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拓俄汉双语辞书的新领域——评《俄汉文学翻译词典》(论文文献综述)
袁昊[1](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文中提出政治文献外译在我国对外宣传政治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外宣工作的效果,关乎能否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新时期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治国理念,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在我国当代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语汇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考察发现,国内外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成果不多,基于语料库分析和受众理解度调查的研究成果更为少见。本文以目的—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九大报告、2016-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汉语原文和俄语译文为语料,研究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的相关问题。课题研究既可以总结经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其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目的—顺应理论,本文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以准确传播中国声音为最高目的原则,努力达到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的目标。论文研究以自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为基础,考察译文特征和翻译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力争避免译文分析的主观性。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把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作为译文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项,在纽马克翻译批评的五方面内容和四个视角、黄忠廉提出的“两个三角”译评体系框架内,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语料库分析法考察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语言特征及翻译手段的应用情况发现,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翻译手段统计发现,四字格和谚俗语形式的中国特色政治语汇偏用直译法;缩略语形式的语汇翻译偏用阐释法;隐喻形式的语汇翻译常使用意译和替代法;经典名句形式的语汇翻译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俄语受众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表明,译文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受众理解度较低的是用直译法翻译的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语汇译文,经代偿法翻译后理解度升高。对译文目的—顺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尽管直译在一些情况下是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由于汉语和俄语分属不同语系,具有自身的异质性,多数情况下更适宜综合运用包括显化、简化、范化在内的代偿式方法,以实现双向的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本文的译文评价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语言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由母语干扰引起;文化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因中俄文化图式差异造成,在翻译策略上偏重了语言形式对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直译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同时,如何使译文顺应源语文化和政治目的需要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充分认识其政治性和特殊性,正确把握传播与接受、顺应源语与顺应目的语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译文达到双向顺应的目标。最后,在对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第一,综合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目的—顺应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和翻译质量评价理论的优势,形成了较合理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获取译文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论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第三,遵循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原则,从语言顺应、语境顺应、受众理解、语言内评价和语言外评价多个视角和维度观察和评价译文,较全面总结了相关俄译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典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模式构想。该研究丰富了政治文献俄译研究成果,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袁耀辉[2](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史鹏[3](2019)在《《干渠挖泥船辅助设备采购标书》翻译报告》文中指出2018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水利部和卡尔希干渠管理局发布一份《卡尔希干渠挖泥船辅助设备采购招标文件》(以下简称《干渠挖泥船辅助设备采购标书》),报告以该文本作为翻译和分析对象。在报告中,通过咨询专家和阅读同类文本,旨在充分了解标书的内容和语体特征。借助Antconc软件和Excel 2017办公软件,可以有效地对原文本词频进行统计并划定高频词汇,以便于科学地分析标书文本的语言特点,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分析标书语言特点可知,标书中不但涉及术语多,而且句子的使用多以长句和复合句为主,这也是标书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基于上述的译前准备和语言特点分析,报告对标书的俄译汉翻译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词汇上的翻译,主要运用“翻译十二法”中“增”、“减”、“转”、“化”的策略,句子翻译多用“切分”、“合并”、“调整语序”等策略,克服了标书翻译中的障碍,更为今后同类文本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孙丹丹[4](2015)在《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语运动的开展,我国进入现代辞书出版时期。自此以来,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发展走过了百年历程,出版了汉语知识辞书11080多部。如果加上汉语语文辞书和外语辞书,已达2万多部。从出版规模看,我们可以算得上辞书大国了。然而,我国还不是辞书强国。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及文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辞书强国梦”。因此关于汉语辞书编纂出版问题和发展对策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为了探讨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对策,需要回顾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现代化演进过程,总结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并藉此分析我国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汉语知识辞书研究的意义,知识辞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主要阐述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现状、理论材料以及研究方法。第三章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在引进国内外主要的知识辞书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参照已有辞书理论和知识辞书信息库中的知识辞书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简约分类体系。第四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我们把进入现代出版时期的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期(1912-1948),转折期(1949-1977),繁荣期(1978-2000),新世纪(2001-2012)。第五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辞书内部世界、语言世界、辞书外部世界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我国知识辞书经历了由起步期草创既成、随着建国后辞书出版政策的变化而转折、逐步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时期的进步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的。汉语知识辞书理念由朦胧到清晰、类型从无到有、品种由少到多、理论由粗浅到成熟、体例由略到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七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本文主要从学术界、出版社、教育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孙娜[5](2014)在《耗散结构理论视阈下的双语词典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辞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辞书出版家陆尔奎说过“一国之文化,当与其辞书相比例,国无辞书,无文化可言也。”蔡元培指出:“一社会学术之消长,观其各种辞典之有无与多寡而知之。”可见,辞书在国家和民族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双语词典是辞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具书,双语词典的出版可以满足人们学习外语的需求,增强人们的外语水平。作为跨文化传播媒介,双语词典的出版可以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为语言、文化普及工具,双语词典的出版有助于推广民族语言和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双语词典出版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双语词典出版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盗跖横行、劣品充斥、抄袭成风、秩序混乱。如何使双语词典出版从混乱走向有序,拷问着辞书出版人的神经。耗散结构理论是广泛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各分支的研究方法论体系,它研究一个复杂开放系统如何通过与外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从混沌无序走向稳定有序,或者从较低的有序状态向较高的有序状态演化。目前,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出版研究的文章极少,对双语词典出版的系统研究暂付阙如。文章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出发,把双语词典出版视为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分析了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和主要熵增。在全面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论文结合外部熵流的变化,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发展演变趋势及阶段特点,另一方面结合内部熵增的因素,分析了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积累己久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引进外部负熵和抑制内部熵增的角度提出了实现双语词典出版系统整体功能优化的策略,以期为双语词典出版的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纪春萍[6](2014)在《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目前俄语本科翻译教材建设滞后于俄语本科翻译教学改革的现状,本文提出建构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所谓的“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指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该体系中的教材分属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功能,其编制目的、内容、方法各异。为了建构上通理论、下达实践的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笔者对其现实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探究。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的现实基础包括: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编制现状,俄语本科翻译教学层次,本科学生的俄语水平、翻译学习动机及其对俄汉翻译教材的评价意见和编制建议,翻译市场对俄语翻译人才的要求等等,其中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编制现状是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最直接、最主要的现实基础。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的理论基础分为内容建构理论基础及框架建构理论基础,前者包括:翻译教学论、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思维学理论等;后者包括:系统论、教材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等。内容建构理论基础中的翻译教学论和框架建构理论基础中的教材论是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最直接、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分别为其“主导论”和“基础论”。从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现实与理论基础出发可得其体系建构的四条原则:必要性原则、承先启后原则、理论指导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基于以上原则,笔者采取谱系树喻象法,将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比作一棵树,提出“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树”模式,该模式的理论价值在于直观展现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多元一体”的本质,而其应用价值在于提供参照系,各高校可“因X制宜”,建设适合本校俄语本科翻译教学的特色教材体系。
郭莹,张金忠[7](2014)在《试析几部与“翻译”相关的词典之属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典类型问题是词典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在世界各类词典编写历史上,翻译词典的出现通常要早于其他类型的词典。而在林林总总的词典中,冠以"翻译"名称或与"翻译"相关的词典数量是很大的。本文作者试图对几部与"翻译"有关的词典进行分析,从词典类型学的角度对该问题加以廓清。
关秀娟[8](2012)在《全译语境作用机制论》文中研究表明全译语境是影响和制约全译过程的各语境因素的总和,包含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及其亚类语境因素。全译语境作用机制指语境对全译过程产生影响的复杂运行系统,即语境对全译的理解、转化与表达过程的作用规律,包括上下文语境的推进机制、情景语境的重构机制、文化语境的对话机制等单项作用机制及三语境的综合联动作用机制。上下文语境推进机制主要在语言内线性展开,包括上向、下向和上下双向推进。情景语境重构机制体现为语体重构、主体重构、时空重构,翻译交际活动中译者应在译文中重构原文立体的情景空间。文化语境对话机制体现为强弱对话的异化,弱强对话的归化和平等对话的和化,面对原语文化语境和译语文化语境的碰撞,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读者需求选择合理的策略来平衡两种文化。全译语境作用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在联动系统,各语境因素的作用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多维、复杂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平行、交叉、递进式综合作用于全译过程。全译语境作用机制的科学性可从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言语交际学、认知语言学、文化学、语言文化学、社会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多学科角度加以论证。
木拉特(VELMYRAT ANNAYEV)[9](2008)在《从《汉土词典》的编写看双语词典编写的若干问题》文中认为在土库曼斯坦,学习汉语的人日益增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汉语和土库曼语对译的双语词典,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库曼斯坦人汉语学习的效果。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萌发了编写一部供初学者使用的《汉土词典》的设想,并且已经用了六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本论文就是在词典编写过程中进行理论思考的产物,旨在通过对语言理论和词典学理论的总结和探讨,为《汉土词典》的编写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也从拓展词汇研究领域为双语词典的研究和编写提出了一些启示性思考。论文共分五个部分。首先,论述双语词典的研究概况。词典学是辞书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词典编纂的科学。双语词典的研究作为词典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异军突起,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双语词典的编纂与其他词典的编纂有很多区别,包括编纂准则不同、研究范围不同等。目前,已有为数众多的双语词典,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缺乏新意、缺乏规范性、收词不平衡、释义不准确等等。本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设想,包括推陈出新、内容创新,增强其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与信息性等。其次,讨论了双语词典编写的理论依据。主要从理论性、时代性、典范性三个方面来论述。从词典编纂情况和词典学理论的发展势头来看,必须重视词典学的理论研究。词典学界非常重视双语词典编纂学的理论研究。语言文字的规范除了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外,还有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很多年来中国国家语委都在进行汉语规范化工作。国家颁布了大量的规范标准,具体落实到字、词注释的内容上。《汉土词典》编写的理论原则,要求注音要准确,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注音,必要的时候注上国际音标,并着重注意儿化等问题。并要求科学的收词和准确的解释。双语词典的编写必须具有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些反映该时代语言特点的词典,每一本词典也都会或强或弱地体现着自己的时代性。要重视词典编纂中历时与共时的关系问题,从历时的角度观察语言,以共时的观点描写语言,体现出规范性与历史性的相结合的原则。要考虑其信息性,信息记录要及时和准确。要注意其实用性,选用汉语拼音字母单一字母排序,并且注重收录常用新词和外来词,末尾添加附录,最大限度的方便读者。重视其百科性,充分有效地揭示贮存在语言单位中的社会文化意义;更应该尽可能地提供有关外语的社会文化知识,使读者通过所学语言,达到尽可能多地了解该语言所属社会文化的目的。典范性是词典编写的重要追求。我们要明确服务对象和编纂目的,制定一份科学的编纂体例,解决双语词典发展中的内容和体例的不统一的问题,重视双语词典内容和体例的结合,并以统一的体例指导双语词典的编纂。还要重视资料的搜集和蓝本的选用,在制定好缜密周详的、完备的编纂体例,确定了编写思路和框架之后,编纂者要专注于编纂过程,对各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并且要充分的利用语料库。收词录词量要符合体例要求,所收词汇能够反映社会的最新发展,能够体现社会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各种标注要齐全。再次,阐述了编写双语词典的具体问题。分双语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双语词典的微观结构两个部分来阐述。双语词典的宏观结构,包括篇幅的确定、选词、立目、版式、前页材料和后页材料四个部分。双语词典的篇幅应当根据读者的水平和需要来确定,比如说我们计划编纂一部中小型《汉土词典》,其收词量确定在10000词左右就比较合适。汉外词典的词目的编排应当按照拼音检索的顺序编排,这样既可借鉴现有的汉语单语词典中前人的编纂经验,又符合外国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词性不同的词,应当分别立目,固定词组和特殊类型的词语和结构,应当单独立目。双语词典的条目内版式应当严格遵循体例,包括对应词的排列(通常按使用频率排列),例证的安排(例证分散在各个义项后面比把例证集中起来放在所有对应词的后面好),以及各种数字、各种括号和其他各种符号的用法。页面也应该整洁清秀,美观悦目。前页材料通常包括词典宗旨、收词来源、编纂方法、收录词目以及义项的标准、体例说明、略语表、音标对照表、词典使用指南等。例如编写汉外词典,汉字偏旁表、汉字笔顺规则、变调规律表、标点符号表、发音对照表、与各学科有关的专业词汇表,都是必不可少的。后页材料主要包括不规则动词表、度量衡表、币制、温度系统、主要的教育机构和政治机构名称和地图等。当然这是针对大型的非删节本词典来说的,若是中小型词典,则不必毫无遗漏地一一收取,只需要选取能代表自己的特色的部分就可以了。双语词典的微观结构主要包括对应词、义项的选择和排列、例证、插图、词目正文的项目排列、译文等信息。双语词典应当准确地为词目找到对应词。中小型双语词典,要选择最常用的义项,并按照义项的使用频率进行顺序的排列。例证的选择要注意典型性、真实自然性、趣味性以及启发性,并且要适应相应的学习者的水平和需要。原语国家特有的动物、植物、食品、乐器、生活用品、宗教用品、服装等,最好根据需要配以插图,相关类别的插图或内容写明参见,便于检索。双语词典的正文宜按照以下顺序排列项目:词头/词目——注音——词性——语言考试等级——词汇类别/色彩——原语释义——译语释义——双语对译——原语例句——译语例句翻译。双语词典应遵循的释义原则是准确性、实用性、规范性。并要求充分完善“参见”部分。然后,结合《汉土词典》的编写,反观词汇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薄弱领域,重点提出对双语词典编纂的启示性思考。第一,汉语字和词的关系问题。针对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非词词素的情况,可以推出一系列汉外双解的《汉语单音词素组词词典》,必然能方便高级阶段的学习者的使用。针对一个汉字记录一个基本不表义的汉语音节的情况,可以推出一系列汉外双解的《汉语多音词素组词词典》以及《汉语连绵词、外来语词典》,一定可以给外国留学生的词汇学习带来莫大的帮助。第二,汉语词性的定位问题,充分重视词典标注词性的必要性,并对兼类词和词类活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第三,对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从文化词、固定结构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入手,比较分析了汉语和土库曼语的语言文化差异。第四,阐述了对汉语词义内容研究的思考。认为,词汇研究应该纠正以往不重视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的做法,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词义研究的新领域。第五,阐述了“误读”问题的解决办法——为词组进行间隔,以方便初学者使用。以上观点是本论文的新意所在。最后,就本文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双语词典必须走一条系列化、标准化的道路。这是使中国双语词典编纂事业走向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学习其他国家出版的双语词典的经验,注重词典编纂过程中编者与出版社编辑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母语语言专家的优势,强调双方的优势合作,有效地确保双语词典编纂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要重视双语词典编纂的总体质量把握。要加强语料库的建设和相关词典编纂软件的开发,走真正独立研编的学术道路,这样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双语词典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汉土词典》靠一人之力编纂并非易事,对于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人已经做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始终会注重语料的搜集与整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渐使之完善,力图做到较为系统、科学,以弥补土库曼斯坦汉学界的空白。本论文可以看作是为这项工程而作的奠基。
卡丽娜[10](2008)在《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汇学作为一门关于语言词汇的学科,研究语言的词汇及其基本单位——词。就语言的科学、技术以及实用功能分析而言,词汇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懂得这一点特别重要。语言对比研究是现代语言学最有趣的领域之一。这是对各种语言世界图景的认识,而语言世界图景是人们对反映各民族特色的不可重复的语言文化的感知。“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教堂,其中珍藏着讲该种语言者的灵魂”(霍尔姆斯)。语言的这个本质,使得语言学特别是对比语言学吸引着许多学科专家的注意。对比语言学的科学基础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发现了历史比较法,语言学也作为独立学科形成。历史比较语言学形成的同时,也打下了共时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基础。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现代对比语言学开始分成若干部分,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们应该会有长足的发展。除了在其他领域占有主要地位的对比语法学,前景看好的还有对比词汇学、对比音位学、对比语义学和对比成语学。现代语言学里有一个被称作“对比语言学”的独立领域,其中包括本文研究的对比词汇学。本文将有助于乌克兰和中国语言学者,也有助于将汉语或乌克兰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大学生。对比词汇学首先能丰富词汇学和语义学本身,因为以其他语言作为镜子分析词的语义结构,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支配词汇语义的一般规律,确切地感受词的语义结构中每个义素乃至整个词汇系统的意义。对比研究方法不仅对提高教学(此处指各种语言的词汇教学)效率有明显的实际意义,而且也有益于完善词典学基础知识,进而有益于双语(多语)词典学知识教学。对语言进行的任何对比最终都会确定三个特性,即普遍的、相似的和特有的。本文首次尝试对乌克兰语和汉语词汇进行对比分析。目前该两种语言中每一种都有和其他语言(英、法、俄语等)词汇的对比研究,但是还没有乌克兰语和汉语的词汇对比研究,因此可以说,本文的大多数问题第一次被研究。本论文从对比方面来研究以下基本问题:词汇对比学的形成与发展,词汇对比对象,词汇对比,词汇对比与翻译等。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两种语言的词汇历史,除了对乌、汉语言作以简介,还探讨了语义和语音差异,构词,外来词,新词的相同与差异。语言的对比研究拓宽了语言学狭窄的学术兴趣范围,将其带出了几乎在整个20世纪阻挡语言学的自我中心框框,打开了研究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民族意识的相互关系这类人文问题的天地。本文首要任务之一是成为解决语言学问题的一个独特指引,同时有助于提高将汉语或乌克兰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理论观点附有实际例子。希望本文不仅有助于语言学者,还有助于其他领域涉及语言对比研究问题的专家。
二、开拓俄汉双语辞书的新领域——评《俄汉文学翻译词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拓俄汉双语辞书的新领域——评《俄汉文学翻译词典》(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课题综述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0.5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目的—顺应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1 目的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2 顺应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1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1.2.2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语汇俄译研究 |
1.3 翻译质量评价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3.1 接受美学理论 |
1.3.2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观点 |
1.3.3 黄忠廉“两个三角”译评体系 |
1.4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与俄译基本原则 |
1.4.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 |
1.4.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及译文语言特征 |
2.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 |
2.1.1 语料库的类型及语料选择 |
2.1.2 语料库的构成和规模 |
2.1.3 语料的预处理 |
2.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词汇和句法特征 |
2.2.1 类符/形符比(TTR)(词汇特征) |
2.2.2 形动词和副动词(词汇特征) |
2.2.3 平均句长(句法特征) |
2.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1 四字格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2 缩略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3 隐喻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4 谚俗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5 经典名句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受众理解度调查 |
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选词标准 |
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实施 |
3.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结果与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的—顺应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成效分析 |
4.1 基于显化的目的顺应 |
4.1.1 显化现象分布与统计 |
4.1.2 四字格译文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3 缩略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4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5 谚俗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6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2 基于简化的目的顺应 |
4.2.1 四字格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2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3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3 基于范化的目的顺应 |
4.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副动词 |
4.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形动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争议译文分析与评价 |
5.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质量评价空间及评价视角 |
5.1.1 翻译质量评价空间 |
5.1.2 翻译质量评价视角 |
5.2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语言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2.1 词汇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2 语法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3 修辞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3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文化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3.1 文化图示缺省 |
5.3.2 文化图示冲突 |
5.3.3 文化特色显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
二、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 |
三、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一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 |
附录二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结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干渠挖泥船辅助设备采购标书》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前言 |
第一章 译前准备阶段 |
第一节 咨询专家和查找工具书 |
一、咨询专家 |
二、查找工具书 |
第二节 查阅同类标书文本 |
一、标书的内容特点 |
二、标书的语言特征 |
第三节 统计词频和划分术语 |
一、统计高频词 |
二、术语的划分 |
第二章 《干渠挖泥船辅助设备采购标书》的语言特点 |
第一节 词汇特点 |
一、高频词的特点 |
二、术语的特点 |
第二节 句法特点 |
一、句子的词汇和成分特点 |
二、句子逻辑结构特点 |
第三章 《干渠挖泥船辅助设备采购标书》俄译汉翻译策略与分析 |
第一节 词汇翻译 |
一、高频词翻译策略 |
二、术语的翻译策略 |
第二节 句子翻译策略 |
一、形式内容的切合调序 |
二、逻辑结构的切合调序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一节 翻译方法与过程 |
一、翻译方法总结 |
二、翻译过程总结 |
第二节 翻译心得与认识 |
一、翻译的心得体会 |
二、对翻译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原文/译文 |
附录2 :高频词表 |
附录3 :术语表 |
(4)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小辞书 大民生 |
1.1.2 辞书出版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建设 |
1.1.3 辞书出版是一个国家话语权的体现 |
1.1.4 辞书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
1.1.5 辞书出版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1.1 建立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1.2.1.2 总结经验 找出规律 |
1.2.1.3 分析知识辞书出版的影响因素 |
1.2.1.4 探讨知识辞书发展对策 |
1.2.2 研究思路 |
1.2.2.1 理论驱动 |
1.2.2.2 摸清家底 |
1.2.2.3 找出问题 |
1.2.2.4 提出对策 |
1.2.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 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1 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2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内容 |
2.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状况 |
2.2.1 知识辞书系列化理论的研究 |
2.2.2 知识辞书系列化状况的研究 |
2.2.2.1 辞书系列化现状的研究 |
2.2.2.2 辞书系列化历史的研究 |
2.2.3 知识辞书系列化建设的研究 |
2.3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和材料 |
2.3.1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原则 |
2.3.1.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
2.3.1.2 系统观 |
2.3.1.3 辞书类型学理论 |
2.3.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材料 |
第3章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3.1 国外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
3.2 国内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
3.3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3.3.1 普及型与学术型知识辞书 |
3.3.2 大型、中型、小型知识辞书 |
3.3.3 单科、多科、百科、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3.3.4 单语、双语、多语知识辞书 |
第4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 |
4.1 汉语知识辞书起步期 |
4.1.1 单科知识辞书 |
4.1.2 多科知识辞书 |
4.1.3 百科知识辞书 |
4.1.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2 汉语知识辞书的转折期 |
4.2.1 单科知识辞书 |
4.2.2 多科知识辞书 |
4.2.3 百科知识辞书 |
4.2.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3 汉语知识辞书的繁荣期 |
4.3.1 单科知识辞书 |
4.3.2 多科知识辞书 |
4.3.3 百科知识辞书 |
4.3.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4 汉语知识辞书的新世纪 |
4.4.1 单科知识辞书 |
4.4.2 多科知识辞书 |
4.4.3 百科知识辞书 |
4.4.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第5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 |
5.1 辞书内部世界 |
5.1.1 辞书研究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
5.1.2 知识辞书类型理论影响辞书的策划与编纂出版 |
5.1.3 知识辞书编纂理念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
5.2 语言世界 |
5.2.1 汉语汉字类型特征影响汉语知识辞书类型和结构 |
5.2.2 语文文字发展的影响 |
5.2.3 语言文字研究的影响 |
5.3 辞书外部世界 |
5.3.1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
5.3.2 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3 国家辞书出版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4 政治因素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5 政治家对辞书出版的影响 |
5.3.6 出版社的意志 |
5.3.7 读者需求影响 |
5.3.8 辞书编纂出版人才影响辞书出版 |
5.3.9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辞书出版发展 |
第6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 |
6.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意识增强 |
6.1.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理念不断提高 |
6.1.2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规划意识不断增强 |
6.2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渐趋繁荣 |
6.2.1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数量增多 |
6.2.2 汉语知识辞书品种类型增多 |
6.2.3 汉语知识辞书体例结构由粗略到详细 |
6.2.4 汉语知识辞书分众化趋势明显 |
第7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 |
7.1 学术界有所作为 |
7.1.1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问题 |
7.1.2 正确处理理论借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
7.1.3 加强汉语知识辞书理论创新 |
7.1.4 加强辞书评论工作 |
7.2 出版社有所作为 |
7.2.1 加强资源建设和技术革新 |
7.2.2 重视辞书用户调查 |
7.3 教育机构有所作为 |
7.3.1 加强辞书用户教育 |
7.3.2 加快培养辞书学专业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耗散结构理论视阈下的双语词典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对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5 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
1.5.1 熵的概念 |
1.5.2 耗散结构理论的产生 |
1.5.3 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
1.5.4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出版的可行性 |
第2章 耗散结构理论与双语词典出版系统 |
2.1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概述 |
2.2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
2.2.1 系统的开放性 |
2.2.2 系统远离平衡态特性 |
2.2.3 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 |
2.2.4 系统存在涨落 |
2.3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熵增 |
2.3.1 系统的熵及熵增效应 |
2.3.2 系统的熵增类型 |
2.4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熵及耗散结构演化 |
第3章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双语词典出版系统演化 |
3.1 新中国(1949-1978)双语词典出版概况 |
3.1.1 词典数量与国内政治环境熵流的动态关联 |
3.1.2 词典语种变化与外交关系熵流的动态关联 |
3.1.3 词典类型与国家发展战略熵流的动态关联 |
3.1.4 词典的单向性与经济开放程度熵的动态关联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阶段演化 |
3.2.1 1979-1990年双语词典出版系统演化特点 |
3.2.2 1991-1999年双语词典出版系统演化特点 |
3.2.3 2000-2011年双语词典出版系统演化特点 |
小结 |
第4章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双语词典出版系统问题分析 |
4.1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质量熵增现象 |
4.1.1 辞书出版乱象——“王同亿现象”凸显 |
4.1.2 修订率低,更新速度慢 |
4.1.3 选题雷同,重复出版 |
4.2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结构熵增现象 |
4.2.1 词典类型结构熵 |
4.2.2 出版语种结构熵 |
4.2.3 出版方向性结构熵 |
4.2.4 出版学科结构熵 |
4.3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要素熵增现象 |
4.3.1 系统的技术要素熵 |
4.3.2 系统的人才要素熵 |
4.3.3 系统的品牌管理熵 |
4.4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信息熵增现象 |
4.4.1 理论系统与实践系统的信息熵 |
4.4.2 读者系统与出版社系统的信息熵 |
4.5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的外部环境熵增现象 |
4.5.1 原创双语词典的外部品牌竞争熵 |
4.5.2 纸质双语词典的电子辞书竞争熵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双语词典出版系统优化策略 |
5.1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外部负熵的引入 |
5.1.1 坚持辞书出版“准入制” |
5.1.2 定期开展双语词典质量专项检查 |
5.1.3 完善辞书出版领域的法规建设 |
5.1.4 制定国家辞书出版长期规划 |
5.1.5 加快高等教育阶段的双语词典学学科建设 |
5.1.6 坚持和改进辞书编辑培训活动 |
5.1.7 建设全国词典出版信息共享平台 |
5.2 双语词典出版系统内部熵的抑制和消减 |
5.2.1 从行业组织的中观角度看 |
5.2.2 从出版社的微观角度看 |
本章结语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双语词典类目建构 |
附录二 双语词典出版统计数据(部分) |
附录三 建国前我国双语词典出版史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章 |
第一节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述评 |
一、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背景 |
二、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综述 |
三、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简评 |
第二节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
一、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的内容 |
二、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的方法 |
三、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编制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编制历史 |
一、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编制开创期 |
二、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编制建设期 |
三、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编制发展期 |
第二节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编制现状 |
一、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编制现状总述 |
二、俄语本科笔译教材编制现状 |
三、俄语本科口译教材编制现状 |
四、俄语本科变译教材编制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主导论 |
第一节 本科翻译教学目的 |
一、本科翻译教学层次 |
二、本科不同层次翻译教学目的 |
第二节 本科翻译教学内容 |
一、本科不同层次翻译教学内容现状 |
二、本科不同层次翻译教学内容设计 |
第三节 本科翻译教学方法 |
一、翻译教学方法体系 |
二、本科不同层次翻译教学方法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基础论 |
第一节 教材本质与功能 |
一、教材本质 |
二、教材功能 |
第二节 教材类型与结构 |
一、教材类型 |
二、教材结构 |
第三节 教材编制原则与程序 |
一、教材编制原则 |
二、教材编制程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建构论 |
第一节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建构的现实基础 |
一、教师调查 |
二、学生调查 |
三、翻译市场调查 |
第二节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建构的原则 |
一、必要性原则 |
二、承先启后原则 |
三、理论指导原则 |
四、实事求是原则 |
第三节 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树及其价值 |
一、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树 |
二、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树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结论:建构俄语本科翻译教材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调查表 |
附录二 学生调查表 |
附录三 翻译市场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试析几部与“翻译”相关的词典之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翻译词典 |
三、翻译学词典 |
(8)全译语境作用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翻译语境研究述评 |
一、 翻译语境研究现状 |
二、 翻译语境研究简评与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全译语境作用机制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全译语境作用机制 |
二、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全译语境作用机制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意义 第一章 全译语境作用机制概说 |
第一节 全译语境概念 |
一、 语境 |
二、 翻译语境 |
三、 全译语境 |
第二节 全译语境类型 |
一、 上下文语境 |
二、 情景语境 |
三、 文化语境 |
第三节 全译语境特征 |
一、 双重性 |
二、 层次性 |
三、 系统性 |
四、 动态性 |
五、 均衡性 |
第四节 全译语境作用机制通观 |
一、 全译语境的单项作用机制 |
二、 全译语境的综合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下文语境的推进机制 |
第一节 上向推进 |
一、 前词推进 |
二、 前短语推进 |
三、 前小句推进 |
四、 前句群推进 |
第二节 下向推进 |
一、 后词推进 |
二、 后短语推进 |
三、 后小句推进 |
四、 后句群推进 |
第三节 双向推进 |
一、 前后词推进 |
二、 前后短语推进 |
三、 前后小句推进 |
四、 前后句群推进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情景语境的重构机制 |
第一节 语体重构 |
一、 文学语体的形象性重构 |
二、 科学语体的逻辑性重构 |
三、 政论语体的宣传性重构 |
四、 公文语体的程式性重构 |
五、 口语体的经济性重构 |
第二节 主体重构 |
一、 翻译主体身份变化 |
二、 翻译主体关系重构 |
三、 主体重构翻译策略 |
第三节 时空重构 |
一、 翻译时空 |
二、 翻译时空错位 |
三、 时间重构翻译策略 |
四、 空间重构翻译策略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语境的对话机制 |
第一节 异化、归化与和化 |
一、 异化、归化之争 |
二、 文化语境对话的三个途径 |
第二节 异化:强弱对话 |
一、 民族习俗输出 |
二、 意识形态侵略 |
三、 宗教观念渗透 |
四、 史地状况突出 |
第三节 归化:弱强对话 |
一、 民族习俗转变 |
二、 意识形态纠正 |
三、 宗教观念同化 |
四、 史地状况抹去 |
第四节 和化:平等对话 |
一、 民族习俗解释 |
二、 意识形态淡化 |
三、 宗教观念阐释 |
四、 史地状况说明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译语境综合联动机制 |
第一节 平行式作用机制 |
一、 上下文语境与情景语境平行 |
二、 上下文语境与文化语境平行 |
三、 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平行 |
第二节 交叉式作用机制 |
一、 上下文语境与情景语境交叉 |
二、 上下文语境与文化语境交叉 |
三、 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交叉 |
第三节 递进式作用机制 |
一、 上下文语境向情景语境递进 |
二、 上下文语境向文化语境递进 |
三、 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依次递进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译语境作用机制理据 |
第一节 上下文语境推进机制理据 |
一、 语符的组合性管约推进 |
二、 语义的一致性控制推进 |
三、 语用的意图性约束推进 |
第二节 情景语境重构机制理据 |
一、 语篇的适切性促进语体重构 |
二、 人际的互动性助推主体重构 |
三、 经验的异同性限制时空重构 |
第三节 文化语境对话机制理据 |
一、 文化差异决定文化传播 |
二、 文化观念影响文化选择 |
三、 文化接触推动文化融合 |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从《汉土词典》的编写看双语词典编写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双语词典研究概况 |
第一节 双语词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双语词典及中国双语词典的出版概况 |
二、双语词典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双语词典编纂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新意 |
二、缺乏规范性 |
三、收词不平衡,赡前不顾后 |
四、词译不准确 |
第三节 双语词典编纂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一、推陈出新,内容创新 |
二、增强双语词典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
三、增强双语词典的实用性 |
四、增强双语词典的信息性 |
第二章 双语词典编写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理论性 |
一、加强对词典学理论研究的重视 |
二、词典学理论对双语词典编纂的贡献 |
三、双语词典编写的理论原则 |
第二节 时代性 |
一、词典编纂中历时与共时的关系问题 |
二、双语词典编纂的时代性的体现 |
第三节 典范性 |
一、编纂双语词典要求典范性的原因 |
二、典范性的具体理论要求 |
第三章 编写双语词典的具体问题 |
第一节 双语词典的宏观结构 |
一、确定双语词典的篇幅 |
二、词目 |
三、版式 |
四、前页材料和后页材料 |
第二节 双语词典的微观结构 |
一、对应词 |
二、义项的选择和排列 |
三、例证 |
四、插图 |
五、词目正文的项目排列 |
六、译文 |
第四章 《汉土词典》编写对双语词典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汉语字和词的关系问题 |
一、汉语字和词的关系问题 |
二、汉语的字词关系问题对编纂双语词典的启示 |
第二节 汉语词性的定位问题 |
一、汉语词性研究综述 |
二、词典应否标注词性的问题 |
三、词类活用问题在词典中的位置 |
第三节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探讨 |
一、文化内涵对双语词典编纂的重要性 |
二、汉语词的文化内涵 |
三、汉语固定短语的文化内涵 |
第四节 汉语词义内容对于编纂双语词典的启示 |
一、色彩意义 |
二、语法意义 |
第五节 《汉土词典》编撰中对“误读”问题的解决 |
一、“误读”问题浅释 |
二、现有词典对“误读”问题的处理情况 |
三、“误读”问题的解决与创新 |
结语 |
一、双语词典的系列化和标准化 |
二、学习其他国家双语词典的优秀经验 |
三、语法分析与双语词典编纂的关系 |
四、建立科学的语料库与双语词典编纂的关系 |
五、做好读者调查,以便双语词典再版时更正错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 |
第一节 对比与比较的区别 |
第二节 对比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分类与渊源 |
第四节 对比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有关研究成果 |
第五节 对比语言学与翻译语言学关系研究综述 |
第六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
一、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各研究阶段 |
二、中国俄汉语言与乌汉语言对比起源与发展 |
第二章 乌汉语对比研究与词汇研究 |
第一节 乌汉语对比研究的模式和方法 |
一、四种模式 |
二、三种方法 |
第二节 乌汉语法对比与翻译 |
一、乌汉语言的基本语法特点对比 |
二、乌汉语语音、语调对比 |
三、乌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对比 |
第三章 词汇对比和乌汉语词汇简介与历史 |
第一节 语言学与词汇研究 |
第二节 词汇和词汇学定义 |
一、词汇学类型 |
二、词汇和语音的联系 |
三、词汇和语法的联系 |
四、词汇和语言史的联系 |
五、词汇和修辞的联系 |
六、词汇研究方法 |
七、义素分析和构词、书写结构的联系 |
第三节 汉语词汇研究史 |
一、现代汉语词汇历史研究 |
二、汉字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乌克兰语词汇简介与历史研究 |
一、乌克兰语简介 |
二、乌克兰语词汇历史 |
第五节 乌汉语构词方式之对比 |
一、汉语词素 |
二、乌克兰语形素和词素 |
三、汉语复合词的构成及其在乌语中的体现 |
第四章 乌汉语词汇的总体比较 |
第一节 词汇对比作为语言学的一个环节 |
一、关于对比语言学和类型语言学的关系 |
二、对比词汇学的目的和任务 |
第二节 乌汉语的词汇总量及内部类型集合比较 |
第三节 乌汉语外来词比较 |
一、汉语外来词 |
二、乌汉语外来词比较 |
三、乌克兰语、汉语在吸收英语借词方面,即乌化和汉化方面的差异 |
第四节 乌汉语表情词比较 |
第五节 乌汉语新词比较 |
一、汉语新词汇在历史教中的应用 |
二、乌汉现代化的传媒手段里面的新词 |
第五章 乌汉语词汇的形态学对比 |
第一节 乌汉语词汇总体的形态构成特征比较 |
第二节 乌汉语中表示响应动作特征的表人名词 |
第三节 乌汉语派生词比较 |
一、词缀在造词法中的作用 |
二、构成名词的后缀 |
第四节 乌汉语词缀与词根主要不同之处 |
一、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词缀的一般情况 |
二、汉语词缀与词根主要不同之处 |
三、乌克兰语词缀与词根主要不同之处 |
四、汉语词缀的不同分类法 |
五、构成形容词的后缀 |
六、构成动词的后缀 |
第六节 乌汉语复合词比较 |
一、从构词成素的类别看乌汉语复合词 |
第七节 乌汉语缩略式构词比较 |
第六章 乌汉语词汇的语义学对比 |
第一节 乌汉语词化程度比较 |
第二节 以词汇化途径来充实语言词汇的方法 |
第三节 乌汉语词汇的理据比较 |
一、关于词的理据性 |
二、乌汉语中的语音理据词 |
三、乌汉语中的形态理据词 |
四、乌汉语中的语义理据 |
五、文字理据 |
第四节 乌汉语中的单义词和多义词 |
第五节 乌汉语对应词意义比较 |
第六节 乌汉语词汇转义比较 |
第七章 乌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内部关系 |
第一节 乌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同义关系 |
第二节 乌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反义关系 |
第八章 乌汉语语言与文化 |
第一节 乌汉语词汇文化伴随意义的对比 |
第二节 乌汉思维方式的对比 |
第三节 乌汉语数字文化对比与溯源 |
第四节 乌汉语称呼语对比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开拓俄汉双语辞书的新领域——评《俄汉文学翻译词典》(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D].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8)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3]《干渠挖泥船辅助设备采购标书》翻译报告[D]. 史鹏.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4]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D]. 孙丹丹. 鲁东大学, 2015(07)
- [5]耗散结构理论视阈下的双语词典出版研究[D]. 孙娜.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6]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D]. 纪春萍. 黑龙江大学, 2014(11)
- [7]试析几部与“翻译”相关的词典之属性[J]. 郭莹,张金忠. 环球人文地理, 2014(02)
- [8]全译语境作用机制论[D]. 关秀娟. 黑龙江大学, 2012(09)
- [9]从《汉土词典》的编写看双语词典编写的若干问题[D]. 木拉特(VELMYRAT ANNAYEV). 山东大学, 2008(01)
- [10]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 卡丽娜. 复旦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