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中旅 高原之舟(论文文献综述)
胡亚军[1](2021)在《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与青海省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张挺玺[2](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蔡新良[3](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段晓莹[4](2020)在《近代内蒙古西部地区驼运业研究(1840-1937)》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西部地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由于戈壁沙漠众多,气候多干旱,使得驼运成为近代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由“领房人”、“骑马先生”和“驼夫”组成的驼运在长期的运营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运输网络,这一运输网络几乎涵盖了全内蒙古以及与内蒙古有经济往来的新疆省份和周边的国家,形成了特定的组织形式、不成文的行规和驼运文化等。以长城为界限,内蒙古西部地区作为一个迥异于内地的北方边疆地区,有着与内地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生态地理环境中,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骆驼自草原民族驯化以来,就被用作转场运输、骑乘。明末清初,以晋商为代表的汉族旅蒙商,借助明末“茶马互市”和清初统一新疆的机会,逐渐开始从事西路和北路的茶叶丝绸等货物的运输,形成集商业和运输为一体的驼运业。清朝一代,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驼运业发展起起落落,但在同治光绪时达到高峰期。到民国后,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笨重的骆驼运输逐渐走向终结。文章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驼运行业兴起的主要原因,它主要受清政府的支持,商业城镇的形成、旅蒙商经商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晚清以前驼运业的发展做简要概述。第二章主要研究从事驼运行业的驼商与驼夫的日常生活以及驼队的组织行规,并重点讲述驼队运行货物的商业路线以及驼队的军事运输。第三章主要研究随着近代新式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火车、公路逐渐取代笨重的骆驼运输。第四章主要研究驼运行业的特殊贡献,一个行业的发展必定会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发展,驼运行业带动牙纪行、通司行等行业的兴盛。旅蒙商的进入也将商品交换观念传入蒙古地区,以驼运为主的商业贸易,不仅满足了蒙民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另一方面,蒙地贸易逐渐形成的丝茶驼路也是沟通内地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商道,对于加强内地与西北地区的经济交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曹雨杨[5](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陆昕[6](2020)在《清代咏藏诗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咏藏诗词不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学的珍贵财富,在中国民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咏藏诗词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到了清代,咏藏诗词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咏藏诗词不仅在数量上超越了历代王朝,而且这时期的诗歌内容、题材丰富。本篇论文分别从藏地的自然风貌、治藏风貌以及民俗风貌等方面来分析清代咏藏诗词以及其中所具有的文学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四章进行论述,具体如下:第一章从咏藏诗词的起源、发展脉络归纳整理了清代咏藏诗词产生的背景,并对咏藏诗人根据他们的身份进行介绍,分别为驻藏型诗人以及出征型诗人,以此对清代咏藏诗词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第二章是清代咏藏诗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描绘,主要从气候情况、山川以及物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是清代咏藏诗词对人文环境的描绘,主要从政治、军事、宗教以及民俗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从咏藏诗三种突出形式以及审美特征来分析清代咏藏诗的文体特征。这部分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个方面从日记体诗歌、歌行体诗歌以及竹枝词组诗来分析清代咏藏诗的三种突出形式;第二个方面从山水诗的奇异之美、战争诗的悲壮之美以及风俗诗的好奇之美来分析清代咏藏诗的审美特征。
代慧婷[7](2019)在《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僧侣行旅诗,是指僧人行旅中所作之诗。僧侣行旅,既有游方、参学、弘法等宗教之因由,亦有访友、省亲、观览等诸多世俗之因素。以其独特的身份与目的,致使僧人行旅诗与寻常文人之山水诗相较,除模山范水、书写自然之景物、抒发羁旅之感喟之外,往往还具有丰富的宗教意蕴。僧侣行旅诗,肇始于东晋,至李唐而蔚为大观。本文以一个群体、一类诗歌为研究视角,以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为研究对象,梳理出唐五代僧人49位,行旅诗346首,从古代文学与佛教文化二方面入手,研究此类诗歌的总体概貌、发展脉络、风格特点,从一个独特角度探索唐五代时期佛教文学发展的一个侧面。文学创作的成功在于富有个性的表达,文学批评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揭示个性因素,而差异正在于比较之中。因此,本文在研究僧侣这一文学群体时,亦对不同僧侣之行旅诗的个性差异有所揭示。唐五代时,以贯休所创作的行旅诗数量最为丰富,其集中有行旅诗157首,几占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之半壁。形式多样,诸体皆备,五七杂言兼而有之;其内容之广博,山川林木,无不挫于笔端;其创作目的之繁复,游学、避难、交游皆有,集中体现了唐末五代战乱的社会现实;其艺术之特色鲜明,边塞行旅诗异军突起、奇崛的诗风、济世救民的入世情怀,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精神与儒家仁义思想的异质同构,贯休可谓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之代表。此外,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僧之行旅诗亦别具一格,往往记录域外之行的风光,异域风情与佛教文化相碰撞,独具魅力,若新罗僧慧超,日本僧道慈、辨正、空海和西行求法僧玄奘、义净诸人的20首异域行旅诗,在其行止之艰险、其情感之悲痛、其意象之奇特皆久居中土之僧侣所不能到也,其中不少来华僧人,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汉诗,并在创作中展现出求新、求变之特点。唐五代僧侣行旅之目的主要有参方悟道、宣教弘法、避难化缘等;唐五代僧侣行旅之作用与文化意义则突出表现为提升了僧侣修行的质量、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丰富了诗歌文化的成果等方面。僧侣行旅诗并非是一个封闭的世界,佛门衲子积极宣扬“入世”,其生平行止践行了“入世”与“出世”的人生双轨,异于寻常文人。故而,唐五代僧侣行旅诗除了在表达“出世”之情的游方求学、明佛证禅、赏山悦水等主题,又体现出唐代僧侣的“入世”情怀,诸如思乡怀人、交友做官、怀古咏史等主题亦是他们所书写的对象,这种行为的动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两点,其一为“友谊之求”,其二则为“媚俗之态”。在艺术特色上,唐五代僧侣行旅诗还突出体现出尚“清”的艺术风貌。具体表现为多用“清词清语”、多选“清景清境”、多含“清神清趣”,并由此而造就了其“清寒幽静”的诗境。出现这一文学现象之因由,主要是因为僧人受“戒”“定”“慧”学法经历之影响,“因定入境”“因慧遣词”,所以僧诗较文人诗更易得“清”之风致。此外,唐五代僧侣行旅诗还呈现出“融禅于诗”与“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总体而言属于一个诗歌体系,大部分意象之情韵与文人诗别无二致,然某些特别的意象,若“鹤”“镜”“灯”诸类,以及“锡杖”“袈裟”“囊”“钵”等法器,则潜含着特别的意蕴,这也是僧诗与文人诗别有不同的地方。唐五代僧侣行旅诗在体式的选择上以近体诗为多,占80%,其中又以律诗占比最大,为73.9%,而律诗中又以五言律尤多,且多有名篇佳构。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之间联系复杂。一方面,僧侣行旅诗积极向文人诗靠拢,题材、风格多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又具自身特点,诗僧总是有意无意标榜其僧人身份,在诗中流露出禅房习气、山林志趣,体现着与文人诗异质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质。唐五代文人和僧侣的行旅诗皆以发隐逸之趣、写自然之美见长。在主题上,文人更为丰富,“游宦”主题突出,僧侣则多以“游方”为目的。在艺术风貌上,文人重“抒情”,僧侣重“明理”。文人行旅诗多铺陈景物,刻画境界,抒发其情感的寄托。僧侣行旅诗则多描摹景物,裁剪山水,抒发出目前之景对心中佛法的启示,多了一种洞然明白之感。“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这一选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文立足行旅,从僧人的视角窥见中华山川,本自与文人所见不同。同时又是以行旅为题材,释氏文人的眼界、闻见、心理、感悟,亦自与世俗文人不同。这一研究不但拓展了当前僧诗的研究内容,亦可管窥中国古代行旅文学中的别样风貌。此外,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可以旁及两个创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文人与衲子的交往亦可有所补益。对僧侣“入世”原因的探析,还将有助于佛教世俗化的研究。文化意义方面,本文通过对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整理、研究,不仅可知佛教诗歌在遣词造句、征引典故、宗教意义、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独特风貌,还可以“以诗证史”,对唐五代的佛教地理与文学地理状况有所考察与印证。行旅行为还影响到诗歌的传播方式,大量的题壁、题柱、题廊、题桥、题树诗,以及舟中、道中、途中、马上等诗歌创作方式皆因行旅活动而产生、而流布。此外,从僧侣行旅诗中还可以窥探出僧侣苦行的宗教情怀和济世救民的大乘佛教精神。
张璐[8](2019)在《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微博是个人表达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社会信息非常广泛的发布平台,微博用户发布的内容和传播行为本身与其现实生活的话语世界、文化环境、历史时刻与跨国流动等都紧密相关。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的知识分子,历来通过媒介进行话语和文化传播,从书籍到报纸,再到电视和网络媒体,他们都是媒介空间中文化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微博出现后,知识分子也较早地入驻其中,在微博平台上建构着他们的传播行为和文化图式。其中,藏族知识分子,因其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和藏族的民族身份,其微博传播行为蕴含着更加突出的文化研究价值。因此,笔者将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已有的研究知识分子的相关理论成果,探讨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行为及其文化表达的内容与行为,从而讨论微博传播对藏族文化媒介互动与转型具有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以新浪微博为资料收集平台,选择了30位微博发布数量较多、发布频率较高的藏族知识分子,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他们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观察和记录,获取了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笔者共收集到30位藏族知识分子公开发布的2760条微博内容,再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观察对象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文化意义。本文由六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全面梳理“知识分子”、“媒介与知识分子”和“微博与知识分子”的相关研究文献,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即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发布了哪些内容?在这些发布内容的背后,呈现了他们怎样的社会身份(职业、民族、性别、个人生活、兴趣、生命体验)?他们以这些社会身份所进行的传播行为,对藏族文化的现实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第二章,藏族知识分子的学理界定。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首先梳理了相关研究中对“知识分子”、“藏族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接着,从学术研究和中国现实语境出发,明确了藏族知识分子的学术范畴;最后,在新浪微博平台中,根据认证用户、民族、教育、职业、发布微博的文字和数量、出生年代等七个方面的信息,确定了30位符合研究条件的藏族知识分子。第三章,藏族知识分子微博形象与传播行为的整体描述。本章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对30位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昵称、微博头像、微博标签和简介等微博认证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对他们的传播内容进行整体性描述,为全文的写作绘制文化基础。第四章,四类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微观分析。本章从微观层面出发,从学者、诗人或作家、记者、导演等四类藏族知识分子中,选取一位在观察期间微博发布数量最多、传播行为较为活跃的知识分子作为研究的个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微博内容展开细致分析,并分析内容背后的传播行为,从而探讨藏族知识分子通过微博传播,所呈现出来的藏族文化变化的细部情况。第五章,微博中的藏族文化传播、互动与转型。本章结合社会情境和媒介情境、自我建构、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等相关理论,探讨了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行为的文化意义。研究发现,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扮演了文化传播者、社会动员者和社会批判者的重要角色。此外,由于受到微博这一媒介自身技术特性和政商权利的限制,知识分子在微博中进行传播的同时,也促成了藏族文化的现代转型。第六章,结语: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多元互动与多种表达。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探讨微博空间的虚拟和现实的结合,推动着藏族知识分子在多个空间的互动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传播,具有族别、职业、兴趣圈层、社会责任、跨国交往等多种文化声音的表达的特征,并推动着藏族文化的多元互动和多种表达等维度的藏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陈家愉[9](2019)在《唐代瘴疠诗研究》文中提出唐诗在中国诗歌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诗的瘴疠书写反映了唐代以疟疾为代表的流行性疾病的分布状况,记录了众多文人对瘴疠的认识、遭受瘴疾折磨的痛苦,以及应对防范瘴疠的措施。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医疗文化价值。本文对唐代瘴疠诗的研究从辑录典籍中有关瘴疠的记载、梳理唐代瘴疠诗的发展变化开始,进一步分析瘴疠书写的主要内容与地域分布、探寻瘴疠诗的创作范式,以展示302首唐代瘴疠诗的基本面貌。第一章是对先唐时期和唐代有关瘴疠的记载进行溯源分析。将这一时期有关瘴疠的历史记录和医疗记载以及诗文进行分类汇总,考察人们对于瘴疠的认知、分布和应对情况。同时对先唐的瘴疠诗文创作的内容、思想、艺术手法等进行简要分析,它们是唐代瘴疠诗的文学源头。第二章是梳理唐代瘴疠诗的发展轨迹,对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瘴疠诗的创作规模、题材内容、创作方式等相关情况做了分析。认为唐代瘴疠诗经历了初唐的萌芽,盛唐的新变、中唐的集大成和晚唐的回落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各自的风格特点。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瘴疠书写的主要内容、文学文化内涵和时空分布情况。大致将302首瘴疠诗分为疾病书写、瘴毒威胁、荒远象征和天气指示四个大类,每一小类列举了大量诗歌对其中反映的思想情感、文人心境、医疗健康等情况做了一定的解读。而通过数计统计的表格揭示了瘴疠诗的区域分布和南方文学的特质,对文人在瘴地与故乡、京城之间的迁谪情形有了立体形象的认知。第四章选取唐代瘴疠诗创作的三甲元稹、白居易、杜甫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创作成因。他们的贬谪经历、创作方式、情志健康共同代表着唐代瘴疠诗创作发生的三种范式,即以杜甫为最先的自我瘴疾书写,以元稹为代表的贬谪体验书写,和元白共同开创的涉及瘴疠的唱和,他们不但创作数量巨大,同时其作品所具有的开拓性和审美艺术性也代表了唐代瘴疠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超过300首的瘴疠诗保留了不同于历史记载的瘴疠书写。诗人在诗中书写瘴疾、瘴毒等以纪实的手笔继承了中国文学一直以来的写实主义传统,同时抒发了自己的乡思之情和真挚的友情,使得这一题材的诗歌的人文情感内蕴价值得以提升,唐代瘴疠诗的创作自始至终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邓纯纯[10](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二、青海中旅 高原之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中旅 高原之舟(论文提纲范文)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4)近代内蒙古西部地区驼运业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驼运与旅蒙商的研究 |
(二)关于驼运与军事的研究 |
(三)关于西北地区驼运的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清以前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驼运业 |
一、内蒙古西部地区驼运业兴起的条件 |
(一)内蒙古西部地区自然地理 |
(二)清初北疆的官牧政策 |
(三)旅蒙商的出现和商业城镇的形成 |
二、晚清以前内蒙古西部驼运业的概况 |
(一)明中叶至清初驼运业兴起 |
(二)康雍乾时期驼运业发展壮大 |
第二章 晚清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驼运业 |
一、驼商与驼户 |
(一)驼商的发展 |
(二)驼户的生活 |
二、驼运的组织结构 |
三、驼运业的主要业务 |
(一)军事运输 |
(二)商业贸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驼运业 |
一、民国时期驼运业发展演变 |
(一)民初驼运业短暂的复苏 |
(二)民国中期驼运业走向衰落 |
二、民国时期驼运业走向衰落的原因 |
(一)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
(二)战乱的影响 |
(三)土匪抢劫 |
第四章 内蒙古西部地区驼运业的历史评价 |
一、促进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
(一)归化城相关行业的发展 |
(二)包头镇相关行业的发展 |
二、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的输入 |
三、丝茶驼路和西北间的经济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6)清代咏藏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代咏藏诗词产生的背景及诗人分类 |
第一节 清代咏藏诗词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清代咏藏诗人分类 |
一、驻藏诗人的咏藏诗 |
二、出征诗人的咏藏诗 |
第二章 清代咏藏诗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描绘 |
第一节 清代咏藏诗词中所描绘的西藏气候情况 |
第二节 清代咏藏诗词中所描绘的西藏山川 |
一、清代咏藏诗词中所描绘的高大山系 |
二、清代咏藏诗词中所描绘的河流湖泊 |
第三节 清代咏藏诗词中所描绘的物产 |
第三章 清代咏藏诗词对人文环境的描绘 |
第一节 清代咏藏诗词中所描绘的政治 |
第二节 清代咏藏诗词中所描绘的军事 |
第三节 清代咏藏诗词中所描绘的宗教 |
第四节 清代咏藏诗词中所描绘的民俗 |
第四章 清代咏藏诗的文体特征 |
第一节 清代咏藏诗的三种突出形式 |
一、日记体诗歌 |
二、歌行体诗歌 |
三、竹枝词组诗 |
第二节 清代咏藏诗的审美特征 |
一、山水诗的奇异之美 |
二、战争诗的悲壮之美 |
三、风俗诗的好奇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代咏藏诗人及作品 |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僧侣行旅诗的界定 |
三、前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一节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目的 |
第二节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意义 |
第二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概述 |
第一节 唐五代僧侣游踪与相关行旅诗作 |
第二节 文人创作与僧侣创作之比较 |
第三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主题意蕴 |
第一节 “出世”之情——游方求学、明佛证禅 |
第二节 “入世”之情——思乡怀人、交友做官、咏史怀古 |
第四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艺术风貌 |
第一节 尚“清”的艺术风貌——造就“清寒幽静”的诗境 |
第二节 融禅于诗、诗中有画 |
第三节 意象特点与体式选择 |
第五章 个案研究——唐五代僧侣行旅诗冠冕贯休 |
第一节 贯休游踪与相关行旅诗作 |
第二节 贯休行旅诗主题意蕴——写景、交友、避难 |
第三节 贯休行旅诗艺术风貌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 |
第一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的游踪及相关行旅诗作 |
第二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行旅诗主题意蕴——奇异、艰险之景与悲痛、赤诚之情 |
第三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行旅诗的艺术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知识分子的研究 |
二、媒介与知识分子的研究 |
三、微博与知识分子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网络民族志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二章 藏族知识分子的学理界定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界定 |
一、学界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
二、本文对“知识分子”概念的思考 |
第二节 何谓藏族知识分子 |
一、学界对藏族知识分子的描述 |
二、藏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 |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 |
第三节 微博中的藏族知识分子 |
一、微博平台的选择 |
二、微博中藏族知识分子的选择标准 |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统计说明 |
第三章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形象与传播行为的整体描述 |
第一节 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形象 |
第二节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的主题类型 |
第三节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量化描述 |
一、微博来源:转发多于原创 |
二、呈现形式:以复合形式为主 |
三、发布数量:2011 年后逐渐减少 |
第四章 四类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微观分析 |
第一节 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
一、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描述 |
二、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藏族文化传播行为的对比分析 |
三、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多元表达 |
第二节 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
一、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
二、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行为对比分析 |
三、藏族文化是文学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创作源泉 |
第三节 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
一、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
二、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新闻传播行为对比分析 |
三、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职业身份的多元转变 |
第四节 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
一、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
二、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藏族影视文化传播行为的对比分析 |
三、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开启藏族影视传播的跨国交往空间 |
第五章 微博中的藏族文化传播、互动与转型 |
第一节 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情境 |
一、社会情境 |
二、媒介情境 |
三、微博情境 |
第二节 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自我建构 |
一、藏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建构 |
二、藏族知识分子的职业身份建构 |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性别身份建构 |
第三节 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社会角色 |
一、微博中的文化传播者 |
二、微博中的社会动员者 |
三、微博中的文化批判者 |
第四节 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现代转型 |
一、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传播方式转型 |
二、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呈现形式转型 |
三、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内容特征转型 |
第六章 结语: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多元互动与多种表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唐代瘴疠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汉唐瘴疠的文献考索 |
第一节 唐前典籍中的瘴疠 |
第二节 唐代典籍中的瘴疠 |
第二章 唐代瘴疠诗的分期考察 |
第一节 初唐瘴疠诗的兴起 |
第二节 盛唐瘴疠诗的新变 |
第三节 中唐瘴疠诗的兴盛 |
第四节 晚唐瘴疠诗的回响 |
第三章 唐代瘴疠诗的文学文化内涵 |
第一节 瘴疠诗的疾疫书写 |
第二节 瘴疠诗的瘴毒威胁 |
第三节 瘴疠诗的荒远象征 |
第四节 瘴疠诗的天气指示 |
第五节 唐代瘴疠诗的时空分布与定量分析 |
第四章 唐代瘴疠诗的创作范式——以杜甫,元稹,白居易为中心 |
第一节 西南漂泊与追忆书写——杜甫的瘴疠诗创作 |
第二节 贬谪瘴乡与疾病体验——元稹的瘴疠诗创作 |
第三节 瘴疠书写与寄赠唱和——白居易的瘴疠诗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唐代瘴疠诗编年简目 |
后记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10)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区研究进展 |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城市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5.1.1 研究结论 |
5.1.2 创新之处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青海中旅 高原之舟(论文参考文献)
- [1]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与青海省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D]. 胡亚军.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近代内蒙古西部地区驼运业研究(1840-1937)[D]. 段晓莹. 河南大学, 2020(02)
-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6]清代咏藏诗词研究[D]. 陆昕.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D]. 代慧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D]. 张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唐代瘴疠诗研究[D]. 陈家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10]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