水平的板状岩溶空间顶板塌陷诱发的。
王欣[2](2020)在《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文中指出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位于环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整个昌都-思茅地块的轴部区域,也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其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加上近年来各类基础工程建设的跟进,在该区域开展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切峡谷区地质环境演化规律及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以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为研究对象,针对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区研究。结合峡谷特征,对其形态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对深切峡谷区地质灾害多发这一现象进行了主控因素的统计分析及易发性分区研究。最后对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进行了基于GIS的综合工程地质分区评价。主要研究进展有:(1)详细收集整理了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得到各区县的气象水文统计信息,并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建造、构造单元进行了相应的区划。在新构造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了历史地震信息,为后续工程地质特征单因素分析奠定基础;(2)对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单因素的栅格初步分区图。着重对峡谷地貌特征进行了横、纵剖面形态上的分析,并结合Hack、SL等地貌参数对河流进行陡缓段的划分。然后对其形态类型及特征进行总结概括;(3)对典型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进行定性的地质分析,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与深切峡谷区范围密切相关。通过信息量值计算,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到地质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地震、坡度、断裂、道路、水系、降雨等因素。易发性分区结果显示: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40.9%,却有91.21%的地质灾害点发育,并且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深切峡谷干流水系两岸3km范围以内。另外,非对称V型河谷为地灾高发的河谷形态;(4)在各单因素工程地质条件栅格分区图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不同地质构造影响范围、地震峰值加速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变速率、年平均降雨量8个影响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权重计算发现断裂构造、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三个影响因素所占权重最大。采用基于GIS与组合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的分级分区评价。最后对各河段、各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了分区-分段-分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评价结果。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对其它流域深切峡谷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分区结果为后续工程勘察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定参考。
申通[3](2019)在《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多形成深切峡谷地貌,往往被选为大型水电工程大坝坝位的理想场所。历史上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深远的环境效应。而对于这类滑坡的孕育过程,目前在国内外缺乏较为深入系统的总结与研究,难以满足中国西南地区高位大型滑坡危险性的客观评价。因此,对于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以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解译、现场大比例尺调查、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滑坡分布特征、发育特征、地质类型、启动条件、运动演化过程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峨眉山玄武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以及滑坡运动学的研究成果,对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与进展:(1)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在西南地区高烈度高山峡谷区最为发育。滑坡在空间上主要沿大型河流的干流及其支流呈条带状密集成群分布,在研究区内主要形成4个分布区:金沙江上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数量占比为35%)、金沙江中下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51%)、大渡河中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9%)、大渡河下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5%)。多孕育于顺层中倾、中缓倾斜坡结构的坡体中。(2)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由多个溢流旋回组成,如溪洛渡地区发育14个溢流层,具有巨厚层构造、岩体强度高、软硬相间的特点。强烈的构造改造致使峨眉山玄武岩多期褶皱叠加,切层节理及层间剪切错动发育;新构造期强烈内、外动力耦合,在玄武岩分布区形成地形反差极大的峡谷地貌,谷坡岩体强烈卸荷,河谷区凝灰岩水岩相互作用强烈,顺倾斜坡层间结合力大幅度降低。(3)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主要分为3种地质类型: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滑坡和断层上盘顺层滑坡。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发育于隔挡式褶皱的背斜侧翼。由于峨眉山玄武岩属于脆硬性岩,褶皱作用在埋深数千米深度的脆韧性环境中完成,在背斜与向斜过渡带因产状突变形成折断带,平面及剖面X长大节理发育,将玄武岩切割成板状结构体。该带岩体破碎,溪流、沟谷沿该带发育,玄武岩顺层谷坡坡脚临空,岩体因坡脚蠕变发生顺层滑移,削弱层间结合力,强震事件最终造成岩体拉裂失稳。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斜坡因层面倾角小于坡角,致使高位斜坡凝灰岩出露位置(潜在剪出口)与坡脚之间的高差达数百米,上部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凝灰岩向临空面顺层滑移,后缘拉裂,并受到卸荷风化、流水侵蚀等其他不利因素的耦合作用,最终在强震触发下发生大规模顺层高位滑坡。断层上盘顺层斜坡坡脚有断层通过,坡脚临空后断层带受压塑性挤出,牵动斜坡岩体顺层滑移,大幅度削弱层间结合力,当与两侧长大结构面耦合形成侧裂面时,形成巨型顺倾板状结构体;在强震等外力作用下断层附近的岩体能够发生拉破坏,以压致-滑移-拉裂模式而形成大型高位滑坡。(4)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形成机理:硬岩夹软岩的岩性组合,强烈的构造改造致岩体断层、节理及层间错动发育;活跃的新构造运动使变形、破裂的峨眉山玄武岩形成峡谷地貌,河谷应力场背景下岩体强烈卸荷及水-岩的反复作用,斜坡岩体顺层滑移、顺侧裂面剪切,层间联结力及斜坡岩体整体性遭到彻底破坏,分割的顺倾板状结构体在地震惯性力作用下突然失稳形成大型高位滑坡。因此,滑坡孕育经历了长期的“变形累积”和“触发失稳”两个阶段。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折断-滑移-拉裂,滑移-拉裂,压致-滑移-拉裂三种类型,典型代表分别为马湖滑坡、矮子沟滑坡及脚盆坝滑坡。玄武岩滑坡能够发生远程滑动,需要满足4个要素:滑坡体处于高位,具有较高的势能;滑源区存在原生结构面及构造结构面分割的结构体,岩体的碎裂化程度较高;解体后的颗粒近乎等轴状(球度好),缺乏细颗粒物质;滑坡体启程剧动后,颗粒间摩擦耗能偏弱,能够长时间保持高速运动。(5)通过室内滑槽模型试验对高位滑坡碎屑流运动学特性进行研究:破碎程度较高的玄武岩碎屑颗粒具备较好的颗粒球度(研究区内颗粒球度值在0.6以上的碎屑颗粒占比约为60%),球度良好的颗粒在运动过程中易发生弹跳和滚动现象,这种运动方式下颗粒与滑面的有效摩擦系数更低,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动量传递作用,使玄武岩碎屑颗粒表现出更强的运动性,进而能够滑动更远的距离,滑坡的治灾范围也会更大。(6)运用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3DEC对滑坡运动堵江全过程进行分析,可划分为四个连续的运动阶段:启程活动阶段,近程活动阶段,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堆积堵江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滑源区坡体高程的增加,斜坡水平及竖直向加速度均存在显着的放大效应,结构面附近地震加速度产生倍增效应(放大约6~7倍),地震加速度的显着放大是地震诱发高位滑坡的主要原因。
王骑虎[4](2016)在《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甘肃红层是具有鲜明工程特性的区域型特殊性岩土,一直是甘肃公路的主要建筑场地。随着甘肃省公路持续向红层地区推进,边坡变形破坏成为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十多年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养护的实践,运用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通过地质调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以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为目的,进行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1)为阐明红层在甘肃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32个公路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总结,分析了甘肃红层的地质特征,发现甘肃红层地区的自然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公路工程病害具有复杂性和长期危害性。2)针对甘肃省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复杂性,通过2000多组岩石试验成果的数理统计,分析了甘肃红层的物理力学和水理特性,发现了甘肃红层的岩石强度在分布区域和岩性类别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了甘肃红层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红层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推荐指标体系。3)根据典型隧道钻孔波速测试,初步总结了白垩系和第三系岩体波速特性;通过刘家峡大桥大型岩体综合性原位测试,发现甘肃省第三系宁夏组砂质泥岩属于塑-弹性岩体,其岩体抗剪强度大于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的;对比岩体和岩块的抗剪断试验结果发现,同样是切层抗剪断强度,岩体凝聚力是岩石的66.7%,岩体内摩擦角是岩石的63.46%;对比切层和顺层条件下的抗剪断强度试验成果还发现,宁夏组砂质泥岩在不同剪切方向下的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但内聚力差别悬殊,表明其岩体抗剪强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4)从甘肃公路边坡支护的需要出发,将甘肃省红层公路边坡的结构类型划分为覆盖型红层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并将前者细分为黄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碎石土-红层边坡、碎石土-红层边坡、砂土-红层边坡等5个类型,将后者分为整体结构和层状结构2个类型,并详细总结了各类边坡的变形模式和破坏机理。5)结合十天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分析了典型覆盖型红层边坡的渐进式破坏过程及其桩板墙失效的变形特征。通过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分析,揭示了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切穿含水层-拉张裂缝充水-静水压力作用-边坡滑移”的渐进式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根据现场拉张裂缝状态快速估算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方法。研究了覆盖层的抗剪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议覆盖型红层边坡稳定性计算宜采用残余强度。6)针对红层边坡顺层滑动的危害性,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顺层边坡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坡高、坡度和坡顶卸载平台宽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整体滑移长度的计算公式。依托兰永一级公路施工过程的典型边坡顺层破坏实例,分析了采用坡顶卸载平台预防顺层滑动的有效性,并指出含软弱夹层边坡顺层滑动时滑面位置位于软弱夹层底面,并得到具体工程实例验证。7)针对影响桥台岸坡稳定性因素的复杂性,依托刘家峡大桥系统研究了红层库岸的岩体特征;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降雨、地震、库水位升降、桥台加载等因素组合的8种工况,采用Geo-slop软件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开挖建桥后的桥台岸坡的稳定性,发现地震对库岸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库水骤降;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岸坡稳定性随岩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增加而增加、水位下降速度越快岸坡稳定系数越低的基本规律;采用变形理论,通过7个阶段的FLAC模拟计算,发现库水上升过程桥台岸坡竖向位移增大、库水位的升降没有引起岸坡整体孔隙水压力场的大幅度波动,岸坡整体上均处于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计算评价结论与桥台岸坡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赵勇[5](2015)在《滇东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系统工程地质研究》文中指出水库渗漏是岩溶地区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至今仍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是直接影响水库能否成库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滇东山原区地形地貌条件独特,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地势整体平坦开阔,切割较浅,而四周河谷深切,地势陡降数百米;构造复杂,褶皱开阔平缓,陡倾角断裂交织发育;碳酸盐岩广布,岩溶发育。滇东山原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水库岩溶渗漏的水动力条件因山原周边深切河谷的存在而显着不同。此外,山原区于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水库大多存在岩溶渗漏病害问题。显然地,对这样复杂背景下的水利工程岩溶渗漏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论文基于系统工程地质研究的观点,深化了高原分水岭地带及河谷斜坡地带岩溶发育的独特性以及控制因素,划分了滇东山原区的主要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和含水系统类型,总结了研究区内岩溶水流动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在对区内20余个既有病害水库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地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原区内水库渗漏的地质模式,并结合拟建黑滩河水库的工程特点,构建了山原区水库渗漏的评判方法和流程,进行了防渗论证,为黑滩河水利工程的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最终得到了以下的重要结论:(1)根据山原区内地质结构特征(岩溶层组和非岩溶层组的空间展布关系)、地质构造和岩溶水动力单元三者在空间上的组合情况,将区内的水文地质结构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均匀状纯碳酸盐岩平缓褶皱型,②断裂构造控制型,③间互状褶皱构造型。山原区内的含水系统可分为单层含水系统和多层含水系统两类。(2)山原区的地下水交替循环主要包括两种模式:①盆地、谷地就近排泄型;②向深切河谷远端排泄型。其中,盆地、谷地就近排泄型可细分为汇水盆地型和汇水-径流盆地型;向深切河谷远端排泄型可细分为直接向区域侵蚀基准面排泄型和向深切割支流排泄型两类。在山原区边缘地带,地表径流往往转化为地下径流,以岩溶大泉或暗河形式在区域侵蚀基准面附近排泄。这种水资源系统源于大气降水,地表径流与地下水流之间从腹地到边缘的转换过程,是滇东山原区较为特别的“三水”转化形式。(3)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流系统分属牛栏江、南盘江、北盘江三个二级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其中,牛栏江和北盘江的三级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类型主要为岩溶大泉型和地下河型;南盘江则以支流型三级地下水流系统为主,其四级地下水系统则多为岩溶大泉型和地下河型。(4)牛栏江和北盘江的三级岩溶水流动系统类型(岩溶大泉型和地下河型),按照地下水流径流的串联关系过程,可以将系统自上游源到下游汇细分为三个四级地下水流系统,包括:①浅表层段岩溶水流系统,地下水排入局部侵蚀基准面,系统内地表有小流量的泉出露;②深部段岩溶水流系统,地下水不受局部侵蚀基准面控制,该段地表水系为悬谷,地表基无泉点出露;③伏流段岩溶水流系统,既汇入地表径流的水量又汇入深部段的地下水流,同时又得到本段内地下水的补给。(5)山原区的水库渗漏既有可溶岩地区的,也有非可溶岩地区的,并以可溶岩地区的水库渗漏危害更为显着。根据渗漏部位、渗漏介质、渗漏距离的差异,山原区的水库岩溶渗漏可划分为常规渗漏型和向远端-深切割侵蚀基准面渗漏型两大类。向远端-深切割侵蚀基准面渗漏型具有渗漏距离远,相对落差大的特点,是区内一类独特的渗漏模式。(6)针对山原区向远端-深切割侵蚀基准面渗漏类型的评判,提出岩溶含水系统的空间分布和蓄水前后岩溶水流动系统边界的改变是重要的评判因素,尤其是岩溶含水系统与远端-深切的区域排泄基准面的连通性是评判向远端-深切割侵蚀基准面渗漏类型的重要因素。黑滩河水库在正常蓄水后,原浅表层段岩溶水流系统和深部段岩溶水流系统之间的分水岭边界消失,形成了统一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库水向菱角塘暗河的渗漏发生,渗漏量大,程度严重。(7)岩溶水库的防渗处置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选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防渗方案。黑滩河水库区采取的防渗帷幕方案,布置在渗漏的重点部位。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深度时的渗漏量和防渗投入,并作经济性对比,提出了适宜的帷幕深度(占渗漏岩体厚度的60%),为黑滩河水利工程的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艳伟[6](2014)在《泾河东庄水库岩溶渗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庄坝址拟建于礼泉县东庄附近的泾河干流上,具有减轻泾、渭河下游洪水灾害,改善渭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泾河、渭河下游生态环境等作用。然而东庄水库讨论了 60多年而尚未建成,这主要是由于坝址区位于碳酸盐岩河段处,存在灰岩岩溶渗漏问题。本文在充分搜集东庄水库工程以往勘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溶野外调查分析,并结合钻探、物探测试、岩溶地下水物理化学分析、岩溶地下水动态分析等手段,初步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径流场特征、碳酸盐岩库段岩溶发育的空间分布特征、坝址岩溶发育的规模和连通性;通过示踪试验和分析河道测流资料,对2.7km的碳酸盐岩库段渗漏特征作出初步分析,为这一重大水利项目的早日开工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岩溶发育规律,其整体规律是:总体上岩溶发育程度较弱,空间分布山区强于平原区、裸露区强于隐伏区、河谷区强于河间区。(2)查明了研究区地下水流场。东庄坝区位于筛珠洞岩溶地下水子系统内,属于相对独立的岩溶水文地质单元,岩溶地下水总体自北西向东南方向径流。(3)岩溶发育受构造的控制极为明显,以垂向发育为主,水平发育深度有限。岩溶发育程度随深度增大具有减弱的趋势。(4)分析了水库渗漏的主要途径为:坝基及绕坝渗漏、库首河湾渗漏,可能在老龙山断层及其影响带强透水形成带状渗漏。
唐杰[7](2014)在《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文中指出拟建的查日扣水电站位于玉树县西南部的子曲河下游,属澜沧江二级水系,坝址区主要分布上三叠统结扎群碳酸盐岩,发育有溶孔、溶隙及小型溶洞。在水库蓄水以后可能沿着岩体中岩溶通道发生水库渗漏,从而影响水库效益正常发挥,甚至还可能威胁大坝安全。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及工程前期地质勘探资料,从坝址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论述坝址区岩溶发育形态、规模及空间展布特征,探讨岩溶发育规律;并结合钻孔压水实验,分析坝址区岩体渗透特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岩溶发育特征与岩体透水性的相关性;阐述坝址区可能存在的渗漏方式及渗漏通道(坝基渗漏、绕坝渗漏),采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对不同工程部位的渗漏量进行估算;运用VisualMODFLOW软件,建立坝址区地下水渗流的三维数值模型,对地下水的渗流场及渗漏量进行分析预测,同时根据在不同防渗帷幕深度情况下渗漏量的变化,提出防渗帷幕建议深度。本文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果:1)坝址区地表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含水介质透水性分析表明:坝址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水;勘探深度范围内主体为中等弱透水性岩体,左岸岩体的透水性相对较弱,以弱透水性岩体最为发育,河床和右岸岩体透水性相对较强,除弱透水性岩体以外,还存在较高比例的中等透水性岩体。2)坝址区岩溶发育形态、规模及空间分布特征受岩性、构造的控制;岩溶发育具有不均匀性;在空间上表现出垂直分带的现象,钻孔岩溶的最优分布高程范围为38503860m和39003930m。3)通过对坝址区水动力条件及渗漏通道条件分析,并利用理论计算公式初步计算各渗漏通道的渗漏量,其中坝基渗漏量为18365.3m3/d,绕坝渗漏量总和为6966.25m3/d,坝址区渗漏总量约为25331.55m3/d。4)建立坝址区地下水渗流场三维数值模型,按照天然条件、蓄水条件和蓄水+防渗帷幕三种不同工况,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分别计算几个重点渗漏部位的渗漏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设置防渗帷幕以后,坝址区渗漏总量减小明显,当防渗帷幕增加到80m以后渗漏量变化较小。5)通过对坝址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含水介质渗透性、岩溶发育特征及不同工况渗流场的模拟成果分析,认为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体渗透性及岩溶发育程度总体较弱,坝址发生大规模渗漏的可能性较小,但为了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对坝址区主要渗漏部位仍应采取防渗措施。
任蕊[8](2012)在《天山南麓大石峡水电工程岩溶渗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水库蓄水抬高的水头有可能驱使库水通过一些地下通道向邻区或下游发生渗漏,降低水库蓄水能力,从而影响水库正常效益的发挥。拟建大石峡水电站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与乌什县境内的阿克苏河一级支流库玛拉克河上,最大坝高250m,最大水头225m。坝址区位于大石峡峡谷出口处河段,库坝区岩性主要为泥盆系灰岩,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易发生大规模的渗漏,有必要对库坝区安全性和稳定性条件进行研究。库玛拉克河流域位于典型的西北干旱气候区,现阶段对西北地区大型工程的岩溶问题研究较少,本文对大石峡库坝区的岩溶发育规律进行探讨,有利于干旱地区岩溶的研究。本文从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出发,通过22个平硐调查和70个钻孔资料的整理,分析了岩溶区域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水动力特征,查明地表和地下岩溶发育程度及规模,对可溶岩溶蚀的主要分布规律做出总结,评价岩溶介质的空间渗透性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存在的地下岩溶通道和不同渗漏模式进行分析,再利用Modflow软件进行库区数值模拟,计算出单薄山脊可能渗漏部位的危险性及渗漏量,从而更进一步评价库坝区渗漏的情况。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研究区的基本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库区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2)着重研究库坝区的岩溶发育特征,库坝区岩溶发育类型主要以小规模的溶管、溶洞为主;水平上主要分布在大坝位置沿河而上约700m的河段内,纵向宽约650m的范围内,垂向上溶蚀主要发育在右岸1510m、1700m高程,左岸1560m高程附近;库坝区的溶蚀现象主要为Ⅲ级(溶孔、方解石晶洞),对防渗的影响小。(3)潜在渗漏通道的渗漏模式为裂隙性渗漏,分析结构面发育程度及空间组合规律,对研究区岩体钻孔压水试验资料进行成果分析,库坝区岩石渗透能力较弱,吕荣值一般小于20Lu。总结出库坝区可溶岩岩体在水平和垂向上渗透性能的空间展布情况,渗透性沿地形展布,埋深越大,渗透性越弱,为模型概化提供依据。(4)对库坝区存在的渗漏通道及水动力条件进行分析。初步计算各渗漏通道的渗漏量,其中左岸库首单薄山脊在不加防渗帷幕的情况下渗漏量最大,达到2128m3/d,坝基渗漏量为420m3/d,左、右岸坝肩渗漏量为630m3/d。(5)运用Modflow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按照天然条件、水库蓄水和水库蓄水+加防渗帷幕三种不同工况,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分别对几个可能的重点渗漏部位渗漏量进行计算,左岸库首单薄山脊渗漏量为3523.395m3/d;坝基处的渗漏量为1088.933m3/d;左岸坝肩的渗漏量为499.1182m3/d;右岸坝肩渗漏量为465.7903m3/d。在加上防渗帷幕后,主要渗漏通道渗漏量为:左岸库首单薄山脊1913.525m3/d;坝基351.2941m3/d;左岸坝肩174.9472m3/d;右岸坝肩340.1415m3/d。(6)通过上述库坝区岩溶发育特征、岩体的渗透特性以及不同工况下库区渗流场的模拟分析结果,认为大石峡水电站库区岩溶发育程度较低,岩体的渗透性较弱,发生大规模渗漏的可能性较小,对工程的影响不大。但由计算结果看出主要渗漏通道的渗漏量仍然较大,对渗漏的重要部位采取防渗措施,确保水库的正常安全运行。
王子忠[9](2011)在《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红层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境内的红层主要是分布于西北、西南及华南地区,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为广泛,也最为连续和典型。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工农业等十分发达。然而,四川盆地红层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径流时程分布不均,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就水能资源而言,虽然盆地区弱于川西高原地区,但其距离用电负荷中心近、交通发达,开发条件良好。四川盆地红层区已有了众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实践,积累了大量成功的工程实例和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如黑龙滩水库坝基岩体滑动、高凤山电站坝基石膏溶蚀、回龙宫隧洞膨胀岩等工程地质问题。目前四川盆地红层地区水能资源开发只完成资源总量的近50%、水利工程灌面建成率仅为11.5%,因而未来四川盆地红层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广阔发展前景。因此,对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特性及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归纳、分析与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有重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教训,在工程实践中有广泛的实际需求,在成果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为此,作者二十年多年100余项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为依托,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的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为在四川盆地红层区实施的“再造一个都江堰”的水利发展战略,合理、有效地开发、保护水能和水利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方法依据。本文在对四川盆地红层建造-改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盆地红层岩性、岩相以及红层岩性组合特征在盆地上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四川盆地红层区岩体物理力学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红层岩石及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同时还从沉积建造、构造与表生改造方面分析论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的结构特征,然后对其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在此基础上,对水利水电工程建坝的红层岩体稳定问题及渗漏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最后研究了与红层岩体类岩溶及膨胀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依托100余项四川盆地红层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实例,论文系统分析总结了红层岩体的物理力学和岩体结构特征,以及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红层坝基岩体变形、抗滑、渗漏问题的基本模式和相应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方法,为系统分析、评价红层岩体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对从侏罗纪到第三纪红层沉积相、岩性组合随地质时代的变化及其在盆地空间上的展布特征研究,得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石的建造特征。(3)基于四川盆地红层岩石近800余组试验资料的分类、统计、分析,得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石总体上属于软岩,其中,砂岩类岩石属于较软岩(15~31Mpa),泥质岩类岩石属于软岩(5~15MPa)或极软岩(小于5Mpa);红层岩体总体上质地软弱,结构上为软硬相间的层状岩体,软弱夹层大多沿砂泥岩界面或在泥质岩类软岩中作顺层分布。虽然四川盆地红层岩石总体上属于软岩范畴,但少数红层砂岩类岩石属于中硬坚硬岩石,泥质岩类岩石则属于较软岩中硬岩;这类强度较高的红层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周边的西北部地区;红层岩石强度在盆地空间上的这种分布特点与其沉积环境的差别有关。(4)根据红层岩石建造及构造改造主控因素,结合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将四川盆地红层岩体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分区,即盆西北区(Ⅰ)、盆中区(Ⅱ)、盆东区(Ⅲ),其中盆西北区(Ⅰ)又分为盆东亚区(Ⅰ-1)及盆北亚区(Ⅰ-2),并分析评价了各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5)基于红层岩体结构特征,提出了红层坝基岩体变形的9中类别及抗滑稳定的9种模式。论文归纳总结了影响每一类坝基岩体变形及抗滑的主要地质要素,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工程地质评价要点。(6)通过对红层岩体透水带形成的地质过程分析,依据近4000组压水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成果,提出了红层岩体渗透特性能主要受风化、卸荷等表生改造作用控制的观点。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红层地区坝基、坝肩渗漏的基本规律,提出了红层坝基渗流控制的主要对象是透水的风化带岩体,即防渗帷幕长度穿过风化带进入新鲜岩体适当深度即可。(7)基于铜头电站工程实例分析,得到了砾岩类岩溶发育强度小于常规灰岩岩溶强度的原因是其可溶性组分(CaO/MgO)差异决定的;基于四川盆地白垩系含膏盐红层类岩溶的分析,提出用K=(ABS(Vp类岩溶-Vp新鲜)/Vp新鲜)×100%来作为类岩溶强度评价因子;通过岩体声波Vp与岩体工程力学指标的回归关系,提出用类岩溶岩体声波Vp值来定量评价类岩溶弱化作用对岩体力学指标影响的初步方法。(8)以回龙宫隧洞围岩膨胀导致衬砌变形破坏机制的定性及数值模拟分析为典型实例,提出了膨胀岩隧洞施工、设计要点。
夏凯生[10](2011)在《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与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岩溶区面积广大,分布广泛,岩溶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计(含埋藏在非可溶岩之下者),可达3.46×106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3;而且类型多种多样,总体上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南方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干旱半干旱区岩溶、温带半湿润区岩溶和西部高原高山岩溶。我国的岩溶地貌研究具有世界意义,与世界其他地区岩溶区相比,我国岩溶形态丰富多彩、个性鲜明。这是因为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有独特的优势,即中国大陆碳酸盐岩古老坚硬、新生代以来大幅度抬升、未受末次冰期大陆冰盖的刨蚀破坏、以及季风气候水热配套(夏湿冬干)等四个条件,使得各个地质时期,尤其是新生代以来发育的岩溶形态保存完好,因而具有较长的、连续的岩溶发育的历史记录。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被称为大陆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博物馆和教科书”,在中国岩溶地貌研究中有重要地位。2007年7月,中国南方岩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乌江下游岩溶地貌作为亚热带峡谷岩溶地貌的代表也被列入。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研究对中国南方岩溶中山峡谷岩溶地貌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的研究还很薄弱。形态学的研究主要应用了岩溶形态组合的研究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避免“异质同相”在岩溶地貌形态研究中所引起的混乱。我们应用岩溶形态组合对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的典型地点的岩溶形态组合特征进行了探讨,并且和岩溶地貌形态发育阶段结合起来,探讨其演化过程。沉积形态的研究是研究岩溶地貌演化的关键,把溶蚀形态和沉积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对典型地点沉积物特征的研究来探讨岩溶环境的演化过程是本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岩溶地貌发育控制因素的分析,我们运用岩溶动力系统理论,把岩溶地貌形成原因研究放到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中去研究,探讨内外力作用对本区岩溶地貌形态发育演化的影响。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本地区岩溶地貌十分发育,具有独特的亚热带岩溶中山峡谷特点,以峰丛洼地(谷地)、大型漏斗(天坑)、岩溶峡谷、天生桥等为代表的地表岩溶和以大型溶洞和丰富的洞穴次生化学沉积为代表的地下岩溶最为普遍,独具特色。(2)不同地貌面上岩溶形态组合是岩溶地貌不同发育阶段的产物:鄂西期夷平面分布在海拔1700~2000m的高分水岭地区,形态组合特征是低矮的峰丛和平坝、大的多边形、浅碟形洼地相组合,石峰形态浑圆,峰与峰之间的疏离度高,平均为500m以上;溶洞不多,发育规模不大,沉积形态为红粘土,其岩溶形态组合反映了老年期岩溶地貌发育的特点,其形成在古近纪至新近纪初。山原期地面分布在海拔1200~1500m的地区,主要表现为高大的峰丛和大型洼地结合的岩溶台面。峰丛与洼地、岩溶台面之间的相对高差可达25~30m左右,峰与峰之间疏离程度变小,一般在300~400m;岩溶洞穴十分发育,有较丰富的次生沉积物。沉积物为红粘土,发育有铁质风化壳,总体上为壮年期地面特点。剥蚀面分布在海拔500~800m地区,以峰丛-槽谷、谷地为主,比高为60~100m,峰与峰之间疏离程度极小,一般在250m以下,基座紧密相连,石峰形态不太典型,顶部平坦,保留原始地貌面的特点,沉积物以黄色石灰土为主,体现为青年期岩溶地貌发育阶段的特点。(3)岩溶地貌发育的受岩性、构造、气候、土壤、水动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导因素为新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和气候;通过对典型地点岩溶作用强度的研究发现:在现在气候条件下,鄂西期山地的岩溶作用比较弱,而盆地期地面岩溶作用比较强,说明鄂西期岩溶形态组合有古老性的特点,为第三纪末干燥气候形成的;盆地期剥蚀面之所以为青年期地面,和其发育历史较短有关。由于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岩溶形态组合呈现出多代性的特点,岩溶峡谷和夷平面交替出现,同时,夷平面受到后期的改造,由于强度不同,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远离现代排水基面的流域分水岭地区,新构造运动影响较小,地面完整性较好,岩溶地貌以峰丛洼地为主,地貌面发育以横向发育为主。乌江及主要支流河谷地带受新构造影响很大,因溯源侵蚀,普遍发育峡谷地貌,在河间地块因受新构造运动地貌影响较大,地面表现为锥状岩溶峰丛洼地和岩溶谷地景观。(4)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形成,经历了鄂西期、山原期、盆地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鄂西期、山原期夷平面、盆地期剥蚀面和深切峡谷。通过对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和演化的研究,我们对亚热带岩溶峡谷的形态、发育和过程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因此本研究对长江三峡形成演化的研究有借鉴意义。同时,本地区的岩溶地貌发育深受新构造运动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河流侵蚀和溶蚀作用叠加在一起,使本区的岩溶地貌发育强度增大,这既可以形成了景色迷人的乌江峡谷,又使本区生态环境及其脆弱,水旱灾害、水土流失、石漠化、地面塌陷等灾害频频出现;我们也注意到不同地区岩溶作用强度和方式不同,不同地貌面和岩溶峡谷区在进行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时必须要注意到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
二、铜头电站坝区第三系砾岩岩溶研究及工程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头电站坝区第三系砾岩岩溶研究及工程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大板桥-长水机场一线岩溶发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研究 |
1.2.2 岩溶负地形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及工程活动 |
2.1 宝象河流域(研究区)自然地理 |
2.2 研究区工程活动 |
第三章 岩溶发育的区域及研究区地质背景约束 |
3.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3.1.1 大地构造位置 |
3.1.2 区域构造 |
3.2 区内地层岩性 |
3.3 研究区构造 |
3.3.1 研究区构造框架 |
3.3.2 Ⅰ号推覆体 |
3.3.3 Ⅱ号推覆体 |
3.3.4 孕育大板桥-小哨宽谷的Ⅲ号推覆体 |
第四章 研究区的构造变形与破坏 |
4.1 Ⅲ号推覆体分区 |
4.2 A区构造变形 |
4.2.1 宝象河断裂与白邑-横冲断裂对区内地层变形贡献 |
4.2.2 F3断裂对区内变形-破坏贡献 |
4.3 B1区构造变形与破坏 |
4.4 B2区及C区构造变形 |
4.5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5.1 含水岩组及富水特性 |
5.2 研究区岩溶水系统 |
5.3 研究区岩溶水补-径-排特征 |
5.3.1 研究区岩溶大泉及地表水分布概况 |
5.3.2 A区岩溶水补径排特征 |
5.3.3 B1区岩溶水补径排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机理 |
6.1 地表岩溶发育特征 |
6.1.1 地表岩溶形态类型 |
6.1.2 空间分布 |
6.1.3 岩溶负地形几何形态特征 |
6.2 地下岩溶发育实录 |
6.2.1 B1区深部岩溶 |
6.2.2 A区深部岩溶 |
6.3 岩溶发生机理 |
6.3.1 B1区岩溶发生机理 |
6.3.2 A区岩溶发生模式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 |
(2)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切峡谷研究现状 |
1.2.2 深切峡谷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1.2.3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形地貌 |
2.3 区域地层建造 |
2.4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4.1 大地构造环境 |
2.4.2 区域构造单元及断裂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历史地震 |
2.5.1 新构造运动 |
2.5.2 历史地震 |
第3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 |
3.1.1 平面特征 |
3.1.2 垂直特征 |
3.2 峡谷特征 |
3.2.1 谷底特征 |
3.2.2 谷坡特征 |
3.2.3 河谷形态类型及其特征 |
3.3 地层岩性 |
3.3.1 按地质年代划分 |
3.3.2 按岩石强度划分 |
3.3.3 按岩石类型划分 |
3.4 地质构造 |
3.5 地震活动 |
3.6 降水及水文地质条件 |
3.6.1 降水特征 |
3.6.2 水文地质特征 |
3.7 人类工程活动 |
3.8 构造应力场与地形变 |
3.8.1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3.8.2 地形变场 |
第4章 澜沧江中游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区 |
4.1 地质灾害点概述 |
4.2 典型地灾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4.3 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4.3.1 距断裂距离统计 |
4.3.2 距水系距离统计 |
4.3.3 距道路距离统计 |
4.3.4 地灾高程分布统计 |
4.3.5 地灾平均坡度统计 |
4.3.6 地灾降雨量分布统计 |
4.3.7 地灾地震峰值加速度统计 |
4.3.8 地灾工程地质岩组分布统计 |
4.4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
4.4.1 地质灾害分布图 |
4.4.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分级 |
4.4.3 信息量计算 |
4.4.4 熵权法计算权重 |
4.4.5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
4.4.6 各河谷类型地灾发育特点 |
第5章 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
5.1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 |
5.1.1 分区原则及依据 |
5.1.2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及流程 |
5.2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 |
5.2.2 评价指标的简述及量化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计算 |
5.3.2 基于CRITIC法的客观权重计算 |
5.3.3 权重的组合 |
5.4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
5.5 各河谷类型工程地质特征 |
5.5.1 各河段工程地质特征评价结果 |
5.5.2 各河谷类型对应工程地质岩组 |
5.5.3 各河谷类型断裂发育情况 |
5.5.4 各河谷类型水文地质情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远程滑坡的概念及运动特征研究 |
1.2.2 高速远程滑坡的研究手段 |
1.2.3 滑坡动力学机理的研究 |
1.2.4 峨眉山玄武岩滑坡实例研究 |
1.3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史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构造及应力场演化史 |
2.1.3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2 峨眉山玄武岩的时空分布及构造分区 |
2.3 峨眉山玄武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发育规律 |
3.1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分布 |
3.2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发育特征 |
3.2.1 发育于构造强变形区 |
3.2.2 发育于强烈地貌切割区 |
3.2.3 发育于干流以及一、二级支流的高陡岸坡 |
3.2.4 发育于中倾、中缓倾顺向高陡岸坡 |
3.3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类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的孕育机制-以马湖滑坡为例 |
4.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 |
4.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
4.1.2 滑坡区气象水文 |
4.1.3 滑坡区地质构造环境 |
4.1.3.1 马湖滑坡区断层发育特征 |
4.1.3.2 马湖滑坡区的褶皱发育特征 |
4.1.4 滑坡区地层岩性 |
4.1.4.1 下二叠统阳新灰岩(P_1y) |
4.1.4.2 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P_2β) |
4.2 马湖滑坡群的发育特征 |
4.2.1 滑坡整体的形态特征 |
4.2.2 滑坡源区特征 |
4.2.3 滑坡堆积区形态及结构特征 |
4.2.3.1 滑坡Ⅰ期堆积体特征 |
4.2.3.2 滑坡Ⅱ期堆积体特征 |
4.2.3.3 滑坡Ⅲ期堆积体特征 |
4.2.3.4 滑坡Ⅳ期堆积体特征 |
4.2.3.5 滑坡Ⅴ期堆积体特征 |
4.3 马湖滑坡形成的控制因素分析 |
4.4 马湖滑坡孕育机制分析 |
4.4.1 累积损伤阶段 |
4.4.2 变形发展阶段 |
4.4.3 失稳剧动阶段 |
4.5 马湖滑坡的远程滑动机理分析 |
4.5.1 滑坡源区岩体结构的碎裂化 |
4.5.2 锁固段岩体的聚能效应 |
4.5.3 滑体具有高位势能 |
4.5.4 滑坡碎屑流在运动过程中的碰撞加速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断层上盘顺层滑坡孕育机制-以脚盆坝滑坡为例 |
5.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 |
5.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
5.1.2 滑坡区地质构造环境 |
5.1.3 滑坡区地层岩性 |
5.1.4 滑坡区水文气象 |
5.2 滑坡分区及形态特征 |
5.2.1 汇流区特征 |
5.2.2 滑源区特征 |
5.2.3 碎屑流流通区特征 |
5.2.4 主堆积区特征 |
5.3 滑坡发生的主控因素分析 |
5.4 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5.4.1 峨眉山玄武岩体的变形累积过程 |
5.4.2 峨眉山玄武岩体的触发失稳过程 |
5.5 滑坡碎屑流远程滑动机理分析 |
5.5.1 滑源区坡体的碎裂化程度对滑坡远程滑动的影响 |
5.5.2 滑坡体的持速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滑坡孕育机制-以矮子沟滑坡为例 |
6.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概况 |
6.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
6.1.2 滑坡区地层岩性 |
6.1.3 滑坡区地质构造及岸坡结构 |
6.2 滑坡基本特征 |
6.2.1 滑源区和高位高速下滑区特征 |
6.2.2 撞击碎裂区特征 |
6.2.3 高速碎屑流流通区特征 |
6.2.3.1 主流通区特征 |
6.2.3.2 铲刮区特征 |
6.2.3.3 碰撞爬高区特征 |
6.2.4 主堆积区、堰塞坝残体特征 |
6.3 古堰塞湖沉积物特征 |
6.4 矮子沟滑坡形成条件 |
6.4.1 滑坡剪出口与坡脚之间存在巨大的高差 |
6.4.2 有利于滑坡产生的坡体结构 |
6.4.3 软弱夹层的影响 |
6.4.4 强震作用是诱发岩体失稳滑动的关键因素 |
6.5 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
6.5.1 模型建立 |
6.5.2 最大不平衡力 |
6.5.3 加速度放大效应研究 |
6.5.4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全过程分析 |
6.5.4.1 启程活动阶段 |
6.5.4.2 近程滑动阶段 |
6.5.4.3 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 |
6.5.4.4 堆积堵江阶段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危险性分析 |
7.1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规模 |
7.2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运动性 |
7.2.1 峨眉山玄武岩碎屑颗粒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
7.2.2 物理模拟的相似分析以及试验材料的选择 |
7.2.3 试验装置设计 |
7.2.4 试验结果描述 |
7.2.5 分析与讨论 |
7.3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灾害链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甘肃公路发展概况 |
1.1.2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
1.2 国内外红层研究现状 |
1.2.1 红层分布概况 |
1.2.2 红层与工程 |
1.2.3 红层地区自然地质灾害 |
1.2.4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
1.2.5 红层水理特性 |
1.2.6 红层地基承载力 |
1.2.7 红层岩体工程特性 |
1.2.8 国内红层研究成果简评 |
1.3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
1.3.1 土质边坡 |
1.3.2 岩质边坡 |
1.3.3 红层边坡 |
1.4 甘肃红层研究进展 |
1.4.1 白垩系 |
1.4.2 第三系 |
1.5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5.1 红层研究成果评价 |
1.5.2 甘肃红层研究的不足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主要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4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和灾害特征 |
2.1 引言 |
2.2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 |
2.2.1 甘肃红层概况 |
2.2.2 白垩系 |
2.2.3 第三系 |
2.2.4 红层地区典型地貌特征 |
2.3 甘肃红层自然地质灾害特征 |
2.3.1 灾害概况 |
2.3.2 灾害类型 |
2.3.3 分布规律 |
2.4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病害 |
2.4.1 路基病害 |
2.4.2 路堑边坡病害 |
2.4.3 桥梁病害 |
2.4.4 隧道病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肃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物质组成 |
3.2.1 颗粒组成 |
3.2.2 矿物组成 |
3.2.3 化学成分 |
3.2.4 微观结构 |
3.3 物理性质 |
3.3.1 白垩系 |
3.3.2 第三系 |
3.3.3 甘肃红层物理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4 力学性质 |
3.4.1 白垩系 |
3.4.2 古近系 |
3.4.3 新近系 |
3.4.4 甘肃红层力学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
3.5 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1 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 |
3.5.2 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 |
3.6 水理性质 |
3.6.1 软化性 |
3.6.2 膨胀性 |
3.6.3 崩解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肃红层岩体原位测试研究 |
4.1 引言 |
4.2 红层岩体波速特性 |
4.2.1 白垩系 |
4.2.2 古近系 |
4.2.3 新近系 |
4.3 新近系红层大型岩体原位测试 |
4.3.1 依托工程及地质概况 |
4.3.2 试验现场布置 |
4.3.3 岩体变形试验 |
4.3.4 砼/岩直剪切试验 |
4.3.5 岩/岩直剪试验 |
4.3.6 平硐声波测试 |
4.3.7 试验成果 |
4.4 抗剪断强度对比分析 |
4.4.1 岩/岩与砼/岩 |
4.4.2 岩体与岩石 |
4.5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各向异性 |
4.6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试验值和计算值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模式 |
5.1 引言 |
5.2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
5.3 覆盖型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3.1 风积黄土-红层边坡 |
5.3.2 风积黄土-老黄土-红层边坡 |
5.3.3 粘性土-红层边坡 |
5.3.4 夹块石粉质粘土-红层边坡 |
5.3.5 粘性土-卵砾石-红层边坡 |
5.3.6 粘性土-碎石-红层边坡 |
5.3.7 粘性土-块石-红层边坡 |
5.3.8 块(碎)石-红层边坡 |
5.3.9 风积沙-红层边坡 |
5.4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 |
5.4.1 红层结构面特征 |
5.4.2 红层岩体结构类型 |
5.5 红层岩质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
5.5.1 整体结构 |
5.5.2 层状结构 |
5.5.3 含软弱夹层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甘肃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性变形特征研究 |
6.1 引言 |
6.2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特征及处治研究 |
6.2.1 依托工程概况 |
6.2.2 覆盖型红层边坡变形概况 |
6.2.3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处治研究 |
6.2.4 渐进式破坏小结 |
6.3 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计算及其渐进式破坏机理 |
6.3.1 边坡地质模型构建 |
6.3.2 边坡计算模型 |
6.3.3 拉张裂缝与边坡稳定性 |
6.3.4 渐进式机理数值模拟 |
6.3.5 拉张裂缝小结 |
6.4 残余强度在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6.4.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6.4.2 抗剪强度特征 |
6.4.3 抗剪强度与边坡稳定性 |
6.4.4 残余强度小结 |
6.5 降水对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6.5.1 计算模型 |
6.5.2 计算方法 |
6.5.3 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甘肃红层岩质边坡顺层滑动特征研究 |
7.1 引言 |
7.2 坡顶卸载平台与同向顺层边坡稳定性 |
7.2.1 模型构建 |
7.2.2 模型求解 |
7.3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面位置与整体滑动长度 |
7.3.1 计算模型 |
7.3.2 模型求解 |
7.4 兰永一级公路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
7.4.1 工程简况 |
7.4.2 工程地质条件 |
7.4.3 边坡结构特征 |
7.4.4 同向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4.5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红层库岸桥台岩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8.2.1 自然地理条件 |
8.2.2 工程地质条件 |
8.3 桥台库岸岩体特征 |
8.3.1 岩石的物理力学属性 |
8.3.2 岩体结构特征 |
8.3.3 岩体变形及强度特征 |
8.4 基于赤平极射投影法的桥台库岸稳定性分析 |
8.5 基于强度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1 基本原理 |
8.5.2 自然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3 开挖架桥后库岸稳定性评价 |
8.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8.6 基于变形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
8.6.1 基本原理 |
8.6.2 模型建立 |
8.6.3 分析方法 |
8.6.4 计算结果分析 |
8.7 桥台库岸实际稳定状况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滇东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系统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滇东高原夷平面岩溶研究 |
1.2.2 分水岭地带岩溶工程建设 |
1.2.3 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工程水文地质问题 |
1.2.4 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帷幕 |
1.2.5 存在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成果 |
第2章 滇东山原区的地质背景条件 |
2.1 滇东高原的形成与演化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 |
第3章 滇东山原区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 |
3.1 概述 |
3.2 可溶岩层位及其展布特征 |
3.3 岩溶发育形态组合 |
3.3.1 地表岩溶形态组合形式 |
3.3.2 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
3.4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 |
3.4.1 岩性 |
3.4.2 地质构造 |
3.4.3 地貌及新构造运动 |
3.5 山原区岩溶发育规律 |
3.5.1 岩溶发育的总体特征 |
3.5.2 岩溶的空间发育规律 |
第4章 滇东山原区岩溶水系统 |
4.1 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
4.2 岩溶含水系统 |
4.2.1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 |
4.2.2 岩溶含水系统的类型及分布 |
4.3 岩溶水流动系统 |
4.3.1 山原区地下水循环交替类型 |
4.3.2 盆地、谷地就近排泄型 |
4.3.3 向深切河谷远端排泄型 |
4.4 研究区内岩溶水系统的级别和类型 |
4.4.1 地下水系统级别的划分原则 |
4.4.2 研究区的岩溶水系统分级 |
4.4.3 三级岩溶水系统类型 |
4.5 研究实例:黑滩河-八哥洞-老凹洞三级岩溶水系统分析 |
4.5.1 岩溶水系统特征 |
4.5.2 四级岩溶水系统特征 |
第5章 滇东山原区水库工程渗漏的主要地质模式 |
5.1 滇东山原区水库工程的特点 |
5.2 水库渗漏的地质模式分类 |
5.3 非可溶岩地区水库渗漏的地质模式 |
5.3.1 玄武岩地区水库渗漏 |
5.3.2 第三系或第四系地区水库渗漏 |
5.3.3 渗漏的地质模式及典型案例剖析 |
5.4 可溶岩地区水库渗漏的地质模式 |
5.4.1 既有渗漏实例 |
5.4.2 渗漏模式划分 |
5.4.3 常规渗漏型 |
5.4.4 向远-深切侵蚀基准面渗漏型 |
5.4.5 小结 |
第6章 滇东山原区岩溶渗漏的评判方法 |
6.1 水库岩溶渗漏的传统评判方法 |
6.2 滇东山原区岩溶渗漏的评判方法 |
6.2.1 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评判流程 |
6.2.2 岩溶渗漏评判的控制要素 |
6.3 水库岩溶渗漏计算及允许渗漏量评判 |
6.3.1 岩溶渗漏量计算方法 |
6.3.2 允许渗漏量标准 |
6.4 黑滩河水库岩溶渗漏评判 |
6.4.1 沾益县黑滩河水库基本情况 |
6.4.1 蓄水 1990m高程时左岸潜在渗漏评价 |
6.4.2 蓄水 1990m高程时右岸潜在渗漏评价 |
6.4.3 渗漏量评价 |
第7章 滇东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处置可行性分析-以黑滩河水库为例 |
7.1 水库防渗适宜性评价 |
7.2 岩溶水库区防渗处理方式探讨 |
7.2.1 目前岩溶水库的主要防渗方式 |
7.2.2 防渗帷幕设计中的一些要素 |
7.3 黑滩河水库防渗帷幕方案的论证 |
7.3.1 黑滩河水库防渗方案的选择 |
7.3.2 防渗帷幕的位置 |
7.3.3 防渗帷幕的深度 |
7.3.4 各防渗深度下的水库渗漏量及渗流场分析 |
7.3.5 各防渗深度下的水库经济性对比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6)泾河东庄水库岩溶渗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
2.1 水文气象条件 |
2.1.1 水文 |
2.1.2 气象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 |
2.6 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 |
2.7 小结 |
第3章 风箱道-筛珠洞岩溶地下水子系统研究 |
3.1 边界条件及地质结构特征 |
3.2 子系统岩溶水物理化学特征 |
3.3 示踪试验 |
3.3.1 示踪试验方案 |
3.3.2 示踪试验初步成果 |
3.4 岩溶地下水的动态 |
3.4.1 泉水流量动态 |
3.4.2 孔井水位动态 |
3.5 子系统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
3.5.1 岩溶水的补给 |
3.5.2 岩溶地下水的径流 |
3.5.3 岩溶地下水的排泄 |
3.6 小结 |
第4章 碳酸盐岩库段岩溶发育特征 |
4.1 岩溶发育特征 |
4.1.1 岩溶空间分布及发育规律 |
4.1.2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 |
4.2 碳酸盐岩库段岩溶化强度分区 |
4.3 压水试验分析 |
4.3.0 钻孔压水试验异常值 |
4.3.1 河道压水试验 |
4.3.2 右岸压水试验 |
4.3.3 左岸压水试验 |
4.3.4 研究区Lu-埋深关系 |
4.4 碳酸盐岩库段岩体渗透参数取值 |
4.5 岩溶库段渗漏途径及渗漏方式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岩溶渗漏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岩溶渗漏防治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1.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区域地层岩性 |
2.1.3 区域地质构造 |
2.1.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1.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坝址岩溶水环境及岩体渗透性分析 |
3.1 坝址区地层含水性 |
3.2 河谷地下水动力类型及特征 |
3.2.1 坝址地下水埋藏特征及流场特征 |
3.2.2 河谷地下水动力条件及类型 |
3.3 岩溶水补径排条件 |
3.4 地下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 |
3.4.1 地下水出露特征 |
3.4.2 坝址区水化学特征 |
3.4.3 坝址区水化学同位素特征 |
3.5 坝址岩体渗透特征 |
3.5.1 坝址岩体钻孔透水率统计特征 |
3.5.2 坝址岩体透水率空间变化特征 |
第4章 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研究 |
4.1 岩溶发育的形态类型 |
4.2 岩溶空间分布特征 |
4.3 坝区岩溶发育强度 |
4.3.1 岩溶发育程度分级依据 |
4.3.2 坝址钻孔线溶蚀率特征 |
4.3.3 坝址钻孔线溶蚀率与透水率的对应关系 |
4.3.4 坝址区岩溶发育强度综合评价 |
4.4 坝址区岩溶发育规律 |
第5章 坝址区岩溶渗漏分析 |
5.1 渗漏的基本条件分析 |
5.1.1 坝区渗漏水动力条件分析 |
5.1.2 坝区渗漏通道条件分析 |
5.2 岩溶渗漏的可能途径与方式 |
5.3 渗漏量计算 |
5.3.1 计算边界的确定与参数选取 |
5.3.2 渗漏量计算 |
第6章 坝址区渗流场三维数值模拟预测分析 |
6.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6.1.1 模型范围的确定 |
6.1.2 模型边界条件概化 |
6.1.3 模型空间离散 |
6.2 数值模型建立 |
6.2.1 模型时间离散 |
6.2.2 模型参数选取 |
6.3 模拟方案及模型校验 |
6.3.1 模拟方案 |
6.3.2 模型校验 |
6.4 地下水渗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
6.4.1 地下水天然渗流场特征分析 |
6.4.2 水库蓄水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场特征分析 |
6.4.3 水库蓄水并加设防渗帷幕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场模拟分析 |
6.5 水库渗漏量评价 |
6.5.1 数值模型渗漏量计算 |
6.5.2 坝址区渗漏总体评价 |
6.6 防渗帷幕建议深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天山南麓大石峡水电工程岩溶渗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水库的建设与发展 |
1.2.2 岩溶水库渗漏的研究 |
1.2.3 水库防渗的研究 |
1.2.4 西北岩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坝址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貌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地质条件 |
2.2 坝址区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 |
2.2.3 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库坝区岩溶发育特征 |
3.1 溶蚀空间类型及分级 |
3.2 岩溶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1 平硐揭露岩溶 |
3.2.2 钻孔揭露岩溶 |
3.2.3 岩溶空间分布规律 |
3.3 岩溶的规模及发育程度 |
3.3.1 岩溶的发育规模 |
3.3.2 岩溶的发育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库坝区渗漏地质分析 |
4.1 渗漏基本条件和模式 |
4.1.1 渗漏的基本条件 |
4.1.2 渗漏模式分析 |
4.2 潜在渗漏通道分析 |
4.2.1 左岸库首单薄山脊渗漏 |
4.2.2 坝基渗漏 |
4.2.3 左、右坝肩渗漏 |
4.3 可能渗漏通道的渗漏量计算 |
4.3.1 渗透系数确定 |
4.3.2 左岸库首单薄山脊渗漏量的计算 |
4.3.3 坝基渗漏量计算 |
4.3.4 左、右岸坝肩处渗漏量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库坝区岩溶渗漏三维数值模拟预测分析 |
5.1 模型的建立 |
5.1.1 模拟范围的确定 |
5.1.2 模型空间离散 |
5.1.3 模型计算单元与边界条件概化 |
5.1.4 参数的选取 |
5.2 模拟方案及模型校核 |
5.2.1 模拟方案 |
5.2.2 模型校验 |
5.3 不同工况下的模拟对比分析 |
5.3.1 天然渗流场分析 |
5.3.2 水库蓄水条件下渗流场分析 |
5.3.3 水库蓄水+防渗帷幕工况下地下渗流场分析 |
5.4 渗漏量预测与评价 |
5.5 合理的防渗措施与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中国红层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
1.1.2 四川盆地红层与水利与水电建设工程 |
1.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层形成的地质环境 |
1.2.2 红层的岩石学特征 |
1.2.3 红层岩体工程特征 |
1.2.4 红层坝基岩体稳定 |
1.2.5 红层坝基岩体渗漏 |
1.2.6 红层岩体的特殊地质问题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四川盆地红层岩体建造-改造特征研究 |
2.1 概述 |
2.2 四川盆地红层成岩期岩相古地理演化史 |
2.2.1 陆内坳陷盆地沉积期(J_1~J_2) |
2.2.2 山前坳陷盆地沉积期(J_2~K_1) |
2.2.3 陆内盆地萎缩期(K_1~E) |
2.3 四川盆地红层沉积环境、沉积相与岩性组合模式 |
2.3.1 红层岩石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
2.3.2 四川盆地的红层岩石的岩性组合 |
2.4 红层的岩石学特征 |
2.4.1 物质组成 |
2.4.2 结构与构造 |
2.5 构造及表生改造作用 |
2.5.1 构造改造作用 |
2.5.2 表生改造作用 |
2.6 小结 |
第3章 红层岩体物理力学特征 |
3.1 与红层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相关的几个问题 |
3.1.1 与红层岩石及岩体相关的概念及红层岩体分类 |
3.1.2 红层岩石(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分类 |
3.2 岩石物理力学特征 |
3.2.1 不同时代岩石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分析 |
3.2.2 各类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特征 |
3.2.3 岩石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关系分析 |
3.3 岩体力学特征 |
3.3.1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概述 |
3.3.2 力学参数及其取值概述 |
3.3.3 红层岩体现场试验成果及相关规律 |
3.3.4 红层岩体软弱夹层特征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四川盆地红层工程地质分区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
4.1 四川盆地红层工程地质分区 |
4.1.1 工程地质分区的形成及分区要素 |
4.1.2 工程地质分区 |
4.2 红层地区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问题 |
4.2.1 红层坝基岩体总体特征及其建坝适宜性的初步评价 |
4.2.2 大坝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特点及总体评价 |
4.2.3 坝型选择及已建水利水电工程坝型统计分析 |
4.3 红层岩体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
4.3.1 红层建坝岩体稳定问题 |
4.3.2 红层岩体渗漏 |
4.3.3 红层岩体特殊工程地质问题 |
4.4 小结 |
第5章 红层坝基岩体稳定分析 |
5.1 红层坝基岩体变形 |
5.1.1 概述 |
5.1.2 与坝基岩体变形相关的红层坝基岩体分类 |
5.1.3 各类岩体主要变形特点及其变形问题分析 |
5.1.4 不同变形类别的红层坝基岩体工程实例 |
5.1.5 小结 |
5.2 红层坝基岩体抗滑稳定 |
5.2.1 概述 |
5.2.2 红层岩体抗剪强度特点 |
5.2.3 红层岩体坝基抗滑稳定类型 |
5.2.4 红层岩体坝基抗滑稳定工程实例分析 |
5.2.5 小结 |
第6章 红层渗漏问题研究 |
6.1 红层透水带的形成与分布 |
6.1.1 透水带的形成 |
6.1.2 红层河谷岩体透水带分布特点 |
6.2 红层岩体透水带特点 |
6.2.1 与渗透特性相关红层岩体分类 |
6.2.2 不同类别红层岩体渗透特点 |
6.3 坝址区渗漏与防渗设计要点 |
6.3.1 概述 |
6.3.2 河床坝基渗漏的数值模拟分析 |
6.3.3 绕坝渗漏的数值模拟分析 |
6.3.4 红层岩体坝址区渗漏评价 |
6.4 坝址区防渗设计原则及要点探讨 |
第7章 红层岩体特殊工程地质问题 |
7.1 红层类岩溶 |
7.1.1 砾岩类岩溶 |
7.1.2 含膏盐的泥质岩类岩溶 |
7.2 类岩溶小结 |
7.3 红层膨胀岩 |
7.3.1 概述 |
7.3.2 膨胀岩与引水隧洞围岩的变形破坏实例分析 |
7.3.3 膨胀围岩隧洞衬砌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7.3.4 膨胀岩隧洞设计施工要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1. 参与的科研项目 |
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岩溶地貌研究现状 |
1.3 乌江下游地区岩溶地貌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岩溶地貌研究取得的进展与不足 |
1.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 |
1.6 本研究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预计达到的目标 |
1.7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自然背景 |
2.1 自然条件 |
2.2 地层 |
2.2.1 前寒武系基底构造层 |
2.2.2 地台期沉积盖层 |
2.2.3 地洼期沉积 |
2.2.4 表层-第四系 |
2.3 乌江下游碳酸盐地层的分布 |
2.4 区域构造 |
2.4.1 北东向构造 |
2.4.2 南北向构造带 第3章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个体形态及分布 |
3.1 岩溶地貌形态学的研究方法 |
3.2 乌江下游岩溶形态整体特征 |
3.3 乌江下游岩溶个体形态 |
3.3.1 地表形态 |
3.3.2 地下形态 第4章 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岩溶形态组合特征 |
4.1 岩溶形态组合指标体系 |
4.2 形态参数 |
4.3 结果和讨论 |
4.4 乌江下游岩溶形态组合特征 第5章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过程和阶段控制因素研究 |
5.1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的地质背景 |
5.2 气候水文对岩溶地貌发育的影响 |
5.3 现代气候和岩溶形态组合关系的典型地点研究 第6章 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岩溶地貌分布和发育阶段 |
6.1 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分布及年代探讨 |
6.2 洞穴作为区域岩溶地貌演化的载体的研究 |
6.3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典型剖面地表沉积物的研究 第7章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史的探讨 |
7.1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史的探讨 |
7.2 乌江河谷发育 |
7.3 长江三峡贯通方式的探讨-以羊水河峡谷系统为例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初步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参加课题、学术活动 |
四、铜头电站坝区第三系砾岩岩溶研究及工程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板桥-长水机场一线岩溶发育规律研究[D]. 董崇能.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D]. 王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D]. 申通.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4]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骑虎.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5]滇东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系统工程地质研究[D]. 赵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6]泾河东庄水库岩溶渗漏研究[D]. 王艳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7]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D]. 唐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8]天山南麓大石峡水电工程岩溶渗漏分析[D]. 任蕊.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9]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D]. 王子忠.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2)
- [10]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与演化研究[D]. 夏凯生. 西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