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脉分流术专用托盘的制作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诗颖[1](2021)在《Lnc-C3orf38-2:7调控平滑肌细胞凋亡上调在颈动脉狭窄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导致心血管类疾病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世界排名前十位的死亡原因之一。即使社会经济发展及医疗技术不断革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发生原因的80%)的致死率常年来稳居各类致死性疾病的前三位。因此寻求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及治疗的有效靶点仍然当研究热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另有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的发生。目前大量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的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直接相关,因而深入探索Lnc RNA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间的调控机制或可开启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治的新篇章。研究目的明确与长链非编码RNA Lnc-C3orf38-2:7相关的共表达凋亡通路相关m RNA;探索两者调控关系并进一步阐明两者协同调控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进而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下降的具体通路机制。研究方法1.临床样本研究:在患者术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符合伦理审查前提下,采集2018年6月至今在本中心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史资料、血液样本及颈动脉斑块组织样本。选取典型颈动脉狭窄稳定及不稳定斑块8对,进行RT-q PCR、PCR电泳及原位杂交等实验,在核酸层面验证前期所筛选的Lnc-C3orf38-2:7共表达凋亡通路相关m RNA:APAF1、JUN、IKBKG和ENDOG的差异性表达。并选取典型颈动脉狭窄稳定及不稳定斑块8对提取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实验、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等方法在蛋白层面验证Lnc-C3orf38-2:7共表达凋亡通路相关m RNA的下游蛋白在稳定及不稳定斑块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2.体外细胞研究:培育人血管平滑肌细胞,铺板并进行Lnc-C3orf38-2:7慢病毒转染干预,分为“上调组、上调对照组、下调组、下调对照组”四个实验组。进行RT-q PCR、Western Blot实验、流式检测、RNA原位杂交及Ch IRP免疫共沉淀(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of RNA-binding proteins)等实验,探索Lnc-C3orf38-2:7与共表达凋亡通路相关m RNA调控关系并进一步阐明两者协同调控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进而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下降的具体通路机制。研究结果1.临床样本研究:Lnc-C3orf38-2:7共表达凋亡通路相关m RNAAPAF1经GO分析相关性可能性最大(correlation=0.79,p<0.05)且经后期人体组织样本q RT-q PCR、PCR电泳实验验证与Lnc-C3orf38-2:7存在明确相关性,两者在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中协同上调:RT-q PCR验证m RNAAPAF1在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中表达量为2.07±0.46,在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中表达量为1.00±0.13,不稳定组中m RNAAPAF1的表达量较稳定组显着上调(p<0.001);通过灰度分析PCR电泳结果,不稳定组中m RNA APAF1的表达量较稳定组依旧具有显着差异性(p<0.001)。Lnc-C3orf38-2:7共表达凋亡通路相关m RNAAPAF1下游合成的APAF1蛋白是凋亡直接相关蛋白,具有调控多条凋亡途径的作用,是线粒体凋亡途径中的关键促凋亡因子。Western Blot实验、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等实验验证其下游凋亡直接相关蛋白APAF1蛋白在不稳定斑块组织的平滑肌细胞中同样表达增加。原位杂交定位Lnc-C3orf38-2:7及共表达m RNA APAF1主要在斑块的平滑肌细胞中表达。预测Lnc-C3orf38-2:7及共表达m RNAAPAF1影响斑块纤维帽中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上调,进而使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降低。2.体外细胞研究:RT-q PCR实验结果显示,相比Lnc-C3orf38-2:7慢病毒干预下调组,m RNAAPAF1在上调组中显着升高,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经多次重复,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使用病毒上调组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RNA原位杂交实验,Lnc同时存在于细胞核与细胞浆,主要位于细胞浆;共表达m RNAAPAF1只存在于细胞浆,两者定位高度重合。使用灰度分析分析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相比稳定组,APAF1蛋白在上调组中显着升高,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经多次重复,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流式实验表明APAF1蛋白在病毒干预上调组中的平滑肌细胞膜上表达明显上调。进行CHIP实验进一步明确Lnc直接与m RNA APAF1结合,并翻译表达APAF1蛋白增多,导致纤维帽中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上调,进而使斑块的稳定性降低。研究结论本课题研究通过临床组织样本及体外细胞研究首次对Lnc-C3orf38-2:7、其共表达凋亡通路相关m RNAAPAF1及下游合成的凋亡直接相关蛋白——APAF1蛋白间的具体调控机制进行了探索。明确Lnc-C3orf38-2:7与其共表达凋亡通路相关m RNA APAF1的协同上调关系,并在细胞内定位两者的表达位置关系。提示Lnc-C3orf38-2:7在平滑肌胞浆内通过与凋亡通路相关m RNAAPAF1直接结合的方式,下游合成更多凋亡直接相关蛋白——APAF1蛋白,致平滑肌细胞凋亡上调,进而使斑块纤维帽倾向于破裂,颈动脉斑块组织趋于不稳定,影响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展进程和最终预后。本研究认为Lnc-C3orf38-2:7及共表达凋亡通路相关m RNAAPAF1可能成为未来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及治疗新靶点,将为临床诊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新策略。
马文健[2](2021)在《90分钟内完成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晚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及LCZ696对缺氧内皮细胞的影响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90分钟内完成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晚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时应达到首次医疗接触至器械通过(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device,FMC-to-device)时间≤90分钟的目标。但是对于90分钟内完成直接PCI的患者,进一步缩短FMC-to-device时间至60分钟是否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以及影响这部分患者总缺血时间的因素等相关研究甚少。另外,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非工作时间行直接PCI手术和非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转运来院是FMC-to-device时间延长和患者高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考虑到非工作时间直接PCI手术和非EMS转运来院患者高死亡率可能是因为较长的FMC-to-device延迟所导致的。因此,本研究仅选取了 90分钟内完成直接PCI手术的患者,尽可能的消除超长时间FMC-to-device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1、已经达到指南推荐的90分钟内完成直接PCI的STEMI患者,FMC-to-device时间60分钟内者是否有更好的晚期预后;2、确定90分钟内完成直接PCI的STEMI患者,非工作时间手术是否仍然影响其晚期预后,以及院前和院内哪些环节导致了 FMC-to-device时间的延长;3、确定90分钟内完成直接PCI的STEMI患者,经EMS转运来院是否依旧影响其晚期预后,以及EMS转运患者与自行来院患者在院前和院内关键时间间隔上的差异。方法:我们回顾性的纳入了北京市19家胸痛中心在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成功接受直接PCI治疗,并且FMC-to-device时间≤90分钟的670例STEMI患者。根据FMC-to-device的时间将患者分为长时间组(FMC-to-device>60分钟)和短时间组(FMC-to-device≤60分钟);根据患者来院时间分为工作时间组和非工作时间组;根据患者来院方式分为EMS转运组和自行来院组。对比组间患者基线情况、临床资料、直接PCI相关操作及关键时间间隔。随后对患者进行了平均24个月的随访,以获取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包括:全因死亡、再次急性心肌梗死(Acut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次血运重建等事件。患者的基线特征、临床资料、治疗期间的关键时间间隔等数据均利用“心脑绿色通道”(HBGC)App从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获取。结果:1、670例患者中,长时间组441例(65.8%),短时间组229例(34.2%),平均年龄58.8岁,女性占19.9%。所有患者总中位FMC-to-device时间为69分钟,其中,长时间组77分钟,短时间组50分钟(P<0.001)。虽然长时间组的症状-FMC时间明显短于短时间组(95分钟vs.110分钟,P=0.017),但长时间的总缺血时间仍明显长于短时间组(173分钟vs.160分钟,P=0.024)。与长时间组相比,短时间组患者更倾向于在工作时间(52.4%vs.39.9%,P=0.002)和经 EMS 转运来院(48.5%vs.36.3%,P=0.00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工作时间手术(OR=0.591,95%CI 0.426-0.821,P=0.002)和自行来院(OR=0.610,95%CI 0.437-0.850,P=0.004)与 FMC-to-device 时间>60分钟独立相关。平均随访24个月,共有64名患者出现了 MACE(9.6%),短时间组14例,长时间组50例,短时间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长时间组(6.1%vs 11.3%,P=0.03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后,FMC-to-device≤60分钟与 MACE 显着相关(HR 0.529,95%CI 0.291-0.959,p=0.036)。年龄(OR=1.052,95%CI 1.027-1.078,P<0.001)和心率(OR=1.019,95%CI 1.005-1.033,P=0.006)也是患者2年MACE的危险因素。非工作时间行直接PCI手术(OR=1.071,95%CI 0.649-1.767,P=0788)和自行来院(OR=1.326,95%CI 0.811-2.286,P=0.242)均不是患者2年MACE的预测因素。2、670例患者中工作时间组296例(44.2%),非工作时间组374例(55.8%)。工作时间组FMC-to-device时间65分钟,非工作时间组FMC-to-device时间71分钟(P<0.001),并且工作时间组FMC-to-device≤60分钟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工作时间组(40.7%vs.29.1%,P=0.002)。在FMC-to-device的几个关键时间间隔中,工作时间组激活导管室至到达导管室的时间明显短于非工作时间组(16分钟vs.22分钟,P<0.001)。两组患者在总缺血时间、症状-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心电图时间、心电图-激活导管室时间、到达导管室-器械通过病变时间等时间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24个月的随访期间,共有64名患者出现了 MACE(9.6%),其中工作时间组28例和非工作时间组36例(9.5%vs.9.6%,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患者发生MACE、全因死亡、再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风险无明显差异(P>0.05)。3、670例患者中有271例(40.4%)患者通过EMS转运来院接受直接PCI治疗,399(59.6%)例患者自行来院接受直接PCI治疗。经EMS转运组FMC-to-device时间65分钟,自行来院组FMC-to-device时间70分钟(P<0.001),心电图-激活导管室时间(15分钟vs.22分钟,P<0.001)时间间隔上明显短于自行来院组。同时经EMS转运组FMC-to-device≤60分钟比例(41.0%vs.29.6%P=0.002)明显高于自行来院组。两组患者在总缺血时间、症状-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心电图时间、激活导管室-到达导管室时间、到达导管室-器械通过病变时间等时间间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EMS转运组与自行来院组间在的住院死亡率(2.6%vs.2.0%,P=0.62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平均24个月的随访,64例患者发生MACE,其中经EMS转运组24(8.9%)例、自行来院组40(10.0%)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3)。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间MACE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再梗死和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风险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在接受直接 PCI 且 FMC-to-device≤90 分钟的 STEMI 患者中,FMC-to-device 进一步缩短至60分钟可显着降低患者2年MACE发生率。2、北京地区在90分钟内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在非工作时间手术相对于工作时间手术的安全性一致,与工作时间入院的患者相比发生2年MACE的风险无差异。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缩短非工作时间就诊患者在激活导管室至到达导管室的时间延迟。3、北京地区在90分钟内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经EMS转运来院和自行来院在发生2年MACE的风险上无差异。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缩短自行来院患者的诊断时间(完成心电图至激活导管室的时间)的延迟。LCZ696对缺氧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有研究显示LCZ696(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环境下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同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受体与内皮细胞抗缺氧相关。但是,内皮细胞在缺氧或低氧条件下代谢功能的变化仍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LCZ696在体外缺氧环境中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常氧、缺氧条件下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生长计数及二维克隆形成检测体外细胞增殖;2、给予LCZ696处理后检测LCZ696对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3、Western Blot检测LCZ696处理前后血管内皮细胞中PPAR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较正常条件下明显降低,二维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2、给予LCZ696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计数及二维克隆形成能力。3、Western Blot检测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中PPARy表达增高,给予LCZ696处理可以恢复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中PPARγ的表达。结论:LCZ696可以改善体外缺氧环境下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缺氧环境下内皮细胞中PPARγ上调,LCZ696干预后可恢复其正常表达,提示LCZ696保护缺氧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可能与调控PPARy相关。
王小婷[3](2019)在《1 CPAP对OSAHS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研究 2 NLRX1在OSAHS软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疾病状态,表现为睡眠中上气道部分或全部阻塞塌陷导致的反复发作的气流终止或气流减弱,即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从而导致频繁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胸腔内压力显着波动以及睡眠结构紊乱和睡眠片段化。OSAHS可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并且其与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独立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证实OSAHS与心律失常之间存在显着关系,约58%的OSAHS患者存在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远高于非OSAHS患者,在OSAHS患者中几乎可以观察到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且发生率与OSAH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于OSAHS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先前的研究推测OSAHS患者夜间慢性间歇性缺氧导致的氧化应激是OSAH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是OSAHS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关于CPAP治疗对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作用及机制,目前还存在争论。目的:本课题旨在了解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一般特点,通过比较OSAH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CPAP治疗前后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及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评估CPAP治疗对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明确CPAP对OSAHS患者心律失常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7年4月间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的OSAHS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107例,在经过排除及配对设计后,共有64例患者入组,包括男39例,女25例,男:女=1.56:1;发病年龄范围19岁~70岁,中位年龄53岁。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鼾声,呼吸暂停,夜间憋气,张口呼吸,晨起口干,夜尿,晨起头痛等;记录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颈围、腰围、血压(睡前和醒后)、耳鼻喉科查体、OSAHS病史年限,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任(Epworth sleepinessscale,ESS)。所有患者常规进行整夜PSG监测(≥7小时),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入组的患者按照配对设计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继续服用既往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即不改变患者已有的药物治疗方案),试验组(32例)在继续已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PAP治疗。对照组和试验组均包括18例重度OSAHS患者,8例中度OSAHS患者和6例轻度OSAHS患者。两组间在心律失常类型以及药物治疗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我们在CPAP治疗前以及结束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间AHI,LSp02,N3期(NREM 3)和R期(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ESS评分以及心律失常在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间治疗前后硫醇,NADPH氧化酶和丙二醛的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1)在64例OSAH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主要临床症状为打鼾63例(98.44%),呼吸暂停34例(53.13%),夜间张口呼吸63例(98.44%),夜尿增多49例(76.56%),夜间频繁觉醒47例(73.43%),晨起头痛21例(32.81%),白日嗜睡56例(87.50%),平均ESS评分为17.3。(2)在入组的64例患者中,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的例数分别为窦性心动过缓(49),窦性心动过速(45),房性心动过速(29),心房颤动(29),房性期前收缩(26),室性期前收缩(26),2~3度房室传导阻滞(19),室性心动过速(17),窦性停搏(16),阵发性心房颤动(14)以及交界性期前收缩(12)。(3)经过3个月的CPAP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AHI、ESS评分显着降低,LSp02、N3期和R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过3个月的CPAP治疗,试验组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心房颤动及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不如其它类型的心律失常,尽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5)在CPAP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p>0.05)。经过3月的CPAP治疗,可以看出试验组血清天然硫醇浓度升高,NADPH氧化酶、丙二醛浓度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及试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本研究证实CPAP治疗对OSAHS患者的心律失常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2)CPAP治疗可以改善OSAHS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同时氧化应激的改善与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显着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以睡眠时反复发作的上气道塌陷堵塞为特征的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进而导致交感神经活性改变、ROS产生增多、内皮功能受损、炎症反应增强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引起多系统、多器官功能受损,是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OSAHS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睡眠时上气道塌陷,特别是针对亚洲人行睡眠期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全部患者均存在软腭后区的阻塞,因此软腭病变在OSAHS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软腭组织产生病变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炎症导致的组织增生和纤维化,因而软腭组织慢性炎症是形成OSAHS的主要原因。经过大量查阅文献,我们发现:含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富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蛋白家族(nucleotide binding domain and leucine-rich-repeat-containing proteins family,NLRs)成员NLRX1,对多种因素(病毒、脂多糖等)诱发的炎症反应均有显着的负性调控作用,是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的“刹车器”,可能与OSAHS患者软腭慢性炎症密切相关。目前尚没有文献报道NLRX1蛋白是否在软腭组织中表达以及表达水平如何,以及NLRX1对软腭组织中炎症反应是否有调控作用及机制如何。本研究将收集临床OSAHS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软腭组织样本,通过检测NLRX1及其与炎症相关的信号分子、炎症分子和信号通道等来明确NLRX1在软腭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NLRX1与软腭组织慢性炎症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OSAHS的发病机制,为探索OSAHS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目的:本研究收集临床OSAHS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软腭组织样本,通过western-blot、RT-PCR和免疫组化等技术来进行研究以明确:1.NLRX1在OSAHS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软腭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阐明NLRX1对软腭组织中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具体信号通路。方法:选取2017年6月一 2018年6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及睡眠医学中心诊治的经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的的OSAHS患者,并经过详细筛查以排除其它多种合并症(包括慢性肝炎、糖尿病、风湿性疾病、免疫性神经病变和冠心病等),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匹配共收纳入组合格病例共18例,轻度、中度、重度组分别为6例,和既往无OSAHS病史的6例扁桃体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所有组织样本的取材均来自距软腭游离缘约1.Ocm的软腭组织,分3份,每份大小约0.5cm*0.5cm*0.5cm,其中一份用多聚甲醛固定,其余立即液氮冷冻并存放进-80℃冰箱。我们进一步从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NLRX1变化、炎症分子(MCP-1、ICAM-1)及促炎症信号分子主要靶点(IκBα、NF-κB)变化,及与病毒感染相关的NLRX1信号通道(IRF3、IFN-β)来研究NLRX1在软腭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变化,以及NLRX1在软腭组织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证实NLRX1在软腭组织粘膜鳞状上皮基底层及棘层细胞均表达,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呈棕褐色。与对照组相比,NLRX1水平随着OSAHS患者的严重程度(mild-moderate-severe)逐渐下调,即NLRX1水平与OSAHS严重程度呈显着“负相关”。2.Western blot和Real time-PCR结果均显示OSAHS患者软腭组织中炎症分子(MCP-1、ICAM-1)较对照组显着上调,且中度OSAHS患者软腭组织中炎症反应最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Real tirme-PCR示IκBα显着下调,NF-κ B显着升高;Western blot示IκBα显着下调,细胞核内p65NF-κB显着升高。3.进一步检测抗病毒感染相关的NLRX1信号通道分子(IRF3、IFN-β),结果显示:较对照组,IRF3和IFN-β在OSAHS患者均有上调,尽管上调幅度较小,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我们研究结果表明,NLRX1在软腭组织中表达,首次将NLRX1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拓宽到了OSAHS领域。2.与对照组相比,NLRX1水平随着OSAHS患者的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mild-moderate-severe)逐渐下调,不同程度OSAHS患者软腭组织中炎症反应均明显加重,且中度OSAHS患者软腭组织中炎症反应最重。3.NLRX1与炎症分子和促炎症分子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OSAHS患者软聘组织中NLRX1水平下调从而解除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导致软腭组织慢性炎症、组织增生、纤维化加重,从而导致气道阻塞,这可能是OSAHS患者疾病不断进展的重要因素。
邱海龙[4](2019)在《3D打印及可视化技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3D打印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为临床应用普及和规范化积累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将3D打印应用于多种复杂先心病的外科诊疗中,通过150个对应位点测量,对比分析3D打印模型与CT图像之间的一致性,分别将VR和MR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冠状动脉异常起源(Abnormal origin of coronary arteries,AOOCA)和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和主肺侧枝血管(PA/VSD/MAPCAs)的外科诊疗中,通过主刀医生对三种技术评分(010分)和评价,分析它们的应用价值,探讨其应用方法、特点和局限性。结果:CT图像与国产3D打印机打印的3D打印心脏模型的测量值误差-0.07±0.67mm,P>0.05,皮尔森相关系数是0.997,证明两者误差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显示,有143/150(95.33%)点在一致性界值区间内,认为临床应用中可以接受。主刀医生对真实心脏与3D打印心脏模型一致性评分的平均值为8.83±0.43,说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3D打印心脏模型的辅助诊疗的作用评分平均值是8.72±0.67,说明其应用价值较高。主刀医生一致认为4例CAF和4例AOOCA的VR虚拟心脏模型与真实心脏匹配程度好,VR技术显示的心血管结构清晰且直观,可以辅助术前精准诊断和手术规划,8例病例手术全部成功,出院状态良好。主刀医生一致认为7例PA/VSD/MAPCAs的MR虚拟心脏模型与真实心脏匹配程度好,MR技术显示的心血管结构(包括MAPCAs)清晰且直观,可以辅助术前精准诊断、手术规划和术中导航。其中,它在术中导航方面获得了3例7分和4例8分的评价,说明术中导航作用明显,但仍有改进空间,7例病例全部行单源化手术,其中6例成功出院,1例死亡,其死亡原因是低心排综合征,与手术规范和导航无关。结论:3D打印、VR和MR技术均可以准确、直观和清晰地在体外复现复杂先心病的解剖结构,可以在术前诊断、手术规划和术中导航等外科诊疗环节产生积极作用。三种技术各有特点,也有各自需要改进的地方。3D打印技术特点在于可以模拟实际的手术操作,但是打印材料和技术有待提升;VR技术特点在于可以用“内窥”视角探查心内和血管内结构,以及标记手术要点,但是操作工具有待丰富;MR技术特点在于可以将虚拟心脏模型与真实心血管结构重合,起到独特的术中导航作用,但是重合方法和效果有待改进和提高,操作工具有待完善,显示设备有待升级。
张敏[5](2019)在《基于RhoA/ROCK信号通路研究18β-甘草次酸对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保护作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18β-GA)对肺动脉高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两种模型,通过对SD大鼠(Sprague-Dawle rat)单次腹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以及通过PDGF-BB(20ng/ml)刺激建立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增殖模型。采用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mPAP、RVSP);采用脏器称重法检测大鼠右心肥厚(RVH);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血管形态学变化;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中胶原纤维增生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肺组织中RhoA、ROCK1、ROCK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增殖检测技术观察18β-甘草次酸对HPASMCs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β-甘草次酸对HPASMCs的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18β-甘草次酸对HPASMCs中RhoA、ROCK1、ROCK2、p-MYPT1、t-MYPT1、Bax、Bcl-2、p27kip1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RT-qRCR法检测18β-甘草次酸对HPASMCs中RhoA、ROCK1、ROCK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MCT组大鼠的mPAP、RVSP以及右心肥厚指数(RVHI)与正常组相比显着升高,给药不同剂量18β-甘草次酸(100、50mg/kg)治疗后,mPAP、RVSP、RVHI与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中小动脉血管壁显着增厚,血管管腔面积狭窄,与模型组相比,18β-甘草次酸(100、50 mg/kg)能够显着改善大鼠肺中小动脉重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MCT组大鼠肺组织胶原纤维化显着,肌纤维无规则排列,给予18β-甘草次酸(100、50 mg/kg)剂量治疗后可显着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胶原纤维增生情况,肌纤维排列连续,趋于整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α-SMA的表达水平显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给予18β-甘草次酸(100 mg/kg)治疗能降低大鼠肺组织中α-SM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8β-甘草次酸(100 mg/kg)可以明显下调在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肺组织中过高表达的RhoA、ROCK1、ROCK2;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18β-甘草次酸(80、160μM)对HPASMCs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18β-甘草次酸(80、160μM)具有阻滞HPASMCs细胞周期的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8β-甘草次酸(160μM)可以显着降低在HPASMCs中高表达的RhoA、ROCK1、ROCK2、Bcl-2和过高表达的p-MYPT1/t-MYPT1比例,并且能够明显提高p27kip1、Bax的蛋白表达;RT-qRCR结果显示,对比模型组,18β-甘草次酸(160μM)能够显着抑制HPASMCs中RhoA、ROCK1、ROCK2 mRNA表达。结论1.18β-甘草次酸对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具有保护作用;2.18β-甘草次酸对PDGF-BB诱导的HPASMCs增殖具有抑制作用;3.18β-甘草次酸通过调节RhoA-ROCK信号传导途径改善肺动脉高压的发展。
徐涛[6](2017)在《Sulforaphane对H9C2心肌细胞冷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莱菔硫烷对H9C2心肌细胞冷缺氧/复氧损伤保护作用与剂量和处理时间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1实验模型的建立和分组:第一部分SFN剂量的探讨:实验随机分为Sham组:H9C2心肌细胞置于5%CO2、37℃常规条件下培养;冷H/R组:用D-hanks液置换常规细胞培养液后,备一密封缺氧盒将H9C2心肌细胞放入,随后密封加压通入95%N2、5%CO230min,再将该缺氧盒置于4℃冰箱冷藏10h,再用常规细胞培养液将D-hanks液置换并将细胞置于培养箱中常规培养4h,SFN5μM预处理组、SFN10μM预处理组、SFN25μM预处理组、SFN100μM预处理组:细胞进行缺氧处理前12h用SFN终浓度为5、10、25、100μM的培养液将常规细胞培养液置换,后续处理与冷H/R组相同;第二部分SFN预处理时间的探讨:实验随机分为冷H/R组;SFN预处理24h组、SFN预处理12h组、SFN预处理8h组、SFN预处理4h组、SFN预处理0.5h组:细胞进行缺氧处理前24、12、8、4、0.5h用SFN终浓度为10μM的培养液将常规细胞培养液置换,后续处理与冷H/R组相同。2检测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比每组H9C2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凋亡程度,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生存活力,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HO-1、NQO1、Bcl-2、Bax等蛋白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不同剂量SFN预处理组(5μM组、10μM组、25μM组、100μM组)与冷H/R组相比,心肌细胞生长状态均好于冷H/R组,细胞存活率有不同程度提高(70.49±2.77,76.16±1.38,67.70±3.34,60.08±2.24 vs 54.95±1.54,P<0.05);不同时间SFN预处理组(24h组、12h组、8h组、4h组、0.5h组)与冷H/R组相比,心肌细胞生长状态均好于冷H/R组,细胞存活率有不同程度提高(70.12±3.24,75.78±3.23,68.75±4.15,64.45±3.26,60.21±2.24 vs.56.04±2.23,P<0.01)。各组心肌细胞HO-1和NQO1蛋白表达:Sham组:HO-1和NQO1蛋白表达较弱;与Sham组比较,冷H/R组HO-1和NQO1蛋白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冷H/R组比较,不同剂量SFN预处理组、不同时间SFN预处理组HO-1和NQO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以SFN10μM组和SFN12h组最明显;各组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Sham组:Bcl-2和Bax蛋白表达较弱;与Sham组比较,冷H/R组Bcl-2和Bax蛋白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冷H/R组比较,除SFN100μM组的Bcl-2蛋白水平无差异(P>0.05),其余各组Bcl-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Bax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SFN10μM组和SFN12h组最明显,BCL2/Bax比值也是这种情况。结论1 SFN能够通过增加II期酶HO-1、NQO1的表达实现对H9C2心肌细胞冷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2 SFN能够通过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抑制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增大Bcl-2/Bax蛋白比值实现对H9C2心肌细胞冷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3 10μM为SFN发挥保护作用的最佳剂量;12h为SFN发挥保护作用的最佳预处理时间。
马名嘉[7](2015)在《马凡综合征的分子诊断与外科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马凡综合征患者致病基因突变目的:马凡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结缔组织病变引起骨骼、眼部和心血管系统受累,易导致主动脉扩张和夹层,致病基因为FBNl。TGFBR2基因发生致病突变也可以出现类似症状。我们希望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测马凡综合征患者基因型,验证临床诊断,同时检测二代测序技术对FBN1基因和TGFBR2基因覆盖度、准确率。方法:选择两名根据Ghent标准确立临床诊断的马凡综合征患者,他们来自不同家系,经同意后采集外周血样本。通过Ion AmpliSeq Designer订制功能设计专门适合马凡综合征患者基因检测的多重PCR引物Panel;提取患者基因组DNA;通过PCR反应用Panel中设计好的引物对目标片段文库进行扩增并加装接头;用Ion OneTouch2油包水PCR仪对文库进行构建;使用Ion PGM系统对模版DNA测序;测序结果利用Ion Torrent平台专属软件Torrent Suite v4.2.1进行处理并用多种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Ion PGM二代测序仪对来自于两个不同家族的马凡综合征患者基因组DNA的FBN1基因和TGFBR2基因进行选择性测序,平均输出589714读长,每个样本命中率平均为89.87%。目标区域平均测序深度是794层。发现了19个已知或者新的突变。其中第一个患者有16个突变,第二个患者有15个突变。19个突变中,12个为终止突变,2个为同义突变,5个为非同义突变,包括3个错义突变,1个无义突变以及1个移码突变。结论:通过Ion torrent PGM二代测序平台,设计专门Panel,对马凡综合征患者FBNl、TGFBR2进行基因检测,方法可行并且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第二部分用Sanger测序法对二代测序补充及结果验证目的:应用Sanger测序对二代测序得到的FBN1和TGFBR2检测结果进行补充测序,同时对于二代测序发现的所有突变,应用Sanger测序技术提供验证。通过比较Sanger测序与之前Ion Torrent测序结果的吻合性来评价二代测序用于检测FBNl和GFBR2这两个多外显子基因的可靠程度。同时利用一代测序对先证者家系成员和健康人群基因组DNA目标片段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判断所发现基因突变的致病性。方法:在征得书面同意后,对所有的先证者和患者家庭成员进行病史采集。采用统-问卷形式记录患者信息,绘制家系图。对照Ghent诊断标准为患者系统症状评分。采集患者及血亲的血样7m1进行基因检测。同时对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400例基因组DNA进行比对测序。测序完成后用Chromas3.0软件将测序数据转化成可读格式,再利用Dnaman v6.0.40软件完成序列比对分析。根据我们采集的临床资料结合测序结果对基因突变导致的生物学效应进行分析解释。结果:对FBN1和TGFBR2基因的补充测序没有发现新的突变位点。通过对马凡综合征患者基因组DNA的重测序,我们确认了之前二代测序的结果。其中无义突变c.1585C>T,p.Arg529X,SNP位点编号rs137854476以及新发现的一个移码突变c.63556356insTG, p.G2120fsX2160是致病突变,患者家庭成员中被检测该突变的人有相应表型特征,属于马凡综合征患者。新发现的另一个错义突变是良性SNP, c.913A>G,p.Thr305Ala在患者及表型正常家属和健康人群中检测到。结论:我们通过Sanger测序法验证了二代测序技术对于马凡综合征致病基因FBN1和TGFBR2检测的有效性。通过FBN1致病基因突变的发现对马凡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确诊。第三部分中低温停循环在急性A型夹层全弓置换手术当中的应用目的:A型主动脉夹层是马凡综合征最严重的并发症,我们采用全弓置换+象鼻支架植入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并在实践中改进方法,将停循环合并顺行脑灌注进行弓部置换时的低温水平升高到中低温的程度(咽温20.1-28℃)。通过总结临床资料,分析查找手术危险因素,评价这一手术方式对马凡综合征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全弓置换手术的99名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按照中低温组和深低温组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分类变量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连续性变量使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对影响30大死亡率以及神经功能不良事件(包括一过性和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病例)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回归模型的变量和校正因子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是否为急诊手术、术前左室EF值、是否患有乙肝、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冠心病、术前休克、术前透析、体外循环时间超过40min、低温分组(咽温20。C分界)、术中红细胞消耗量、术中新鲜冰冻血浆消耗量。结果:全组患者采用全弓置换+象鼻支架手术治疗。根部手术操作中Bentall术式占绝大多数33例(84.6%)。一过性神经功能损伤的概率是17.2%。30天死亡人数17人。全体患者平均手术时长508.8±80.0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27.9±37.3min,心肌阻断时间127.6±23.6min,低温停循环时间29.9±6.0min。马凡综合征患者5人,平均年龄30.0±7.4。接受手术的马凡综合征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一人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紊乱。多因素分析发现停循环时深低温(咽温14-20℃)是神经功能损伤独立危险因素(P=0.031;OR=0.385;95%CI=0.162-0.919)。随访1-4年,1人因再发B型夹层住院治疗,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应用主动脉全弓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技术治疗马凡综合征安全有效,术中采用中低温保护策略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朱晓华[8](2014)在《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备及用于内皮祖细胞生长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血管支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晚期血栓及支架内再狭窄等晚期并发症使治疗效果受到严重的挑战。天然内皮细胞具有的抗凝及抗增生特点,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于是植入性心血管材料的快速内皮化迅速成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内皮祖细胞作为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其在血管修复及血管新生中的作用逐渐被研究者发现并受到重视。关于内皮祖细胞用于快速内皮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由于体内实验环境的复杂性及检测观察的困难,目前对内皮祖细胞识别、筛选、归巢分化的研究,仍然局限在体外静态二维细胞培养平台进行,分阶段单因素研究内皮祖细胞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而细胞级联、动态(内皮祖细胞捕获——分化内皮——形成内膜)的生长信息很难系统获得,材料——仿生层——细胞的原位交互作用也不能实时观察和有效调控。微流控芯片系统作为一种迅速发展起来的多功能研究平台,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为内皮祖细胞的研究带来了契机。利用它可以突破目前材料仿生构建中三维复合组建的瓶颈,在结构和功能上高仿真进行细胞微环境的三维构建,并可以实时、动态原位的研究内皮祖细胞多阶段生长行为。本论文设计了6种拥有平行主通道的微流控芯片,通过尺寸更小的通道将平行主通道连接在一起,并利用该芯片模拟天然血管的结构来研究内皮祖细胞在内膜修复中的生长行为。利用COMSOL软件对设计的芯片进行有限元仿真,流体仿真结果显示,有两组芯片由于主通道与小通道之间的宽度比过小,出现了侧流现象,其他几组均满足要求;SDF-1扩散的仿真结果显示,所有芯片均可以在小通道中形成浓度梯度,且梯度的变化差沿液体在主通道中流动的方向逐渐变小。芯片材料(玻璃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经等离子体处理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对内皮细胞的粘附、增殖、存活率均显着提高,同时内皮细胞在玻璃表面的增殖能力增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结果显示,细胞具有晚期内皮祖细胞的特征。趋化实验显示,内皮祖细胞可沿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在芯片中形成的浓度梯度差,向高浓度SDF-1处迁移趋化,并且细胞在高梯度差的SDF-1环境下的趋化效果更加明显。三维培养实验显示,内皮祖细胞在三维状态下具有成管现象。共培养实验显示,内皮祖细胞能够与平滑肌细胞在三维环境下形成血管管腔样结构。综上所述,微流控芯片技术作为一种多功能实验平台,可以为研究内皮祖细胞对血管内膜修复提供模拟血管结构的三维环境。同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传振[9](2014)在《hHIF-1α基因转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肺动脉高压是以肺血管阻塞性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征的严重肺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外周肺小动脉中膜增生肥厚,肺小血管闭塞和肺细小动脉丛样病变。而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主要是由于体-肺分流的异常血流动力学引起,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病情进展,临床处理困难,致死率极高。目前扩血管药物对肺动脉高压治疗的长期疗效无法令人满意,而干细胞移植的血管新生治疗方式已经在各个疾病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内皮祖细胞是一类存在于外周血与骨髓中,并且能够增殖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它能够结合到缺血或者损伤的内皮部位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另外内皮祖细胞移植对于缺血缺氧性疾病治疗的远期疗效已经得到了证实。低氧诱导因子(HIF-1)是广泛存在于体内能够参与血管新生的转录因子,在机体缺氧时能够增加血管床的数量从而改善缺血缺氧,其生物活性主要取决于HIF-α亚基。内皮祖细胞和低氧诱导因子对于改善组织缺血缺氧有协同作用,因此我们推测,在体外,通过慢病毒介导将HIF-1α转染入内皮祖细胞,高表达HIF-1α的内皮祖细胞移植入体内能够协同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减轻肺动脉高压并且逆转肺动脉血管重构,从而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未来的基因和干细胞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探讨并构建一种可靠、稳定、经济的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并确定能够成功建立可逆或者不可逆的肺高压模型的时间,为肺高压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2.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并纯化鉴定,为内皮祖细胞移植提供条件。3.构建并鉴定人HIF-la (hHIF-1α)慢病毒表达载体,慢病毒介导hHIF-1α体外转染内皮祖细胞,确定最佳感染复数(MOI)及转染效率并观察转染后内皮祖细胞在低氧环境下的生长状态和hHIF-1α的表达。4.将高表达hHIF-1α的内皮祖细胞经静脉途径移植到高动力肺动脉高压模型兔体内,观察肺血管血流动力学和肺组织病理变化,探讨单纯内皮祖细胞移植和高表达hHIF-1α的内皮祖细胞移植对肺动脉高压的不同影响,证实其对肺高压治疗作用的血管新生机制。方法:1.取1月龄新西兰白兔进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套管法和直接缝合吻合法两种分流手术,比较两种分流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手术后1、2、3、6和12个月,通过右心导管术分别测量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肺动脉压,为了排除套管和缝合吻合的分流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我们在分流血管夹闭前后分别测定肺动脉压力。称量右心室和左心室+室间隔重量,计算右心室和左心室+室间隔重量的比值[RV/(LV+S)]来评估右心室肥厚程度。动物处死后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形态变化并通过Heath-Edwards分级方法进行评价,观察术后不同时间段各组肺血管病理形态及Heath-Edwards分级情况,从而确定分流手术后导致的可逆或者不可逆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时间。2.取新西兰白兔双下肢股骨骨髓,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后,取中间云雾状单个核细胞进行细胞培养,EGM-2内皮祖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单个核细胞并进行传代纯化。体外培养细胞,观察细胞不同时间的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的CD34. CD133和VEGFR-2表面抗原表型,Dil-Ac-LDL和FITC-UEA-1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的双吞噬功能。同时用CM-DiL标记细胞,观察细胞标记率以及标记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3.根据NCBI数据库中hHIF-1α序列设计引物,以hHIF-1α cDNA作为模板做PCR扩增,NheI和BamHI双酶切重组克隆hHIF-1α质粒和空白载体。参照Invitrogen公司ViraPower慢病毒包装系统的方法进行hHIF-1α慢病毒的包装,并测定慢病毒滴度。取培养2周的EPCs传代于6孔板中,细胞生长满意后进行病毒转染。按照MOI值=0、5、10、20、50、100、200分别加入慢病毒液,同时加入Polybrene (8μg/ml),置于37℃低氧培养箱中(1%02,5%CO2和94%N2)培养。培养48-96小时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数,计算转染效率,确定最佳MOI值。转染成功后,Western blot检测hHIF-1α在EPCs中的表达情况。4.新西兰白兔按照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吻合的方式建立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术后4、8和12周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检测吻合口的通畅度及心功能情况,12周后均通过右心导管术检测肺动脉压力。所有成功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和假手术组的新西兰白兔被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分离;空白对照组: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后不做任何处理;EPCs组:通过左侧颈内静脉行单纯EPCs移植;hHIF-1-EPCs组:通过左侧颈内静脉行转染后高表达hHIF-1α的EPCs移植;EPCs对照组:通过左侧颈内静脉行转染空载体的EPCs移植;培养基组:仅通过左侧颈内静脉向模型兔注射EGM-2培养基。2周后通过右心导管术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处死动物后行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变化,计算肺小动脉的管壁厚度指数及相对管壁面积指数。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移植的EPCs在肺组织中的分布,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hHIF-1α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组织Ⅷ因子以观察各组肺组织毛细血管密度,明确EPCs和转染hHIF-1α的EPCs移植对肺血管数量的影响。结果:1.套管组建立模型从麻醉到结束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40±0.12h,吻合组为1.48±0.21h。套管组的死亡率为27.5%(11/40),吻合组死亡率为12.5%(5/40)。手术后2个月至12个月,与假手术组相比,套管组和吻合组在分流血管夹闭前均有明显增高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和RV/(LV+S)(P<0.05)。虽然分流血管夹闭后,肺动脉压力有所下降,但是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肺动脉压力仍明显增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套管组和吻合组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和RV/(LV+S)无明显差异。通过Heath-Edwards分级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套管组和吻合组肺组织在术后3个月出现可逆肺动脉高压病理改变,6个月后出现不可逆肺动脉高压病理改变。2.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24小时开始贴壁,培养7天后细胞可形成典型集落,2周以后即出现克隆性生长的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34、CD133和VEGFR-2的阳性表达均占80%-95%,双荧光染色可见90%的贴壁细胞都能够特异性的摄取Dil-Ac-LDL和FITC-UEA-1。CM-DiL标记细胞2天后,倒置荧光显微镜可见95%的细胞胞浆和胞膜均被染成红色,少量次数传代后红色荧光无明显衰减,并且标记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3. hHIF-1α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并包装后,转染293TN细胞可见明显绿色荧光,测慢病毒滴度:hHIF-1α慢病毒为1.5×107TU/ml,对照空载体慢病毒为5×108TU/ml。不同MOI转染EPCs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MOI=100时,转染效率最高,约为90%以上,并且细胞生长良好,无明显死亡,多次传代后能够稳定表达。慢病毒转染EPCs96小时后行Western blot,转染hHIF-1α的EPCs组可见hHIF-1α蛋白表达,未转染和空载体对照组无hHIF-1α表达,证明hHIF-1α已经成功转染至EPCs中。4. hHIF-1α转染的EPCs移植后2周,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空白对照组和培养基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和RV/(LV+S)明显增高(P<0.05)(假手术组分别为:13.3±1.636mmHg,8.97±1.356mmHg和0.247±0.021;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2.066mmHg,23.1±1.331mmHg和0.436±0.034;培养基组分别为:35.9±2.132mmHg,23.4±1.389mmHg和0.433±0.026)。空白对照组和培养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PCs组和hHIF-1-EPCs组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和RV/(LV+S)明显降低(P<0.05)(EPCs组分别为:24.5±4.301mmHg,17.3±2.908mmHg和0.353±0.056; hHIF-1-EPCs组分别为:15.4±1.897mmHg,10.3±1.515mmHg和0.278±0.029),但是hHIF-1-EPCs组比EPCs组降低更明显(P<0.05)。EPCs组和EPCs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冰冻切片显示肺组织中EPCs组的EPCs可呈现红色荧光,hHIF-1-EPCs组的EPCs可呈现绿色荧光。结果显示2周后移植的EPCs主要定位于毛细血管周围和肺泡周围,并且有的已经形成了小血管样明显环状结构。肺组织Western blot检测,hHIF-1-EPCs组出现hHIF-1α特殊表达的条带,其余组均未见明显条带出现。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与假手术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和培养基组的管壁厚度指数和相对管壁面积指数明显增大(P<0.05),但空白对照组和培养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EPCs组和hHIF-1-EPCs组的管壁厚度指数和相对管壁面积指数明显降低(P<0.05),但是hHIF-1-EPCs组比EPCs组降低更明显(P<0.05). EPCs组和EPCs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Ⅷ因子,移植后EPCs组、hHIF-1-EPCs组和EPCs对照组毛细血管密度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EPCs组:4.50±1.354/mm2; hHIF-1-EPCs组:8.20±1.814/mm2;EPCs对照组:4.30±1.337/mm2;空白对照组:2.30±1.494/mm2),并且hHIF-1-EPCs组血管密度增大更明显(P<0.05)。结论:1.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吻合能够成功建立可靠、稳定、经济的兔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术后3个月左右可以形成可逆性肺动脉高压,术后6个月以后可以形成不可逆肺动脉高压。2.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体外分离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并且通过EGM-2培养基能够定向诱导、传代获取大量的纯化和稳定增殖的EPCs.3.当MOI=100时,慢病毒载体能以高转染效率将hHIF-1α和GFP基因成功转染于兔EPCs中,并且细胞生长良好,能够长期稳定表达。4.hHIF-1α联合EPCs移植能够有效的减轻肺动脉高压、逆转肺血管的重构,其主要机制是促进肺组织血管新生、增加肺血管床密度,从而减轻了肺循环阻力。
李正才[10](2013)在《DSA冠脉造影对病人及医护人员辐射剂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冠心病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本病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常见,美国约有700万人患有冠心病,而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该病,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我国虽然不如欧美多见,但近年来也呈快速地增长趋势,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目前,临床经验已经表明,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 CA)为经典的冠心病检查方法,因其准确度较高,被誉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DSA冠状动脉造影出现时间最早,技术比较成熟,且可以引导治疗,目前,在绝大多数医院都在使用DSA进行冠脉造影。同时,在放射性介入手术中,冠状动脉介入程序所占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在1996年,美国执行的放射性介入程序的次数就超过了700000,而心源性干预措施的冠脉程序与其它介入程序相比为700000:30000。在放射性介入程序过程中,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必须长时间在X射线下操作,因此,患者和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都会受到大量的辐射照射,不仅有可能引发确定性效应,如患者皮肤损伤,术者眼晶状体损伤等,同时还会增加随机性效应发生的概率,如血象发生改变(白血病)和年轻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等。然而,人们通常为了追求高质量的图像,在很多时候都使用较高条件的X射线照射,这就增加介入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辐射剂量,据调查,很多介入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已经超过个人剂量约束值,同时,根据文献报道,介入过程中的患者的放射性损伤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X射线的防护问题,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受照剂量尽可能地降低,并将其限制在合理地可接受的水平,以防止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本实验根据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时的摄影和透视条件,利用仿真人体模型,模拟冠脉造影手术,对患者各敏感器官的剂量,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铅衣前和铅衣后皮肤表面的辐射剂量进行测量并分析,目的是在实行介入手术过程中,对X射线照射是否可以引发放射性损伤,以及介入手术过程中的辐射剂量学问题进行分析,为介入工作人员实行介入手术时,在防护问题方面,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二、冠脉分流术专用托盘的制作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脉分流术专用托盘的制作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Lnc-C3orf38-2:7调控平滑肌细胞凋亡上调在颈动脉狭窄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Lnc调控凋亡通路相关m RNA筛选及功能验证 |
一、实验设计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分析与讨论 |
六、结论与意义 |
第二部分 Lnc调控m RNAAPAF1 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上调的具体机制研究 |
一、实验设计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分析与讨论 |
六、结论与意义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调节性T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血管创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2)90分钟内完成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晚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及LCZ696对缺氧内皮细胞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一 |
Abstract 1 |
摘要二 |
Abstract 2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2. 数据收集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4.1 结果一 |
4.2 结果二 |
4.3 结果三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 |
局限性 |
综述 急性ST段抬离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门-球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1 CPAP对OSAHS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研究 2 NLRX1在OSAHS软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和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论文二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和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附件 |
(4)3D打印及可视化技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诊疗现状 |
1.2 3D打印技术及医学应用现状 |
1.2.1 3D打印技术 |
1.2.2 3D打印技术医学应用现状 |
1.2.3 3D打印技术在先心病诊疗的应用现状 |
1.3 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及其医学应用现状 |
1.3.1 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 |
1.3.2 虚拟现实技术的医学应用现状 |
1.3.3 混合现实技术的医学应用现状 |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国产3D打印机打印精确性评估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获取医学影像数据 |
2.2.2 建模 |
2.2.3 打印及后处理 |
2.2.4 患者资料 |
2.2.5 位点测量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D打印技术在复杂先心病外科诊疗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3D打印方法及患者资料 |
3.2.2 3D打印心脏模型应用 |
3.2.3 主刀医生评价 |
3.2.4 统计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拟现实技术在冠状动脉瘘和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外科诊疗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一般资料 |
4.2.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现实技术在PA/VSD/MAPCAs外科诊疗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一般资料 |
5.2.2 混合现实技术应用 |
5.2.3 主刀医生评价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RhoA/ROCK信号通路研究18β-甘草次酸对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18β-甘草次酸通过抑制RhoA/ROCK通路对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保护作用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18β-甘草次酸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PDGF-BB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基金项目 |
个人简历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6)Sulforaphane对H9C2心肌细胞冷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细胞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1.4 主要自配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重复使用实验用品处理方法 |
1.2.2 实验分组 |
1.2.3 H9C2心肌细胞培养 |
1.2.4 H9C2心肌细胞冷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建立 |
1.2.5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9C2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 |
1.2.6 CCK-8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1.2.7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操作步骤 |
1.2.8 统计学处理 |
1.3 结果 |
1.3.1 SFN计量的探讨 |
1.3.2 SFN预处理时间的探讨 |
1.4 讨论 |
1.4.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
1.4.2 莱菔硫烷的药理特点及其在心肌IRI的作用 |
1.4.3 II期酶HO-1、NQO1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
1.4.4 Bcl-2 家族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Sulforaphan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2.1 莱菔硫烷 |
2.1.1 莱菔硫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2.2 GSK-3β/mPTP通路的生物学特性 |
2.2.1 GSK-3β的生物学特性 |
2.2.2 mPTP的生物学特性 |
2.3 GSK-3β/mPTP通路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马凡综合征的分子诊断与外科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马凡综合征患者致病基因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用SANGER测序法对二代测序补充及结果验证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低温停循环在急性A型夹层全弓置换手术当中的应用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索引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备及用于内皮祖细胞生长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内皮祖细胞(EPCs) |
1.2.1 内皮祖细胞的来源 |
1.2.2 内皮祖细胞(EPCs)表面标记物 |
1.2.3 内皮祖细胞对损伤部位的修复机制 |
1.2.4 内皮祖细胞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 |
1.2.5 内皮祖细胞在植入性心血管材料研究中面临的问题 |
1.3 微流控芯片 |
1.3.1 芯片材料 |
1.3.2 加工方法 |
1.3.3 微流控芯片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论文的实验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实验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仿真 |
2.1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
2.1.1 设计思路 |
2.1.2 设计方案 |
2.2 微流控芯片的有限元仿真 |
2.2.1 软件介绍 |
2.2.2 芯片仿真 |
2.2.3 芯片仿真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3.1 材料选取 |
3.2 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
3.2.1 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3.2.2 材料制备 |
3.2.3 细胞粘附实验 |
3.2.4 细胞增殖实验 |
3.2.5 细胞凋亡实验 |
3.2.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SU-8阳模板制备 |
3.4 芯片制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皮祖细胞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培养 |
4.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纯化及诱导 |
4.1.1 实验准备 |
4.1.2 实验步骤 |
4.2 内皮祖细胞鉴定 |
4.2.1 α-SMA及vWF的表达 |
4.2.2 内皮祖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 |
4.2.3 鉴定结果分析 |
4.3 内皮祖细胞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培养 |
4.3.1 初期培养中的问题 |
4.3.2 细胞悬液的流速设定 |
4.3.3 细胞在芯片中的粘附探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用微流控芯片研究内皮祖细胞的生长行为 |
5.1 内皮祖细胞在芯片中的趋化 |
5.1.1 实验准备 |
5.1.2 实验步骤 |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 内皮祖细胞在芯片中的三维培养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实验优化 |
5.3 内皮祖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共培养 |
5.3.1 实验准备 |
5.3.2 实验步骤 |
5.3.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英文缩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hHIF-1α基因转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ATALOGUE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吻合建立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内皮祖细胞的转染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慢病毒介导的hHIF-1α基因转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课题创新点及局限性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SCI学术论文 |
英文论文一 |
英文论文二 |
附表 |
(10)DSA冠脉造影对病人及医护人员辐射剂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DSA 工作原理 |
1.2 DSA 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
1.2.1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
1.2.2 介入放射学的应用 |
1.2.3 DSA 技术的发展 |
1.2.4 DSA 的临床应用 |
1.3 介入诊疗过程中的辐射剂量 |
1.3.1 吸收剂量 |
1.3.2 患者皮肤损伤的剂量测定 |
1.3.3 对职业人员的剂量测定 |
1.4 辐射损伤和受照剂量 |
1.4.1 剂量阈值 |
1.4.2 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的受照剂量 |
1.4.3 介入诊疗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
1.5 介入诊疗过程中的防护情况 |
1.5.1 介入诊疗过程中剂量影响因素 |
1.5.2 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的防护 |
1.5.3 介入诊疗过程中工作人员的防护 |
1.6 DSA 性能检测 |
1.6.1 DSA 性能检测依据 |
1.6.2 DSA 性能检测的要求 |
1.6.3 DSA 性能检测方法 |
1.7 小结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基本信息 |
2.1.2 实验材料详细资料 |
2.2 方法 |
2.2.1 DSA 机器性能检测 |
2.2.2 热释光剂量管的制备 |
2.2.3 热释光剂量粉退火 |
2.2.4 热释光剂量计制备 |
2.2.5 热释光测量系统标定 |
2.2.6 实验条件的选择 |
2.2.7 模拟冠状动脉造影,对仿真人体模型进行照射 |
2.2.8 对热释光剂量计进行测量 |
2.2.9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DSA 性能检测结果 |
3.2 患者各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 |
3.3 第一术者各高度层面铅衣前和铅衣后皮肤表面的吸收剂量 |
3.4 第一术者与第二术者各高度层面皮肤表面的吸收剂量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5.1 患者各层组织器官吸收剂量 |
5.2 患者背侧皮肤吸收剂量 |
5.3 介入工作人员铅衣前和铅衣后皮肤表面吸收剂量 |
5.4 第一术者与第二术者各高度层面皮肤表面的吸收剂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冠脉分流术专用托盘的制作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Lnc-C3orf38-2:7调控平滑肌细胞凋亡上调在颈动脉狭窄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诗颖.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90分钟内完成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晚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及LCZ696对缺氧内皮细胞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 马文健.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1 CPAP对OSAHS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研究 2 NLRX1在OSAHS软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小婷. 山东大学, 2019(09)
- [4]3D打印及可视化技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 邱海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5]基于RhoA/ROCK信号通路研究18β-甘草次酸对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保护作用[D]. 张敏. 宁夏医科大学, 2019(08)
- [6]Sulforaphane对H9C2心肌细胞冷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D]. 徐涛. 华北理工大学, 2017(03)
- [7]马凡综合征的分子诊断与外科治疗研究[D]. 马名嘉.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8]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备及用于内皮祖细胞生长行为的研究[D]. 朱晓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9]hHIF-1α基因转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D]. 刘传振. 山东大学, 2014(12)
- [10]DSA冠脉造影对病人及医护人员辐射剂量的研究[D]. 李正才. 吉林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