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性肝炎的肝外自身免疫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谭绪[1](2021)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疾病活动、肝纤维化进展及预后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等。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被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其中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PBC-AIH overlap syndrome,PBC-AIH OS)最为常见。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同时具有PBC、AIH两种不同疾病的生化、免疫学、病理表现特征。作为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PBC的典型病理表现为显着的胆管损伤,主要为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胆管缺失及慢性胆汁淤积造成肝硬化,其病理本质为肝内胆管的损伤。而AIH主要表现为肝实质的炎症,其病理本质为肝细胞损伤。重叠综合征是否会对肝脏炎症活动、肝纤维化进展速度、预后造成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分析:1、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与PBC患者首次就诊时的临床及血清学特点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及评分分级情况;2、PBC-AIH重叠综合征及PBC患者治疗1年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者疾病活动程度;3、使用APRI、FIB-4评估PBC-AIH重叠综合征及PBC患者肝纤维化进展速度差异;4、评估PBC-AIH重叠综合征及PBC患者UDCA治疗应答情况及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79例(PBC-AIH OS组),PBC患者97例(PBC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PBC-AIH OS组、PBC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无创肝纤维化指标FIB-4、APRI。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计算PBC-AIH OS组、PBC组患者治疗1年及末次住院随访时APRI、FIB-4较基线变化情况及年变化情况。用巴塞罗那标准评估PBC-AIH OS组、PBC组患者生化缓解情况。比较PBC-AIHOS组、PBC组患者随访期间肝硬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 果]1、本研究共纳入PBC-AIH OS组患者79例(79/176;44.9%),其中男性6例,女性73例,平均年龄57.43±9.44岁。PBC组患者97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89例,平均年龄58.30±10.45岁。PBC-AIH OS组、PBC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分别为:乏力、黄疸、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至少25%患者无症状,因肝功能异常就诊;2、PBC-AIHOS组、PBC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就诊时症状、Child分级、BMI、UDCA治疗量、病理学分期、免疫学指标(AMA-M2、GP210、SP100)方面无显着统计学差异;3、PBC-AIH OS组、PBC组患者在在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梗/脑梗无统计学差异,P>0.05;4、PBC-AIH OS组患者ALT、AST、总胆固醇、血红蛋白、血小板显着高于P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BC-AIH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显着低于P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BC-AIH OS组、PBC组患者首次就诊时ALP、GGT、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PT、APTT、红细胞、白细胞、IgA、IgG、IgM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5、PBC-AIH OS 组、PBC 组患者首次就诊时 APRI、FIB-4;APRI、FIB-4评分及评分分级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6、PBC-AIH OS 组、PBC 组患者治疗 1 年后血清 ALP、GGT、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BC-AIH OS组、PBC组患者UDCA治疗1年后ALP、GGT、ALT、AST水平两组间无显着差异;7、PBC-AIH OS 组、PBC 组患者治疗 1 年后 APRI、FIB-4;APRI、FIB-4评分及评分分级;APRI变化、FIB-4变化;APRI、FIB-4分级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8、PBC-AIH OS 组、PBC 组患者末次随访时 APRI、FIB-4;APRI、FIB-4分级;APRI变化、FIB-4变化;APRI年变化、FIB-4年变化;APRI、FIB-4分级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9、PBC-AIH OS组、PBC组患者治疗1年后及末次随访时生化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10、PBC-AIH OS组、PBC组患者随访期间肝硬化及肝病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无统计学差异。[结 论]1、PBC-AIH重叠综合征在PBC患者中并不罕见,长期随访患者中44.9%为PBC-AIH重叠综合征。31%PBC患者病情会发展为PBC-AIH重叠综合征;当PBC患者出现血清ALT、AST升高时应注意筛查患者是否合并PBC-AIH重叠综合征;2、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与PBC患者对UDCA治疗应答情况无差异;3、经过规范治疗后,PBC-AIH重叠综合征与PB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肝纤维化进展速度无差异;4、经过规范治疗,后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与PBC患者相比3年近期预后无差异。
王变鹤[2](2020)在《1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资料,探讨AIH组和AIH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组、AIH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AIH合并胆囊结石组和不合并胆囊结石组、AIH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和保肝药物治疗组的临床特征,了解AIH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特点、规律,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便于临床上的早期诊断以及合理规范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AIH的临床资料,收集AIH的一般情况特征、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常规检验、血清生化、自身抗体、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腹部超声及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以及治疗情况,分别按照是否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否进展至肝硬化,是否合并胆囊结石及治疗方案进行分组研究分析。结果:1.本研究156例男性有22例,构成比为14.1%,女性有134例,构成比为85.9%,男女比例为1/6。患者诊断平均年龄为(51.8±13.7)岁,发病高峰为51-60岁。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脾大、皮肤巩膜黄染、腹胀、纳差、厌油腻、恶心;部分无临床症状,常因健康查体或其他原因检查发现肝脏功能异常而就诊,最终诊断为AIH;另有表现为皮肤瘙痒、腹腔积液、上腹不适、下肢水肿、关节痛、眼干/口干。2.本研究中68例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有干燥综合征19例(27.9%),桥本甲状腺炎12例(17.6%),类风湿关节炎11例(16.2%),糖尿病8例(1 1.8%),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8.8%),结缔组织病4例(5.9%),过敏性皮炎3例(占4.4%),银屑病2例(2.9%),系统性硬化症1例(1.5%),慢性萎缩性胃炎1例(1.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1.5%)。75例合并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有胆囊结石32例(42.7%),高血压病17例(22.7%),消化道出血8例(10.7%),EB病毒感染7例(9.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6.7%),肝性脑病4例(5.3%),肺部感染2例(2.7%)。3.本研究中显示示血清AST、ALT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ALP、GGT亦可见不同程度升高,但很少超过参考值上限5倍;另外可见TBil、GLB轻度升高,ALB轻度降低;血常规及PTA无明显升高或降低。其中64例行免疫球蛋白检查患者中,可见IgG轻度升高,而IgM无明显升高或降低。4.AIH相关自身抗体中阳性表现为148例(94.9%)ANA,31例(19.9%)ASMA,23 例(14.7%)AMA,19 例(12.2%)抗 SSA,14 例(9.0%)抗 gp210,12 例(7.7%)抗sp100,9 例(5.8%)抗 ul-RNP,8 例(5.1%)抗 SSB,7 例(4.5%)抗 Sm 抗体,5 例(3.2%)壁细胞抗体,4例(2.6%)抗CCP抗体,抗ds-DNA抗体、抗Scl-70抗体各3例(1.9%),抗-LC-1、抗-SLA/LP各1例(0.6%),未发现抗LKM-1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5.156例AIH行腹部超声、腹部CT平扫或增强、腹部MRI等检查发现59例脾大,48例肝硬化,32例胆囊结石,25例表现为肝脏弥漫性损害,未到肝硬化程度,23例出现腹腔积液,12例肝脏肿大,6例门脉高压,40例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表现。6.本研究156例AIH中行肝组织病理检查者15例(9.6%),主要表现为界面性肝细胞炎、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部分有胆管损伤表现。7.本研究中单纯AIH组有131例,AIH-PBC OS组有25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皮肤巩膜黄染、纳差、恶心、厌油腻、脾大,其中AIH-PBCOS组易出现皮肤瘙痒(P=0.005<0.05)。AIH-PBC OS组ALP、GGT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01)。自身抗体中AMA和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易出现在AIH-PBC OS组,其阳性率分别为92.0%、48.0%和20.0%(P值均<0.05)。单纯AIH组患者腹部超声及CT等影像学检查表现常较轻,其中38例(29.0%)未发现明显异常表现,而AIH-PBC OS 组有 2 例(8.0%)(P=0.027<0.05)。64 例行 IgG 和 IgM 免疫球蛋白检测者中AIH-PBC OS组IgM水平比单纯AIH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IgG水平上无明显差异。8.本研究156例AIH中进展至肝硬化者48例,非肝硬化者108例。肝硬化组患者年龄偏大,临床表现易见脾大(p<0.05)。另外肝硬化组的WBC、HGB、PLT、PTA水平低于非肝硬化组(P值均<0.05),ALB水平低于非肝硬化组(P值<0.05)。64例行免疫球蛋白检查患者中肝硬化组23例,非肝硬化组41例,肝硬化组IgG水平较非肝硬化组轻度升高(P=0.021<0.05),两组在IgM上无统计学差异。9.本研究中32例AIH合并胆囊结石,124例不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组ALP、GGT轻度升高(P值均<0.05)。胆囊结石组中有6例(18.8%)AIH-PBC OS,10例(31.3%)肝硬化;而不合并胆囊结石组中有19例(15.3%)AIH-PBC OS,38例(30.6%)肝硬化,两组在是否合并PBC以及是否已进展至肝硬化上无统计学差异。10.本研究中有98例AIH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主要为激素单药治疗;余58例仅应用保肝药物治疗者中25例担心激素副作用拒绝应用,10例炎症程度较轻未应用,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同时出现严重并发症未应用,7例已进展至肝硬化失代偿阶段未应用,还有因消化道溃疡、血糖控制不佳拒绝应用。另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组AST、ALT、TBil水平较高(P值均<0.05)。结论:1.AIH以中年女性为主,通常慢性起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易反复,也可隐匿起病,约1/3患者诊断时已进展至肝硬化,少数患者以急性发作或肝衰竭起病,且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2.血清学以AST、ALT升高为主,也可见ALP、GGT轻度升高,而且并非所有患者IgG升高;自身抗体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需重视肝脏组织学检查。3.AIH-PBC OS是最常见的重叠综合征,临床上具有转氨酶升高和胆汁淤积双重表现,IgM升高是其特征表现。4.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未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需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AIH的认识及治疗依从性。
孔晓露[3](2020)在《慢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系列表达测定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系列的表达分布情况,探讨免疫机制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来我院就诊住院的慢性肝病患者228例,分别为慢性病毒性肝炎78例,其中乙型肝炎53例、丙型肝炎25例,酒精性肝病61例、药物性肝损伤4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47例,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自身免疫性抗体系列包括ANA、AMA/AMA-M2、SMA、LC-1、LKM-1、PML、Ro52、gp210、sp100等测定。观察并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自身抗体表达的分布情况。结果:1.本研究所选择的228例慢性肝病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49%、46.15%、71.43%、67.21%。2.4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5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3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3例,3组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00%、97.44%、33.3%。AIH组ANA检出率最高,为80%,其次为Ro52、SMA、LC-1,阳性率分别为60.00%、40.00%、10.00%。PBC组检测到7种自身抗体,其中以AMA/AMA-M2阳性率最高,为97.44%。PSC组有1例患者检测出ANA。3.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78例,其中乙型肝炎53例,丙型肝炎25例。乙型肝炎共检测出7种自身抗体,分别为ANA、AMA/AMA-M2、PML、Ro52、gp210、sp100、LKM-1,阳性率分别为35.85%、9.43%、3.77%、7.55%、5.66%、1.89%、1.89%。丙型肝炎共检测出4种抗体,ANA检出率最高,为48.00%,依次为Ro52、AMA/AMA-M2、PML,阳性率分别为24.00%、4.00%、4.00%。丙型肝炎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6.00%高于乙型肝炎41.51%,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4.61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其中酒精性肝炎组24例,酒精性肝硬化组37例。酒精性肝炎患者中可检测到ANA、AMA/AMA-M2两种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83%、12.50%。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可检测出6种自身抗体,包括ANA、AMA/AMA-M2、PML、Ro52、gp210、LC-1,阳性率分别为75.68%、5.41%、8.11%、8.11%、8.11%、2.70%。两组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5.83%、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肝细胞型有15例,胆汁淤积型18例,混合型9例。肝细胞型可检测出6种自身抗体,分别为ANA、AMA/AMA-M2、PML、Ro52、gp210、LC-1,阳性率分别为60.00%、13.33%、6.67%、20.00%、13.33%、6.67%;胆汁淤积型可检测出6种自身抗体,分别为ANA、AMA/AMA-M2、Ro52、gp210、LC-1、LKM-1,阳性率分别为72.22%、5.56%、27.78%、11.11%、11.11%、5.56%;混合型组检出ANA、AMA/AMA-M2、Ro52、gp210 4种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3%、11.11%、22.22%、11.11%。3组药物性肝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73.33%、83.33%及44.44%,胆汁淤积型略高于肝细胞型、混合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肝病患者中自身抗体的总体分布情况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阳性率为91.49%,病毒性肝炎阳性率为46.15%,药物性肝损伤阳性率为71.43%,酒精性肝病阳性率分67.21%;2.不同种类慢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系列分布情况均以ANA阳性表达率最高;除此之外,AIH以Ro52、SMA次之;药物性肝损伤以Ro52、gp210相对表达较高;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以PML、Ro52、gp210表达为多;病毒性肝炎以Ro52、AMA/AMA-M2相对较高;3.慢性肝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种类不同水平自身抗体的检出,表明慢性肝病除有各自所造成直接肝细胞损伤的病因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损伤机制,阐释了临床上虽然病因已去除,疾病仍然进展,甚至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的可能,为慢性肝病的随访和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沈健[4](2020)在《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目的:本课题对不可行切除术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进行 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并通过检测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阳性的循环肿瘤细胞(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EpCAM-positive CTC)数量,评价 CTC 在 HCC 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了 97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不可手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CTC数量。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来评价每个CTC计数截断值(1-10)对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的影响,基于风险比率,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低水平CTC组(CTC计数0/1,计为0组)、中水平CTC组(CTC计数2-5,计为1组)以及高水平CTC组(CTC计数≥6,计为2组)。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价CTC数量与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入排标准,97例中8例患者达到排除标准而被剔除,最终共有89例HCC患者纳入本研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C数量是肝癌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49和0.007。经调整混杂因素之后,高水平CTC组和中水平CTC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比低水平CTC组升高2.819倍(95%可信区间:1.218-6.526;P=0.016)和1.301倍(95%可信区间:0.630-2.685;P=0.477)。高水平CTC组和中水平CTC组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分别比低水平CTC组升高3.705倍(95%可信区间:1.628-8.433;P=0.002)和 1.648 倍(95%可信区间:0.843-3.223;P=0.144)。结论:高水平CTC数量(CTC≥6)提示行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预示较差的预后。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观察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及生存预后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36例接受单用TACE治疗,30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治疗前后的CTC数量。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价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C数量的变化。同时通过缺氧培养HepG2细胞系模拟TACE术后肿瘤局部缺氧微环境,采用CCK-8、Transwell以及划痕试验评价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检测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E-cadherin、VE-cadherin以及Vimentin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差异的显着性。结果: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组患者的中位OS相比单用TACE治疗组明显延长(16.3 vs.11.2个月;P=0.016),中位PFS相比单用TACE治疗组也明显延长(10 vs.4.5个月;P=0.001)。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治疗后CTC数量明显下降(2.6±0.6 vs.1.2±0.2个;P=0.01),而单用TACE组患者治疗后CTC数量无显着下降(2.4±0.5 vs.1.6±0.3个;P=0.08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P=0.003)以及BCLC分期(P=0.006)两项指标是影响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epG2细胞缺氧培养后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观察到EMT相关的蛋白表达改变。索拉非尼可以抑制HepG2缺氧后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MT现象。结论:索拉非尼可明显降低TACE治疗肝癌患者CTC数量,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索拉非尼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而减少CTC的产生。第三部分 循环肿瘤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索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cell,CTC)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TACE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检测CTC数量,并纯化提取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P53突变的ctDNA含量。采用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评估患者 TACE 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TP53突变ctDNA与CTC之间相关性,以及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之间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并分析ctDNA与TACE近期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例患者中11例TP53基因突变检测为阳性,突变率为36.7%。TP53突变组和非突变组中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分期)、血管侵犯以及肝外转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CTC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TACE术后六个月,TP53突变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12.5%和25%,明显低于非突变组的60%和7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8和P=0.037)。突变组11例患者中有7例进行了 TACE术后第二次ctDNA检测,显示7例患者中有6例TACE前后ctDNA含量的变化与近期疗效相符,一致率为85.7%。结论:TP53突变ctDNA与CTC无明确相关性,TP53突变可能是影响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TACE前后ctDN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近期疗效有较高一致性,有望成为监测TACE近期疗效的可靠指标。
张亚军[5](2020)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特点及临床意义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34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为临床上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8月-2019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234例作为HBV组,其中进展为肝硬化者143例,分为肝硬化组,未进展为肝硬化者91例,分为非肝硬化组;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者63例,分为肝衰竭组,未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者171例,分为非肝衰竭组,非肝衰竭患者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版)[19]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CHB组。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2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肝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指标及肝脏影像学检查评价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Welch’s ANOVA、Games-Howell test、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iis检验、k样本Kruskal-Waliis单因素ANOVA、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HBV组FT3、FT4、TG水平低于对照组,TSH水平及TPOAb、TGAb、TRAb阳性率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HB患者FT3、TG低于中度CHB患者、轻度CHB患者和对照组,TSH明显高于中度CHB患者、轻度CHB患者和对照组,FT4低于轻度CHB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CHB患者FT3、FT4低于轻度CHB患者及对照组,TSH高于轻度CHB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CHB患者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CHB患者FT4、TG低于对照组,TS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CHB患者TPOAb、TGAb、TR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组和非肝衰竭组FT3、FT4、TG低于对照组,TSH、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TR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组FT3、TG低于非肝衰竭组,TSH高于非肝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肝硬化组和肝硬化组FT3、FT4、TG低于对照组,TSH、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TR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FT3、FT4、TG低于非肝硬化组,TSH、TRAb阳性率高于非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TG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发生肝衰竭的保护因素,FT3 OR值为0.184,95%CI为(0.091-0.372),TG OR值为0.963,95%CI为(0.933-0.9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年龄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TSH OR值为1.706,95%CI为(1.44-2.023),年龄OR值为1.03,95%CI为(1-1.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SH升高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相对危险度最大。FT3、性别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发生肝硬化的保护因素,FT3 OR值为0.389,95%CI为(0.182-0.829),性别OR值为0.411,95%CI为(0.174-0.9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抗体与对照组存在差别,相比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FT3、FT4、TG水平降低,TSH水平及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TRAb阳性率升高;2.不同分度的CHB患者甲状腺激素和抗体分泌存在差别,FT3水平随着CHB分度的升高而降低,TSH水平随着CHB分度的升高而升高,FT3、TSH水平侧面反映了肝功能损害程度,TSH的可靠性优于FT3;3.发生肝衰竭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FT3、TG水平降低,TSH水平升高,FT3、TG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发生肝衰竭的保护因素,但TSH不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发生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这说明低FT3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肝衰竭;4.发生肝硬化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FT3、FT4、TG水平降低,TSH、TRAb阳性率升高,TSH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FT3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发生肝硬化的保护因素,提示TSH可能有一定促肝纤维化作用,而FT3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中可能存在负性作用。
吕聪[6](2019)在《药物性肝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鉴别》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旨在分析药物性肝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对激素的应答反应,为准确鉴别DILI与AIH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2013年1月2018年6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临床诊断为DILI患者319例,AIH患者104例。通过统计学数据分析,分别比较DILI组与AIH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血生化指标、血清自身抗体、免疫学指标、肝活检病理学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并构建鉴别DILI与AIH的Logistic回归模型。特别对其中6例初诊断为DILI,最终诊断为DIAI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激素的应答反应在DILI与AI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DILI组男女比例约为1:2.1,AIH组男女比例约为1:8.5,AIH更好发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LI组与AIH组的高发年龄均为4160岁。2、DILI组患者的WBC、PLT、ALT、AST、ALB、CHE、TBIL及DBIL水平均高于AIH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患者的ALP水平高于DI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EO、GGT、PT、PT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血沉水平高于DI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AIH组在1:3200、1:1000和1:320的ANA均高于DI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LI组在1:100的ANA高于A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的AMA阳性率高于DI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IH组SMA、LKM、SLA/LP的阳性率高于DI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ILI组lgG、lgM、lgA水平均低于A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IH组血清lgG升高水平在1.11.2倍、1.31.5倍、1.5倍以上均多于DI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IH组患者肝组织淋巴细胞浸润、浆细胞浸润、玫瑰花结构、纤维化的发生率大于DI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LI组患者肝内胆汁淤积发生率大于A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界面炎在AIH组与DILI组患者均较多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39.42%AIH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2.19%DILI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AIH组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高于DI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构建鉴别DILI与AIH的Logistic回归模型YGM,模型YGM鉴别诊断DILI与AIH最佳临界值为-0.57,特异度为79.9%,灵敏度为76.7%。8、6例初次诊断为DILI的患者,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用,在随访515个月(中位数5.5个月)后均复发,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表现、对激素的应答反应等,最终诊断为DIAIH,占所有AIH病例的5.8%(6/104)。结论:1、DILI与AIH均好发于女性,高发年龄均为4160岁。2、AIH常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ANA、AMA、SMA、LKM、SLA/LP抗体阳性,且以高、中滴度为主;DILI以ANA出现的几率为最高,以低、中滴度为主。3、AIH较DILI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几率更高,因此若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则诊断为AIH的可能性更大。4、初诊为DILI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至病情缓解后停药,应继续随访,若在随访过程中出现病情复发,则极有可能为AIH。
温桂平[7](2019)在《戊型肝炎病毒分泌型抗原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文中指出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全球范围内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诱因之一,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是50%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诱发病原体,我国是戊型肝炎高发区之一。大部分的戊型肝炎患者,呈现典型的急性肝炎症状,病死率可达1%,孕妇患急性戊肝后症状更为严重,病死率可高达25%。HEV感染在免疫抑制人群中可能发展为慢性化并导致肝脏纤维化进展加快。此外,HEV感染还会导致多种肝外症状。HEV感染的常用诊断指标有HEV IgM、HEV IgG及HEV RNA。HEV IgG用来指示HEV的既往感染和疫苗接种情况。HEVIgM是临床较为常用的诊断指标,主要用于指示HEV感染急性期,但是在恢复期也会有一段时间内呈现阳性。HEV RNA检测是检测病原体的有效方法,是诊断HEV现症感染的重要指标。但RNA检测成本较高,对检测仪器、操作人员以及检测场所均有一定要求,并且对样本的保藏与运输也有较高要求。HEV抗原作为病毒复制的另一重要指标,在HEV诊断上却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主要原因是目前HEV抗原检测试剂灵敏度不足并且血液检测结果易受HEV抗体水平影响。本研究旨在建立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HEV抗原检测方法,并评估HEV抗原指标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首先,本研究基于96株HEV结构蛋白pORF2抗体,筛选获得最优抗体配对,构建了新的HEV抗原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为6.3 × 103 copies/mL。与原商品化试剂相比,改善了不同基因型抗原检测能力不一致的问题并且灵敏度提升了10倍以上。应用新的抗原检测方法,本研究发现血清中pORF2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以经典的病毒粒子形式存在,与RNA结合构成病毒衣壳,命名为pORF2C;而另一种新发现的pORF2蛋白不与病毒RNA结合,命名为pORF2s。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揭示出两种形式pORF2的表达与orf2基因上的两个同框的AUG密码子有关,第一个AUG密码子位于1stnt,起始pORF2S翻译;而第二个AUG密码子位于46th nt,起始pORF2C的翻译。HEV pORF2s占pORF2抗原的99.9%以上,pORF2s在血清中大量存在并且不与RNA结合的特点,决定了该指标是独立于HEVRNA的诊断新指标。HEV感染恒河猴系列标本的检测结果显示,HEV抗原阳性期与RNA阳性期基本重合,能够有效反映出病毒血症期以及排毒期。相较于原抗原检测试剂,新的抗原检测方法受血清抗体的干扰较小。由于新检测方法在灵敏度及检测周期上的明显优势,实现对原抗原检测试剂的升级替换。基于急性肝炎队列标本,本研究对HEV IgM、HEV RNA与HEV抗原三个戊肝急性期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显示HEV抗原在急性戊肝诊断中灵敏度为91.4%,特异性为99.8%,阳性预测值为96.0%。HEVIgM灵敏度略优于HEV抗原(92.3%),但HEV IgM可在发病后持续32周,远长于已知3-4周的HEV感染急性期,这使得HEV IgM阳性预测值仅为64.8%。HEV抗原与HEV IgM联合检测能够有效的增加诊断的准确性,结合HEV RNA辅助诊断,能确诊95.7%的急性戊肝病例,实现经济、有效的急性戊肝诊断。对于厦门合格献血者HEV调查研究显示HEV抗原和HEV RNA的阳性率均为0.28%。对17名HEV RNA和HEV抗原均为阳性的献血者随访跟踪显示,10名献血者出现70天以上的HEV病原体阳性。与典型急性戊肝患者相比,这些HEV携带者体内的病毒水平较低,但是病毒血症、抗原血症时期较长,大部分HEV携带者未出现明显的抗体应答。这些HEV携带者的存在可能是输血安全的潜在威胁。此外,为了拓展HEV抗原检测的应用范围,本研究建立了 HEV抗原检测试纸条,在保持灵敏度不变的情况下,将检测时长缩短至15分钟。同时本研究还建立了基于抗原检测的HEV分类方法,实现不依赖测序的HEV快速分类。此外,本研究还发现HEV抗原在宿主肾脏高丰度聚集,HEV患者尿液中HEV抗原浓度为血液的47-5556倍,显示尿液可能是HEV诊断更好的采样标本。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重新筛选检测抗体配对,研发了新一代HEV抗原检测试剂,并发现其主要诊断靶标并非原本认识的病毒衣壳蛋白pORF2C,而是独立于病毒核酸的分泌型游离抗原pORF2s,该抗原及其产生机制的发现为HEV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靶标,也为理解抗原指标的临床意义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该新靶标应用于急性肝炎诊断及献血者筛查中,优化了 HEV的诊断流程并发现了 HEV新的流行特点。这些研究成果为HEV的精确诊断及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此外本研究所发现的分泌型抗原pORF2s也为今后研究HEV的免疫逃逸、免疫耐受、生活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姜丹丹[8](2019)在《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肝损伤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G4)是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亚型之一。临床中越来越多的患者被发现血清IgG4水平升高,其中部分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但血清IgG4与肝损伤的关系有待研究阐明。本研究首先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及检验科筛选行血清IgG4检测,且结果升高(>2.01 g/L)的住院患者。于病案室及病历管理系统收集这些患者详细病历信息,统计其中肝损伤患者所占比例,分析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肝损伤患者的主要病因诊断及不同病因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明确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不同病因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受损与血清IgG4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2年5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于我院检验科行血清IgG4检测且检测结果显示血清IgG4水平升高(>2.01 g/L),可收集完整病历资料的住院患者157例。统计157例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患者中肝功能损伤患者所占的比例,分析这些肝损伤患者的主要病因诊断及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Ig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IgG4-RD)、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合并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1.157例血清IgG4水平升高患者中115例存在肝功能损伤,占73.25%。2.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肝功能损伤患者主要病因诊断包括IgG4相关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恶性肿瘤等。3.41例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IgG4-RD合并肝损伤患者,肝损伤以GGT、DBil升高为主。血清IgG4水平与ALT、AST等指标的水平无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应用激素治疗患者32例,对28例患者随诊6个月,激素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各指标及IgG4、IgE等免疫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4.17例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AILD伴肝损伤患者,肝功能指标多为轻度升高,ALT和AST水平升高较其他指标明显。IgG4与ALT呈正线性相关,与其他肝功能指标无明显线性相关性。对使用激素治疗的9例患者随诊6个月,激素治疗后ALT、ALKP、GGT较治疗前明显好转。5.5例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予2例患者抗病毒联合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但血清IgG4水平仍高于正常。6.2例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酒精性肝病患者,予1例患者激素联合保肝药物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IgG4水平可恢复正常,停药后肝损伤复发,但血清IgG4水平未再次升高。1例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酒精性肝病发展为肝细胞癌。结论 1.血清IgG4水平升高患者常伴有肝功能损伤,且比例较高。2.IgG4相关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恶性肿瘤等导致的肝损伤可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3.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IgG4-RD合并肝损伤患者多累及胆道,肝损伤多为轻度,以GGT、DBil升高为主。4.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AILD肝损伤患者多损伤肝细胞,以ALT、AST升高为主,肝损伤多为轻度。5.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IgG4-RD合并肝损伤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6.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损伤患者血清IgG4水平升高可能是疾病伴随的免疫现象。
韩旭,李嘉,周莉,陈辰,王春妍,张彦[9](2018)在《病毒性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病毒性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目前主要包括由甲、乙、丙、丁、戊型5种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乙类传染病,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最常见的为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由针对肝细胞自身免疫反应所介导的肝脏实质炎症,以血清自身抗体阳性、高Ig G和(或)γ球蛋白血症、组织学上存在界面性肝炎为特
李瑛[10](2018)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干燥症与HBV感染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干燥症与性别、肝功能、HBV DNA载量、肝纤维化程度、自身抗体、免疫学指标、影像学检查等因素的关系,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干燥症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同时,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干燥症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在临床方面的异同。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干燥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57例)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有无口、眼干燥、关节炎、关节痛、黄疸等临床表现,同时检测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肝功能、HBV DNA载量、肝纤维化程度、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消化系统超声、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干燥症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并比较其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在临床方面的异同。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干燥症与HBV DNA高载量、GGT及ALP高水平、肝脏纤维化严重程度、抗SSA抗体有关,与血常规、CRP、血沉、免疫球蛋白、补体、转氨酶、胆红素、ANA滴度、RF等因素无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比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口眼干燥等,同样伴有GGT、ALP升高,而免疫球蛋白、补体无明显升高或降低。不同之处在于乙肝干燥症患者年龄较小,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以女性多见,常伴有肺部、肾脏、腮腺、关节等受累表现,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干燥症少见;另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干燥症患者肝硬化或肝、脾肿大、黄疸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见。乙肝干燥症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较高,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组血沉较快。乙肝干燥症组ALT、AST、GGT、ALP、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及有无影像学肝硬化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组更明显。结论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出现类似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一些临床表现,如口干、眼干、肝大、脾大及黄疸等。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干燥症与HBV DNA高载量、GGT及ALP高水平、肝脏纤维化严重程度、抗SSA抗体有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干燥症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似之处:口眼干燥、GGT、ALP升高,免疫球蛋白、补体无明显升高或降低。不同之处:乙肝干燥症患者年龄较小,肝硬化或肝、脾肿大、黄疸常见,贫血相对少见,血沉较慢。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以女性多见,肝功能损害较轻。
二、病毒性肝炎的肝外自身免疫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病毒性肝炎的肝外自身免疫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疾病活动、肝纤维化进展及预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生肝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1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入选标准 |
2.2 资料收集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般资料 |
3.2 实验室检验指标 |
3.3 影像学检查结果 |
3.4 肝脏组织学结果 |
3.5 单纯A1H和AIH-PBC重叠综合征临床资料比较 |
3.6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和非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3.7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否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3.8 治疗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合瓶 |
4.2 实验室栓验及自身抗体 |
4.3 肝脏组织学 |
4.4 单纯AIH和AIH-PBC重叠综合征 |
4.5 自身免疫性肝炎硬化临床资料 |
4.6 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胆囊结石临床资料 |
4.7 治疗情况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慢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系列表达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相关自身抗体 |
2.1.1 AIH与自身抗体 |
2.1.2 PBC与自身抗体 |
2.1.3 PSC与自身抗体 |
2.2 病毒性肝炎患者相关自身抗体 |
2.2.1 乙型肝炎与自身抗体 |
2.2.2 丙型肝炎与自身抗体 |
2.2.3 乙、丙型肝炎与AIH |
2.3 DILI自身抗体情况 |
2.4 酒精性肝病中的自身抗体 |
2.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自身抗体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诊断标准 |
3.3 抗体检测 |
3.4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系列的表达分布情况 |
4.2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系列的表达分布情况 |
4.3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系列的表达分布情况 |
4.4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系列的表达分布情况 |
4.5 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结果 |
2.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
3. 肝癌患者TACE术前和术后CTC的比较 |
4. 肝癌患者TACE前后CTC变化与生存期的相关性 |
5. 肝癌患者TACE术前CTC对总生存期的影响 |
6. 影响总生存期的CTC截断值确定与CTC风险分组 |
7. CTC风险组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 |
8.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9. 影响总生存期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10.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疾病进展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11. 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TACE组及其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 |
2.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 |
3.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 |
4.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总生存期(OS)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
5.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前后CTC比较 |
6. 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7. 索拉非尼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循环肿瘤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肝癌患者的TACE治疗 |
2. TP53基因突变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
3. 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血浆游离DNA浓度比较 |
4. TP53突变与循环肿瘤细胞的相关性 |
5. TP53突变与肝癌TACE疗效的相关性 |
6. 循环肿瘤DNA与肝癌患者疗效的相关性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综述 循环肿瘤细胞与循环肿瘤DNA在肝细胞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特点及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病例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外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药物性肝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DILI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分型 |
2.2 AIH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分型 |
2.3 DILI与 AIH之间的关系 |
2.3.1 合并DILI的 AIH |
2.3.2 药物诱导的AIH |
2.3.3 免疫介导的DILI |
2.4 DILI和 AIH的临床特点 |
2.4.1 一般临床资料特点 |
2.4.2 临床表现特点 |
2.4.3 血生化指标特点 |
2.4.4 自身抗体特点 |
2.4.5 组织学特点 |
2.5 DILI与 AIH的治疗与预后 |
2.5.1 DILI的治疗与预后 |
2.5.2 AIH的治疗与预后 |
2.6 总结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入组条件 |
3.1.2 排除条件 |
3.1.3 诊断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DILI与 AIH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4.1.1 DILI与 AIH的性别比较 |
4.1.2 DILI与 AIH的年龄比较 |
4.2 DILI与 AIH的临床症状比较 |
4.3 DILI组与AIH组的血生化指标比较 |
4.4 DILI与 AIH两组的免疫学资料比较 |
4.4.1 DILI组与AIH组的ANA滴度比较 |
4.4.2 DILI组与AIH组的抗线粒体抗体(AMA)比较 |
4.4.3 DILI组与AIH组的SMA、LKM、SLA/LP比较 |
4.4.4 DILI组与AIH组免疫球蛋白比较 |
4.5 DILI组与AIH组的病理学特点比较 |
4.6 DILI与 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比较 |
4.7 DILI组与AIH组的预后比较 |
4.8 构建鉴别DILI与 AIH的 Logistic回归模型 |
4.9 评价模型YGM在 DILI与 AIH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
4.10 6例DIAIH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在鉴别DILI与 AIH中的意义 |
5.2 血生化指标、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等在鉴别DILI与 AIH中的意义 |
5.3 肝脏组织学检查在鉴别DILI与 AIH中的意义 |
5.4 糖皮质激素治疗和预后在鉴别DILI与 AIH中的意义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戊型肝炎病毒分泌型抗原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 戊型肝炎概述 |
1.1 戊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
1.2 戊型肝炎病毒的病毒粒子 |
1.3 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1.4 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进程 |
2. 戊型肝炎病毒病毒学研究进展 |
2.1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 |
2.2 戊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培养系统 |
2.3 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复制过程研究 |
3.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表位研究 |
3.1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结构研究 |
3.2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抗原表位研究 |
4.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 |
4.1 无临床症状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
4.2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内症状 |
4.3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外症状 |
5. 戊型肝炎的诊断 |
5.1 免疫电镜 |
5.2 核酸检测 |
5.3 抗体检测 |
5.4 细胞免疫检测 |
5.5 抗原检测 |
6. 本论文研究思路、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实验耗材 |
1.3 质粒、菌株、细胞和实验动物 |
1.4 主要试剂 |
1.5 培养基及实验用溶液配制 |
1.6 引物 |
2. 方法 |
2.1 分子克隆 |
2.2 蛋白表达和纯化 |
2.3 蛋白性质鉴定 |
2.4 抗体的性质鉴定 |
2.5 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
2.6 基于ELISA和FMIA的HEV抗原检测方法 |
2.7 巢式PCR及real-time PCR检测技术 |
2.8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2.9 戊型肝炎病毒体外生产和纯化方法 |
2.10 起始密码子翻译效率分析 |
2.11 戊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研究方法 |
2.12 恒河猴模型戊型肝炎病毒攻毒实验及指标检测方法 |
2.13 血清HEV抗体检测 |
2.14 血清的收集 |
2.15 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和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部分: HEV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靶标分析 |
1. HEV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 |
1.1 抗体配对的筛选 |
1.2 HEV-Ag检测方法对HEV衣壳蛋白的检测分析 |
1.3 HEV-Ag检测方法对病毒的检测分析 |
1.4 临床血清中HEV-Ag与HEV RNA的相关性初步分析 |
2. HEV-Ag检测方法的靶标分析及pORF2~S的发现 |
2.1 粪便与血清标本中HEV抗原与HEV RNA的密度分析 |
2.2 基于HEV细胞培养模型的HEV抗原检测分析 |
2.3 细胞培养上清中的pORF2产生机制探索 |
2.4 细胞培养上清中pORF2~S与完整病毒的抗原量差异 |
2.5 pORF2~S阅读框的翻译效率分析 |
3. HEV-Ag检测方法的初步评估 |
3.1 HEV-Ag检测方法在HEV攻毒恒河猴标本中的检测分析 |
3.2 HEV-Ag检测方法cut-off值的确定及特异性分析 |
4.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HEV抗原诊断的实际应用 |
1. HEV抗原诊断在肝炎人群中的应用 |
1.1 肝炎病例基础信息 |
1.2 两个以上HEV指标为阳性的病例类型分析 |
1.3 HEV指标单一阳性类型分析 |
1.4 各组人群中ALT水平分布和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
1.5 感染病程中HEV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 |
1.6 HEV相关指标在首诊血清中的诊断性能分析 |
2. HEV抗原在献血者中的应用 |
2.1 献血者HEV流行情况分析 |
2.2 献血者HEV病原体人群跟踪 |
2.3 献血者HEV携带者和戊肝患者的比较 |
3. 第二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HEV抗原诊断的拓展 |
1. 基于FMIA的HEV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 |
1.1 HEV-Ag FMIA试纸条的建立 |
1.2 HEV-Ag FMIA与HEV RNA的相关性分析 |
1.3 HEV-Ag FMIA、HEV-Ag ELISA和HEV RNA在临床血清中的比较 |
2. 基于抗原检测的HEV分类方法的建立 |
2.1 特异性识别基因3型和基因4型HEV的抗体6E9的性质鉴定 |
2.2 基于抗原检测的HEV分类方法的建立 |
2.3 基于抗原检测的HEV分类方法在HEV攻毒发恒河猴标本上的评价 |
2.4 基于抗原检测的HEV分类方法在临床戊肝血清中的应用 |
3. 尿液中的HEV抗原检测 |
4. 第三部分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1. 新旧HEV抗原检测方法对比及在系列标本上的检测差异 |
2. HEV分泌型抗原pORF2~S的发现和功能鉴定 |
3. 戊肝血清学和病原学指标变化趋势及诊断策略分析 |
4. 戊肝患者体内HEV抗原长期阳性的临床现象分析 |
5. 正常携带者的意义与隐患的探讨 |
6. HEV肝外感染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肝损伤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血清IgG4 水平升高患者的一般特点及肝损伤病因诊断 |
2.2.1 血清IgG4 水平升高患者的一般特点 |
2.2.2 伴血清IgG4 水平升高的肝损伤患者的病因诊断 |
2.2 伴血清IgG4 水平升高的IgG4-RD合并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 |
2.2.1 IgG4-RD患者的一般情况 |
2.2.2 IgG4-RD合并肝损伤患者肝功能损伤以GGT、DBil为主 |
2.2.3 IgG4-RD合并肝损伤患者血清IgG4 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的相关性 |
2.2.4 IgG4-RD合并肝损伤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 |
2.3 伴血清IgG4 水平升高的AILD肝损伤患者临床特点 |
2.3.1 伴血清 Ig G4 水平升高的 AILD 患者肝功能损伤以 ALT、AST 为主 |
2.3.2 伴血清 Ig G4 水平升高的 AILD 患者血清 Ig G4 水平与肝损伤相关性 |
2.3.3 伴血清IgG4 水平升高的AILD合并肝损伤患者激素治疗效果 |
2.4 伴血清IgG4 水平升高的病毒性肝损伤 |
2.4.1 病例 1 |
2.4.2 病例 2 |
2.5 伴血清IgG4 水平升高的酒精性肝损伤 |
2.5.1 病例 1 |
2.5.2 病例 2 |
讨论 |
3.1 伴血清IgG4 水平升高的IgG4-RD、AILD合并肝损伤 |
3.2 伴血清IgG4 水平升高的病毒性、酒精性肝损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病毒性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10)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干燥症与HBV感染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资料收集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检测指标 |
2.1 临床指标 |
2.2 实验室指标 |
3 实验方法 |
3.1 生化指标的检测 |
3.2 HBVDNA载量的检测 |
3.3 ANA、ENA谱及RF、免疫球蛋白的检测 |
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 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
2 三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
3 三组患者一般化验检查比较 |
3.1 血常规 |
3.2 三组患者肝功能、HBVDNA载量和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
4 三组患者免疫指标比较 |
4.1 三组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比较 |
4.2 三组患者ANA、RF等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病毒性肝炎的肝外自身免疫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疾病活动、肝纤维化进展及预后评估[D]. 谭绪.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1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D]. 王变鹤. 山东大学, 2020(02)
- [3]慢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系列表达测定的临床意义[D]. 孔晓露. 吉林大学, 2020(08)
- [4]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D]. 沈健. 苏州大学, 2020(06)
- [5]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特点及临床意义研究[D]. 张亚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6]药物性肝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鉴别[D]. 吕聪. 吉林大学, 2019(03)
- [7]戊型肝炎病毒分泌型抗原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D]. 温桂平. 厦门大学, 2019(08)
- [8]伴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肝损伤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D]. 姜丹丹.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病毒性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韩旭,李嘉,周莉,陈辰,王春妍,张彦.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11)
- [10]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干燥症与HBV感染的关系[D]. 李瑛. 青岛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