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冰之旅——“订单”拉动中原小麦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曹萍[1](2021)在《“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文中认为
程巍[2](2020)在《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及其优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明在几千年内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巨变,却始终难以改变农业产业固有的弱质性。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共同作用下的农业生产,始终经受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多重风险的综合影响。在多种风险交织影响下,农业产业的发展受风险影响极大。现代化农业生产及其所处环境决定了农业生产对农业风险管理的急切需求,现代化农业发展亟需能够对农业风险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农业保险的出现不过是近三百年的事情,却成为目前世界100多个国家惯用的国家调控经济、缓解政府救济压力、缓解农业因灾损失、稳定社会关系的金融手段,农业保险是改良农业弱质性的有效工具。世界上多个国家包括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经验表明,没有政府参与的农业保险市场必然只能达到低水平均衡。农业保险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如果没有政府的行政决策和公共经济等行为介入农业保险市场,农业保险无法发挥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功能。探究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目前农业保险市场成熟发展的国家,政府均通过各种强有力行为和措施培育本国农业保险市场。政府必须通过行使监管、补贴和代理等行为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市场的构建,才能保障农业保险市场的平稳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政府行为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所起积极作用。政府作为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重要的构建者和引路人,对农业保险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从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农业保险市场发展阶段、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作用。其次,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互动。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共同构成了政府行为的互动。通过分析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发现政府行为影响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作用过程。通过分析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水平,发现政府行为影响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预定目标实现程度。再次,设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激励方案。在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市场主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标一致性行为的激励方案建立。研究在现有农业保险市场中,通过综合激励方案的构建,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具有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特征。最后,进行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演化趋势分析。在综合农业保险市场各个主体的行为特征基础上,建构基于各个主体行为特征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具有代表性的策略进行模拟仿真,为农业保险市场中三方主体各自均衡行为的决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分析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形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互动研究。在政府行为互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农业保险市场中主体行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演化趋势,根据政府行为演化的趋势,最终发现影响政府行为优化的重要因素,据此为优化政府在农业保险市场中行为提出若干建议。提出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建议如下:遵循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原则,明确政府行为优化在提高农业保险市场资源配置、保障农业保险市场交易行为稳定性及促进多种类型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为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构建适合的宏观环境、协调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利益关系、提供差别性农业保险产品补贴和倡导农业保险市场中科技驱动创新。研究结论如下:我国的农业保险行业环境持续利好农业保险发展。在我国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调整的新常态下,深层次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保险市场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发展农业保险由行业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政府行为稳定了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行为、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投保行为。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市场化运作模式下政府参与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政府介入农业保险市场是符合现有农业保险市场运作的行为。政府行为激励农业保险机构经营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投保积极性,政府行为目标在农业保险市场中通过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响应得以实现。
杨磊[3](2018)在《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耕地资源进一步流转集中,农户生产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亦随之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初具雏形。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金融产品的需求更趋多元化、高端化,而传统的产品与服务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亟需在产品类型、制度安排、技术应用等方面创新。黑龙江省作为国内产粮第一大省,因土地资源、人均耕地等禀赋,农业生产经营的机械化程度一直领先于其他省份,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相比却尚存差距,例如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方面,例如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方面,例如在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方面,等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均将农业作为重要篇章予以关注,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对现代农业发展予以支持,而黑龙江省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省内因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经营引致的资金需求,以及不同经营主体对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产品的需要,显得格外迫切。在农地经营权抵押、农业政策性保险、农产品期货交割等业务上,黑龙江省均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试点省份,并且经过数年的努力,省内在涉农贷款余额与占比、农险保费收入与赔付等指标上,均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然而,通过与国内其他粮食主产区省份、或是非粮食主产区省份的对照,不难发现省内在部分农村金融产品的供给上存在一定问题,而在相关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上亦存在改进空间。本研究以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为研究背景,以农村金融产品及其创新为研究对象,以农业保护、金融供求、金融定价为理论基础,从“产品需求、产品供给、交易制度、技术支撑”四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涉及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指明了省内农村金融产品供需的主要类型以及制度改革、技术改进的主要方向,并且采用数据调研、案例介绍、层次分析、指数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东北三省区域内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各省在不同金融产品供给领域排名,最终依据前文的“因素分析、评价结果以及经验介绍”,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如下:总结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例如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难以迎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主动意愿不强、现行农村金融交易制度已成为金融产品创新的瓶颈、现代金融技术应用滞后降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依据新古典经济学家“改变供需均衡因素”的区分方法,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际出发,分别基于需求和供给主体的角度,通过“外生因素”与“内生因素”两个层面,对影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需求影响因素、供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依据“需求、供给、制度、技术”的研究范式,还对影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交易制度影响因素、技术支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结合黑龙江省区域农业生产与经营实际特点,以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为背景,遵循“需求引致、成本效用、资源配置”的理论逻辑,指出未来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供需的主要类型以及制度改革、技术改进的主要方向;以农村金融产品及其创新为评价主体,通过构建3个评价层次,选取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指数法,对东北三省2006年—2015年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黑龙江省在区域内的总体与分项指标排名结果,从区域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的角度,明确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更加趋向于“需求主导型”、供给则相对不足,发现黑龙江省在贷款、期货、期权等部分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方面与其他两省存在的差距,以及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总体成长水平与供给成长水平,二者均不及需求成长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发展速度错配问题,评价的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证分析基础;介绍国内若干省份在部分农村金融产品领域的创新做法与成功案例,其中吉林、辽宁、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省份,更多地将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重点放在如何支持各类规模经营之上,而广东、浙江、陕西等非粮食主产区省份,则更多地关注如何满足一般规模或小规模经营对农村金融产品的需求上;针对总结的问题、分析的原因,结合东北三省综合评价排名以及其他省份成功经验,提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对策,即更加有针对性地实施区域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侧改革,抓重点、补短板,调减低端过剩、开发高端衍生,实现产品供需匹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农业实体经济。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完善了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相关理论体系,构建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研究新的范式;总结了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特点及黑龙江省区域农业发展特征,有针对性提出了省内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对策;归纳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若干影响因素,并对省内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需求类型、供给方向、制度改革、技术应用等予以全面展望;建立了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指数法,开展了东北三省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实证研究。
冯鑫[4](2018)在《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作为世界各国普遍发生的经济现象,越来越多的引起各方关注。在我国,如何促进农业的发展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近几十年来,农业发展相关理论的提出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先是现代化阶段发展,逐渐的向产业化阶段发展,再到现在的集群阶段发展。实践证明了农业产业集群是创造竞争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交易费用以及降低有关成本,获得更多效益的有效且可行的方法。本文一共分五章:第一章作为绪论,也在这一章里主要说明了论文选择这个题目的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内容,文献综述则主要分析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及经验;第二章是关于论文研究课题涉及到的理论,分析理论基础,对论文课题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通过对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进行深度的剖析,以及新乡市现有集群经营运行现状的研究,围绕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综合现状,提出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企业品牌和创新能力,集群自身企业合作和利益分割关系,集群外部区位优势和政府政策问题,并结合产业集群的历史和现实的经济状况和机制,对新乡市农业现有的集群发展的相关方式与集群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打造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些物质基础和条件:打造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知名品牌;强化集群内企业纽带,加强合作,增强竞争力;加大新乡市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等对策。
卢述林[5](2017)在《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指出自2014年以来,伴随着国内化肥产能过剩加剧,国家对农资行业优惠政策逐步取消,粮价下跌等因素导致农用化肥市场需求萎缩,化肥行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过去的营销理念难以适应新情况下的竞争压力。因此,如何快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营销力变得越来越急迫。X公司是1969年建厂的化肥企业,经历了化肥行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历程,经历了从国有企业到民营改制的转变,经历了我国化肥行业市场改革的全部过程。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尿素、复合肥两个营销系统各自为战,团队文化理念、基本素质、业务操作有很大反差,始终无法形成合力。当前X公司急需对尿素、复合肥业务进行整合优化,以达到资源共享、效率提升、业务互补。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从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为X公司提供营销系统整合优化的参考方案。本文以化肥行业背景和主要竞争对手营销队伍的组合现状为切入点,在明确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后,从X公司概况以及营销系统历史沿革和现状方面展开详细剖析,通过运用SWOT分析工具详细分析了X公司营销系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得出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确认整合优化的目标和思路后,对比分析营销系统组织架构调整变化以及职责转变,进而导出营销系统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再通过对X公司整合优化后营销系统的团队建设与绩效考核系列措施展开详细分析,并对多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业务管控体系建设进行深入阐述。为实现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的顺利进行,再细致研究X公司制定的分步推进计划和配套的支持系统。通过分析“二三三”工程营销系统整合优化的分步推进计划,以及信息平台支持系统和完善健全的物流支持系统,为营销系统整合优化的实现找出了详细路线和完备的配套支持。最终形成深入细致的方案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结论是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后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工作效率提升和效益增加,期待通过本文为化肥行业销售业务系统整合优化的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王秀莉[6](2016)在《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作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园的建设,但由于通用航空产业在我国属新兴产业,通用航空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并没有成熟的路径可以遵循,特别是在园区规划、产业定位、发展战略等方面还面临着种种矛盾、问题、困难和阻力,因此,结合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的具体情况,分析研究通航产业园建设的机遇和优势,困难和阻力,并探讨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发展战略,对促进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通用航空产业及产业园现状的基础上,从郑州通航试验区的现状入手,运用SWOT分析法对郑州通航试验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郑州通航试验区的发展战略,明确了通航试验区的战略目标、功能定位、产业重点、发展路径,并提出了确保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郑州通航试验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都十分明显,机遇与挑战同在,要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以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基础,获取战略性的政策资源;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开拓挖掘市场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围绕努力建设成为高效率、一体化、全方位、世界级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合作联盟战略、基础先行战略、一体化融合战略、差异化发展发展战略,通过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完善通航试验区的综合承载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中原通用航空枢纽基地建设,大力提升上街机场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通用航空枢纽机场的竞争力,早日将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公务机运营基地,中国飞来者大会承办地,国内一流的通用航空产业园。
李延国[7](2016)在《中国农民新趋势——中国淘宝镇脱贫纪实》文中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章草根电商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游荡在鲁西南古老
杨智[8](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指出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闫觅[9](2015)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工业建筑入手,以保护再利用为切入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常在于建筑的空间、结构、风格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体系也以从工业建筑为基准。但是工业遗产不应该局限于工业建筑,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机器设备、企业文化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应该纵观整体,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对其准确的定位。天津作为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中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更反映了天津和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再到日本占领的萧条时期,天津作为早期的开埠城市,俨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同样天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它反映当时中外之间的政治、权利、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工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华资工业进行资源掠夺和物资倾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探寻工业发展的途径,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因此选择天津这个叱咤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全貌。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近代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将中国现存的工业遗产分为七个工业遗产群,选取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工业发展脉络,并提出工业遗产行业的分类标准,对现存遗产从历史、行业、形态和保护级别四个方面的遗产构成分析,并总结出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特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遗产群的“群-链-点”的阶梯模式,通过对军工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以及公用设施中的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明确了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从最初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到最后精英阶层终于利用所习得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这一发展历程;在工业的建设选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与博弈;工业建筑的形式风格与功能布局从中体西化演变为全盘西化,最后发展到以功能为主的厂区格局,揭示了旧直隶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评估提供基础。工业遗产群是针对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的保护理念,本文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台北亚洲工业遗产宣言》、《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中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定位,为天津工业遗产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张露[10](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二、破冰之旅——“订单”拉动中原小麦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破冰之旅——“订单”拉动中原小麦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2)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及其优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保险 |
2.1.2 农业保险市场 |
2.1.3 农业保险市场主体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前景理论 |
2.2.2 政府行为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2.2.5 演化博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农业保险市场中的政府行为表现及其作用 |
3.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
3.1.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阶段 |
3.1.2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变化 |
3.2 农业保险市场中的政府行为表现 |
3.2.1 政府行为目标 |
3.2.2 政府行政决策行为表现 |
3.2.3 政府公共经济行为表现 |
3.3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作用 |
3.3.1 实施有效的农业风险治理 |
3.3.2 促进农业保险市场规模扩大 |
3.3.3 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
3.3.4 干预农业保险市场交易 |
3.3.5 依赖政府公共经济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4 政府与农业保险机构的行为互动分析 |
4.1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影响 |
4.1.1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的规模影响 |
4.1.2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市场行业集中度的影响 |
4.1.3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聚类影响分析 |
4.1.4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的影响过程 |
4.2 农业保险机构对政府行为的响应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农业保险机构对政府行为响应的过程 |
4.2.3 农业保险机构对政府行为响应的实证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政府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互动分析 |
5.1 农业生产经营者行为表现及政府行为对其影响 |
5.1.1 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阶段分析 |
5.1.2 农业生产经营者行为表现 |
5.1.3 政府行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过程 |
5.2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响应的过程 |
5.2.3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响应的实证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分析 |
6.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目标和特征 |
6.1.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目标 |
6.1.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特征 |
6.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方案设计 |
6.2.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行为研究 |
6.2.2 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和模型构建 |
6.2.3 负激励条件下的政府行为一致性模型构建 |
6.2.4 正负激励条件下政府行为一致性模型构建 |
6.2.5 引入精神奖励的政府行为一致性模型构建 |
6.3 本章小结 |
7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分析与博弈仿真 |
7.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分析 |
7.1.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模型假设 |
7.1.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模型构建 |
7.1.3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分析 |
7.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博弈仿真 |
7.2.1 农业保险机构、农业生产经营者及政府间策略选择模拟仿真 |
7.2.2 参数改变对政府及整体演化路径影响模拟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
8.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原则和思路 |
8.1.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原则 |
8.1.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思路 |
8.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目标 |
8.2.1 提高农业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
8.2.2 保障农业保险市场交易行为稳定 |
8.2.3 促进多种类型农业保险市场发展 |
8.3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对策 |
8.3.1 构建适宜农业保险发展的宏观环境 |
8.3.2 协调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利益关系 |
8.3.3 提供差别性农业保险产品补贴 |
8.3.4 倡导农业保险市场中科技驱动创新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概念 |
2.1.2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原则 |
2.1.3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机理 |
2.1.4 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内涵 |
2.1.5 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形式 |
2.1.6 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保护理论 |
2.2.2 金融供求理论 |
2.2.3 金融定价理论 |
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现状 |
3.1.1 贷款类金融产品 |
3.1.2 保险类金融产品 |
3.1.3 期货类金融产品 |
3.1.4 期权类金融产品 |
3.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问题 |
3.2.1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难以迎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
3.2.2 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主动意愿不强 |
3.2.3 现行农村金融交易制度已成为金融产品创新的瓶颈 |
3.2.4 现代金融技术应用滞后降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需求分析 |
4.1 现阶段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与经营实际特点 |
4.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需求影响因素 |
4.2.1 外生因素 |
4.2.2 内生因素 |
4.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需求主体及产品类型 |
4.3.1 产品需求主体 |
4.3.2 主要产品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供给分析 |
5.1 需求引致下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供给机理 |
5.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供给影响因素 |
5.2.1 外生因素 |
5.2.2 内生因素 |
5.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供给主体及创新方向 |
5.3.1 产品供给主体 |
5.3.2 主要创新方向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交易制度分析 |
6.1 成本效用考量下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交易制度 |
6.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交易制度影响因素 |
6.2.1 信贷产品定价——利率形成 |
6.2.2 保险产品定价——费率厘定 |
6.2.3 存款准备金制度 |
6.2.4 交易保证金制度 |
6.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交易制度及展望 |
6.3.1 定价交易制度 |
6.3.2 竞价交易制度 |
6.3.3 报价交易制度 |
6.3.4 混合交易制度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技术支撑分析 |
7.1 资源配置导向下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技术支撑 |
7.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技术支撑影响因素 |
7.2.1 金融供需变化 |
7.2.2 产品研发能力 |
7.2.3 金融基础设施 |
7.2.4 产品市场推广 |
7.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技术支撑及应用 |
7.3.1 分析理论 |
7.3.2 信息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综合评价 |
8.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8.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8.1.2 评价指标选取 |
8.1.3 指标体系建立及一致性检验 |
8.2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8.3 区域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8.3.1 数据样本与获取 |
8.3.2 初始数据标准化 |
8.3.3 求Z值及数据分析 |
8.3.4 求Z值及数据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国内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经验借鉴 |
9.1 粮食主产区省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
9.1.1 吉林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
9.1.2 辽宁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
9.1.3 河南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
9.1.4 粮食主产区省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的特点 |
9.2 非粮食主产区省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
9.2.1 广东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
9.2.2 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
9.2.3 其他省(自治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
9.2.4 非粮食主产区省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践的特点 |
9.3 本章小结 |
10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对策 |
10.1 满足现代农业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不同层次需求 |
10.1.1 满足农村基础金融产品创新需求 |
10.1.2 满足农村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需求 |
10.2 提升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产品供给意愿与支持力度 |
10.2.1 激发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内在动力 |
10.2.2 培育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外部环境 |
10.3 构建银农关系良性发展下的农村金融产品交易制度 |
10.3.1 完善农村金融产品定价机制,探索混合交易制度 |
10.3.2 逐步放松农村金融产品管制,发挥市场决定作用 |
10.4 重视新技术、新理论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中的应用 |
10.4.1 通过分析设计盘活农村金融资源提升效率 |
10.4.2 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实效 |
11 结论 |
11.1 基本结论 |
11.2 创新之处 |
11.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
1.2.2 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 |
1.2.3 农业产业集群及发展综述 |
1.2.4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 |
2.1 韦伯产业区位理论和新产业区位理论 |
2.2 波特产业集聚理论及竞争力优势理论 |
2.3 农业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章 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
3.1 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3.2 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现状 |
3.2.1 新乡市涉农业产业集群现状 |
3.2.2 新乡市农业关联类集群现状 |
3.2.3 新乡市延津小麦农业产业集群现状 |
第四章 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分析 |
4.1 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
4.1.1 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
4.1.2 新乡市发展较强的延津小麦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
4.1.3 新乡市发展动力不足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
4.2 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农业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问题 |
4.2.2 农业产业集群内部集群自身问题 |
4.2.3 农业产业集群外部问题 |
第五章 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
5.1 加强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 |
5.2 促进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
5.2.1 提升集群内部企业发展对策 |
5.2.2 提升集群内部集群自身发展对策 |
5.2.3 提升集群外部发展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X公司营销系统运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X公司概况 |
第二节 X公司营销系统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三节 X公司营销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节 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一 X公司SWOT分析 |
二 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
三 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方案 |
第一节 整合优化的目标和思路 |
第二节 营销系统的组织架构整合优化 |
第三节 营销系统的业务流程优化 |
第四节 营销团队的整合优化 |
一 实施大区“师带徒”制度 |
二 推进分公司经理培训 |
三 开展营销团队分级管理 |
四 建立KPI绩效考核机制 |
第五节 营销系统的的业务管控体系优化 |
一 多品牌建设 |
二 多品类规划 |
三 多渠道拓展 |
第六节 营销系统支持平台的升级优化 |
一 信息平台支持系统的升级 |
二 物流服务支持系统的优化 |
第四章 营销系统整合优化的分步推进计划 |
第一节 两大营销布局 |
第二节 三大销售举措 |
第三节 三项基础功能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外通用航空产业研究现状 |
2.1.1 通用航空产业的研究现状 |
2.1.2 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发展的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典型通用航空城发展战略案例及启示 |
2.2.1 美国范奈斯机场 |
2.2.2 美国艾迪生机场 |
2.2.3 苏黎世克洛藤机场 |
2.2.4 发达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
2.2.5 西安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 |
第三章 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发展现状 |
3.1 发展现状 |
3.2 存在问题 |
第四章 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的发展战略制定 |
4.1 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外部环境分析 |
4.1.2 内部环境分析 |
4.2 试验区发展的SWOT分析 |
4.2.1 优势(Strengths) |
4.2.2 劣势(Weaknesses) |
4.2.3 机遇(Opportunities) |
4.2.4 威胁(Threats) |
4.2.5 SWOT分析结果 |
4.3 战略目标与功能定位 |
4.3.1 战略目标 |
4.3.2 功能定位 |
4.4 产业发展重点 |
4.4.1 产业重点 |
4.4.2 产业布局 |
4.5 郑州通航试验区的战略选择 |
4.5.1 合作联盟战略 |
4.5.2 基础先行战略 |
4.5.3 一体化融合战略 |
4.5.4 差异化发展战略 |
4.6 发展路径 |
第五章 试验区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2 规划保障 |
5.3 发展环境保障 |
5.4 政策保障 |
5.5 融资保障 |
5.6 人才保障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
一、小康社会 |
二、全面小康 |
三、农村小康 |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
一、贫困 |
二、贫困线 |
三、反贫困 |
四、扶贫开发 |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
一、农村建设思想 |
二、城乡关系思想 |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
三、深化农村改革 |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
二、区域开发战略 |
三、小额信用贷款 |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三、产业培育 |
四、移民搬迁 |
五、劳务输出 |
六、能力提升 |
七、金融扶贫 |
八、组织化扶贫 |
九、社会帮扶 |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方式制约 |
二、自然条件制约 |
三、历史基础制约 |
四、体制机制制约 |
五、主导产业制约 |
六、人口因素制约 |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
一、地理区位条件 |
二、自然资源条件 |
三、文化资源优势 |
四、发展基础条件 |
五、政策叠加机遇 |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亚洲工业遗产亟待保护 |
1.1.2 快速城市化催生大量工业遗存 |
1.1.3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2.2 旧直隶工业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近代史的需要 |
1.3.2 城市史及建筑史的需要 |
1.3.3 工业遗产保护的需要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概念界定 |
1.5 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1.6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
1.6.1 创新之处 |
1.6.2 未尽事宜 |
第二章 中国潜在近代工业遗产群 |
2.1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
2.1.1 萌芽时期——清末洋务运动时期 |
2.1.2 兴盛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
2.1.3 衰退时期——工厂内迁时期 |
2.2 中国潜在的近代工业遗产群分布 |
2.2.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遗产群 |
2.2.2 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遗产群 |
2.2.3 以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工业遗产群 |
2.2.4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西工业遗产群 |
2.2.5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湘赣工业遗产群 |
2.2.6 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工业遗产群 |
2.3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 |
2.3.1 发展脉络 |
2.3.2 调查方法 |
2.3.3 构成分析 |
2.3.4 特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器物的引进:军工产业链 |
3.1 军火制造——天津机器局 |
3.1.1 水运便利促进工业萌芽 |
3.1.2 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输出 |
3.1.3 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
3.2 能源提供——开滦煤矿 |
3.2.1 开滦煤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3.2.2 原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
3.3 运输变革——铁路的诞生 |
3.3.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角力 |
3.3.2 中国铁路先驱——金达技师 |
3.3.3 铁路控制权的争夺 |
3.3.4 铁路附属设施 |
3.4 建筑材料——启新洋灰公司 |
3.4.1 启新公司建造始末 |
3.4.2 核心工艺——“二磨一烧” |
3.4.3 绅商集团的代表——周学熙 |
3.5 小结 |
第四章 技术的引进:纺织产业链 |
4.1 棉纺准备——棉纺工业 |
4.1.1 工艺流程 |
4.1.2 案例——恒源纱厂 |
4.2 棉纺成品——织布工业 |
4.2.1 工艺流程 |
4.2.2 案例——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
4.3 毛纺准备——毛纺工业 |
4.3.1 工艺流程 |
4.3.2 案例——东亚毛纺厂 |
4.4 毛纺成品——地毯工业 |
4.4.1 工艺流程 |
4.4.2 案例——仁立毛纺厂 |
4.5 锦上添花——印染工业 |
4.5.1 工艺流程 |
4.5.2 案例——东亚毛纺厂印染部 |
4.6 其他纺织工业 |
4.7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的创新:化工产业链 |
5.1 海盐资源——塘沽盐田 |
5.1.1 滩晒技术的应用 |
5.1.2 机器设备的分类 |
5.2 化工原料——久大精盐 |
5.2.1 精盐提纯技术的提高 |
5.2.2 精英阶层的崛起 |
5.2.3 私人研究团体发轫 |
5.3 化工基础——永利碱厂 |
5.3.1 历史发展脉络 |
5.3.2 厂区空间布局 |
5.3.3 制碱技术探索 |
5.3.4 工业厂房分类 |
5.4 其他化学工业 |
5.4.1 制革业 |
5.4.2 制皂业 |
5.4.3 火柴业 |
5.4.4 玻璃业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工业的基础:公用设施 |
6.1 水运枢纽的形成 |
6.1.1 码头——城市中心南移 |
6.1.2 桥梁——海河两岸连结 |
6.2 华洋之间的博弈 |
6.2.1 天津自来水公司 |
6.2.2 济安自来水公司 |
6.3 电力设施的引入 |
6.3.1 工厂动力提供——发电厂 |
6.3.2 公共性的引入——有轨电车 |
6.4 金融币制的改革 |
6.4.1 新式造币厂诞生 |
6.4.2 机器设备与工艺 |
6.4.3 造币厂建筑形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 |
7.1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 |
7.1.1 历史重要性 |
7.1.2 工业设备与技术 |
7.1.3 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 |
7.1.4 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 |
7.1.5 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
7.1.6 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 |
7.1.7 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 |
7.1.8 其他评价因子 |
7.2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1 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2 工业遗产产业链保护方法 |
7.2.3 工业遗产点保护方法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天津工业大事记 |
附录二 天津显着工业列表 |
附录三 直隶工业遗产目录 |
附录四 机器局生产技术及产品 |
附录五 唐山工厂员工于1909年寄给金达的信 |
附录六 天津碱厂的生产工艺 |
附录七 天津碱厂保护事记 |
附录八 其他工业 |
附录九 民族工业中的中国工程师 |
附录十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技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5.1 搭配偏误分析 |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破冰之旅——“订单”拉动中原小麦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D]. 曹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及其优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程巍.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研究[D]. 杨磊.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4]新乡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冯鑫.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X公司营销系统整合优化方案研究[D]. 卢述林. 郑州大学, 2017(11)
- [6]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莉.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7]中国农民新趋势——中国淘宝镇脱贫纪实[J]. 李延国. 时代文学, 2016(04)
- [8]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
- [9]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D]. 闫觅. 天津大学, 2015(08)
- [10]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